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点

后人看前人的历史,时代变换时那些起兵所带着的‘天意’往往感到十分好笑,这无可厚非。x燕北笑谈中的狐狸叫、鱼腹藏书便是陈胜吴广起兵时的故事,有些成功的诸如高皇帝斩白蛇,赤帝之子起兵,那柄剑还在赵国武库封存着,也不曾见过赤帝之子给他燕仲卿这心怀异志的臣子托梦。

这些传闻必然有所不实,就好似董卓死后,时人传闻董卓先前车轴断裂等诸事皆显不祥之兆。但这些牵强附会的存在是极有意义的……它能安定人心。

长久以来,中原王朝以天下最广袤疆域之土地、最繁多民族之百姓,由上至下地施行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便是以皇帝统率百官、百官统率百姓的手段来治理国家。这种持久的大一统王朝治理手段未必是有史以来世上最优秀的治理模式,但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它无疑是最正确也最有利的。

常言道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这种治政手段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天下安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百姓,行事走向中庸,大多遇事先想逃避再思虑解决办法。

需要主心骨。

就像天下有一个皇帝时,便能得到长达数百年的安宁,因为皇帝就是这个主心骨;可一旦天下在同一时期出现好几个有能力当皇帝的诸侯,便会割据纷争短则数十年、长则上百年的纷乱。

这是团结,这是天性。

但有时在有所需要的那些口中,也会被称作‘奴性’。

有这样习性的不仅仅只有羊,还有马、大雁,甚至还有狼。吃草的吃肉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有这种习性,因为这能增加活下去的几率。

正因如此,哪怕从前对这等征兆之事从无半分相信的燕北,也必须让自己身后的幕僚思索出一个可行的征兆,以天代汉,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增加政变改朝换代后的安宁可能。

毕竟这些谶纬之事在后人看来虽说奇怪无比,但在当时却能为那些失去主心骨,不知何去何从的百姓心中增添一个两不相帮的理由。这些东西从来不是给达官贵人看的,几百年前董仲舒便将儒家学说这小姑娘打扮漂漂亮亮送给孝武皇帝,谁都不会指望有见识的贵人们相信这个,因为信天,本身就是丛林法则中弱者的选择。

个体越强,越不依赖群体,反之亦然。

这就会造成非常尴尬的局面,大人们的眼睛不会往下看,因为没有必要,当个体足够强大,自然而然就会拥有足够的附庸追随他以求庇护;而小人们拼了命向上寻求依附攀附,最终却只能落得一身血肉骨头卖命十多年身无寸功,只能怨天怨地……没办法啊,因为小人们能提供的极少,可索取有时却并不少。

最简单的例子,姜晋要的只是钱,可燕北为了不伤到他与旧部们的心,便要给他更高的官位、地位、财富,可姜晋除了忠心,并没有身居高位相匹的德行与才华。

忠心对燕北最珍贵的时候恰恰是只有姜晋等人帮衬的时候,这也是燕北愿意将权位拱手相送的原因。可怕的是更多的人因为看到姜晋的例子,而拿自己仅仅比姜晋稍强或相匹的才能,去嫉妒姜晋超然之地位。

忠心,现在的燕北何愁不能得到忠诚,但凡效忠燕氏的或没效忠燕氏的,忠心对燕北而言已经很容易获得,因为地位、权势、财富,天下很多诸侯都能给,但燕北永远是给的最多的那一个,因为他拥有最多。

如果有得选,燕北更愿意那些仗着有些许名声前来附庸的人每个都有郭嘉、田丰、沮授这样的才能,若这样他可能就不需发动战争,上百张这样的嘴开合之下威能未必亚于十万雄兵。

就连读过些许书或游侠数年有些见识的人尚且如此,何况终日埋首田间地头的百姓呢?

燕北只会认为让他们继续怨天怨地不是坏事,至少有天有地去怨,便不用来怨他。

汉室的不得人心,燕北看来并非是因为刘协是坏人亦或坏皇帝刘宏就真有那份干坏事的心……归结根本,是因为在他的统治下,百姓过不好,层出不穷的叛乱又基本将谶纬用个干净。

苍天死了,黄天又没立起来,天底下老百姓很迷茫啊!

都倒下了,阿翁骂谁去?嘁!还是皇帝不争气!

最后尽管百姓不敢说,可怨气终究是跑到了皇帝身上。如果说一开始董卓把持朝政,百姓与朝臣对董卓是普遍不认同的话,那么到了王允时期就只剩下士人不认同了,至少王允并未传出对皇帝有什么逾越的情况。到了李郭时期,百姓心里想的就不是什么把持朝政本身是坏事,而转向皇帝受苦了,李郭汜混蛋。

这种时候,掌控朝堂的是不是燕北其实都不重要了。没人在乎是谁掌控朝政,只要日子过得去,两三年朝野都不会有大反弹。

何况是燕北。

把谶纬这个大包袱甩给郭嘉为首的幕僚们,南方军事又都交由各部,燕北这才算真正轻松下来……不过紧跟着不两日,他便又收到赵云传来的一封书信,赵云想向燕北告假,欲回还常山半月,与他同行的还有凉州马氏一族,他要成婚了,与马腾之女马云禄。

头等大事。

燕北的亲信儒将赵云与凉州马氏的联姻,是凉州的头等大事,也是燕北心中的头等大事。当然了,燕北不需要做什么,因为他心里的头等大事就是二人的联姻,赵云已经自己把这事办成了。

“谁和子龙是乡人,常山人,好像没有。”燕北磕着脑袋,最后拍拍郭嘉道:“奉孝,濮阳要交给你,有什么事传信往北方吧。燕某要回去了,你过几日再给赵云回信,拖他几日再启程。”

燕北说着便笑了,起身道:“子龙家中没长辈,燕某做主君的,就给马氏女一个配得上的大礼!”

“这事信里别告诉他,矜持点。”rw

第五十三章 蒲阴休整第四章 多面准备第七十三章 杀敌破军第五十八章 虎伤人意第三十三章 教习弓术第十一章 姑且一试第四十三章 围困邯郸第六十九章 马鞍双蹬第二十章 声东击西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十二章 徐徐图之第五十七章 渡河为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渔阳田豫第一百八十八章 荆州乱第七十八章 禹水难渡第七十四章 将兵进涿第二章 孙文台死第二百一十四章 专事第四十七章 兴平元年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长第十七章 重操旧业第二十一章 反败为胜第五十五章 震天锣鼓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一百五十章 图个痛快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一百三十八章 谯县之战 一第六十九章 拜见阁下第六十五章 谋刺燕东第二百九十章 烟尘第五十三章 辽西纰漏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辎重线第三十五章 洛阳大火第三章 刺杀陶谦第二十五章 闻风色变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军第三十一章 不见人恶第八十六章 以命换命第三十三章 教习弓术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六十七章 再议废帝『再求订阅』第六十七章 王于兴师第十三章 烧船夺旗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二百五十六章 响鼻第二百三十章 晋兜第十七章 百卒夺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联合抗敌第九十章 会盟封爵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设想第一百六十四章 赵子龙第二十章 声东击西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时第三章 鞭挞四海第八十五章 颜良跃马第五十五章 震天锣鼓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六章 镇关中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八十九章 青石桥之战 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马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一百八十五章 关变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五十七章 骁牙成军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九十五章 前俯后仰第十章 酸枣会盟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六十八章 覆灭王氏第八十一章 颜良文丑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三百一十二章 兴和五年夺鹿侯的野望第三百零二章 诸生下乡第八十七章 翻手为云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一百零四章 兵凿易水第七十三章 邀请陈群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七十五章 吕氏有女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一百零四章 遗祸儿孙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万第六十九章 拜见阁下第三十章 度辽战败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四十章 疯犬与狼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过瘾第二百一十五章 劳军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户侯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三十三章 士气低迷第三十三章 士气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