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实话

但等张无忌离开后,曲风的表情却没有了刚才的坚定,而是重新皱起眉头,还叹了口气,然后才开始指挥守城。

“微臣拜见宸妃娘娘,肃王妃娘娘,淮南长公主殿下,秦王世子殿下。”肃王府内的正厅,张无忌对着屏风躬身说道。

“张侍卫就不必多礼了。正事要紧。”从屏风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音:“那曲风到底是如何说的?”

张无忌听出这是宸妃的声音,躬身说道:“回娘娘的话,曲指挥使说城池万无一失,必定能够守住。”

“这太好了!”另外一个婉转动人的女声响起:“肃王殿下十分信任曲指挥使,既然他说万无一失,必定能够守住。城池应当能够守住。”

“嗯,”先前那个清脆的声音又响起:“看来是这么回事了,张侍卫你退下吧。”

耳边再次传来软转动人的女声和一个孩童的笑声,但这次张无忌却没有答话,而是低头行礼,随后退下。

但没过多久,他却又出现在王府内的另外一间房屋内。他进门的时候看了一眼并未用屏风遮挡的宸妃徐妙锦与淮南长公主昀芷,随即就要下跪行礼。

“行了,张侍卫,这里只有这几人,不用行礼了。”昀芷出言道:“适才你说曲指挥使保证万无一失,我也就信了。但嫂子却说你的神情不大对,应当是另有隐情。是以我们将你叫来再询问一番,城池是否能够守住?”

“娘娘,殿下,曲指挥使确实是说万无一失,必定能够守住;但依照臣看来的情形,却不是如此。”

张无忌低着头说道:“曲指挥使说已经至少消灭了三四千盗匪,另重伤两千余人。这话臣还是相信的,曲指挥使身为肃王殿下十分信任的将领必定不会在这上面撒谎。”

“但臣观之,虽然盗匪已经伤亡一成半,但士气却并未下跌,一般的盗匪也并未如同他所说的那样不愿攻城。今日臣去的时候,就见到盗匪虽然没多少攻城器械,只依靠刚刚打造出来的云梯,可许多人仍然悍不畏死猛烈攻城。”

“况且经过这三日的守城,卫所将士也伤亡不少,只能勉力支撑。”

“依你的话说,这城,守不住?”徐妙锦按住了情绪有些激动的昀芷的手,问道。

“娘娘,臣不敢断定。毕竟城内除了卫所将士,还有征召的百姓。而且援兵到底会何时抵达也不好说。依臣的意思,守住城池的可能更大一些。”张无忌又道。

徐妙锦轻声嘀咕一句,抬起头来吩咐他:“本宫知道了,你退下吧。”

“等一等,记得将之前吩咐你准备的东西尽快送来。”昀芷忽然插言道。

“是,娘娘,殿下。”张无忌又行了一礼,躬身退下。

待他退下,徐妙锦对昀芷说道:“你要那些东西做什么?”

“做一个预备!”

“就算有了这些预备,又有什么用处?”

“总比什么预备都也没有的好!皇兄一向教导我们不能束手待毙!”

“这,罢了,既然你愿意准备,那就准备吧。记得给嫂子送来几件,嫂子当年在家的时候,也是练过武艺的。”

徐妙锦满脸无奈的说过这话,脸色马上又变得认真,低声沉吟:“为何这些盗匪伤亡这么多人,还能有士气?当初他们被帖木儿收买之时夫君就已经派人探查过,确实都是一些盗匪,并非是他派来的人假扮的。纵使有几个他派来的将领,也不至于能够让盗匪如此拼命才对。”

“嫂子,想这些又有什么用?”

“确实没甚用处,但你我也没有指挥过打仗,除了想这些,还能想什么呢?”

“嫂子说的确实有道理。那妹妹与嫂子一起想:为什么盗匪伤亡这么多还能有如此士气?”

……

……

“其实也没有多复杂,我只是与他们说实话罢了。”此时在甘州城外,一个色目人长相的男子一边抬起头看向城头,一边说道。

“说实话?”听他话的人笑了起来:“说实话就能让他们拼命?”

“你不信?但我确实没有骗你。”

这人说道:“我只是告诉他们:一,你们原本就与明国的将领不睦,这段时日劫掠明国要运到伊吾的物品,更是将明国朝廷得罪的死死的。此时战争已经结束,六七十万大军返回的路上顺便剿个匪很正常。”

“二,你们不要以为这次剿匪与往常一样,自己能够躲过去。你们将明国得罪的这么狠,明国的皇帝怕是已经恨之入骨,会放过你们?而且此时河西走廊南北的蒙古人与藏人都已经向他表示臣服。让他们协助剿匪未必愿意,但仅仅要求不接纳你们他们还是会答应的。无论蒙古草原还是青海草原人吃的食物都不是那么容易得的,没有他们的庇护,你们以为自己能活下去?”

“三,虽然帖木儿大汗在伊吾兵败身亡,但撒马尔罕国不会就此灭亡,还会存在下去。你们既然已经在河西走廊待不下去,去东面的明国本土更是必死无疑,想要活命,只有跟着我们一起去撒马尔罕国,越过塔里木盆地,再越过帕米尔高原,去撒马尔罕城才能活命。”

“四,这条路非常不好走,一路上也见不到什么吃的,咱们这么多人要想成功逃到撒马尔罕城,必须有足够的吃的。而此时整个河西走廊,只有甘州城内有足够这么多人几个月的粮食,所以必须打破甘州城,夺取城内的粮食,这才能真正活命!”

“你说,我说的是不是实话?”那人最后说道。

“你说的确实是实话,但并不是全部的实话。”听他话的人笑道:“他们还有另外一种活命的方式,那就是解散了匪帮,各自逃跑请求加入草原上的部族。现在蒙古草原与青海草原可不是铁板一块,总会有接纳他们的部族。”

“你以为跟我来攻城的人想不到?”先那人也笑了:“只是这样一来,他们从此之后就只能养马放牧,平淡一生,当盗匪的人有几个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愿意的人早就已经走了,剩下的,都是不愿意的。所以,我就是用实话劝服了他们。”

第1221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之前就想废的人(上)第1510章 审问第1431章 与卡斯蒂利亚谈判——考虑第683章 宁王朱权(本章四千字,之后还有一更)第34章 宝钞战争——间隙第1424章 西方的新来客第6章 寻找后宫支持者第47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面馆成为了主要场景第35章 宝钞战争——锦衣卫指挥使第1742章 赏赐与求赏第1102章 伊吾之战完全结束该封赏了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见第168章 海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381章 监国与纳妃第626章 好马第1400章 点评与《古文尚书》第424章 惊动第454章 沙州与京城两地第1009章 出发前的准备——视察第134章 北平城第1411章 接见——自行车第534章 多方的关注第160章 祖陵第701章 宫里宫外第643章 国旗国徽第1690章 艰难的婚配与当年的盟约第68章 四名太监第382章 安与郭与徐第1791章 再次设立市舶司与另外两件事第786章 大案——其余的人犯第567章 新生宗室与二次北巡第63章 旧的结束第1397章 呵斥***与结案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第1654章 巴布纳——阿洪国第237章 开海首日第192章 初议分封——西域现状第927章 选择这么一间屋子接见他们两个的缘故第1738章 出人预料的变化第828章 多邦城——调兵第414章 劝降第1344章 南洋风雨——带路党第542章 详情与集市见闻第745章 李家的榨菜第605章 女子学校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915章 偶尔也有关心则乱的时候(补昨日欠更)第181章 安顿第1390章 苏州府的行动第1178章 安排感谢和求订阅第88章 造访齐泰家第227章 帖木儿和生孩子第1288章 传授两门技术的缘故和西学课(六千字章节)第1360章 教子与新发明第1328章 南洋风雨——借钱打仗第1424章 西方的新来客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与山海关往事第878章 胡朝的末日——束手就擒第317章 内宫贪腐案(一)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为晚辈第217章 为何读书第936章 要废除汉人为奴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1314章 金融改革——货币兑换第1769章 李莎儿的请求第982章 评论第208章 用方第332章 国子监与从北而来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106章 伊吾庆功宴——皇族宗室番外5:分封制的变化三第696章 孩子第1426章 好奇第1304章 徐家的‘危机’第363章 哀嚎第1169章 经济与科学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1421章 大喜之极与大悲之极第898章 庆功宴(一)第972章 又毕业一批第1008章 额尔齐斯河与甘州第27章 景隆之谋第1542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的谋划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计第750章 西南与西北第374章 遣将出征第35章 宝钞战争——锦衣卫指挥使第808章 战安南——商议第626章 好马第1766章 气数已尽第1479章 嘱咐第1320章 金融改革——为什么第810章 战安南——出发前第1229章 不要着急第865章 在广州过年(二)第1307章 张无忌第434章 对于他们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