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金融改革——为什么

“臣等唯陛下之命是从。”所有人都说道。一来,他们又不直接经营钱庄、当铺,只在总行会里混事,窝本的规矩到底怎么定和他们没多大关系;二来,他们为了表示自己不是胡乱答应,总要等一会儿,这一小会儿的功夫将这两条规矩在脑袋里琢磨了一番,确实也觉得没什么问题。

“既然诸位爱卿都以为不错,”允熥顿了顿,对面前这些人说道:“户部已经下了文书允许宝钞兑换金币,钱庄、当铺行当实行新窝本制也就不宜久拖。又正好最近这阵子不论武当、少林、龙华山、泰山等都派了人入京朝见朕。既然如此,虽然地方上的行会尚未组建,但设在京城的总行会可以先建起来,就以各寺庙、道观的主事之人,与诸位爱卿家里派出之人为其中的管事。”

“是,陛下,臣遵旨。”听到这话,众人又是满心的喜色,虽然表面上丝毫未露。这意味着他们马上就可以赚钱了。地方上一时半会儿还收不上来钱,但京城的钱庄、当铺绝对会马上贿赂他们。虽然如同武当这样的大教派不能轻易得罪,但这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料想他们也不会阻碍。

之后允熥又吩咐几件事时间就到了午时,自然又留众勋贵用了一顿午膳。虽然众人在陛下面前也不敢失仪,可心里高兴,又略微喝了点儿酒,话就多了起来,言谈间也显示出了自己心情很不错。这些允熥都看在眼里。

过了半个时辰,众人都吃完了饭,起身行礼告退离开皇宫,允熥笑着一一说几句话,让他们走了。

向宫外走的路上,蓝珍忍不住说道:“陛下真是对咱们这些勋贵太体恤了。去年允许接管原本属于朝廷的钢铁厂,今年又让咱们派人把控这个钱庄总行会。这就是白给咱们送钱啊!就算是前宋也没这么做过,前宋时那些最赚钱的买卖都被朝廷牢牢把持,即使是曹家(曹彬)这样的人家也得派人与民间商人抢食吃。陛下真是对咱们太体恤了!”他忍不住说了两遍。

“是啊,”曹行也感叹道:“当今陛下除了不许将领随意动用将士,对咱们勋贵,样样做的都比前宋的皇帝好。不对,不许动用将士也比前宋强。前宋的兵也就太祖、太宗时还能打仗,立国才三十多年就腐朽了,等真宗在位时辽国打过来如入无人之境,要不是有黄河阻挡,汴京城也就丢了,高宗南逃提前百余年就会出现。当今陛下不许动用将士,违令者处罚甚重,也是为了使得军队不至像前宋那样败坏,为大明的江山着想。”

但与二人一并走的常升却不像他们这样高兴和激动。“可我总觉得陛下此举不应当只是体恤咱们勋贵人家。若是仅仅体恤咱们,允许咱们开设钱庄、当铺不就成了?何必还要设立什么钱庄总行会?”

“我想着,一来,陛下是担心咱们若是直接经营钱庄、当铺,会用权势打压其它人开的,到最后京城的钱庄、当铺都是咱们这些人开的,陛下不会愿意见到这样的情形。”

蓝珍继续说道:“至于其二嘛,陛下当然有自己的谋算,我虽然不懂,但也觉得钱庄总行会不是那么简单的。陛下必定是想让它有大用处。”

“但这与咱们有何干系?咱们只要听从陛下的话就行了,不必想得太多。”

……

……

与此同时,在乾清宫里,王喜也十分不解的问允熥:“官家,为何要如此优待勋贵?去岁允许他们开设钢铁厂还不够,还要允许他们插手钱庄、当铺?”

“而且允许他们插手钱庄、当铺也就罢了,为何不许他们经营钱庄、当铺,却设立钱庄总行会?”

“王喜,你这是问了四个问题啊。”允熥对于他提出疑问也丝毫不恼或觉得他不该管的瞎管,而是坐下来,一边喝着餐后的汤,一边笑着说道。

王喜还没想明白自己怎么就问了四个问题了,就听允熥说道:“朕就捡着易答的先答了吧。”

“最易答的就是为何要优待他们。这个问题朕记得你之前也问过,朕也回答过。回去好好想想,朕就不多说了。”

“其二易答的,就是不许他们经营钱庄、当铺。若是允许他们直接经营钱庄、当铺,会用权势打压其它商户开办的,最后京城的钱庄、当铺都是这些勋贵开的,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朕当然要避免。”

“第三、第四个问题虽然是两个问题,但关系紧密,可不好回答。容朕想一想。”

王喜问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为何要设立钱庄总行会。往简单了说也简单,就是他觉得大明的金融行业虽然还很稚嫩,但将来必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大明,乃至于全世界最重要的行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对于这样一个行业,允熥当然不会完全放任自流,一定要监管起来。而且现在这一行业还很稚嫩,定规矩还容易些,等长大后想要更改行业内约定俗称的规矩就难了,所以他要设立一个机构来监管金融业。

但到底如何监管,却让允熥非常挠头。若是在朝中设立一个衙门监管,依照这个年代的普遍规律,全国的钱庄、当铺不被管死已经是负责的官员十分忠君爱国了,若是那死要钱的,估计最后剩下的都会是朝廷重臣、勋贵世家的铺子,中下层官员都捞不着。

可若是设立一个完全的民间机构吧,允熥自己就不会放心,而且这个钱庄总行会若朝廷不给予管事之人极大的支持,那也起不到多大作用;若是朝廷力挺呢,中国人一向讲究一朝权在手只把令来行,与设立一个衙门监管区别也不大。

经过反复思考,允熥最终决定设立现在这个模式的钱庄总行会。

(很抱歉今天这章没有将这些内容写完,明天会将这部分写完,进入下一部分)

第698章 说湘王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91章 允炆救母失败第229章 民间舆论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891章 再次见到未来的王妃第1246章 真正的学校——分数与副校长第1150章 分析动机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904章 反游击战与中毒第535章 初到苏州第266章 又一名先生第1136章 上阵第1742章 赏赐与求赏第1415章 李家——惊呼第1747章 答应索菲亚与陛下的密旨第879章 视察军医所第1787章 工业时代——工会第1083章 最强男人对话(一)第1509章 菜市场与捉拿第280章 心得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220章 家人和朝鲜请求第322章 后续发展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1062章 决战——践踏第1659章 巴布纳——击破防线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疯狂的商人第1663章 巴布纳——跟随萨尔哈的理由第119章 兖州事件——问题第1260章 五城学堂讲课第1403章 偷尸体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1763章 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第1747章 答应索菲亚与陛下的密旨第447章 马和王景弘第1015章 坏消息一起来第1304章 徐家的‘危机’第13章 初到兵部第1150章 分析动机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889章 撒土士杨王靖韩色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788章 工业时代——法典第1083章 最强男人对话(一)第1814章 东方的资本主义第135章 宣府第944章 带小孩出门第1261章 格致监与再见罗贯中第66章 看折子的技巧第1521章 劝说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兑换第140章 战——死战第1039章 铁门关之战——夜袭第240章 蛛丝马迹和盖棺定论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78章 祭祖第430章 案子开始第859章 南定——粮草大营的对战第585章 第一个生日第223章 读书之苦与文采飞扬第1064章 决战——决战第1084章 最强男人对话——惊天大谎第595章 应对第795章 诸事第92章 讲武堂——最后的准备第1153章 谁指使的第828章 多邦城——调兵第667章 攻缅——受卓蒲勃第1692章 尴尬第464章 前高后允第613章 滁州牧场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1739章 伟大的航行第24章 重阳节——最后:蓝常密会第1676章 哪里来的援兵?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687章 白帐第1425章 抵达京城第213章 发福利第917章 如何正确理解出题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节)第867章 又一份捷报第1520章 猜到追击第293章 接见使臣第157章 郡主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281章 安排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1225章 查处完毕第74章 拜访常家第642章 戏曲与歌答复本章说第1025章 卡拉维约东游记(一)第1088章 内乱第408章 德州之战(四)第808章 战安南——商议第1446章 对欧洲的谋划—远在西方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