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章 朕之想法与诸位爱卿均不同

“什么,抓到彭聚?”听到卢义的话,允熥惊讶地说道。

“是,官家。奏折六百里加急从山东滨州送来,‘摘要’确实写的是生擒彭聚这四个字。”卢义又道。

“快把奏折拿来给朕看!”允熥吩咐道。可说完这句话他又道:“罢了,朕去乾清宫看奏折。卢义,你派人传黄淮、齐泰、蹇义等人入宫觐见。”

一边说着,允熥就向外走去。走到一半忽然又想起朱褆朱裪,转过头对他们说道:“文垣、文圻,你们先与元正、厚伯说话,待父亲处置过此事后再回来继续说回赐之物。文垣你派人告诉御膳房一声,今日中午多做两人的饭食,今日中午要留厚伯与元正在宫中用膳。若是中午父亲不回坤宁宫,就由你们陪着与厚伯、元正用膳,一如几年前厚伯前次来京时。”

吩咐过这句话,不待他们答应,允熥就匆匆走出适才他与他们说话的阁子,向乾清宫而去。

过了一会儿,允熥来到乾清宫。小宦官早就在这里等着了,见到允熥走进来,行了一礼后马上双手将奏折递上去。

允熥接过奏折,从中抽出一个似乎是书签,但样式类似于官员上朝时拿着的‘笏’的东西。他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生擒彭聚‘这四个字。

这就是摘要。在奏折上写摘要是他这几年新树立的规矩。大臣们为了表现自己的功劳,往往愿意事无巨细都写在奏折上,可允熥哪有那么多时间将数千字的奏折从头到尾看一遍?于是推行摘要制度,要求凡是字数超过五百字的奏折都要写摘要,一千字以下摘要字数不得超过奏折字数的十分之一,一千字以上摘要字数不得超过一百字。凡是没有摘要的长奏折,除非事关造反、灾害等大事,否则一律不看,直接退回。经过几个月允熥同大臣们的对峙,总算将这个规矩树立起来。有些官员揣摩允熥的心思,摘要越写越短,就像这封奏折,只写了四个字。

允熥看过摘要,确定卢义没看错,翻开奏折认真看了起来。允熥看的非常认真,过了一会儿,才抬起脑袋,笑着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当然高兴。这次清剿白莲教,至少清剿山东的白莲教取得了巨大成功。白莲教山东坛坛主彭聚最后关头束手就擒;十三个坛主,已经抓到了八个,打死了四个,只有一人下落不明;一百多个香主,抓到及打死了九成以上。成果之丰硕,甚至超过了允熥的想象。

“好好好!”允熥又连说了三个好字。

“官家,锦衣卫指挥使秦松在乾清门等候召见,官家可要见他?”卢义这时又说道。他刚才吩咐小宦官给黄淮等人传信去了,来到乾清宫时允熥已经开始读奏折。他不敢打扰,就侍立在一旁,等到允熥读完了奏折才上前说话。

“朕也觉得这样要紧的事情,秦松不可能将奏折送入宫中自己却不来。快宣秦松觐见。”允熥道。

卢义答应一声,转身退下。不一会儿,穿着正三品官服的秦松走进来,行礼道:“臣秦松见过陛下。”

“不必多礼。”允熥说完这话,马上笑道:“秦松,这次的差事,锦衣卫办得不错。”

“多谢陛下夸奖。这都是锦衣卫分内之事。而且若无苏州反正的白莲教徒,仅凭锦衣卫万万不能做到这种程度。”秦松忙道。

“虽然是分内之事,但差事办得好与不好也不同。况且那些反正的白莲教徒既然已经反正,朕又吩咐让他们穿锦衣卫的飞鱼服,他们就是锦衣卫之人,立下之功劳也是锦衣卫的功劳。”允熥道。

秦松又谦逊几句,可允熥根本没有在意他说了什么,又道:“这次派去山东清剿白莲教之锦衣卫差人,除去有明显过错的,一概赏半年俸禄,立下功劳之人另有赏赐;若是其他省份清剿白莲教的锦衣卫差人都能做的这样好,也同样赏赐,而且如爱卿这等坐镇京中之人也一概赏赐半年俸禄,爱卿你也会有所加赏。”

“臣谢陛下隆恩。”秦松只能跪下谢恩。

“不过现下如何赏赐他们还不着急,封赏的圣旨暂且还不会下发,朕还要斟酌。现下最要紧之事,是如何处置这些反正或被俘的白莲教徒。”允熥又道。

他正说着,刑部尚书黄淮等人已经走进来,在他这段话说完后躬身行礼。允熥免了他们的礼,大略介绍了一番山东清剿白莲教的进展,最后问道:“诸位爱卿,虽然其他省份清剿白莲教的奏折尚未送到京城,但既然山东已经抓到了这许多人,朕就要与诸位爱卿商议一番,到底如何处置这些白莲教徒。”

“陛下,应当按照先帝及建业初年处置白莲教徒之先例处置。坛主、堂主一概处死,其子孙抄斩;香主若是反正有功的,可以根据其戴罪立功立下的功劳大小酌情处置;并未反正只是被生擒的香主同样处死,但不必处死妻儿;精锐教众视同香主处置。普通信众,若是并未做过恶,应当赦免。”黄淮最先说道。他是刑部尚书,当然要头一个发言。

听了黄淮的话,允熥没有立刻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又看向其他人。“陛下,臣以为,黄尚书所言大体不错。不过,若是有反正之堂主,也应当视其反正后功劳大小斟酌处置,而非一概处死。另外,并未反正的坛主、堂主等,本人固然要处斩,但可视其做恶多寡处置其妻儿,不必非要满门抄斩。”蹇义则说道。他揣摩了一下允熥的心思,觉得应当是不愿意杀死太多人,所以提出这样的意见。

允熥仍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又看向其他人。其余人也说了自己的意见,都或与黄淮,或与蹇义类似。

又过了一会儿,待无人再说话,允熥说道:“朕之想法,与诸位爱卿不同。”

第1528章 畅想与请求第713章 辨别真相——大白第1006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中)第1797章 强调科学的重要与倒数第二次改革第579章 舅爷第474章 第三次第1047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三)第432章 来自军方的证据第1050章 最终决战——铁笼子第258章 车轨第1296章 为什么选择骑马第1295章 比试骑马与怒发冲冠的方孝孺第415章 降与死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疯狂的商人第1239章 真正的学校——答疑解惑第276章 连带处置感谢和求订阅第811章 战安南——演讲第1499章 苏州惊变——造反续(祝书友们新年快乐)第1256章 婚礼之前第40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允熥及其他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审和处决第60章……阴谋——行动和解说第385章 与平叛有关第965章 工业第1087章 谎言的目的第352章 得知真相第400章 齐王女番外20:祭拜长陵第78章 有人出城第311章 杨栽第730章 对安南的正式决定第256章 多疑第1252章 农业改革——试点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第1355章 汉洲攻略(十六)第148章 卡廷第1387章 过年后继续关心李家的事情第1069章 决战——百夷卫的惊人战术与上直卫第1688章 商议与后患第56章 ……阴谋——重点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1694章 朝鲜更换世子预备式第743章 讲武堂和过去的面馆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700章 难断(二合一五千字章节,求订阅!)第833章 多邦城——开打第691章 猜到第1486章 不公平第997章 撒马尔罕城的决策——提前开始第1226章 来京第602章 开张大吉第851章 忘了第1228章 军事改革细则第1696章 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第161章 祖制第259章 土枪土炮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893章 朱赞仪的事情第1478章 勠力同心第912章 对战程朱理学(一)第38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二十一日第1232章 敏儿和赛儿第1009章 出发前的准备——视察第758章 南巡——风景第1007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下)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132章 挖人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1182章 锦衣卫的消息与想法第1530章 腌菜指挥使第58章 ……阴谋——插叙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921章 徐景昌不让人放心第1119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沙使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卫第1796章 又有进展第956章 英雄魂归第1029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危急的局势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234章 足球第1456章 忽然变得‘自大’第229章 民间舆论第1223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以前就想废的人(下)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501章 黑社会的末日第978章 迎接拜访第381章 监国与纳妃第991章 第三个目的第1474章 下旨第1177章 演戏第1046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继续巡视第1212章 在人市第91章 允炆救母失败第1390章 苏州府的行动第647章 新入上直卫第472章 赛儿第410章 德州之战——关键第824章 战安南——结果第1697章 朝鲜之事的大幕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