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地道

警觉,是上天赐给一切牲畜最伟大的能力,包括人。警觉能让饥饿兽更加清醒,更顺利地捕猎;也能让弱小的兽更加机敏,更顺利地逃生。

也让绝望的兽疯狂。

袁绍太警觉,警觉令他在安全中感到不安,陈登表现得太决绝了,决绝到就好似做好准备要与进攻广陵的燕军同归于尽……这不对,不对。

怎么会有人傻到想要与燕氏同归于尽?

陈登应当害怕,应当畏惧,然后逃跑才对……袁绍想啊,陈登要逃跑了,我不能让他们跑,他们跑了我怎么办?就算要跑,也不能带兵跑。

究竟是谁怕了呢?

当权者自然不愿手下叛离,所以往往在叛变后将对手杀个干净,但这种选择也并非绝对。诸如各个皇帝杀人都是因为你叛变,所以朕要杀你;但高皇帝杀功臣,就是不杀已叛杀将叛,你总会叛变的,所以得杀你。

磨砺霍霍的刀光闪烁在陈氏宅邸,自渤海一路退却至广陵的散兵游勇操持着刀剑严谨遵照他们将军的号令,将宅邸中老弱妇孺都杀个干净。疯狂的武士瞪着猩红的眼提染血刀迈出门槛,传出消息在风中飘散。

“陈应不在!”

广陵官寺,尚不知发生何时的郡县佐吏疯了般堵住门扉,前一刻他们还为难以抵挡的战事惊恐不已,下一刻火把便自院外丢了进来,接着弓弩手攀援院墙劲射而来,寺门破,血光冲天。

“陈登……陈登不在!”

这个消息就糟糕多了,陈登是广陵太守,此时此刻他却不在官寺之中,他会在哪?

袁氏的兵马像疯狗般围着城池四处兜转,既已图穷匕见,哪里还敢再放虎归山,自是一不做二不休杀个干净。

陈登在军营。

广陵城西南角,有一座郡国兵营,屯扎着两千四百郡国兵。原本在城外还有一营一百八百兵,不过陈登为了防备燕氏突然强渡马濑沟,被派往北方守备要道,因而郡中能被广陵太守驱策的仅有这两千四百兵。

实际上就算是陈登自己也并不知晓此时此刻究竟还能不能驱策的动这支兵马……比起广陵太守,袁绍仍旧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能给郡都尉更多。

广陵都尉也是个名人,叫薛州。过去,他是海外孤岛上的贼寇首领,部下有民万余户,声势浩大。却在陈登掌广陵之政时前来投靠,束手领命,甘愿为陈登所用,现在是广陵的都尉,部下两千四百余人大多为过去的海贼。

当下的情况对陈登而言可是生死之大事,断不可随意妄为,按理说这种情况下人很难将自己的性命交由一干匪寇手中,可陈登却在潜行许久后出现在军营辕门之下,大摇大摆地走进营地。

他想的很容易也很直白,当下袁氏既要杀他,那城防四门必然已经闭锁。出城,是不必想了,唯一的生路便在这座军营当中,如若还能活,那便活了;倘若不能,便可立死。

营寨中军卒显然是收到了什么消息,见到陈登带着弟弟孤身至此非常惊讶,各个刀矛林立满是防备,但到底陈登积威已久,纷纷让出一条通路,直至薛州的军帐之前。只是陈登还未说什么,薛州倒先急了!

“陈元龙,薛某投奔以来一向对你恭敬非常,是敬佩你的为人。”薛州顶盔掼甲地站起身来,这面目沧桑饱经海风日晒的海贼头目不怒尚且自威,何况当下大怒,看上去分外骇人,道:“你来得正好,交接的都尉被薛某杀了,你要说个痛快,为何解薛某官职!”

袁绍的人根本没拿薛州当回事,只当是个没多少见识的都尉,仅仅派了十几个人带着官印便要入营将薛州解职拿办,哪里知晓薛州才根本不管那么多,部下军卒对薛州又都归心非常,直接将那军校五花大绑着处死在营中。就在陈登前来之前,他们还聚在薛州的营寨中思虑着何去何从,拿出想法也就在片刻之间。

就在这节骨眼上,陈登突然到访,却是薛州等人所万万想不到的。

“薛都尉,来人并非陈某派遣,是袁公。”陈登坦陈地摇头,接着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陈应在一旁道:“薛都尉,袁氏杀我家人,如今我兄弟所能依靠的只有都尉了!”

竟然……是袁绍?

“昏聩无能之辈,竟敢做出此等恶事!”薛州当即大怒,道:“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反袁投燕,燕氏之兵即兵临城下,我等俱出城内,袁氏何来半点生路!府君勿忧,血仇薛某为你报了!”

作为广陵郡高级将领,薛州很清楚袁氏的兵力部署,尽管如今防线全部收缩,城中尚且有袁氏的几千人马,但薛州部下军械充足,根本不怕袁氏。

“薛都尉不可意气用事,袁氏封锁城中四门,我等内外交困,自守已是艰难,何来反击之能?”

城内袁氏有几千人马,要远强于薛州部下兵力,尽管薛州的旧部大多都住在城外,但袁氏将四门紧锁,哪里还有出去的可能。

“过去城中小儿刚入城时受不得圈禁之苦,便挖了几条地道,偷着出城私会妇人,薛某虽知晓此事,却也不曾禁绝。”过去的混账事在此时却能救得性命。薛州笑道:“城外尚有薛某旧部,稍后便派人偷出城池传出信号,倒是且让他们假做府君名号向南逃去,袁氏一时半会不会强攻营地,当以怀柔之法劝说……偷遣两队人马一支北上寻燕氏步军、一支东出行船至盐渎寻燕氏水军。”

距离并不遥远,一日之间便能将口信送到,只要外有援军,袁氏便是笼中之鸟不得飞出了。薛州根本就不担心袁氏会发兵强攻他的营寨。即便他杀了袁氏派来的将领……袁氏没有多少兵了,城外陈布不过万余大军,城内则更少不过数千之众,如若他敢强攻,别的不说袁氏的兵马至少要再减去两千。

只要薛州稍稍势弱,袁氏便当能为他所用呢!8)

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纷争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脸面第五十一章 辽东往事一百三十七章 时运在我第一百零七章 杀人刈麦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二百五十六章 响鼻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六十三章 恒水滔滔『求订阅』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十三章 烧船夺旗第十三章 烧船夺旗第一百一十八章 军中校尉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三十五章 洛阳大火第七十八章 禹水难渡第九十三章 冲击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九十九章 善用势者第三十九章 平乡之战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战 三第五十六章 麴氏复兴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孙阳乐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动作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八十六章 参兖州军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别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围第一百一十三章 渔阳田豫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战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战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谢第九十八章 群起攻之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从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师第四十五章 蓟县之战第九十章 青石桥之战 三第四十九章 俘虏一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战 五第九十三章 速速杀敌第十章 铲除异己第一百三十二章 东部鲜卑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二十三章 坐地还钱第七十九章 图谋胡轸第九十三章 减税两年第三十三章 士气低迷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二百八十九章 辎重线第二十三章 争夺荥阳第一百零九章 卧榻之侧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齐发第九十五章 前俯后仰第一百零三章 汶县大败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十五章 剑如雷霆第三十四章 子义迁居第八十三章 辽水设伏第二十章 慑人心魄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七章 韬光养晦第八十六章 夜战五阮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杀四方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十八章 浮沉风雨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五十章 伤敌无数第三章 时战时和第九十四章 黑云压城第六十八章 明修栈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饮若鸠酒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七十七章 衡量战力第三百零七章 两封信第四十五章 蓟县之战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余力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头绪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一百零六章 铁邬改建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将第二百二十三章 鱼死网破第五十九章 长命百岁第一百二十五章 驷马难追第四十四章 挫敌锐气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势易第九十章 青石桥之战 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从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战 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马第一百六十四章 赵子龙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户侯第二十四章 子夜乱战第一百一十一章 谁伏击谁第六十八章 明修栈道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横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