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

“他们想再来一次光武中兴!”

燕北眉目不善,在行营中迈着步子。

黄河南岸,数不尽的冀州武士自岸边停靠的巨大战船上跃下,将士推着庞大的投石炮、武钢弩抵达南岸。悬挂五色锦帛的楼船在岸边扎下铁锚。在战争中被困在河北两个多月,他们从上至下心急如焚,现在正是各部精锐士气如虹的时候,却听说他们将要对付的不是曹孟德,而是一群来自中原叛乱分子。

这些人姓刘。

尽管燕北用了‘光武中兴’这种蕴含褒义的词汇,但当这句话传到中下级燕氏武士耳中是已经不是这个意思,而被完完全全地定义为‘叛乱’。寻常军卒懂什么光武中兴?叛乱二字简单明了,但这种话骗得了底层军卒,却骗不了懂些经史的高、中层将校,他们很清楚这次战争的意义。

甚至哪怕是底层军卒,无论明不明白事理,都在疑惑……诸侯王都是刘氏皇族,刘氏皇族起兵,能叫叛乱吗?

这正是燕北及一干幕臣武士所担心的,这场战争给燕氏带来的压力,远大于从前任何战事。并不在于敌人的兵甲有多么坚锐、敌人的军卒有多么勇武、敌人的辎重有多么充足、敌人的将校有多么杰出,而在于尚未交手的声势上,他们已矮下一截。

兵马未战先怯,士卒报有怀疑,这场仗是无法获胜的。

整支军队驻扎在黄河南岸与阎志部下的胡兵合流,却不知该攻向哪里,战船来回运转军卒,抵达黄河南岸的武士军卒越来越多,铺天盖地的营地被驻扎出来,军势越大,怀疑与流言便越来越多。

“大王,这样是不行的,要想个办法。”高览今日下午才押最后一部后军自南岸下船,他的军队被安排在燕北中军以西十五里的地方,拱卫西面来自濮阳的压力,不过这才傍晚便急急忙忙跑了过来,长叹着道:“军队士气受阻,儿郎不敢和诸侯王开战!”

燕北的脸色一直是不愉悦的,在沉默里踱步数息,这才对高览指着中军帐道:“阿秀你进去看看。”

说罢,燕北对侍从道:“去把阎柔、蹋顿、高顺招来。”

一进中军帐,高览才惊愕地发现,郭嘉、典韦及中军的各部将校都在帐中愁眉苦脸地坐着,管亥苦笑道:“高将军也来了……归了朝廷节制,怎么比乱军还麻烦,过去造反的儿郎现在连仗都不敢打了,非说什么刘氏大王起兵不是叛乱,这他娘什么道理!”

高览知道燕北为什么面色发苦,不单单他一部军卒出了问题,各部都是这般情况。

待燕北入帐,郭嘉殷切地对他问了两句,却见燕北摇头道:“没想出法子,等等吧,看看高顺来了怎么说。”

完全对这件事没有异议的,大约在燕北部下还有半数兵马,大多是蹋顿部下的乌桓军队,这是燕北能理解的,过去乌桓人自己参与的汉人叛乱也不少,别说刘氏诸王,就算皇帝对他们都没什么震慑力……乌桓投身叛乱打仗的结果向来是只诛恶首,长久以来都是汉人首领说打哪里,他们便去打哪里,输了死些人,但绝不会受到什么惩罚。

不过高顺部下没有受到这件事的影响就让燕北感到奇怪了,现在高顺可不是在吕布麾下时领号千人的七百陷阵营,他足足领着典韦部下中军三千,一营兵马面对声势浩大的诸王起兵居然没有丝毫反映?

不是燕北不信任高顺,实在是这太匪夷所思!

不多时,阎志蹋顿与高顺入帐,阎志和蹋顿都是不参与任何议事的,他们只管打仗,入帐对燕北及众将行礼之后就坐到一旁,高顺对帐中坐这么多将校有些奇怪,也安安分分寻着他的座次坐下。方才落座,却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自己,竟是让他感到有些手足无措,诧异的问道:“诸君,如何?”

燕北与众将见高顺这个反映都乐了,燕北问道:“高校尉可知诸王联军之事?”

“顺知晓,诸王声势虽大,所重者不过陈王,如北海、乐平等诸王平日不修兵事,诚不足虑。”听高顺这么说,燕北连连摆手道:“不是这事,是军卒士气,因诸王联军低迷不已,你部下军卒没有受到影响吗?”

要说受到影响高顺却不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连管亥部下那些过去在北海叛乱的黄巾兵现在都受到影响,这个粗莽的汉子都知道,高顺怎么能不知道?

倒是听见燕北这么问,高顺明白是自己想多了,若是问计,这军帐里各级将校哪个都比自己官阶高,不至于专程要将自己喊来。

高顺遂道:“略有影响,但现已消弭。”

“就是这个!”燕北轻拍案几,连身子都不由自主地前倾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快说来听听!”

高览、管亥诸人皆是如此,各个聚精会神地看向高顺,人们都想到了兵法……这年头厉害的治军方法大多是家传的,高顺领兵很厉害,是与麹义相似的人物,但他的长处在治军,而非麹义的兵技巧。众将若有得到指点增进自己才能的方法,当然不愿失之交臂。

却听高顺轻松地笑笑,道:“告知军卒,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燕北狠狠地抚掌拍出响亮的声音,探手一指道:“燕某所想,就是如此!”

多简单明了啊,这不比什么挨个给士卒讲道理有用多了?吃谁的饭拿谁的刀,那就得砍谁的人,对吧?身为赵王却被刘氏诸侯王起联军攻打,道义上已经是说不过去,再去讲别的大道理反倒会让有识之士失了人心,但这句话是拿到哪儿都不会错的。

燕氏武士受他燕北供养,这种时候该用兵之处了,怀疑什么?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单单在这个道理上燕北可没丝毫亏欠汉室……从头到尾,他可就没领过汉朝一粒一钱的俸禄,反倒皇帝百官的俸禄都是他发的!

“都知道回去该怎么说了吧?”燕北想通这件事,仿佛心中的负担都轻了不少,自然显得眉飞色舞,只不过就在这时有传令军卒在帐外高声喊着冀州急报,待入帐来便在燕北耳旁小声说出一句,却令燕北大惊失色。

“什么!”

第十七章 张颌跃马第四十八章 护卫北上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长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四十一章 虚伪与真第六章 镇关中第三十八章 长安兵乱第九十三章 定计哄骗第十三章 声振屋瓦第一百一十三章 渔阳田豫第九十六章 乐浪噩耗第六十五章 连成一片 七夕快乐第三十四章 燕潘决斗第七章 乌丸平叛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计西攻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为好第一百四十三章 谯县之战 终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眦必报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从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五十六章 烧杀抢掠第三百二十六章 气死第七十五章 徙民辽东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一百六十四章 赵子龙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来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宁第八十三章 辽水设伏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二十七章 种卿多虑了第三百零一章 鲜卑末日第三十章 汝水之战第三十八章 长安兵乱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十九章 长安难保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战第八十章 边郡学风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一百零九章 始终未变第八十七章 田产变法第二百零一章 会水第六十章 井中尸首第四章 立辑校寺第七十七章 衡量战力第五十九章 俱为浮萍第八十九章 广平夜话第八十二章 大战将临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二百八十一章 冲撞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们第四十七章 文远蓄须第三十四章 燕潘决斗第一百零八章 陈留首战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礼义第六十八章 覆灭王氏第二百二十六章 内乱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二十四章 东征句丽第二十一章 反败为胜第五十八章 塞内游猎第二百八十九章 辎重线第一百零六章 姜晋在此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势易第四十章 云中疫病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营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六十七章 鲜卑素利第九十四章 黑云压城第五十章 伤敌无数第九章 某善将将第三十四章 太学通议第九十五章 前俯后仰第八十四章 谁敢阻我第二十五章 逃卒颜良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谢第一章 开府假节第八十三章 辽水设伏第七十九章 出类拔萃第十八章 田豫劝北海第十九章 久候多时第一百二十五章 驷马难追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八十四章 吊诡神奇第一百零四章 遗祸儿孙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六十五章 汉骑夜袭第一章 非我即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势易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师西走第六十九章 马鞍双蹬第三百一十二章 兴和五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