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傅安与理番院

又说了几句,允熥问了问适才傅安说的并不详尽之处,大声说道:“傅安,你八年前出使撒马尔罕城,被帖木儿扣住却坚贞不屈做当代之苏武,朕心甚慰,必须奖赏你才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兵科给事中傅安,出使撒马尔罕城,……,赐黄金百两,授嘉议大夫阶,钦此。”陈继拿出圣旨宣读道。

“谢陛下恩典。”傅安跪地谢恩。

徐晖祖则面露惊讶之色。嘉议大夫可是正三品的文官散阶,也只能赏赐给正三品的官员,陛下授他嘉议大夫,可见是想要任命他为正三品的官职了。他虽然认为傅安必定升官,但没想到能一下子升这么多品级。

‘正三品,那会是什么官职?提调四夷馆的官儿只是正四品,莫非是礼部侍郎?’

不仅是他,傅安自己与陈继也十分惊讶,猜测会被安排的官职。

允熥没有让悬念保持多长时间,自己很快揭晓:“傅爱卿,朕打算新设立一个衙门,名叫理番院,院使定为正三品,由你担任。你原本就曾在四夷馆为官,这八年又在西方诸国游历,正适合担任这个官职。”

“理番院设立后,原本归属于鸿胪寺和礼部有关番国的诸事宜均交给理番院,四夷馆也划拨给理番院管辖。”

“陛下,这,现下这些事情由礼部与鸿胪寺管辖并无疏漏,陛下为何要新设立理番院这个衙门?”陈继抢在傅安之前说道。

“礼部与鸿胪寺原本是掌管礼仪、祭祀、宴饮等诸事,管辖与番国交往本就不名正言顺,只不过朝廷初立,番国不多,暂且由礼部与鸿胪寺管辖减少官员衙门之数量。”

“可现在大明番国日多,礼部与鸿胪寺管辖这些事情越来越吃力,朕遂决定增设理番院,专司管辖与番国交往之事。”允熥解释道。

历史上大明从头到尾,虽然最多的时候曾有七十多个番国,但是其中除了朝鲜、安南、琉球以外,其它番国就是来大明混饭吃的,并且在宣德朝以后基本上见不到了,完全没有建立起具有约束力的朝贡体系,所以没有设立,也没有必要设立专门管辖这些番国的机构,只是为了方便交流设立了四夷馆这个培养翻译的衙门。

可允熥决心加强对于番国的控制,与大多数番国已经建立或即将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此时大明的番国也不少,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阔,设立一个独立的衙门就很有必要了。

而且,礼部作为名义上的六部之首,想要担任礼部尚书必须是大臣们公认的品德高尚之人才行,虽然允熥拥有最后的任免权,却也不敢轻易违背这个惯例。而既然这人是品德高尚之人,即使是允熥的亲信,也未必会完全听从他的命令,对允熥一些不够光明正大的手段未必遵照执行,而他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设立级别低一等理番院,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喜好任免官员,操纵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允熥的这些想法在场的人当然猜不到,因他说得有理,陈继不再反对。傅安推让一番,见允熥并不是做样子,也就躬身谢恩。

“朕构想中,理番院下设五个司,其一为蒙藏司,管辖蒙古人与藏人诸番国之事。噢,既然臣服大明的番国已经越发靠西,再将西番人称之为西番人就不大妥当。朕重新给他们命名为藏人,取乌斯藏之意。”

“其二为东海司,管辖朝鲜、扶桑、琉球、阿依努等诸番国之事。其三为南洋司,管辖暹罗等南洋诸番国事。其四为西方司,管辖西方诸番国事。其五为通译司,由四夷馆改建,专司培养翻译与外事人才。”

“各司掌印官品级定为从五品,与海务院等同。”

“礼部主客司与这些蛮夷番国的有关之事全部交给理番院管理,只掌管朕新封之内藩诸事。”

“爱卿觉得朕的构想可妥当?”允熥最后看着傅安说道。

“陛下所想甚是妥当,只是,印度诸国应当归属于那一司,请陛下示下。”傅安说道。他察觉到了这一问题。印度按照中国的传统思想是西方国家,但最早向大明朝贡的印度番国是从海上过来的,而且他在撒马尔罕国时得知印度就在乌斯藏南边,更加不知道该怎么算了。

“这,”允熥犹豫起来。他对印度另有谋算,是故意漏掉的,但此时被傅安指出来也不能不答,想了想说道:“从海上前来朝贡的划归南洋司,从陆上前来朝贡的划归西方司。”

允熥的这个处置方案一看就是个临时性安排,问题根本没有解决。但傅安已经不敢再问,躬身答应。

允熥下了罗汉床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傅爱卿,你在撒马尔罕城国八年多,就是担任秦藩的右相都可。但朕又觉得你适合主掌理番院,最后决定将你调到理番院为院使。”

“当初跟随你一同出使撒马尔罕城的人还有吧?”

“除臣以外,还有十五人在。”傅安回答。

“派出三人返回撒马尔罕城,协助秦王处置西方诸番国之事;另外代藩与晋藩也分别派一人协助。此外,朕打算派出使者出使金帐汗国甚至波兰-立陶宛等国,你再派出三人,作为使臣途径白帐汗国、蓝帐汗国出使西方。”

“朕还会在西域召愿意去金帐汗国等地做生意的商人,让他们跟随使者一同前往西方。此事朕会告知秦王,让他协助。”

“是,陛下。”傅安答应。

允熥又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傅安当理番院的院使到底合不合自己的心意还不好说,有这番话垫底,若是他不合自己的心意就派到西方这三个藩国当右相,反正三个右相还没有任命。

之后又说了几句,傅安见并无事情吩咐请求告退。可允熥却留下了他,笑着说道:“帖木儿从撒马尔罕城带来的使者,你都认识吧?”

“都认识,但并不熟悉。”

“认识就好。你也懂得花拉子模语,正好留下给朕翻译他们的话。”

“是,陛下。”傅安只能答应。

第18章 重阳节——宝钞之一第885章 巫蛊问案——让人发疯的话语第1761章 苏伊士截杀第677章 送东西和邸报第1362章 从两轮到三轮第486章 惦记第338章 出嫁与江浙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1760章 开罗——自称国君第1221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之前就想废的人(上)第529章 喜脉第171章 上朝第1748章 见面商谈第1407章 接见——伯鲁入职格致监第1762章 与未婚妻同船第331章 改科举与国子监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声第213章 发福利第1200章 殷商后裔?第50章 老朱亲口说要近期册封皇太孙了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204章 弥勒佛第501章 黑社会的末日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659章 巴布纳——击破防线第1271章 教子第577章 传道第177章 端午第1757章 开罗——偷袭第533章 府试第1157章 追与逃第576章 封赏第1414章 李家庆贺第81章 下基层下第777章 解惑(二)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468章 罗贯中的遗憾第316章 调换文武官员第7章 谨身殿大讨论——开始第402章 吴桥第56章 ……阴谋——重点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话第1261章 格致监与再见罗贯中第865章 在广州过年(二)第652章 岷王——过兵第1383章 事情第1298章 薛熙扬的任用(五千字章节)第1107章 伊吾庆功宴——头功臣桌第1057章 最终决战——想要将计就计第1210章 由一个笑话所引发的第1412章 接见——建筑与雕塑番外20:祭拜长陵第649章 粮典婿第1462章 爵位改革与教徒的反应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312章 举贤令与开始第1384章 投献案的起始第484章 怀孕、离京和赞仪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737章 色目后裔第139章 战——血战后记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708章 昀叶徐徐第1443章 对欧洲的谋划—热那亚的解释和原因第286章 酒为媒介第57章 ……阴谋——一波第一第二折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节)第811章 战安南——演讲第1463章 大典编纂完毕第1286章 活字印刷术第454章 沙州与京城两地第52章 ……阴谋——搏第68章 四名太监第1344章 南洋风雨——带路党第1443章 对欧洲的谋划—热那亚的解释和原因第817章 战安南——两个民族第548章 高科技产业园区第434章 对于他们的处置第136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六)第4章 灵堂和送行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绪第556章 献女第449章 二十八个番国第1286章 活字印刷术第152章 追悼第1405章 友情第976章 第一次商议第1786章 工业时代——文垣的意见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647章 新入上直卫第668章 攻缅——勃固的起义第1561章 印度之战——惊喜第513章 怀孕与学习活动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1529章 小武则天第619章 约法三章第1663章 巴布纳——跟随萨尔哈的理由第1730章 大明也要准备起来了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