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离京坐船

允熥一时间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缓缓点头:“我知道了,会将这封信转交给杨峰的。”

“谢皇兄。”昀兰又行了一礼,转身离开。允熥站在原地,也不知想了些什么,才继续去往延禧宫。

第二日一早差不多整个京城都是在鸡飞狗跳中度过的。允熥提前好几天出行,宫里倒还罢了,但是衙门要预备的东西太多,昨日尚未完全预备完毕,只能天一亮继续准备。

许多百姓原本还在睡觉,就听门外传来声音,偷偷通过门缝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差役正在打扫街道,还有人将水洒在道路两旁,以防扬起尘土。百姓们暗骂一句:‘该干的时候不干不该干的时候瞎干!’,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回去接着睡觉。

允熥上过早朝,回来拜别熙瑶等人,吩咐侍卫护送妙锦、昀芷先上船,自己则前往城门口,举行皇帝出巡的仪式。

举行仪式的时候,允熥看着下面官员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又望向围挡外看热闹的百姓,心里忽然想到什么。

待仪式结束,允熥又说了几句话转身上船,站在船头看着码头仍在欢送他的文武百官与看热闹的京城百姓,忽然喊道:“杨峰。”

“陛下。”杨峰忙答应。

“你说这些官员和百姓,有多少明白这次出征的意义?”允熥问道。

“这,臣不好说。”杨峰思量一下,觉得难以衡量。

“依朕看,官员不会有几个,至于百姓,倒是还可能多些。”允熥又望了望旁边船上装载的那数万京城卫所的将士。

“官员们都认为现下大明如此强盛,绝不会输给西边的一个蛮夷之国,虽然像模像样的筹备兵马钱粮,但不论文武官员都略有些轻视,觉得帖木儿数千里劳师远征就是来送死的。”

“他们就不想想,当年宋代初立的时候两次北伐均败给了契丹人,隋炀帝、唐太宗二人在位时均是其国十分强盛的时候,但都没有打败高句丽人,大明过往不败,既有将士用命也有得天之幸,如何能够轻慢一个在西方十分强大的国家?”

“反倒是百姓,因为当年蒙古灭宋故事,又有些戏曲夸大了帖木儿的战绩,所以忧心忡忡。”

“他们也未必想过,若是此战战败、中原沉沦,他们会比蒙元之时更加无出头之地。”

“陛下说的是。”杨峰道。他虽然对于允熥最后这句话不太明白,但对于之前的几句话还是很赞同的。

“不过陛下,即使帖木儿在西方战无不胜,但臣也查看过了有关撒马尔罕国之事,知晓他在西方打过的那些国家国力都远远比不上大明,此战大明必胜。”杨峰又赶忙道。

“若是时间不提前,朕不觉得帖木儿能取胜,但时日提前这么多,若是真的被他攻陷了伊吾,可怎么好。”虽然他现在还没有收到尚炳决定坚守城池的文书,但他与尚炳自小相处,知道绝不可能撤走,一旦城破要么殉国要么被俘。这两个结果他都不能接受。这也成了他最担心的事情。

“秦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陛下不必太过担心。”杨峰只能安慰道。

“但愿吧。”允熥也只能这样说。

说过此事,允熥将担心尚炳被俘的心放下,又和杨峰谈起了他的职责。“杨峰,你指挥的是上直卫,但心里也不要有顾虑。更不必担心损失太大致使朕对你有所不满。军队是用来做什么的,不就是用来打仗的!尤其是上直卫这般精锐之师,更是用在最为关键时候的军队。”

“所以上直卫打的仗不一定都是硬仗,但硬仗一定都是上直卫打的!既然是硬仗,那损失就不会小。你不要担心损失,担心损失就没法打仗了!若都这样想,最后上直卫久疏战阵会变得不能打仗。一支不能打仗,只能当做仪仗队的军队对朕有多少用处?”

“你也不必担心战力下降。这次对撒马尔罕国之战打完,之后几年都不会有大仗,朕可以慢慢让将领重新训练他们。”

“所以你此次带兵出征,不要想着在避免损兵太多的情形下打胜!面对帖木儿如此强敌,绝不能想着先胜而后战,而要先战而后胜!”

杨峰无非是担心损失过大不好交代,允熥岂能不知?即使一开始没想到,今日集合后看到他的表情也能猜出来,所以此时主动出言说道。

杨峰听了这话表面上振奋起来,但心下仍旧愁眉不展。他可也是出身上直卫,虽然这次他出身的卫所没有出动,但其它卫所熟悉的人也不少,真要是死了谁,他仍旧不好办。

允熥却不知他的心思,认为自己这一番话能够解开他的担忧。又与他议论起西北的战局来。

但没说几句,忽然江面上的风大起来,浪头也高了许多,看天上的云层好像还有要下雨的意思。王喜忙走过来劝道:“官家,杨大人,船一直开到扬州才会停下,先进船舱避避吧。”

“请陛下返回船舱避雨。”杨峰也说道。

“那朕就回船舱避雨。”允熥答应一句,与众人一起离开甲板,走进船舱。

他们刚走进来,外面就风雨声大作,雨点噼里啪啦的滴在甲板上,有几滴就落在船舱口附近,溅在允熥身上。

“还多亏你了王喜,不然朕就要被雨淋了。”允熥摸了摸手上的雨水,笑道。

“这是官家吉人自有天相,岂是奴才的功劳。”王喜也笑着回答。

说笑几句,杨峰行礼道:“陛下,臣略有些晕船,还请陛下准许臣回船舱歇息。”

允熥当然不会不准,笑道:“既然杨卿晕船,就回去休息吧。不过杨卿以后可要好好适应,以后坐船的时候还多着呢。”

杨峰心里掂量一下这句话,随即就要行礼告退。可允熥好像忽然又想到什么似的,对他说道:“朕有封信给你。”一边说着从腰间拿出一封信递给他。

第1002章 出马(补昨日欠更)第1787章 工业时代——工会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406章 德州之战——预料不到的意外第913章 对战程朱理学(二)第1203章 外交无小事,么?第167章 国力第816章 战安南——仪第381章 监国与纳妃第494章 对番国与会试放榜感谢和求订阅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东西第866章 捷报第1717章 远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终于要回京了第394章 燕军第839章 多邦城——最后第1114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前奏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勋贵们第1373章 重力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长远利益第298章 讨论南洋事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70章 宝钞战争——应天府误事第1484章 天文学大发现——第一个投身科学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疯狂的商人第1235章 没有时间只能快说了第1519章 发现第1716章 朝鲜的‘终结’第1264章 惊险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421章 浮现第91章 允炆救母失败第621章 艰难的训练第958章 拜祭第718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安南谈论第380章 嘱咐大臣第1310章 酒楼突发事件第1271章 教子第691章 猜到番外11:帝国政治制度——缩水的皇帝与养老的议会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张碳的任命第983章 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第1456章 忽然变得‘自大’第435章 还有第278章 相第671章 经纬西南——回师田地与佛第741章 征伐安南——选将之二与其它第554章 丝绸与粮食番外21:祭祀与许愿第1784章 工业时代——捣毁机器运动第97章 怜子如何不丈夫第1064章 决战——决战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1335章 汉洲攻略(六)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607章 公主的后续第1301章 简化字与标点符号第1211章 再等等第776章 解惑(一)第105章 殉葬第422章 洛阳发现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传第1069章 决战——百夷卫的惊人战术与上直卫第349章 文会的意外第554章 丝绸与粮食第990章 第二个目的番外22:女朋友与警察第119章 兖州事件——问题第844章 治伤第1371章 吉哈诺与克拉维约的对话(下)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439章 许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战第1418章 萧卓说第43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西南之人第207章 ‘西征’与‘东征’第1297章 殿头殿尾周农中间第1222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之前就想废的人(中)第155章 爷孙夫妻第1256章 婚礼之前第810章 战安南——出发前第309章 何福与宋晟第447章 马和王景弘第540章 昀芷微服与宣锦衣卫问话第370章 统帅平叛之人第1220章 军事改革——四总部第156章 两家第1748章 见面商谈第874章 要再大赚一笔第1039章 铁门关之战——夜袭第1039章 铁门关之战——夜袭第1288章 传授两门技术的缘故和西学课(六千字章节)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732章 夺回我们的财富第504章 黄淮奏报第1506章 苏州惊变——尘埃落定第194章 初议分封——官制和朱赞仪第1792章 敏儿的选择第1192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神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