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过山東

允熥当然和大多数后世人一样对于孔家无感。因为有争论,就不提孔子对于中国的贡献有还是无、大还是小了。但是就算孔子对于中国有贡献,但是和他五十多代的后代又有何关系?

在与孔家人会面的时候,允熥表面上是在答话,不过内心想的是孔家人的名字。说起来也够鸡贼的,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御赐了孔家十个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来作为孔家的辈分排行。

不过此时孔家的希字辈、言字辈和公字辈都有人了,因为老朱辞下排行就都全部改名?那也不现实。但是衍圣公本人确实是回得到朝廷注意的,不理老朱定下的规矩也不好,所以他们采用了变通的方法。

比如孔言伯本名孔讷,言伯是他后起的字,并且在起了字以后就对外一直使用字来自称,相当的会变通。

过了曲阜,如果是直接去北平,那就北上泰安,过济南、德州、沧州、静海、武清、通州等州县到北平;但是现在要去青州与齐王会面,所以向东过泗水、莱芜等至青州府倚郭县益都县。

允熥在到青州府之前,因为齐王的名声一向不好,就连老朱的其它儿子也多有看不上他的,所以允熥本打算抓他一个欺压百姓的现行,然后给他点儿惩罚,所以提前三天就到了益都县。

但是让允熥很失望,虽然城内外的百姓比滋阳县的百姓过得还差,但是这些天却并无任何欺压百姓的行为。允熥让随行的陈兴、毛重、罗炳忠等懂山東方言的侍卫悄悄找了数十名百姓打听,才知道原来之前齐王府的人一直有恶行,但是就在五天之前突然齐王府的所有闲汉都闷在家中并不出门了。

允熥一听,就知道是齐王在故意忍过自己过境的时间,省的自己找借口惩罚他。允熥因此挺气愤的;但是他又不可能总在山東等着就为了抓齐王朱榑的小辫子吧。

所以最终就是等车驾都到了益都县以后允熥正式与朱榑见面,然后在见面的时候不轻不重的说了两句话,朱榑也没有认真听,然后允熥又在益都县歇了一晚,就启程继续往北平去了。朱榑照例送他到到县城东门口。

等送完了允熥回来,齐王朱榑对自己的亲信说道:“赶紧下令,让他们之前还没干完的活儿马上接着干,都别在家样等着了,九月初一之前我要把这三千亩地都弄到手,谁办不到,谁就等着去辽东吧。”

又冷笑道:“允熥肯定是等着抓我的小辫子呢!车驾到益都县三天以前就有几十名看起来不似普通百姓的人到了益都,多半是允熥派来抓我小辫子的,说不定允熥自己就在其中。他还以为能隐匿行迹,也不看看做叔叔的在青州多久了。”

允熥要是听到了朱榑的话,肯定要气的吐血,并且改变自己‘微服出行’的计划。不过他并未听到朱榑的话,所以他现在仍然在‘微服出行’。

允熥出了青州府,就北上往滨州而去,并且时不时的就‘微服出行’。这一日路过博兴县,允熥又是带上些许侍卫深入基层了。

县城北门的一个小茶馆里,允熥正一边喝茶,一边和茶老板聊天,也了解了这一带的老百姓过得还算可以。这时,听到一个浑厚的声音说道:“老板,上二十碗茶水。”

茶老板赶忙上去上茶水。允熥回头,见到大约二十名大汉气喘吁吁的坐到南边的几张桌子旁边的椅子上,茶老板把茶水端上以后他们马上拿起碗一口气把水喝下。

允熥听一人说道:“这齐王也忒不是人了,正是大夏天的让我们服徭役。”

另一人说道:“你叨咕这还有啥用。总算是徭役服完了,赶紧回家干活是正经。”

允熥走上前说道:“几位壮士在这里骂齐王,不怕齐王知道后治你们的罪?”

一名大汉估计是没注意是谁说话,接道:“山东地界儿骂齐王的多了,他也抓不过来啊;只要不是在益都就没事儿。”这人说完了才现问话的人口音并非是山東口音,转过头来看向允熥。

一名大汉上下扫了允熥几眼,然后问道:“这位公子是何人?”

允熥看这人像是这伙人领头的,回道:“我是北平滦州府的秀才,姓孙,有亲戚在临淄县,正好有同学想来山東游学,所以结伴来山東。”并且再次用上了自己前世的方言。

那人听允熥这番话没有破绽,说道:“确实是滦州口音,不过公子看起来孔武有力,不像是秀才,反倒是像习武之人。”

允熥问道:“还不知壮士何名?”

那人犹豫了一下,说道:“不敢当壮士之称,叫我唐才常即可。”

允熥回道:“谁说读书人就不能习武了?当今圣上可是推崇文武双全的。”

顿了顿,允熥又道:“刚才壮士说我确实是滦州口音,莫不是壮士还去过永平府不成?”

那人打个哈哈说道:“我们曾在滦州一带服徭役。”

允熥觉得这人的表情有些问题,但是话并无问题,也没法继续问。然后又聊了两句,允熥结账与大部队会合去了。

等允熥他们一伙人走了,另一名大汉低声说道:“大哥,这人会不会是朝廷的探子?”

唐才常也低声说道:“我看不是。朝廷的探子哪有这样的人?那言行举止,简直就在告诉大家‘我不是一般人家的人’。不过他多半不是什么秀才,估计是什么世袭武将家的人。”

那名大汉又问道:“那大哥把自己的姓名告诉他会不会有问题?”

唐才常说道:“‘才常’不过是我的别号,又不是我的真名,怕什么?再说了,我不过是一个小头目,岂会又朝廷的人特意盯着我?”

那人还是说道:“不可大意啊,大哥。”

唐才常摆摆手说道:“知道了。”

等喝完了茶水,一行人付账起身继续行走。到了伴晚时分,看到附近有一个废弃的破屋子,唐才常说道:“今晚就在这里休息吧,等明日一早再接着走。”

众人停下休息。

唐才常左右看了看没有其他人,接着说道:“今日还未诵经,大家赶快起来诵经。”

他一说诵经的事情,已经懈怠的众人又打起精神,跟着唐才常颂起经来。

唐才常开口道:“慈无能胜补处尊,长居兜率演圆音。……”竟然是被朝廷严禁的白莲教的《弥勒颂》!

第1668章 还是让你们人精的脑袋去想吧第1287章 西方课先生第731章 征讨安南——准备和计划第935章 繁华的京城与神奇的表演第575章 回 道第1550章 印度之战——先消灭后治理第474章 第三次第970章 数理化基础第705章 大事件的开端第1671章 局势到底有多差第1285章 两个想要的技术第167章 国力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灵庙第1096章 血战乌鲁木齐(一)第613章 滁州牧场第1050章 最终决战——铁笼子第422章 洛阳发现第1294章 萧家的应对第445章 又一年的腊月二十九第989章 继续接见番国第881章 一件藏头露尾的事情第900章 庆功宴——意外的人才第636章 各方折冲第1201章 宴饮的最后第50章 老朱亲口说要近期册封皇太孙了第1264章 惊险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1417章 意外的访客第331章 改科举与国子监第648章 粮食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继迁第102章 考试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829章 多邦城——谋划献城第1200章 殷商后裔?第1694章 朝鲜更换世子预备式第1068章 决战——百夷卫上阵第1765章 允熥与文坻的对话第679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293章 接见使臣第137章 战——初战第799章 广州人的反应再续第287章 巨大的脑补第341章 讲武堂人才与整顿第354章 前夜第60章……阴谋——行动和解说第593章 两处思量第1157章 追与逃第380章 嘱咐大臣第1307章 张无忌第31章 宝钞战争——立军令状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896章 我来也原来是这个身份第479章 科举(完)第479章 科举(完)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灵庙第790章 大案——最后的审问第168章 海第39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文英的提醒第415章 降与死第428章 下线遁第950章 过后很久的请求第281章 流放与换人第1479章 嘱咐第637章 相模国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东西第748章 雲南的两个反应(五千字章节送给大家)第1168章 植物学家与出版第600章 三家第370章 统帅平叛之人第801章 南巡——到琼州第211章 田赋高了?第1445章 对欧洲的谋划—欧洲人的议论第1234章 足球第635章 冒险的商人第1314章 金融改革——货币兑换第57章 ……阴谋——一波第一第二折第211章 田赋高了?第1203章 外交无小事,么?第584章 奴仆第651章 岷州第1390章 苏州府的行动第1522章 回赐第1180章 婚礼的次序第700章 难断(二合一五千字章节,求订阅!)第719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北部湾第650章 秦肃第913章 对战程朱理学(二)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与山海关往事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1020章 救援第1362章 从两轮到三轮第930章 组建一支骑兵第1384章 投献案的起始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486章 惦记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1062章 决战——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