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罪人

石慧娘心头一惊,连忙推辞道:“当年承你之恩,替奴家入宫,奴家本当拜谢.只是父母年迈,奴家不敢远离。”

改朝换代以后,西苑中的那些夫人、美人要么被释放回家,要么被配于军人。在石慧娘想来,高秀儿肯定是嫁给了军中的某位高级将领,而刘子秋能够带着一众侍卫,更进一步证实了她的猜测。这次三郡兵马忽然通力合作,齐心清剿砀山、鱼山两路贼寇,据说就是受到了来自朝廷的某位大人物的压力。即使高秀儿的夫君不是那位大人物,但也肯定和那位大人物有所关联。石慧娘可不想在刘子秋面前多出现,以免露出马脚,这就是做贼心虚。

高秀儿却不肯放手,说道:“伯父伯母那里你不用担心,我会派人去照顾他们。你肚里的孩子有五六个月了吧,可不能掉以轻心,正好我粗通些医术,可以再帮细细地检查一番。放心吧,我也不会在这里停留太长时间,过两天就送你回来。”

这时,拓跋千玉也走了过来,和高秀儿一左一右夹住石慧娘,笑道:“姐姐,这是你的朋友吧,妹妹也要多亲近亲近的。”

石慧娘有心挣脱,但撑不住拓跋千玉力气大,她又担心动作剧烈会伤了肚子里的孩子,只得默默地点了点头。

一行人离了校场,不多时便到了运河边上的临时军营。军营中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不时还有成队的侍卫从旁边走过,看得石慧娘双眉紧蹙。其实她大多数时间都呆在鱼山上,也算熟悉军伍,只是鱼山上的那些群寇如果和这些侍卫比起来,绝对是一些乌合之众。如果让鱼山群寇和这些侍卫对垒,恐怕胜算渺茫。

再往里走便是中心大帐,周围的侍卫也全都换成了女兵。这些女兵看上去不像汉人,但个个英气逼人,只怕武艺不输于男丁。当然,真正让石慧娘惊讶的不是这些女兵的骁勇,而是高秀儿身边居然会用上这许多女兵,显然高秀儿丈夫的地位比原先的想像还要高得多。想到这里,石慧娘忍不住又扭头多看了刘子秋一眼,暗自猜测着他的身份。

忽然,几个孩子从大帐内奔跑出来。其中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直奔高秀儿面前,奶声奶气地说道:“娘亲,抱,抱!”

刘子秋假意板起脸来,喝斥道:“自己没有腿吗?多大了,还要人抱!”

高秀儿却满脸慈爱,早把刘思根抱了起来,笑道:“好,好,娘亲抱。”

“秀儿姐姐,这是你家公子?”母爱是女人的天性,石慧娘也不例外,尤其她现在怀着身孕,这种天性更是展露无遗,早把刚才的忧愁丢在一边。

高秀儿轻轻拍了拍儿子:“快,叫姨姨。”

刘思根并不认生,一双大眼睛紧盯着石慧娘:“姨……姨……”

稚嫩的童音让石慧娘神情一呆,旋即叹了口气,说道:“多俊的孩子,生了个好人家啊。”

这时,虞世南和穆朵丽也从帐内走了出来。虞世南正要给刘子秋、高秀儿行礼,忽然看到一个陌生的女人,慌忙改了口,对那几个孩子说道:“你们几个,功课还没有做完,怎么跑出来玩了!”

穆朵丽的一双儿女最怕识字,竟往穆朵丽身后躲去。刘思根也赖在高秀儿身上不肯下来。最终还是刘子秋发了话:“谁要是不完成今天的功课,就不许吃晚饭!”

当然,刘子秋只是吓唬他们,孩子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克扣他们的伙食。不过,这样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穆朵丽的那对儿女不躲了,刘思根也从母亲手上挣脱下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怕没饭吃,而孩子们都知道刘子秋是谁,惹他生气,后果很严重,就连刘思根都不敢太过胡闹。虞世南乐呵呵地领着几个孩子走了,他现在很享受教孩子读书的这件差事。

拓跋千玉冷不丁冒出一句:“虞先生可是举世闻名的大家,将来我有了孩子,也要请他来教。”

石慧娘听了拓跋千玉的话,轻轻摸了摸已经明显隆起的肚皮,想到自己的孩子今后却要与山贼为伍,神色便有些黯然。

高秀儿却已经察觉出她的变化,拉了拉她的手,说道:“慧娘,你我本是旧识,等你的孩子生下来,也可以让虞先生来给他启蒙。”

石慧娘叹息道:“只怕他没有这个命啊。”

“怎么会呢,我的话虞先生还是肯听的。”高秀儿贵为当朝皇后,让虞世南收个学生自然算不得什么大事,不过她也知道适可而止,并没有继续在这方面和石慧娘多说,而是换了话题,“慧娘,先不说这些。当年你们一家离开洛阳以后,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怎么不去长山村找我哥哥。”

高秀儿所说的高高当然是指刘子秋,她有些话其实是想让石慧娘带给刘子秋的,可是后来刘子秋强闯禁宫救了她,那件事也就被她忘记了,直到今天遇到石慧娘,才重新想了起来。当然,她打听石慧娘的遭遇也是想旁敲侧击,了解石慧娘丈夫的情况。女人的直觉是很厉害的,她隐隐猜到,石慧娘的丈夫很可能是鱼山贼寇的重要人物。

石慧娘沉默片刻,忽然幽幽叹道:“唉,一言难尽啊。”

拓跋千玉和穆朵丽听到石慧娘要讲故事,都来了精神,围拢过来。

女人家在一起叙叙家常,刘子秋站在这里就有些不大合适,而且他也没打算审问石慧娘,于是便笑道:“别站在外面,进去说吧。我去看看根儿的书念得怎么样了。”

……

虞世南就在隔壁一顶帐篷里正襟危坐,在他的对面,三个孩子提着笔背对着帐门。看到刘子秋进来,虞世南慌忙起身。刘子秋却冲他摆了摆手,自己轻手轻脚地走到三个孩子后面。

三个孩子面前各摊着一张微微有些发黄的纸,纸上写着几个简单的笔划。孩子们都还小,现在还在启蒙阶段,也写不了太复杂的字。说实话,对虞世南这个家、大书法家来说,让他从事这种启蒙教育实在有些屈才。当然,也要看他启蒙的对象是谁。这几个孩子当中有一个是刘子秋的儿子,而且是嫡长子,将来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那一个。做这样的启蒙老师,恐怕天下很多人都会趋之若鹜。

只是三个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上面,刘思根还好一些,提着笔已经能写出几个简单的汉字了,那几个字写得比刘子秋都有水平,不愧是大书法家手把手教出来的。而穆朵丽的那一双儿女,却只在纸上画了歪歪扭扭几横几竖,显然只是为了能够交差。不过虞世南也没怎么在他们身上下功夫,毕竟虞世南的思想还很传统,在他眼里,这两个孩子跟刘子秋没有血缘关系,又是突厥人,根本不值得花力气培养。大概也是天性使然,那两个孩子无时无刻不想着去骑马,这次刘子秋下江南,队伍里就特意带了三匹小马。只要虞世南稍有放松,三个孩子就会窜上马背。

对于孩子的教育,刘子秋并不想强求,见到刘思根还算努力,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虞先生,辛苦你了。”

虞世南捋须笑道:“陛下过奖了,这是微臣份内之事。微臣知道,陛下的诗文微臣难望其项背,今日难得陛下有暇,何不赐诗一首,也让大皇子他们有个榜样。”

自从刘子秋重回洛阳以后,虞世南便总是提出那首《蝉》,因为在他看来,这首《蝉》便是刘子秋续完的。不仅如此,虞世南还三番五次向刘子秋求诗,可惜刘子秋肚子里的货就那么几首,可不敢随便卖弄,于是一律婉拒。今天借着几个孩子的话头,虞世南又旧事重提,却让刘子秋无法推辞了。这可是要给孩子们做榜样,如果他写不出一首好诗来,便会影响孩子们学习诗文的兴趣。

其实刘子秋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诗文上,但这个年代可以学习的知识极其有限,多读些诗文也可以提高孩子的修养,但不管怎么说,都要孩子自己有兴趣才行。此刻刘子秋也不好再推辞,沉吟半晌,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摇头晃脑地说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十枝花。”

虞世南脱口赞道:“好一首数字诗,浅显易懂,正适合蒙童所学。陛下才学果然举世无双!”

“行了,行了,朕也不打扰你了,你继续教孩子们读书吧。”刘子秋转身退了出去,心中却想起了一件事来。原本隋以后应该是唐,但由于他的到来,历史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迹。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如果因为他的出现而影响到了唐诗的发展,甚至后来的那些诗人都不会在历史上出现,那他将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罪人了。说不得,他只能找机会将他所记得的那些唐诗背下来,传之于世。至于涉嫌剽窃,也顾不得了。

忽然,香草匆匆跑了过来:“姐丈,姐姐请你过去。石慧娘愿意劝她丈夫归降!”

第89章 良宵苦短第46章 取名第3章 凯旋第108章 来历第122章 退位第75章 和时间赛跑第109章 拓跋骑兵第15章 你的事犯了第24章 逼到墙角第20章 困兽犹斗第31章 误会第36章 托付第32章 人选第66章 围魏救赵第31章 骑虎难下第74章 意外的收获第42章 依靠第21章 易容术第64章 变故第8章 缓冲地带第14章 三关第62章 忍辱负重第13章 宝藏第65章 用不着你管第13章 全麦馒头第86章 考虑未来第21章 疑团第22章 再临谢家第51章 报官第21章 疑团第72章 请降第110章 满腹疑问第21章 求情第70章 渡河第58章 自由之身第3章 秀儿学拳第48章 疯狂的报复第42章 双赢第24章 救美第11章 论功行赏第97章 可疑人物第15章 商队第56章 寻求安慰第48章 信佛第35章 有什么阴谋?第68章 花云当官第34章 赠银第39章 新规第46章 拔刀相向第12章 不情之请第46章 拔刀相向第35章 种子第30章 惊魂未定第2章 物理降温法第42章 调出来打第27章 逢生第42章 依靠第58章 三弥山第49章 无赖第24章 救美第21章 疑团第75章 割发代首第46章 通融通融第61章 交锋第48章 香艳的沐浴第74章 内忧第105章 影响第18章 蹴鞠第67章 赐我一死第13章 十万火急第59章 有办法了第46章 李密之谋第62章 吃人的嘴软第14章 联姻第63章 大胆的计划第14章 三关第25章 尽言其详第33章 命案第32章 人选第112章 李宅秘室第8章 长孙无垢第59章 贴身侍卫第3章 秀儿学拳第36章 不可接受第23章 首领第103章 真相大白第122章 退位第45章 西海刀第48章 由不得你第37章 流求来归第36章 托付第24章 负责到底第37章 流求来归第68章 拖不过去了第15章 出大事了第21章 易容术第28章 巨响第36章 六帝桃花第72章 祸事了第30章 小麦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