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不情之请

要想让这些世家大族在心理稍微平衡一些,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划出一部分名额,直接分配给各个世家,但刘子秋不想这么做。如今可说是处于开国初期,任何一种做法都会形成惯例,从而让后人有章可循。现在给世家分配了名额,今后再要收回这些名额就非常困难了。将心比心,这个世界真正愿意放弃既得利益的毕竟只是极少数的一些人。

而且,刘子秋想要做的是逐步推广各级公立学堂,让孩子们无论贫贱富贵,都能够读得起书,最终让国家的整个官吏体系彻底摆脱世家大族的控制。这样一来,势必与各个世家大族产生最根本的分歧。

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如果一味在打压这些世家大族,结果必定适得其反。既然要减少各级官员中世家子弟所占的比例,刘子秋就必然要在其他方面给予这些世家大族一定的补偿,而这个补偿才是刘子秋最为头疼的地方。什么样的补偿才能让世家大族觉得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什么样的补偿才是朝廷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这些都只有刘子秋才能决定。

面对着如山的奏章,面对着一件件需要他来亲自解决的事情,刘子秋才明白什么叫做日理万机。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责任,这也可以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所带来的副产品。刘子秋忽然感觉到,只有彻底地下放权力,才能让自己轻松下来。想到下放权力,刘子秋脑海里灵光一闪,顿时有了主意。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有一个重要的名词叫做“三权分立”,也就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不干涉。而事实上,无论是大隋王朝还是刘子秋所建立的大汉王朝,所有的权力都是高度集中。身为大汉皇帝,刘子秋掌握着最高立法权、最高行政权、最高司法权还有最高军事指挥权。各郡县的长官也掌握着本辖区内的行政权和司法权,只不过在刘子秋的干预下,剥夺了他们的军事指挥权。

对于行政权和司法权,刘子秋目前还没有条件将它们各自独立开来,但对于立法权,刘子秋却有了一些想法。他是皇帝,金口玉言,他说的话就是朝廷的律法,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也就失去了约束和监督。而现在,刘子秋却决定把立法权交出来,成立类似议会的机构来行使立法权。

想到这里,刘子秋轻轻敲了敲桌子。他作出了决定,设立议事会和参事会。参事会成员由普通民众选出的代表组成,议事会成员由各大世家以及得到朝廷封爵的代表组成,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的上院和下院。任何一件律法的制定,都必须经这两个组织过半数成员通过方能正式施行。在这两个组织当中,议事会的地位要高于参事会,这样一来,世家大族也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国家的律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补偿。

当刘子秋把这个想法在朝堂上宣布出来以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魏征抢先出班,拱手说道:“陛下,自古道,君无戏言,律法皆由君心,又岂可轻付他人!请陛下收回成命!”

刘子秋呵呵笑道:“朕也是人不是神,若是朕不小心说了胡话,却也被当作律法,岂不遗祸百姓。所以律法之事还是应当集思广益,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参事会由普通百姓组成,代表着普通百姓的诉求,议事会由世家贵族组成,代表着世家贵族的利益。一条律法只要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好律法。如果所有的律法都由朕来决定,只会对朕有利,难免失之偏颇。”

交出立法权只是刘子秋主动削弱皇权的第一步,将来他还会逐步交出行政权和司法权,真到了那时候,他才会真正轻松下来。

何稠却也班奏道:“陛下仁德圣明,又岂会有不适之语?立法之权岂可交诸庶民,请陛下三思!”

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朕或许事事谨慎,但朕的子孙难道就不会出几个昏庸之辈?真到那时候,恐怕天下又将陷入动荡。诸位莫非不希望朕把这座花花江山交给子孙后代?”

这句话字字诛心,众臣皆不敢言,唯有魏征一本正经地说道:“律法乃国之大事,不可儿戏,交予议事会、参事会,多有不妥!”

刘子秋听出魏征的话里已有松动之意,不由笑道:“我大汉王朝的基本律法皆已设定,议事会、参事会所议者不过律法之修改、完善。再说,每一部新的律法,都将由朕签署命令,方能得以施行,自然并非儿戏!朕意已决,魏卿不必多虑!”

魏征这才知道刘子秋已经筹划周全,方才叹了口气,不再言语。当然,从内心来说,他对刘子秋设立议事会、参事会仍有许多抵触,却不知道刘子秋已经决定逐步实行君主立宪的制度,还打算任命他为大汉王朝的每一任首相,到时候会有千斤重担夺在他的身上。

……

当然,饭要一口口地吃,事情也要一步步地来。设立议事会、参事会的提议在刘子秋的强行推动下终于得以进行,而刘子秋也没有继续采取进一步的举措,而是将目光投注到了河北、山东等地。

天下叛军以瓦岗为首,如今瓦岗溃败,徐圆朗、卢明月、王薄等人已经不足为虑。他们虽然也各拥重兵,但毕竟只是些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乌合之众,在汉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下,转瞬间便土崩瓦解。山东、河北各郡也相继归于大汉王朝的治下,徐圆朗、卢明月也均死于乱军之中,唯有王薄在逃。王薄是江南王家的人,而王家就是在刘子秋的设计之下惨遭灭门,因此王薄与刘子秋以及江南的谢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再加上前段时间逃走的李密,这两个人就成了可能引起大汉王朝不稳定的未知因素。

不过,刘子秋虽然画影图形,传檄天下,通缉王薄与李密,却也没有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他们两个人身上。毕竟河北、山东刚刚克复,百废待兴,尤其是大量灾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让刘子秋非常忧心。

朝廷是舟,百姓是水。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这个道理,刘子秋当年就对长孙无忌说过。只不过他现在做了皇帝,感受更加深刻而已。大汉的老百姓非常善良,也拥有极强的忍耐性,只要能够吃饱肚皮,就没有人愿意出来举旗造反。连年的战乱,不仅这两地没有多少余粮,就算洛阳的几大粮仓都已经变得空空如也,刘子秋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向各大世家征粮。

尽管刘子秋愿意出钱,而且可以比市场价更高,但除了江南谢家、陇西李家和太原王家,其他世家并不买账。究其原因,还是为了对刘子秋宣布江南谢家为天下世家之首表示不满。这些世家在各地根深蒂固,刘子秋可以对其中一个世家施以重压,却不可能同时对付所有大大小小的世家大族。要解决当前的困局,刘子秋也只有继续依靠谢、李、王三家的支持。

为了得到这三大世家的支持,刘子秋当然要给他们足够的尊重,于是他便亲自在上林西苑设宴款待这三大世家的家主。

谢家的家主现在是谢蕴,李家的家主仍然是李长山,如今谢蕴父子和李长山兄弟都在洛阳城中,倒是十分方便。而王家新任家主王凯泽接到刘子秋的邀请以后,也是星夜赶到了洛阳城。

这些天,除了谢蕴父子在高秀儿陪同下在西苑游玩以外,并没有其他人敢进入西苑,今天,李长山兄弟和王凯泽算是进入西苑的第二批公众游客。不过,太原王家除了王凯泽,并没有其他重要人物来到洛阳,至于那些随从却没有资格进入西苑,因此这三大世家当中,王家便显得人单势孤。当然,王家的实力本来就不如陇西李家,与刘子秋的关系也不如江南谢家,屈居第三也在情理之中。

酒宴设在景明院,这里的风景依旧,只是当年的主事夫人王桂枝早已经嫁作人妇。物是人非,刘子秋免不了一阵唏嘘,却见秦凤琴迎了出来,躬身说道:“陛下,酒宴皆已齐备,请陛下入席。”

刘子秋点了点头,说道:“酒宴虽已齐备,却不可没有歌舞助兴,还请秦夫人安排一二。”

秦凤琴却一脸为难地说道:“陛下,当年西苑中精于歌舞的一众夫人、美人皆已放出苑去,剩下的只是一些洒扫宫女,恐怕……”

刘子秋却笑道:“久闻秦夫人擅舞花杆,何不令诸位家主一乐?”

秦凤琴脸上却现出为难之色,犹豫半晌方才咬牙说道:“陛下若欲令臣妾献舞,还望陛下答应臣妾一个不情之请!”

第17章 守护神第28章 巨响第26章 呼之欲出第66章 想清楚第107章 出路第26章 呼之欲出第98章 主使之人第44章 中了埋伏第34章 拖字诀第12章 夜晚观营第15章 失败第120章 真相只有一个第120章 真相只有一个第23章 天音庵第54章 欲擒故纵第6章 读书人第55章 下药第30章 精锐尽出第39章 蓬荜生辉第7章 寻人第11章 我本女儿身第113章 堡垒第12章 夜晚观营第66章 大军开拔第22章 抱团取暖第25章 软骨头第39章 乱了方寸第59章 贴身侍卫第6章 读书人第36章 借件东西第9章 不谈正事第113章 堡垒第96章 两只皮球第17章 平衡之术第38章 心乱如麻第22章 算计第16章 分工不同第63章 营地之争第57章 逆袭的新丁第69章 最佳人选第70章 不支第57章 男扮女装第73章 床子弩第67章 赐我一死第59章 黑记铁匠铺第15章 你的事犯了第10章 好事成双第4章 契约第59章 有办法了第12章 疯长的野草第42章 双赢第103章 真相大白第1章 会他一会第72章 拓跋兄妹第50章 歧视第20章 困兽犹斗第22章 再临谢家第72章 祸事了第35章 种子第47章 短暂的和平第57章 像一个人第1章 会他一会第17章 守护神第36章 六帝桃花第10章 好事成双第50章 真相第4章 笨办法第55章 困兽第37章 娘娘有请第39章 这里我作主第83章 拍卖大会第47章 逃脱樊笼第25章 尽言其详第66章 大军开拔第55章 断产方第75章 割发代首第52章 挑衅第67章 雪爬犁第70章 渡河第45章 现实一点第59章 际遇第18章 罪人第70章 长山车马行第49章 忐忑之情第36章 六帝桃花第109章 拓跋骑兵第24章 无义之事第41章 大开杀戒第103章 真相大白第50章 天外有天第55章 忘掉悲伤第53章 现在就决定第45章 西海刀第5章 滑车第20章 困兽犹斗第28章 精神力量第22章 刺驾第46章 拔刀相向第11章 我本女儿身第61章 保存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