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简化字与标点符号

不过这些理由允熥却不能说出口。说出来,就等于公开与文官阶层决裂,他可不像蒙古人那样能完全对儒家文人不屑一顾。在此时,由朱元璋制定的制度里面,大明朝廷的三根支柱就是宗室、勋贵和文官士大夫,贸然砍去其中一根支柱造成的后果是他难以承受的。

所以允熥想了想,对茹瑺说道:“爱卿适才曾经说‘字确实是记事所用,但它却不仅仅是记事,它还是中华之文化’,朕可有说错?”

“陛下所言正是臣适才所说。”

“既然如此,茹爱卿是以为若简化了文字,就不能继承中华文化了?”

“陛下,这不是臣的意思。”茹瑺马上就要辩解。

允熥却不让他辩解。“茹爱卿,假设有两地,其中一地使用简化字,另外一地使用未经简化之字。使用简化字这地方有一人,熟读四书五经,考取举人;而另外使用未经简化字之地,有一人只读过三年书,认识一二百个字。这两个人,到底何人能继承我中华之文化?”

“这,”茹瑺楞了一下,随即说道:“陛下,这只不过是特例,不足为凭。”

“这不是特例。”允熥马上反驳:“若是朕今日下旨,直隶地方使用简化字,其它地方仍使用未经简化之字,几十年之后,这样的例子将不少于数千例。”

“茹爱卿,你还未回答朕的话。”

“启禀陛下,若是如此,自然是使用简化字那人更能继承中华之文化。”茹瑺咬咬牙说道。

“既然如此,在朕看来,那文字就仅仅是中华文明之载体,虽不可避免要使用,但切不可拘泥于此,一丝一毫不得变化。”

“陛下,臣并非是说文字一丝一毫不得变化。”茹瑺又赶忙辩解。

“朕知晓,你适才已经说过了。但朕要说的是,文字仅仅是中华文明之载体、表面之形式,切不可拘泥于形式。所以朕以为可以推行简化字。”

“陛下,臣仍然认为,不应推行简化字。”茹瑺仍然坚持道。

“茹爱卿,”允熥此时的语气有所变化,说道:“朕意已决,无复多言!”

“臣遵旨。”经过艰难的思考,茹瑺躬身领命,退回自己的座位上。允熥已继位将近八年,一些习惯众人也已经摸清了(允熥其实也愿意有些习惯被摸清,作为暗示的信号),当听到他适才说话的语气后茹瑺就明白,他再顶下去,自己的下场不会好。若此时有很多人一起向允熥进谏还罢了,法不责众么;但只有他一人冲锋陷阵,其他人都在观望,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众人谋福利?这样的事情或许有人能干出来,但茹瑺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况且他也未必真真切切的明白自己到底为何如此反对简化文字。允熥所想到的,是历史上‘打倒孔家店’的时候无数文学家总结出来的,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中国这样宗教化程度并不高的国家,文人士大夫未必真的明白了那个道理,他们只是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但并不真切,对于其后果也未必清楚的明白,所以大多数人发觉皇帝的意思后,就退缩了。

不过不管他们为何退缩,总而言之,最后的结果是,推行简体字的旨意在廷议上通过,第二日正式下旨在全国公布。

圣旨下发后在中下级官员与民间文人士大夫中又激起了一片反对之声,不过他们也没能掀起什么大浪。圣旨上写的很清楚,民间使用何种文字朝廷不管,但等简化完成后官方都使用简化文字。如果你愿意冒着丢官的危险用未经简化之字,自便。文人怎么可能愿意冒着丢官的危险用未经简化之字呢?他们也不敢串联起来群起反对不用简化字,也就只能接受。

随即,简化文字司这个临时衙门也火速成立,解缙挑选了许多饱学之人进入这个临时衙门,并且入宫聆听允熥的教诲,随后,他见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陛下,这都是陛下自行简化的文字?”解缙翻看着面前的几页纸,不可思议的说道。

这几页纸上,写的当然就是允熥前世的简化字了。允熥知道,简化字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他又马上就要用简化好的字,自然只能使用现成的文字了。何况建立简化文字司让饱学之人简化文字也是要花钱的,虽然经过一年的缓解,大明财政已经缓了过来,不像是伊吾之战后、汉洲大陆的船只返回前那样,国库快要空的要跑马了,但钱也是能省就省点。

“这些字许多都是朕从以往文人墨客所写的碑帖上挑选出来的俗体字,另外一些是朕从古人的草书中挑选出的字,还有极少数是新创的文字。”

“陛下真乃圣人也!”解缙躬身说道。虽然大家平时都称呼皇帝为圣人,但大家其实都知道皇帝也会犯错,而圣人是不会犯错的,所以皇帝并不是真的圣人;可这次,解缙的语气是真心实意的。

即使大多数文字都从原本的俗体字和草书字中挑选出来,这也是一个极其费力的事情,何况允熥每日要处置的事情是那样多,没有多少时候能用来挑选文字,单人完成这样的事情,或许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此事不必多说,”脸皮已经很厚的允熥默默的将后世从清末到新政权几十年时间无数学者的劳动成果贪为己有,说道:“这其中有些文字不是特别妥当,朕挑选文字时也有些着急,或许有更加适合的俗体字代替。爱卿与诸位饱学之人再斟酌斟酌。”

“另外,有些文字朕实在不知应该如何简化,就并未简化,爱卿与简化文字司之人商议如何简化。”

“朕还有两件事要叮嘱你。其一,简化文字应当尽量挑选已有的俗体字或草书字,不要擅自创造文字。”

“其二,就是偏旁部首不要舍弃。”他又说道。后世确实有很多简化字简化的不太好,其中比较明显简化的不好的就是‘兰’字。这个字原本写作‘蘭’,简化后草字头被去掉了,失去了汉字习惯中以偏旁部首表示来源的本意,并不好。允熥给解缙的这几页纸上的字也不包括‘兰’这个字。

“是,陛下。”解缙一一答应。

允熥又嘱咐他几句,想了想,自己嘟囔一句:“罢了,一并说了吧,省的再费二遍事。”之后他对解缙说道:“解卿,朕还有一事,要交代爱卿。朕要在文章中,设立标点符号。”

是的,允熥要和解缙说的第二件事就是标点符号。对于允熥来说,没有标点符号是他来到大明之后阅读文字第二痛苦的事情。由于继承的允熥的记忆并不完全,他一开始想要分清一段话应该怎么断句费老劲了,这样摸索了一二年才断句不会再出现错误。但断句也仍然是一件要额外多消耗时间的行为。所以他要推行标点符号,而且比推行简化文字更加急迫。文字即使不简化他也能勉强适应,反正他身为皇帝,抄抄写写的事情能交给别人来做,但没有标点符号真的很费眼睛。

“陛下,这标点符号是何意?”不过从来没有了解过西方文化的解缙当然不知道标点符号是什么,不得不出言问道。

“标点符号,就是用来给文章断句的东西。”允熥拿起纸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句号,指着它对解缙说道:“这个符号之前为一句话,之后为另一句话。”

“陛下,这”解缙一眼就看出了标点符号的好处:使用标点符号后,文章就不容易产生歧义,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但他下意识却是想要说反对推行标点符号的话。

昨日在反驳茹瑺的话之前,允熥曾经想过’这些文人士大夫们之所以反对简化文字,是因为他们其实不想让太多的人认识文字;而之所以他们不想让太多的人认识文字,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其实这个道理不仅放在文字上合适,套在标点符号上同样合适。

如果没有标点符号,那么即使你学会了文字,若是没有足够的学识或者看过足够的文章,你仍然读不懂文章的内容,需要文人士大夫给你解释,告诉你如何断句的句读,这样懂得句读之人就会受到额外的尊敬,也会在社会上获得一些优待和特权;如果有了标点符号,这些人懂得的句读知识就不再重要了,他们也就不会受到额外的尊敬、优待和特权,对文人士大夫来说就是损失。他们为了不让自己有所损失,就会反对标点符号!

但解缙在话出口之前就反应过来:自己面前之人可是昨日严厉呵斥茹瑺、推行简化文字之人,自己的反对不仅不会有作用,反而会失去圣心,这对于极为热衷名利的解缙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所以他马上改口说道:“陛下真乃圣人也!昨日同意大臣进谏,推行简化文字,让更多愚昧百姓能够识字,不再愚昧;今日又推行标点符号,让读书不多之人也能明白圣人之意,善莫大焉。”

“自古以来,臣未曾听闻有何人做过如此教化万民之事!古往今来历代皇帝,唯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先帝与陛下当得起圣人之名!”说完这句话,解缙甚至跪在了地上。

“爱卿快起来!朕如何当得起这样的名声!”饶是允熥经过多年的磨练脸皮已经够厚了,刚才也将创造简体文字之功贪为己有,但听到解缙这样的话还是觉得太肉麻了。历朝历代的皇帝只不过是限于见识做不出超越时代的事情,若论当皇帝的本职工作,像唐太宗李世民、汉光武刘秀这样的人杰可比自己做的好多了。

“陛下如何当不起!仅仅推行简化文字、让更多百姓能够识字已是除孔圣人外无人能及之事,绝对当得!”解缙说道。

“你快起来!这样的话也不必再提!”允熥又道。

这次解缙听允熥的语气严厉,看来是真的不想接受这样的名声,只能住了口,站起来。

“解卿,适才那番话,绝对不能与旁人说!”允熥又严厉的嘱咐。这样的话有后世的人说自然是好名声,但同时代的人说就是自己无耻了。他虽然不是特别在意后世的名声,但宁愿留下残暴、多疑、疯子这样的名声,也不愿意留下无耻的名声。

他又扫了一眼在场的宦官。‘等过一会儿也要叮嘱一番。若是谁胆敢泄露,当众杖毙!’

“是,陛下,臣绝不敢说。”见允熥说的这样严厉,解缙也只能郑重的答应。

说过此事,允熥才继续说标点符号。“解卿,朕本来就想设置标点符号,但却一直想不出合适的符号用作标点;可在克拉维约来到京城后,有一次朕偶然看他用卡斯蒂利亚文所写的书信,发现有符号间隔文字,朕问之,得知这原来是西方国家所用的标点符号。”

“朕对西方国家用的标点符号做了些改变,制定这些标点。爱卿看一看,可适合在大明推行?”说着,允熥在纸上又写下了分号、逗号、顿号、双引号、单引号、问号等标点,并且一一解释这些标点的用处。

“陛下大才!”解缙又称赞道。虽然这些标点的用处很可能是之前西方国家规定的,允熥只是照本宣科,但拍皇帝马屁总不会错。

允熥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又问这些标点是否适合在大明推行。

“适合,自然适合。”解缙忙说道。这话虽是顺应允熥,但也是实话。经过后世许多学者多方讨论,设立的标点符号自然已经十分完美不用更改了。

“好,既然适合,朕这就下旨,推行标点符号。”允熥说道。

“解卿,你过一会儿先召见编纂《大明大典》之人,嘱咐他们,让所有抄写典籍之人都要在句读之处空出一格,方便以后添加标点符号。”他又嘱咐解缙。

“是,陛下。”解缙再次答应。

“你退下吧。”允熥又吩咐了他几件事情,让他退下了。

============

感谢书友龍之魂魄、长戈幽影的打赏。

第304章 水师第403章 犒军救国之计第9章 谨身殿大讨论——结尾第90章 除夕宴第129章 过山東第1365章 谁决定第20章 重阳节——续逛京城第845章 安南士绅第1203章 外交无小事,么?第1423章 一个伟人的阴影彻底结束第520章 初到永明第269章 惊动第939章 铸炮第1427章 长大第551章 海务院和新市舶司第622章 继续训练第326章 现行的制度第1161章 事情第401章 朱蓝第1039章 铁门关之战——夜袭第1314章 金融改革——货币兑换第188章 丧第1397章 呵斥***与结案第1269章 目的驸马第1227章 抵达周王府的路上番外20:祭拜长陵第247章 郑国公府第1148章 佛教争端第435章 还有第662章 攻缅——那罗塔第165章 送行第6章 寻找后宫支持者第1399章 李案的终结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第1794章 姐弟感情与插曲第366章 收拢第637章 相模国第1416章 身为家主第1742章 赏赐与求赏第306章 元宵第1411章 接见——自行车第359章 议进兵第1337章 汉洲攻略(七)第1501章 苏州惊变——紧急第903章 回京前的杂议第885章 巫蛊问案——让人发疯的话语第1390章 苏州府的行动番外5:分封制的变化三第294章 四国使臣第129章 过山東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1152章 接见鬼力赤第1544章 印度之战——决心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19章 兖州事件——问题第1738章 出人预料的变化第183章 准备第1292章 萧涌和昀蕴的心思第604章 对西北卫所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44章 卡廷——开始第962章 陈立杰的幻境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691章 猜到第1741章 伟大的航行——终于验证第1731章 儿子要走了很伤心第1460章 爵位改革——对勋贵第76章 走进科学第1382章 联系前文第1335章 汉洲攻略(六)第28章 茹瑺评论第1508章 苏州惊变——结束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1511章 惊讶的敏儿第56章 ……阴谋——重点后记第378章 两地的变故(四)第400章 齐王女第550章 奖赏市舶司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55章 ……阴谋——误事第34章 宝钞战争——间隙第1500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1664章 巴布纳——第一声大笑第539章 再接见与游览第1008章 额尔齐斯河与甘州第812章 四王第107章 成亲第1054章 最终决战——猛兽夜袭第1715章 她答应了第982章 评论第191章 国家的分析第114章 凤阳与兖州之前第185章 崩第1214章 在人市续第962章 陈立杰的幻境第535章 初到苏州第1362章 从两轮到三轮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1425章 抵达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