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见

汉朝,自高皇帝大肆杀戮异姓王,仅留存国四十五年的长沙王吴氏之外,已经有三百余年没有任何异姓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白马盟誓历经三百余年风雨,仍旧为世人谨记,只是现在这个得王的燕姓人,天下还有谁击得动吗?

封燕北王,是大司马府幕僚郭嘉、田丰与皇帝刘协的博弈而出。这与大多数的利益相合,哪怕几近饮鸩止渴,皇帝与大司马府都是不得不为之。自此之后,燕北再想进邺都就没这么容易了,因为他的封国在赵,都邯郸。

赵郡太守应劭成了他的国相,仍旧做着太守该做的事,典韦请辞光禄勋去做赵国都尉。李大目也就是李伯接任光禄勋,王当则是羽林中郎将,仍旧把持羽林这邺都中剩下的唯一一支兵马。

在皇帝眼中,燕北的亲信势力已经随着封王而大部分去往赵国,邺都的紧张氛围随之一空。而在郭嘉与田丰眼中,燕氏则是从邺都这个泥潭拔了出去,看看邺都里剩下的都是些什么人吧——吕布、杨奉、刘去卑、张燕,现在又加了个皇帝和一帮九卿。这些人名单个拿出来没什么特别,但统合在一块还是有很大的共同点,都是被燕北收走权柄,留在邺都的质子。

郭嘉甚至想过,如果现在扒开终水再在邺都城墙打个缺口,河水往里一灌……对燕氏而言所有的不安因素便全部烟消云散。

当然,这只是郭嘉心里一点抱着玩笑的想法,这种事是不可能去做的。

其实燕北也不想再进邺城,董卓死在去看望患病皇帝的路上,他不想重蹈这养的覆辙,有事派人进宫通报一声就得了。

“阿淼,我们去冀州吧,去赵国做王妃。”燕北斜倚在长亭下,指着长廊间跑动的长子笑道:“桓儿也该开蒙读书了。”

蓟县外的燕氏庄园住得远比邺城府邸要舒服,但终究是闲适苦短,河南的战事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的是要他操心的事。

“唉,妾就知你不是专程来劝我回去的。”甄姜撇着嘴讥讽地看了燕北一眼,正色问道:“大王在幽州要做的事都做完了,就打算舍下我们娘俩回冀州?”

大王,嗯……这个称呼不错啊!

燕北干笑着,抿抿嘴唇,拍手道:“阿淼别这么说,某可真是专程来劝你一起回去的,召见别人都是顺带而为。”

他在幽州没待多久,却见了不少人,不论是亲自表扬东征将士,还是安抚对匈奴遭灭顶之灾感同身受的乌桓单于楼班,还有幽州的诸多郡县长官的接见赏赐,都没落下。

“呵!妾可不信。”甄姜轻笑一声,也没真把这当回事,正色道:“若要务都做完,就回去吧,以前总听你说起邯郸,也没去过。前些日子你让阎将军和那些乌桓人发兵先走,妾就知晓要南下了……怎么不随大军一同南下?”

燕北摇摇头,不知这话该怎么说,良久才叹了口气道:“阿淼,你要是多几个兄弟,该有多好!”

以前总觉得甄尧没什么大本事,现在却恨不得甄尧能多几个跟他能力相仿的兄弟。不为别的,真正的利益相关,才信得过!他越来越难信任别人了,尤其这次发幽州兵押运粮草南下,浩浩荡荡几万兵马南下,每当想到若身处其间若是有哪个王八蛋拿着强弩接近自己车驾,便让他心中不安。

这些地方军,哪怕是他让他起家的幽州,也让燕北信不过。

“南边的仗不好打,皇帝又在这个时候封王。”燕北坐起身来,有些苦恼地揉了揉脸,“你要是多几个兄弟,某也就不必这么辛劳了。”

封王是好事,谁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对皇帝好,分权之后至少邺都自由一些;对燕氏重臣与战将也好,振奋军心;对南方诸侯也好,多了向北起衅的借口;甚至在明面上对燕北也是好的,他是受益者嘛,赵郡那么大的地方成了他的封国。

但燕北打心眼里不觉得这是一件多好的事,他早就过了需要官爵来增加威望的时候,封王不封王,于他而言实际上没有太多实际利益,还会增加不少可以预见的麻烦。

甄姜不知这话该怎么接,这种时候难道要反问燕北怎么不多几个弟弟?她还没那么不懂事,只得撇开话题问道:“封国的事,夫君真不去和皇帝见面?”

“见什么面,册封仪式?不去。”燕北摇头,站起身道:“推辞的书信半个月里送了四次,还是不行,难道非让燕某派兵在城门外逮住送信的杀了?”

甄姜有些不懂,问道:“做大王有什么不好,以后你就是赵王了!”

“天下人要都像你这么想,燕某就没什么好推辞的了,可谁让满天下蝇营狗苟到处是见不得人好的呢?”燕北咧嘴笑了,摆手道:“不说这个了,推辞不得,燕某也是绝不会去的,大不了就说病了。这样挺不好的……我怕他也怕,怕着怕着,就要你死我活。”

兴和二年的八月初,燕北再度领兵回还,无论他想与不想,身份成为赵王便已经是既定事实,而他要去的地方也是封国赵郡的邯郸城。

在南行之前,乌桓各部的苏仆延、蹋顿、难楼便已经各将兵马南下,直奔渤海、魏郡、清河的交通要道;而在乌桓之后的,便是阎柔阎志兄弟与张辽同道南下,待他们已经快要进入巨鹿郡,燕北与太史慈的羽林骑方才启程。

其实燕北心里也还是有一点小窃喜,封国已无可避免,至少郭嘉与田丰能够决定封在哪里。赵郡还算是不错的地方,处在燕氏所能控制地域的中心,离太行山很近,新建的太学也在郡中与魏郡的边界,周围交通在冀州也数一数二,虽然比不上魏郡,但也不差多少。

当燕北一行至巨鹿郡时,他立在车上向南朝着魏郡的方向远远眺望着……他与皇帝都有个心照不宣的事实埋在心底,从此往后,他们便不必再见了!

第七十五章 徙民辽东第八十四章 密云不雨第八十五章 颜良跃马第十五章 一个不留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二百四十三章 静待天命第七十九章 长途漫漫第三百一十九章 龙虬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围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龙虬第八十四章 人口锐减第十章 渤海水战 先别订阅,明天修改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击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择第八十七章 田产变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五十六章 阎柔阎志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敌之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兴和元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五十八章 决死而已 新年快乐!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五章 穷且益坚第十二章 西迁东奔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择第五十章 北方有变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杆打狼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宝第五十八章 塞内游猎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宁第八十五章 颜良跃马第四十三章 围困邯郸第一百一十三章 渔阳田豫第十五章 剑如雷霆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一百三十三章 兴和三年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第一百一十二章 沧海桑田第四十一章 汉骑赤海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十九章 应当应份第五十一章 好为人师第六十八章 覆灭王氏第二章 巧取豪夺第七十三章 杀敌破军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二十四章 风声鹤唳第二十四章 风声鹤唳第四十章 疯犬与狼第二十三章 背井离乡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四十二章 纵情声色第三十九章 平乡之战夺鹿侯的野望第二百二十八章 广陵太守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后一战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泽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门厮杀第三十八章 静候佳音第七十九章 汹涌民心第四十四章 讨伐冀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十二章 西迁东奔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战第一百章 拜见陛下第九十五章 驰北道第五十四章 破军之策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二百九十章 烟尘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将第十一章 姑且一试二百零六章 十七亩地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一章 开府假节第四十三章 征人未还第七十五章 吕氏有女第一百一十六章 书文言语第二百五十章 别想拿回去第六十八章 覆灭王氏第八十四章 密云不雨二十三章 仲卿养驴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战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灭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十二章 徐徐图之第六十八章 明修栈道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二章 听天由命第一百章 幽州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