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菜市场与捉拿

“爹,咱们今年又不回家过年么?”于谦问父亲于胥道。

“不回。父亲已经与你解释过了。从京城往返杭州差不多要近二十日,在老家也过不了几日,就在京城过年。”于胥解释道。他又疑惑的问了一句:“往年咱们家也都在京城过年,你也没说什么,为何今年问了几次是否回家?”

“爹,儿子想念祖母了。”于谦十分诚实地说道。因之前允熥说的有关于官员的正妻是否随官员宦游之事的议论,朝廷上下大多数官员的正妻都改为随着丈夫到任官之地,于胥也就把自己的正妻从老家接来京城,让二弟夫妇侍奉父母。因此于谦倒是不必思念母亲,可他从小被祖母抚养了几年,与祖母关系甚好,连续三四年没见过了,很是想念。

“这也无可奈何。过年这段时日虽然陛下仁慈,赐予百官二十五日的假期,可大约也只有应天府、镇江府、太平府、扬州府、滁州、和州这几个临近京城州府之官员能回家过年,其他地方之人仍然不成,咱们也无法回家。不过明年年底可以再向陛下请旨,请陛下多赐予几日的假,咱们父子就能回乡了。”于胥道。他当然也思念自己的母亲,可既然出来做官就不能在家照看母亲,这也没有办法。

“那要与二堂哥一起过年吧。”于谦听了父亲的解释也知道他说的是实话,虽然仍不大高兴但也不再说这件事,又问起了其他。

“这是当然。”于胥笑道:“咱们于家在京城只有咱们父子与诫儿,当然要在一起过年。”

“那可要提前告诉二堂哥,不然镇国公府里未必安排得了。”于谦又道。

于胥本来脸上挂着笑意,可听到这话脸色略微阴沉下来,又道:“你二堂兄今年已经二十一岁,过了年就二十二岁了,可还在郑国公府里为常家的少爷做事,这算什么事。该劝他脱离郑国公府才是。”

于谦没有说话。他二堂哥家原本住在应天府句容县龙潭村,碰巧当时常茂的遗腹子常继锋也被隐藏在龙潭村,二人年纪又一般大小从小一块玩,十分要好。后来常升将侄子接到京城后,为了让侄子高兴就把他和另外几个小孩从龙潭村接了来,也没算作仆人,只是作为侄儿的伴读。一直到现在,常继锋与于诫都已经年过二十,常继锋也已经出来做事,于诫仍然陪在他身旁,好似一个幕僚一般。

于谦自己当然对于二堂哥继续在常继锋手底下做事也觉得不妥当,可于诫自己却觉得这样挺好,旁人劝也不听,于谦也就不劝了。但他父亲于胥仍然不死心,不时劝说。

“爹,虽然现下还早,可今日下了雪,城外入城卖菜的农户也不知会来多少,咱们还是赶快去往菜市场卖菜才是。”于谦岔开话题道。

“你说的也是,咱们赶紧去菜市场。”于胥答应一声。于胥虽然现在做官了,但仍然不摆做官的架子,家里也没有仆人,家务事都是自己家人做。今日他妻子在家收拾院子,他就与儿子出来买菜。

说过这话,于胥父子不再说别的事情,快步向菜市场走去,不多时走到市场里,开始挑选蔬菜。

于胥买了二斤芹菜、一斤白菜与一斤胡萝卜,因想着过年要招待亲朋,又买了几样菜、二斤羊肉,转头就要回去。可这时忽然听儿子于谦说道:“爹,你看那边那个菜农的摊子上,那个袋子里装的是花生。”

“花生?”于胥顿时就向那边走去。花生是前几年才从汉洲大陆传过来的新东西,煮熟以后十分好吃,他曾经在宫里与陛下一起吃饭所以吃到过几次。花生虽然产量不低,但当初从汉州大陆送回来的种子不多,现在仍然是十分新奇的东西,他从前还从来没有在菜市场见到过。

于胥走到摊子旁,从袋子里抓出一把来瞧了瞧,就是花生,心想这东西很适合用来当做下酒菜,就要将这一袋花生都买下。

可他还没来得及出口,就听旁边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老丈,这袋花生多少钱?我们要了。”

“你,没瞧见我们已经要了这袋花生么?”于胥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于谦有些不满的说道:“这袋花生已经是我们得了,你怎么还要买?”

于胥转过身去,就见到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中年妇人与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站在一旁。于胥恪守礼仪,只大略瞧了几眼就错开目光,但凭着这几眼已经注意到这两个女子衣着虽不甚华丽,但也绝非普通百姓能穿的起的,比他们父子穿得还好,就有些疑惑:‘这样的人家怎么亲自出来买菜?而且只有两个女子,这家的男主人就放心她们单独出门?’

“你这人好没道理。”那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说道:“你们分明也是才走到摊子旁,也不比我们早,也没听到你说买下这袋花生,怎么这袋花生已经成了你们的?”

于谦脸上一红。他也在宫里吃过花生,很喜欢吃,所以很想买下这袋花生,才撒了个小谎。可却被人当面拆穿,不禁有些脸红。可他又梗着脖子说道:“但我们是先来的。”

“我们还先问老丈价钱呢!你先来这袋花生就是你的了?”小姑娘又道。

于谦本来就不擅长与人争辩,何况这事自己也理亏,顿时不知该说什么。还是那个中年妇人打圆场道:“既然两家都想要,那就一分为二,每家一半。”

“多谢这位娘子。”于胥忙感谢道。

那中年妇人正要答应一句,忽然又仔细看了几眼于胥,想了想小声问道:“您可是于编修(于胥作为皇城学堂的先生加翰林院编修衔)?”

“敢问贵夫人是?”于胥忙问道。同时心里更加奇怪:‘她认得我,大概是我认识的某位官员之妻,也见过面,可我为什么对她没有印象?”

“不敢当夫人的称呼。”中年妇人用最快的速度将花生买下来又分了于谦一半后,说道:“妾身外子是周王府的侍卫,今年六七月份于编修曾来过周王府一次,妾身恰好瞧见了。”

中年妇人当然就是唐景羽的妻子何苗,小姑娘就是唐赛儿。她们前几日接到家书,说唐景羽过两日就能回京,母女二人就与其他侍卫的妻女一起来菜市场买菜。唐赛儿眼尖瞧见这边这袋花生,就和母亲过来要买花生。

不过于胥当时可不会注意路上一个下人的长相,所以仍然没有搞清楚她的具体身份。不过这也不重要,于胥又客气地与她说了几句话,就要带着儿子离去,返回家中。

“我想起来了,你是,”可这时唐赛儿忽然看着于谦高声说了几个字,之后仿佛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忙改为小声说道:“你就是二皇子与三皇子的伴读。”

“你就是大公,大小姐有时会念叨的在周王府的友人。”于谦这时也想起来唐赛儿是谁。五年前有一次允熥带着几个儿子与于谦、朝鲜世子李褆出门,在一间书铺里挑了几本书,恰好遇到唐赛儿。后来很巧合的又见过几次,更兼敏儿有时会念叨她,就记住了。刚才他没仔细看唐赛儿的长相没认出来,这时认真看了几眼顿时认了出来。

于胥忙低头问儿子她们母女是何人,于谦忙告诉父亲。于胥听唐赛儿与敏儿交好有些吃惊,不过这与他也没什么关系,惊讶一番也就罢了。

“这几日大小姐是否会出宫游玩?”唐赛儿却凑在于谦身旁问道。

“这我可不知。”于谦因和她见过几面也不算陌生,回答道:“大小姐的行踪岂是我能知晓的。”

“哎。”唐赛儿知道他说的有道理,只能叹口气。她和敏儿一见如故,何况她也知晓在敏儿身旁做几年伴读对自己也有好处,很愿意去宫里做伴读。可陛下过去一直不答应,今年好不容易松了口,却又没有下音了。她很想问一问。

“你也不必叹气,当今既然答应了,定然会让你入宫的。”于谦劝道。因允熥对敏儿百依百顺,只有这件事一直不答应,文垣、文圻兄弟也很奇怪,有时会提起来,有一次就被于谦听见了。

“这样最好。”唐赛儿说了一句,随即反应过来这是于谦说的,而于谦在她印象中一直十分古板,上下扫了几眼,笑着说道:“你还会安慰人?真是稀奇。”

“对了,刚才你还撒了个小谎。这就更稀奇了,你竟然还会撒谎。等下次见到大小姐,我一定将这两件事告诉大小姐,让大小姐转告两位少爷。”

“你不能告诉大小姐。”于谦马上涨红了脸说道。他安慰唐赛儿被几位皇子知道没什么,可撒谎这种事情他可不愿意被他们知晓。

“你想让我不告诉大小姐,也行,你把那花生都给我。”唐赛儿逗他道。

于谦手里握着装着花生的袋子,低头想了一会儿,忽然又取出一个袋子,将花生倒了三分之一出来递给她道:“这袋花生买回去我大约会吃三成,把我的这些都给你。”

“那剩下的花生拿回去,你还吃么?”唐赛儿楞了一下,问道。

“我的都给你了,哪里还有的吃,当然是不吃了。”于谦回答。

唐赛儿又愣了一下,又打量他几眼,见他是认真的,忙道:“我不过是与你开玩笑,你快把花生拿回去。你放心,你撒谎之事我不会告诉大小姐的。”

“真的?你可不要戏弄我?”于谦狐疑的问道。

“你快收回去吧,我这绝对不是在戏弄你。”唐赛儿忙又说道。

再三得了唐赛儿的保证,于谦才放下心来,将花生放回去。这时于胥与何苗也说完了客套话,就要带着于谦回去。于谦因今日似乎与唐赛儿又熟悉了些,也要与唐赛儿打招呼告别。

可就在这时,忽然从菜市场外冲进来十几个锦衣卫的番子,高声喊道:“周王府侍卫的家人们在哪?”

第864章 在广州过年第152章 追悼第310章 内藩与外藩第1468章 我喜欢谁?我喜欢你!第1041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转换地方第777章 解惑(二)第839章 多邦城——最后第727章 帖木儿的反应——猜测与返回第1522章 回赐第886章 奸细案——公开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登陆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183章 准备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346章 南洋风雨——三宝垄守城第1404章 医生的名字与伟大的豌豆第919章 初议改封孔氏第1103章 伊吾庆功宴——朝鲜扶桑第258章 车轨第1019章 赶路第330章 科举新制度第531章 带谁第772章 大案——特别的时刻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444章 对待扶桑与取名第562章 满江红第768章 大案——猜测进展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1516章 抓人第1224章 军事改革——尾声第255章 想法和英灵第361章 济南城外第68章 四名太监第307章 祖宗们第1512章 供词第1231章 借口第1173章 为年后提前谋划第2章 太子将死第989章 继续接见番国番外4:分封制的变化二第552章 人选和人员到齐第4章 灵堂和送行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传第209章 超长的朝会第1309章 下一代该成婚了?(五千字章节)第1168章 植物学家与出版第300章 抱琴与朱模第799章 广州人的反应再续第429章 甄选舍人第586章 五皇子第901章 庆功宴——杂谈结束第801章 南巡——到琼州第66章 看折子的技巧第1446章 对欧洲的谋划—远在西方第1324章 南洋风雨——开始第428章 下线遁第413章 歌谣与天上第453章 接见使者——西北第510章 清查与汇报第887章 奸细案的波折第46章 再至面馆第1496章 苏州惊变——发现第340章 继续与下棋第333章 过山東与白莲教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136章 袭击将至第239章 海外华国第1408章 接见——家属区第1362章 从两轮到三轮第480章 懈怠弹劾第1719章 初谈进兵苏伊士第1813章 统治阶级第1456章 忽然变得‘自大’第1405章 友情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传第476章 修路与提振第692章 西南杂谈第408章 德州之战(四)第56章 ……阴谋——重点第280章 心得第33章 宝钞战争——应天府衙第348章 乡试与文会第595章 应对第267章 脑抽(补周六欠章)第538章 昀芷之言与宝庆之语第53章 面馆以及徐家初出场第1721章 商议攻打埃及 正式开始了第1094章 侥幸逃脱的人第177章 端午第1776章 解释二三事第503章 公布改革第1132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哦,汉人也曾经是白人?第1258章 婚第103章 应酬第1387章 过年后继续关心李家的事情第1060章 最终决战——‘施法’第1400章 点评与《古文尚书》第832章 多邦城——预备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23章 重阳节——其他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