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决战——骑兵

铁勒台回头看了一眼帖木儿所在之处,没有见到旗语,下令全军撤退。他这次出击的目的是试探明军上直卫的战斗力和战斗方式,此时已经靠着将近三分之一士兵的生命试探出来了,全军损失惨重几近崩溃,也该带兵后撤了。

见到铁勒台所部后撤,胡元澄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但并未下令追击。待火铳兵重新装填好弹药后,继续不紧不慢的向前行进。

……

……

“这些明军。”帖木儿双手紧握千里眼的外壳,低声说道。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术。火枪,或者按照契丹人的叫法火铳,他当然是见过的,奥斯曼人就装备了一些火铳,虽然看起来比明军使用的要更落后一些。帖木儿第一次见到火铳时还亲自试用了一番,发觉火铳准头极差,并且使用它的人完全无法控制,即使是常年使用同一支火枪的人也无法控制弹丸出膛后去哪儿,无论弓还是弩都比它更有准头;同时火铳除了破甲很厉害外,射程也不比长弓远多少,对宝贵的钢铁的消耗又大,所以他没有下令装备火铳。

却没想到明国人采用将火铳集中使用的方式弥补了准头的缺陷,同时因为自己派出的军队都是精锐主力所以人人着甲,使火铳发挥出了巨大的、远胜于弓弩的威力。

帖木儿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在明知火铳破甲厉害的情况下仍然让士兵着甲,这样不仅无法增强士兵们的防护,还使得他们活动不便。

即使他天纵英才,此时也想不到能够对抗明军步兵新式战术的办法。况且明军不仅战术新奇,纪律性也十分突出。正如铁勒台所说的,他的国家能有这么高纪律性的士兵只有自己的亲卫,而明军却至少有五万多人。

‘明国真的太富庶了。’他不由得感叹道。想要让手下的士兵拥有这么高的纪律性,或者说让他们愿意经受十分严格训练,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忠诚教育,同时也要有很高的军饷和待遇,明国竟然能够供养出这么多超高纪律的士兵,在他的概念里要花的钱比撒马尔罕城外的青草还要多,可见有多富庶。

“派出三千骑兵对付刚才铁勒台攻打的这个小阵。”帖木儿说道。既然步兵对付不了,就派出骑兵试一试。

很快,三千骑兵又从中军大阵被派出去,攻向面前的明军。

胡元澄对身旁的铺兵说了什么,随即鼓声又发生了变化。正对着西虏那一面两个角的火铳兵方阵排成两列横队,第一排人半跪下来,托起火铳指向前方,第二排将士站的笔直瞄准正冲过来的骑兵。

随即一阵震天动地的响声响起。超过600支火铳同时开火,火光闪动连成一片,面前再次被白烟所覆盖,在白烟中传来人的惨叫声和马匹的悲鸣声,也不知有多少骑兵被打死。

可这次这些火铳兵却并未留在原地重新装填弹药,而是用极快的速度向后跑去,躲进长矛兵中间,长矛兵也将阵型进行变化,正好可以将所有的火铳兵都容纳进来又没有太大的空隙。

待火铳兵撤回来后,长矛兵也结成紧密的阵势,将长矛向斜上方竖起,对准即将冲过来的骑兵。

等西虏的骑兵冲出白烟,就见到面前是一片由长矛组成的防御骑兵冲击的大阵,负责指挥的将领马上下令从侧面滑过去,但还是有几个倒霉蛋收不住撞进长矛阵中,被无数支长矛戳进身子,眼见是不活了,其中有一支长矛扎进了一个西虏士兵的眼睛,拔出来时矛尖上挂满了红红白白的浆水。

西虏将领一边命令士兵骑射,一边绕阵寻找弱点。胡元澄下令所有火铳兵都撤入长矛阵中间,四面均竖起了长矛建起阵势,使西虏无机可趁。同时其它方阵也靠了过来,和他们互相配合,逼迫西虏骑兵向后退却。

之后每当骑兵离着阵势稍远一些,明军就以缓慢但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去,一旦骑兵靠近就让已经重新装填好弹药的火铳兵一轮齐射,随后撤入长矛阵。渐渐地,明军距离帖木儿所在的中军越来越近。

“下令五万骑兵摆脱同明军其它部的战斗,前来与上直卫搏杀。”帖木儿虽然还没看出对付这大阵的办法,但他凭借自己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判断即使阵势再完美无缺,人的力气是有限的,用骑兵来拉扯大阵,就算效率低一些但最后一定能成功。

下完这道命令,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担心起不到自己预想的作用。但中间的战场不能再抽人,要不然就无法牵制住明军其它卫所了。他于是吩咐身旁的侍从:“再派出三万辅兵阻拦明军这五个上直卫继续前进。并且派人将萨尔哈叫来。”

侍从领命退下。过不多时,萨尔哈走过来对他躬身行礼:“愿真主赐安宁于大汗。”

“愿真主赐安宁于你。”帖木儿还完了礼,马上说道:“萨尔哈,你从昨夜袭营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没有?”

“大汗,我的精神还是不太好,想起昨晚的袭营仍然心有余悸。”萨尔哈带着一丝疲惫说道。

“我不管你有没有余悸,现在我和整个撒马尔罕国都需要你带兵与西虏的上直卫纠缠,拖住他们消耗他们的力气,撕扯他们的阵型,最后消灭他们。”帖木儿说道。

帖木儿知道萨尔哈仍然心有余悸。即使是他,若是亲眼看到佛教徒施展‘法术’或‘神佑’,也会胆战心惊疑神疑鬼,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

但他也没有办法。此时他手上所有能独挡一面的将领都已经被派了出去,只剩下萨尔哈一个,所以只能让他带兵出战。

萨尔哈心中不愿,但仍然答应一声接受了帖木儿的命令,带领士兵上阵,试图拉扯上直卫的阵势,让契丹士兵疲于奔命体力衰竭最后变阵不及时,被他们攻破。

第1526章 剥夺股份第191章 国家的分析第386章 朱寿与出嫁第1735章 发现海盗船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两个与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坏消息第526章 警察和上直卫第1338章 南洋风雨——分析第1046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继续巡视第316章 调换文武官员第1676章 哪里来的援兵?第149章 对话第170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19章 兖州事件——问题第1281章 安排第1057章 最终决战——想要将计就计第300章 抱琴与朱模第81章 下基层下第二五零章 兄妹出宫第1498章 苏州惊变——造反第812章 四王第1299章 简化字第1378章 礼物第718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安南谈论第1234章 足球第1109章 伊吾庆功宴——为什么厚赏第672章 经纬西南——两个番国第1713章 剑指……第1697章 朝鲜之事的大幕拉开第197章 为帝初上朝第1243章 真正的学校——为何只招勋贵第61章 ……阴谋——差点儿第1171章 继续调查第245章 建议与谋划第466章 逛上元灯会第1223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以前就想废的人(下)第616章 齐步走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1338章 南洋风雨——分析第298章 讨论南洋事第1180章 婚礼的次序第1543章 印度之战——包围第1757章 开罗——偷袭第381章 监国与纳妃第1749章 如何劝说阿方索同意水师助战第728章 对安南的决定第273章 正名第141章 战——玉碎战第868章 反应第1125章 傅安(二)第1474章 下旨第84章 讲武堂——预备第37章 从户部到兵部第309章 何福与宋晟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643章 南婆罗洲第175章 上沪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第1486章 不公平第285章 意图去平江第175章 上沪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战将临第1758章 开罗——驱赶出城第5章 各自盘算第199章 四辅官第620章 课程与世荫第891章 再次见到未来的王妃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1160章 平阳昭公主第994章 朱松不知道第789章 大案——搜捕第790章 大案——最后的审问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第852章 刺激进兵第1254章 农业改革——吩咐完毕第978章 迎接拜访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计第1395章 结果第42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继续;正式开始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378章 礼物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第519章 变革杭州第970章 数理化基础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与自己的想法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第1109章 伊吾庆功宴——为什么厚赏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491章 苏州惊变——开始第796章 最后醒来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长远利益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1464章 光荣第1013章 离京坐船第1362章 从两轮到三轮第154章 宣府最后一件事然后回京第280章 心得第1083章 最强男人对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