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佛教争端

唐月婉一见到志堩就抱着他哭了起来。前些日子她刚得知甘州城之危时差点没吓昏过去,当时就要日夜兼程向甘州城赶来,但无奈身体经受不住只能慢慢前来。此时见到志堩,担忧与后怕一起涌上来,忍不住哭出了声。

好半晌她才收束起心神,与徐妙锦说话。

宋瑛忙出来请罪。他负责保护志堩等人,却让他们深陷危境,虽然这次的危机与他干系不大,也得请罪。不过唐月婉又不是脑子不清醒,当然知道不关他事,温言抚慰一番就让他站起来了。

又过了一日唐月婉就提出离开甘州城返回伊吾,朱柍苦留不得,只能随她去了。

唐月婉既然带着孩子离开,允熥也没心思继续留在这里,与朱柍一起对这一战的功臣进行封赏后也要离开。

临走前他对朱柍吩咐:“朕原本是让蓝卿坐镇西安,负责将士东返之事。既然要派兵剿匪,朕就让他暂时坐镇甘州,既负责将士东返也辅助你剿灭盗匪。”

“是,官家。”他答应道。

又过了几日九月初十,允熥和朱柍一起过完了重阳节,启程离开甘州城,边游山玩水,边返回京城。当然,政事也没有完全遗忘。

……

……

“陛下,青海湖又称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这座湖方圆近千里,水草丰茂,是青藏地区少数适宜大量放牧之地。”

“此地的景色也十分优美,现下略差些,7、8月份时气候适宜,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无数花朵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

此时允熥等人坐在一艘船上,船漂泊在青海湖上。允熥站在靠弦的地方,一边眺望青海湖的美景,一边听宗喀巴讲解。允熥离开甘州城后就启程南下,一边游玩一边回京。他有心继续笼络宗喀巴,所以决定来到他的家乡附近,并且拉着他当导游。宗喀巴不敢得罪允熥,只能答应。

待他讲完了,允熥转过头来笑道:“不愧是青藏地方第一湖,景色确实优美,依朕来看,不比中原的几个著名湖泊要差。”

“朕听闻宗喀巴大师就是生于这附近?从小就可以见到如此美景,真是好事。”

“陛下,贫僧所出生之地虽然距离青海湖不算远,但也不近。此湖向东百里有一条河,名为湟水,注入黄河。湟水沿岸有一地名为湟中,臣出生于湟中。虽说靠近青海湖,但也已经有三四百里之遥。贫僧在前往乌斯藏求法之前从未来过青海湖。”

“不过之后贫僧数次往来青海与乌斯藏,每次路过青海湖都会停留数日,对这里也算熟识。”宗喀巴说道。

“原来如此。不过既然大师曾经多次在此地停留,朕说的也不算错。”允熥笑道。

众人又说了一阵话,船已靠岸。因此时天色已晚,允熥转过头来吩咐:“现在已是酉时中了,时候也不早了,各自回去安歇吧。”

又单独对宗喀巴说:“既然已经看过了青海湖,还在湖中坐船转了一圈,明日就去往其它地方吧。”

“这附近可有藏传佛教的寺庙?朕在甘州等地虽然已经见过,但那毕竟是在汉地,数十年前由乌斯藏的僧人所建,几十年过去寺庙的样式或许会有所不同。”

“陛下,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寺庙的样式并未发生多大变化,只是略有些小小的不同之处。陛下要看也可,只是青海湖附近并无大庙都是小寺,难以体现出新建寺庙的不同之处。”宗喀巴说。

“那,这附近哪座寺庙比较出名?”允熥又问。

“若说这附近出名的寺庙,只有此地向东五百里兴隆的夏琼寺了。”

宗喀巴说道:“夏琼寺始建于蒙元至正九年(西元1349年),是青海附近第一大寺。创建者为曲结顿珠仁钦大师,曾学经于聂塘、那塘等寺,任临洮寺法台,后来到华隆,兴建起夏琼寺。”

“贫僧幼年初出家时,也是在夏琼寺。曲结顿珠仁钦大师正是贫僧的启蒙之师。”

“哦,原来是大师幼年出家之处,那朕更要看一看了。明日就启程前往夏琼寺一观。”允熥笑道。

宗喀巴正要再说什么,忽然有人插言道:“陛下,无论是中原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是佛教的一支。虽然藏传佛教全为大乘佛教,但我中原佛教自从唐代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西行取得真经归来后,也已成为大乘佛教。既然都是大乘佛教,那也没甚区别,这夏琼寺也没什么值得看的。”

允熥都不用分辨声音,就知道到底是谁在说话。此时此地,敢如此对他这个大明皇帝这样说话的人也就只有少林寺主持方正大师了。

是的,少林寺主持方正大师。允熥启程东归后,他也启程返回。他本欲与陛下一起行进,但允熥接到甘州城危急的消息后快马加鞭赶过去,方正年纪大了没法这么赶路,就落在了后面。不过之后允熥在甘州城待了几日,他也就赶了上来,于九月初十与允熥一起继续返回。

适才他说话的时候,先是充满敌意的看了宗喀巴一眼,然后转过头来,目光灼灼的看向允熥。

允熥明白他目光的意思,更明白他这样说话的意思。宗喀巴带兵解了甘州城之危,可以说救了肃王妃、徐妙锦和朱昀芷三个人的性命,立下大功,允熥这阵子又表现的颇为崇信宗喀巴,这让他非常紧张,因为不论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是佛教,以其中一个替代另外一个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对中下层的僧人影响不大,就算藏传佛教替代了汉传佛教,也不可能将这些僧人全部弃之敝履,大多数人都会被收编,除非某个人死脑筋自己不愿意。

但对于他们这些上层僧人就不一样了。当年蒙古人统治中原时期藏传佛教就曾经十分兴盛,当时少林寺即使是中原第一大寺也难比拟,日子非常不好过。为了避免那样的情形,方正认为自己必须坚决与宗喀巴作斗争。

而且允熥还知道,他之所以敢在自己面前这样说话,仪仗的是自己在伊吾的‘神迹’。在无数人的见证下,连续降下数道闪电而劈不死,这样惊人的事迹让他不仅名声大噪,更被一些人视作佛祖或菩萨转世,从八月初二起就有络绎不绝的人去寺庙里拜访他,无数武将求他向佛祖祈祷保佑自己,并且大把的捐钱,一直到方正拒绝接受现金,让他们回去后把钱送到少林寺为止。

整个伊吾所有百姓都信了佛教,无数人争先恐后的去请一尊方正开过光的佛像回家供奉,实在请不到他亲自开过光的,就请他徒弟开过光的。

正因此,方正本人膨胀起来,敢对允熥这样说话,即使仅仅是涉及藏传佛教话题的时候。

允熥对方正笑了笑,慢条斯理的说道:“方正大师,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皆是佛教,又都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各有各的长处。身为佛学大师,更应该吸取他派的长处,消除本派的短处。”

“陕西宝鸡法源寺的江心主持,朕在前往西北路过时曾与之交谈,虽然朕不怎么懂佛学,但江心主持对朕的观念深以为然。不知方正大师如何以为啊?”

方正听允熥说话的语气就知道他不满意,但自己该争的地方必须要争,正要琢磨一些婉转的话语,忽然想起一事,顿时浑身冒出了冷汗。他强迫自己冷静一下,声音略有些颤抖的说道:“陛下说的不错,是贫僧谬误了。”

“既然如此,方正大师明日就跟随朕一起去夏琼寺一观。”允熥又道。方正忙点头答应。

说过此事,众人各自散去。允熥也启程返回行在。昀芷十分好奇的靠上来问道:“皇兄,为何少林寺主持原本一直与宗喀巴作对,甚至公然在皇兄面前呛声?”

“并且他既然这样做了,为何适才皇兄提起了陕西宝鸡法源寺的江心主持后就忽然认错不再说话了?”

“妙锦,你如何觉得的?”允熥转过头来问徐妙锦。

“夫君,昀芷妹妹,少林寺方正大师之所以一直与宗喀巴大师作对,大概因为害怕陛下以藏传佛教取代中原的佛教。这两者都是佛教,可以替代。”

“但皇兄并没有这样做的打算啊?藏传佛教,皇兄只是想向蒙古草原传播,不向汉地传播。”昀芷说。

“但方正大师不知道。他只知道夫君这段日子颇为崇信宗喀巴大师,我又信了藏传佛教,所以十分担心。”

“原来是这样。但他为何在皇兄提到陕西宝鸡法源寺的江心主持后就认错了?妹妹记得昨日还不是如此。”

“这嫂子就不知道了。”徐妙锦说过这句话,转过头看向允熥。

第1814章 东方的资本主义第102章 考试第1012章 母女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1098章 遗书第696章 孩子第1671章 局势到底有多差第358章 拿下调兵第1759章 开罗——为什么第1667章 巴布纳——结束第1347章 汉洲攻略(十二)第1258章 婚第1797章 强调科学的重要与倒数第二次改革第1071章 决战——骑兵第646章 卫徽第907章 意图不明的人第1779章 格致院视察——惊讶的张学熙第546章 审问出来第691章 猜到第68章 四名太监第1525章 见面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701章 宫里宫外第1465章 为了流传第1813章 统治阶级第678章 岷宁第二五零章 兄妹出宫第48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还是面馆第1797章 强调科学的重要与倒数第二次改革第1773章 对昆仑奴的缘故与文坻一二三事第365章 对阵第1378章 礼物第922章 由此所引发的第240章 蛛丝马迹和盖棺定论第301章 告诫与儿女第1240章 真正的学校——继续解惑第1797章 强调科学的重要与倒数第二次改革第904章 反游击战与中毒第969章 计算第907章 意图不明的人第1112章 两头商议第161章 祖制第342章 婚礼与学习考虑第879章 视察军医所第1239章 真正的学校——答疑解惑第1058章 最终决战——真正的目的第24章 重阳节——最后:蓝常密会第434章 对于他们的处置第539章 再接见与游览第65章 充分准备第139章 战——血战第1209章 贤才第965章 工业第1040章 铁门关之战——赐水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719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北部湾第183章 准备第811章 战安南——演讲第302章 向导第1167章 曙光第496章 琼林宴召见第1346章 南洋风雨——三宝垄守城第1284章 好在哪里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勋贵们第2章 太子将死第941章 日常的事情第1199章 为什么一盘散沙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两个与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议论第1100章 战乌鲁木齐——死难番外6:体育课的重要性第518章 为什么第501章 黑社会的末日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贤彩第734章 武郑敏瑶举兰福第575章 回 道第696章 孩子第348章 乡试与文会第1669章 从一个小消息看到的第1769章 李莎儿的请求第468章 罗贯中的遗憾第211章 田赋高了?第274章 军校改革第386章 朱寿与出嫁第157章 郡主第688章 蓝帐和金帐第778章 身边人和采生折割案的进展第672章 经纬西南——两个番国第1719章 初谈进兵苏伊士第1499章 苏州惊变——造反续(祝书友们新年快乐)第808章 战安南——商议答复本章说第1542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的谋划第367章 济南城中的官员第581章 永藩奏折第1015章 坏消息一起来第44章宫廷内外的阴谋——常蓝眼线第765章 做梦第1751章 奥斯曼皇帝的想法与文坻的应对第433章 二次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