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新一届学生

允熥动作轻微地从床上起身,又帮熙瑶整理了下被子后,这才开始穿衣。

等他把衣服穿好了,摇摇铃,以侍书为的宫女走进来鱼贯而入,进来收拾屋子。昨晚上熙瑶用来壮胆的酒和喝酒用的酒杯还在桌子上搁着呢,熙瑶的衣服允熥也是随手乱扔,然后乱堆到了一起。允熥虽然仍然坚持自己穿衣,但是早就不可能自己收拾屋子了。

允熥来到东暖阁,果然练子宁正在这里呢。他看到允熥过来了,说道:“殿下可曾用过了早膳?若是没用过臣陪着殿下一起用膳吧。”

允熥笑骂道:“又来我文华殿蹭饭,你看齐泰哪天在我这里用过早膳?”

练子宁笑道:“齐泰是妻儿俱在京城,每日有妻子做饭;我独自一人在京,又与他人合租宅邸,哪有别的地方吃早饭?”

允熥又与他说笑几句,一起来到允熥指定的‘餐厅’吃饭。

允熥一边吃着,一边问道:“练卿,今年自从三月以来我也没有多少时间看顾讲武堂那边的事情,现在讲武堂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闹事的?与上一届的学生相比如何?”

练子宁夹起一个丸子吞进肚内,然后说道:“讲武堂内并未出现什么事情。虽然殿下没有多少时间看顾讲武堂,但是学生们谁不知道殿下的手段?谁敢闹事?”

允熥说道:“那我就放心了。”又喝了口汤,问道:“那你觉得这一届学生里,谁比较有本事?”

练子宁也喝了口汤,然后说道:“回禀殿下,有一名叫做李定的学生,今年不过十八岁,来自代王右卫,十分出众。至于其他人,臣暂时还未现。”

允熥说道:“只有一人么。”

练子宁把碗里的汤全部喝完,用手巾擦擦嘴,放下手巾,整理好衣服,对允熥说道:“殿下,上一届的学生已经把全国各地军中优秀的子弟都收纳进来了,今年这一届不过是又多了三年前招生的时候未到十六岁的新人而已,不比上一届都是各地好几年的优秀子弟,能有一人如此出众已经不错了。”

“并且臣还觉得以后就这样等上一届毕业了再招下一届比较好。臣知道殿下的心思,是想让更多的普通兵丁家出身的优秀人才来到讲武堂;但是这太难了。”

“今年讲武堂的学生来自普通兵丁的倒是比上一届多些,但是也没有能达到郭威他们的水平的人。兵丁家出身的大多都没有读过书,到了讲武堂的倒是都读过书,但是也没有出众的。”

“更何况,各地的军官宁愿把自己不太好的儿子送来,也不愿选那些普通兵丁家的。现在有殿下看顾,他们还不敢把自家不成器的孩子送来,但是地方上选拔学生都是各都指挥使司选送,咱们也不知道哪里究竟有没有更好地学生。总不能一个卫所一个卫所的巡查吧。”

允熥听了练子宁的话,知道他说的有道理。虽然允熥这些天在讲武堂的出现的时候不多,但是也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着这批讲武堂的学生。

普通兵丁家庭想出来人才本来就不容易。虽然他们都种地不用交税,现在也没有租子,但是总得出来打仗,一打仗就耽误种地,日子和普通自耕农差不多,也供养不起孩子学习;而连书都没有读过,就算是绝顶聪明之人又如何被人现?

并且洪武年间文人地位不高,文官死亡率还在武将之上,当兵的也大多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宁愿用钱买好兵器、铠甲;而允熥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各地都是把识字当成进讲武堂的前提条件的,所以兵丁家的人大多不够格。

另外,各地的武将岂会大公无私到不把自家的孩子送到讲武堂来?除非是在地方上特别出名的人才有可能进讲武堂。

为了更加公平,也不是没有人提议实行考试。但是允熥觉得举荐制只要自己入学的时候把好关,并对于敢送歪瓜裂枣来的人严厉处罚,其实比考试要好;真要考试了他们更能明目张胆的送歪瓜裂枣来了。

所以允熥说道:“那就还是等上一届毕业了再招下一届吧,只要以后的学生能达到这一届的水准就行了。”

二人吃完了饭来到东暖阁的允熥日常处理政事的殿阁。齐泰已经到了,正在给乾清宫送来的折子分类写简介。练子宁与他相见,不免又是说笑几句,然后才开始工作。

允熥因为是相当于在给自己干活儿,而不是给别人打工,所以在工作时都说很认真地。感觉没过多长时间,已经到了午时了。

允熥今日中午没有和齐泰他们说话,而是回了文渊阁。昨晚上熙瑶初承雨露,他觉得对熙瑶多关心一下比较好。

齐泰他们,包括陈性善都没有对于允熥‘重色轻友’的行动说些什么。

允熥是帝国皇太孙,但是现在还没有孩子。允熥有没有后代是事关整个大明前途命运的大事,所以没有人有理由阻止允熥去看自己的老婆,甚至还得鼓励这种行为。

允熥回到文渊阁,熙瑶正在让宫女们摆饭。自从熙瑶入宫以后文华殿再次出现了宫女,这让允熥挺高兴,虽然他现在还没有现长得特别漂亮想下手的宫女,但是整天都是一帮太监服侍他也挺不习惯的。

熙瑶看到允熥走进寝殿,很是惊讶,她以为允熥会和属官一起用膳的。

熙瑶马上站起来弯腰行礼说道:“臣妾给殿下请安。”

允熥走上来扶起她说道:“你不必对我行礼,咱们是夫妻,你是太孙正妃,文华殿的女主人,要有自己的威严。”

允熥说的都是真心话。允熥一直觉得中国古代的宫廷斗争对国家有弊无利,正好老朱重新确定了嫡长继承法,自己又是以嫡子身份当得储君,他对于熙瑶也没什么不满意的,打算一直延续嫡长继承法。这样,一个有威严能把后宫管理好的正妻就十分重要了,哪怕会有一些他的其他嫔妃受到不公正待遇。

至少他现在是这样想的。

熙瑶感受到允熥真诚,表情轻松了许多。允熥坐下,让熙瑶坐在自己身旁,说道:“我听说你今日早上起得很晚,也没有用早膳,中午你可得多吃一点。”

熙瑶听了脸色一红。昨晚上他们到很晚才睡觉,允熥到是早早地起来了,熙瑶一直懒懒的很晚才起来。

接着允熥和熙瑶一起吃了一顿午饭,又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又去东暖阁处理事情去了。

伴晚酉时,允熥处理完了事情回到文华殿,和熙瑶用了膳,夫妻二人自然又是一番大战。

第二天上午还是一样的流程。中午允熥回到文渊阁与熙瑶一起吃饭的时候,熙瑶说道:“殿下,明日臣妾的妹妹就要进宫了,殿下打算让臣妾的妹妹安置在哪个殿阁?”

允熥说道:“王步在你进攻之前就已经预备好了,就是从正门进来右手边的那个侧殿,到这里不过几十步路而已。”

熙瑶说道:“臣妾还没有去过哪个侧殿呢,也不知道布置的如何,臣妾想亲自给妹妹的宫殿布置一下,请殿下恩准。”

允熥说道:“那有何不可?”然后叫道:“王喜!”

王喜赶忙跑过来,问道:“殿下何事?”

允熥说道:“你去让王恭过会儿带十几名宦官到为侧妃准备的侧殿门口去等着,待会儿瑶儿去亲自指导他们布置。”王喜领命而去。

熙瑶说道:“谢殿下恩典。”

允熥摆摆手,示意她不要总是谢恩,然后继续吃饭。

下午等允熥走了,熙瑶来到侧殿那里。允熥中午的时候并没有看透熙瑶的想法。

熙瑶虽然确实是关心妹妹,但是还有一个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文华殿宫务的管理。允熥一直没有说把掌管文华殿宫务的权利交给熙瑶,熙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其实是允熥忘了),又不敢问,所以使用这个方法来试探允熥。

允熥下午正常处理事情。晚上正想回宫,突然想起有好几天没有去过膳房了,转头去了膳房。

允熥并不是去做饭了,要是他敢亲自做饭估计文华殿的大厨都会被老朱砍了脑袋。他是去检查卫生了。

在允熥看来,就是这个时代最讲究的大厨,其卫生程度顶多也就和后世街边的小摊差不多,允熥第一次来膳房的时候恶心坏了,马上找人来做卫生,并且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标准,并且自己或者让其他人不时来检查,防止有人不遵守。

允熥在厨房外隔着窗户看了几眼,觉得还行,赶忙往回走。

允熥本想直接回到寝殿,但是意外地,他半途中被王进拦下了。

允熥看到王进的脸色,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于是屏退了自己手底下跟随着的宦官,与王进来到一处偏殿。现在允熥只有一正妃,将有一侧妃,没有子女,所以文华殿内空闲的殿阁很多。

第1163章 蒙古谋划——机会第395章 燕军人第786章 大案——其余的人犯第682章 威信和武艺课第511章 再吩咐与见驾第1056章 最终决战——攻进大营第904章 反游击战与中毒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1章 文官反扑第1380章 书送瓦赛第640章 旅店偶然第220章 家人和朝鲜请求第1817章 大结局第1334章 南洋风雨——下一步第389章 兖州城下第959章 景川侯府与国子监第1797章 强调科学的重要与倒数第二次改革第583章 亲人第1541章 印度之战——两个人的商定第1039章 铁门关之战——夜袭第1422章 朱赞仪的遗嘱与十年前的诏书第644章 精忠报国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1296章 为什么选择骑马第1038章 铁门关之战——中者必异第375章 两地的变故(一)第1512章 供词第170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539章 答应第77章 两个相关第550章 奖赏市舶司第29章 子澄入彀第346章 后续处置与反应第172章 投奔第294章 四国使臣第222章 军医系统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365章 谁决定第1278章 练子宁的新差事第1431章 与卡斯蒂利亚谈判——考虑第651章 岷州第914章 后宫都是聪明人第335章 去孝陵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1270章 儿女第1417章 意外的访客第42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继续;正式开始第427章 高煦与渗水第666章 攻缅——投降第1737章 索科特拉岛大海战第741章 征伐安南——选将之二与其它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卫第1424章 西方的新来客第1690章 艰难的婚配与当年的盟约第655章 岷王——出纳第74章 拜访常家第338章 出嫁与江浙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1724章 和母亲的对话第982章 评论第730章 对安南的正式决定第1717章 远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终于要回京了第1779章 格致院视察——惊讶的张学熙第131章 三王齐至第1048章 最终决战——想不到破敌之策啊第172章 投奔第1311章 张家议论第1544章 印度之战——决心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1080章 最后的围歼战(三)第1463章 大典编纂完毕第1027章 攻城与守城第1764章 做好迎接汹涌议论的准备第473章 亲子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学的早晨第454章 沙州与京城两地第1704章 绝对不正常第396章 济、青第35章 宝钞战争——锦衣卫指挥使第454章 沙州与京城两地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与山海关往事第1676章 哪里来的援兵?第298章 讨论南洋事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885章 巫蛊问案——让人发疯的话语第496章 琼林宴召见第1504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101章 玻璃第1116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预想面对失败的选择第408章 德州之战(四)第1314章 金融改革——货币兑换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629章 检阅第361章 济南城外第895章 我来也前传(祝书友们正旦快乐!)第771章 大案——继续第1438章 白莲教——商量第101章 玻璃番外7:帝国最黑暗的年代第1543章 印度之战——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