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过不去的

荆州的曹刘联军燕北还没听说,就算是听说了他也不在乎。当然了,不在乎归不在乎,心里对曹操和刘表那俩人还是很佩服的,一般人像这么个局面早就派遣使节割地求和了,哪里像他们这样,卯着劲要和自己干到底。

这就是能常人所不能啊!

对于能常人所不能者,不论好的、坏的、精的、傻的,燕北都很佩服,尤其是面对强权坚守本心而不卑躬屈膝的,更是深得燕北敬佩……比方说,邯郸城里那几个宁死不降的俘虏们。

燕北对天发誓,他一生所见识最深的忠诚,并非宁死不降拔剑自刎,而是兵败后身处幽深牢狱日复一日不忘初心,即使走脱牢笼仍旧不忘故主。

不一定非要生死壮烈才是忠诚,作为一名君主,他并不希望自己的亲信大将在一场战斗失利后为敌所获便轻言生死。他非天之骄子,亦非天命之人,燕北知晓自己并非那种能够轻易获得旁人忠诚的角色,仿佛无论什么事,他想达成所愿,便总是要比旁人难上许多。

因为这样,他更清楚在他一路走来的轨迹中,身边这些豪杰志士为他带来多大帮助。即使只是怀着感恩的心,他也不认为战败被俘就是背叛,即使因后来理念不同有人离开他,燕北也不认为那是背叛。

正如荀悦的离开,他一点都不责怪荀悦,反倒心底对此满是遗憾,是他自己做出承诺未能实现,是他说保皇帝保汉室却没能做到,是他顶不住压力,才逼得荀悦离开。

时光带给燕北的沉淀,并非让他认识到自己无所不能,反而使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妄自尊大。

其实做燕北的俘虏很幸福,曹氏来的降将于禁领了骑都尉的官号住在邯郸城北,没什么实质任务,如今骑都尉已成虚职每月领了俸禄贪图享受也就行了,人生再没什么大的盼头。于禁自己也知道,燕氏并非用人之际,何况就算到了用人之际也未必会用他个降将,为此还心有郁结了一段时间,幸亏他有好的朋友,不然这段时间他很难在煎熬中撑下去。

他的朋友是谁?

在于禁家宅院往东走一个路口朝西面开门的大宅子里住着过去的冀州牧如今的侯爷韩馥韩文节,韩馥老来俏,早年间也是坐拥一方的诸侯,不过如今天下大事是和他没关系了,前年搬到邯郸来让燕北大为开怀,送了他几名美侍,这不今年又当爹了。

北边隔着三户的邻居是匈奴单于刘去卑,如今他儿子刘猛在南匈奴故地做右贤王,手下掌管着部众七千多人,精骑勇士过千,也不容易啦,放在汉地都能当个军司马了。自从刘豹烧死在邺都,去卑一下子像老了几十岁,说话做事老态龙钟,眼睛里也是无神的时候居多。不过没事的时候韩馥他们还是愿意喊上刘去卑一起出去踏踏青打打猎,毕竟他们那个时代活下来的老人不多了。

当然也少不了杨奉,刘豹死后可是让杨奉大病一场,后来发现燕北没想干掉他,病说好就好,拖家带口地给燕北上了封表,转头就搬进邯郸城,还专门让燕北给他选了处宅子,领着封邑他算是老哥们几个里最有钱的,平日里闲着没事便大宴宾客胡吃海塞,两年身子胖得像董卓一样,动不动便喝得歪七扭八,喝大了酒没准还跪在庭院里朝西边虔诚跪拜,口中念念有词地说什么多谢赵王不杀之恩。

人们虽然笑话他,但心里谁有不是亦有戚戚,杨奉身边所有的熟人,除了为燕氏而战的几个人,全被燕北干掉了。

就是因为有这帮人在,才让于禁觉得自己似乎也不是那么难熬。这帮人一个比一个惨,看了他们于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经历,他于文则有什么啊,无非是跟燕氏打了几场仗、输了、降了,跟这帮人一比较根本连谈资都算不上啊!

瞧瞧人家匈奴单于,整个匈奴十几二十万人被赵王折腾得还剩七千多,那不还是得老老实实在邺都呆着?感恩戴德的杨奉就不说了,隔三差五地跪倒在庭院给燕北磕一个,都不管正主儿能不能看见;还有经常出现在酒宴上那俩住在城西穿着打扮极为讲究的小年轻,来了就闷头饮酒,饮完酒就告辞离开,从来不跟别人多说话,总听别人说起他俩是侯爷,但是为什么封侯没几个知道,只有最年长的韩馥听见就笑:“他俩一个是木栅侯简位居、一个是丸都侯拔奇,这俩城估计你们这些后生都没听说过,过去他俩都是大王,木栅城是扶余国都、丸都城是高句丽国都,现在都叫骊州了。”

过去两个相邻国家的世子连年相互攻伐仇恨深得化不开,可如今到了邯郸二人却成了难兄难弟,让燕北一勺烩了。

这一个个背负着亡国灭种之仇还都好好活着醉生梦死的,于禁心里还能有啥不妥,根本没有啊!

这一日众人在杨奉家厅堂饮酒饱食,眼看着杨奉又哭哭啼啼地捧着酒碗走向院子开始例行磕头,众人都见怪不怪地向主人家告辞,刚走到门口于禁便被人喊住,转头却见是正准备登上马车的韩馥,“文则,来,来!”

“韩兄有何时?”

韩馥招呼于禁与他同乘,这才笑眯眯地说道:“飞燕啊,就是前些年隐居到黑山那个,你知道吧?他现在在黑山打猎耕田为生,这不前几日猎到一头大山猪,混着他自己种的些许青菜让山里民夫给老夫送来了,老夫家中丁口少吃不完,你拿回去点吃,挺好的猪肉,弃之可惜呀!”

于禁当是什么事,虽然无所谓的事但却之不恭,便笑着点头应下道谢,却见韩馥看着自己笑了,摇头道:“于文则一表人才的,也没个嗜好。你看袁军那仨,审正南不知从哪认识大月氏僧人,整天诵读佛经;颜文俩人成天给袁本初焚香祭天;多好啊,这人呐,得有个嗜好,不然过不去的。”

第九十七章 就食与敌第五章 穷且益坚第一百零六章 姜晋在此第四十章 总领巨鹿第十七章 重操旧业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为好第一百二十章 随我冲锋第八十章 将帅不和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个是牛第二十章 声东击西第六十二章 强渡恒水『求订阅』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设想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战 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宁第二百六十九章 联合抗敌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席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战 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八十七章 田产变法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一百零八章 整军修路第二十九章 闻声见人第七十一章 旌书吾名第六章 镇关中第三章 鞭挞四海第三十三章 紧随其后第十二章 郭嘉请命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四十六章 从长计议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脸面第九十四章 黑云压城第六十四章 欲壑难填 七夕快乐第四十四章 讨伐冀州第五十五章 麹义来袭第八十一章 颜良文丑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三十九章 将军出征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后一个第二十七章 种卿多虑了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四十章 云中疫病第一百零八章 灭顶之灾第九章 野蛮冲撞第三百零九章 断路第一百零九章 卧榻之侧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九十一章 青石桥之战 四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五十九章 武库密室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头第一百六十四章 赵子龙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泽第二百七十六章 斗势第三十八章 长安兵乱第二百二十二章 战船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军第十四章 特来相助第十一章 等我回来第七十六章 凉国之英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个是牛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横流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孙阳乐第八十章 冀州大乱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战第五十四章 执念作祟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第六十四章 堆积如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四十七章 平汉将军第五章 价高者得第六十二章 强渡恒水『求订阅』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见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十六章 给你刀子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变第二百八十六章 夺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么第二十七章 种卿多虑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鱼死网破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决死而已 新年快乐!第九十章 两部精骑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为好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三十八章 长安兵乱第十一章 姑且一试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泽第八十四章 谁敢阻我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战 一第一百零四章 龙蛇蛰地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八十四章 密云不雨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阳第十一章 姑且一试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