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山雨欲来风满楼11

474山雨欲来风满楼(11)

张彦斩钉截铁的说道:“如今天下局势已定,那些跳梁小丑,根本不足为虑,如今国库入不敷出,改革势在必行!”

众人听了以后,都是一番面面相觑,他们都早已经适应了三公九卿的制度,如果突然间更改了过来,只怕很大程度上会适应不了,而且权力过于分散,官阶也会相应变低,对于他们这些手握朝中重权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张彦说的都是实情,之前国库空虚,是张彦靠着卖官鬻爵赚来了不少钱,这才填满了国库,但是随着用钱的地方增加,加上张彦在平定凉州的时候所用到的钱财,国库是入不敷出。

而且赋税都是一年上缴一次,如果国库里面剩余的钱财无法支撑到明年二月份,那么朝廷将会面临发不出俸禄的尴尬境地。

大厅内的这几个大臣,都是张彦可以推心置腹的大臣,几个人都沉默不语。

“怎么?你们都哑巴了?这份改革的方案,本王写的很详细,你们要是有什么意见的话,都尽管提出来,千万别藏着掖着。”张彦道。

这时,大司农陈群开口说道:“改革势在必行,燕王的改革方案写的也很详细,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看的懂。但是属下有一句话想问燕王,还希望燕王能够予以回答。”

“长文,你有什么话,就尽管问吧!”

陈群道:“其实,我们这些人对改革并没有多少意见,但是在改革方案中。燕王殿下明确的写道要限制皇权。属下以为。皇权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把皇权给限制住了,把权力分别交到不同的人手里,这无异于是在限制燕王你自己的权力啊,如今大汉早已经名存实亡,朝廷是在燕王的带领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些诸位大臣都清楚的事情。而且诸位大臣都盼望着燕王代汉称帝的时刻,可燕王殿下这样一改革,明明是在限制皇权,难道燕王就不想当皇帝?”

其他人也都用期待的眼神望着张彦,这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能够成为开国的功臣,比什么都重要。

张彦直截了当的说道:“实话跟你们说吧,本王不想当皇帝,本王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被逼出来的。再说。当皇帝又有什么好的?权力?女人?金钱?这些本王都有,而且现在本王也跟皇帝差不多。只是名义上没有过户而已。本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皇权,当皇权被限制住以后,皇帝就形同一个傀儡,这样一来,就没人愿意再为了争夺皇位而相互残杀了。这大汉,是姓刘的打下来的,是刘氏的基业,以后,还是刘氏的,本王绝对不会将他夺过来。而且本王能够异姓封王,已经是破天荒的了,子孙也可以世袭,可谓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如果本王当了皇帝,本王可以保证自己的儿子会成为一代明君,可是孙子辈本王却管不住了,等本王百年之后,我的儿子百年之后,谁知道我的孙子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不会是一代明君?如果是昏君的话,那本王的一世英名,岂不是都要毁在我孙子的手里了?而且,本王也会逐渐变老,人越老,就越糊涂,汉武帝英雄盖世,是一代了不起的帝王,可是你们看看他晚年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所以,我觉得这种改革是非常适合的,而且有能者居之,所有人才都会充分的展现出他的才华,充分的得到利用,再也不用为勾心斗角,图谋不轨而费尽心机了,把心思全都用在对国家的治理以及自身的职责上面,岂不是很好吗?”

众人听完之后,自信的品了品其中的意思,似乎也真的是那么回事。只是,他们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罢了。

以前是皇帝说的算,如果改革后,真的实行这种体制,那就不是一个人说的算了,而是大家说的算,不仅削弱了皇权,还大大的增加了朝臣的说话的权力,国家大事都取决于内阁的决定,似乎更加民主了。

当然,民主这个词他们是不会懂得其中的意思,但在他们心里,这个词确实可以用来形容他们的心理。

张彦接着说道:“而且,每个官员都有一定的任职期限,在任期间,如果表现的非常优异,非常称职,就可以继续连任,如果并不称职的话,那么只好调任,或者贬谪。这样一来,你们人人都有机会来做内阁里的丞相,来决定国家的大事。当然,除此之外,将来,我还准备搞一个议会,专门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负责提出建议,监督在职官员,议员并不参政,却可以对政务提出合理的建议……说的都有些远了,这些都是后话,以后再慢慢告诉你们,现在当务之急,是应该先着手实施改革的计划,自上而下的改革,先从自我做起,你们觉得呢?”

众人再次听完张彦的这一番话,心中似乎都开始憧憬自己的未来了,而且张彦将行政、监察、立法三大机构的权力分开来运作,似乎每一个位置都是比较重要的位置,而且他们将来的每一个决定,都能够决定国家的未来。

这样的做法,似乎对于他们更加有利。如果皇权真的受到限制,那皇帝就形同虚设,谁还会拼死挤破脑袋,去当皇帝?

最后,众人的心理上已经开始慢慢接受了这个既定的现实,那就是改革势在必行。

只是,在一些小的细节方面,还需要再商榷商榷,以免制定出来以后,会惹起众人的不满,和一些官员的不适应。

正在这时,一名锦衣卫从外面走了进来,径直来到张彦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张彦听了以后,便尤为惊诧,立刻对锦衣卫吩咐了一些话,那名锦衣卫连连点头,便很快出去了。

张彦则对众人说道:“诸位,刚刚收到消息,朐县县令糜强,在朐县的港口截获了公孙恭,并且从公孙恭随身携带的行李当中发现了一份伪造的诏书,其中还有两封书信,是分别给江东的孙权,荆州的刘表的,是公孙康亲笔所写,大体是联络孙权、刘表,共同对我军发起进攻,好让我们首尾不能兼顾。这个公孙康,本王还没有去找他的麻烦,他倒是先来找本王的麻烦,幸亏老天有眼,让公孙恭落到了糜强的手里,否则的话,后果不堪想象。”

“公孙康不除,辽东将永无宁日,属下以为,改革的事情应该先放一放,待平定了辽东,再商榷改革的意见不迟。”陈群道。

其余人也纷纷随声附和着,张彦道:“本王已经派遣徐盛去了幽州,这几日,应该就会回来了,等徐盛回来之后,本王再着手布置兵力,荡平辽东,将公孙氏的势力,连根拔起。至于改革的事情,就暂且放一放,这段时间里,你们也好仔细的商榷一下,如果有不合适的,可以直接去掉,将最终的方案递交给本王。”

张昭、陈群、王朗、顾雍、董昭等人都纷纷点头称是。

……

公孙恭和糜强一起,终于抵达了彭城,然而,当抵达目的地的时候,情况却出乎了公孙恭的意料,他没有等来相应级别的待遇,等待他的则是暗无天日的牢房,而且还是专门关押死囚的牢房。

公孙恭很不爽的文糜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糜强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给了公孙恭。

原来,糜强从海贼那里得到了公孙恭的行李,在里面翻出来了伪造的诏书,以及公孙康给孙权、刘表的密信,糜强为了不打草惊蛇,也不想一路上过于麻烦,便把公孙恭给骗到了彭城来,并且派人提前通知张彦。

张彦便让锦衣卫直接将公孙恭押到了天牢,先关押个几天,然后再由廷尉张昭进行审讯。并且派人暗中去击破公孙恭的心理防线。

公孙恭是蜜罐里长大的公子,他父亲公孙度一手开辟了辽东,他哥哥也是经常随父出征的厉害人物,但是他却是个软柿子,吃不得苦,也没有多大的意志力。

在牢房关押了两天,没有获得应有的食物和水之后,公孙恭的心理防线彻底的崩溃了,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所以当张彦派去的人告诉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时候,公孙恭迅速的和公孙康划清了界限,并且把所有的干系都撇的一干二净,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公孙康的身上。

于是,在公孙恭供述完毕公孙康的一切罪行之后,终于得到了释放,并且还让他饱饱的美餐了一顿。

酒足饭饱后,锦衣卫带着公孙恭又去沐浴更衣,然后才带着公孙恭去了燕王府。

在去燕王府的路上,公孙恭一直是战战兢兢的,不知道这个时候让他去见燕王,到底意义何在,而且他的心里满是忐忑,对自己的未来更是充满了疑惑……

613 燃烧的长江53256 建安三年046 陈氏父子407 许褚搅局775 擅自行动235 传国玉玺304 生擒张合816 另辟蹊径269 张瀚学武020 神医华陀329 霹雳哑弹527 刘备的宿命15026 少年徐盛759 糜家长子257 冲突升级279 围而不攻217 争抢要地340 兵进邯郸792 等待775 擅自行动237 荆州才俊104 抗旱救灾167 欺军之罪583 燃烧的长江23627 争当先锋089 张彦中箭219 乘胜攻击623 一个哑巴529 荆州易主1585 燃烧的长江25826 落网570 燃烧的长江10576 燃烧的长江16356 阵前单挑733 粮草被劫452 西风烈19651 严颜中毒229 金银珠宝623 一个哑巴340 兵进邯郸195 袁术之心341 祸不单行760 伴君伴虎241 九品军职784 出征714 中计了825 军师借兵182 密切关注784 出征788 担忧301 防守严密505 荆州风云17180 五千匹马679 后院起火463 西风烈30754 真真假假640 攻心计741 处处伏击340 兵进邯郸662 五斗米道793 反击254 吕蒙杀人091 假意投降376 蔡瑁有请649 张飞出征605 燃烧的长江45430 凉州乱17760 伴君伴虎298 阵前搦战801 表兄姜叙135 拔矢啖睛440 西风烈7176 收受贿赂719 突破防线346 大难不死814 躲避追踪180 五千匹马398 烈火焚城584 燃烧的长江24285 小心埋伏226 合围寿春114 将计就计683 城中细作770 等待060 城中有诈623 一个哑巴826 落网254 吕蒙杀人756 益州捷报480 最熟悉的陌生人126 遭遇埋伏456 西风烈23536 荆州易主8640 攻心计079 先锋桥蕤459 西风烈26245 螳螂捕蝉367 汗血宝马580 燃烧的长江20617 燃烧的长江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