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9章 小武则天

“萧统夫妻?”允熥想了想,恍然大悟道:“你是想说李咏琳吧?怎么,为兄知晓谋反事发时他们夫妻在苏州,怎么,他们也做了义士、协助平定谋反不成?”

“李咏琳与他夫婿虽然并未亲自上阵杀反贼,但谋反事发时,恰巧她们与萧,会稽男在李家宅子里,会稽男听到喊杀声就要赶回二十二叔住的府邸,李泰元虽然有心派出族人跟会稽男一起回去搏一个功劳,但又担心族人的命,犹豫不决。这时是李咏琳坚决劝说她父亲才让他下定决心派出二百族人去救二十二叔,在苏州卫的将士赶到前就打退反贼。所以李咏琳也立下了功劳,三哥你应该奖赏她才对。”昀芷道。

“这你是怎么知晓的?”允熥问道。他并不怀疑昀芷在说谎话,但好奇她是怎么知晓的,明明在苏州发生的事情他还没有公开,昀芷也不是多事的人,就算听到了一点风声也不会多问才对。

“李泰元向秦指挥使请求带李咏琳夫妻回京,而且告诉秦指挥使他们家会派出族人敢去救二十二叔是李咏琳劝说之故,要为她请功,会稽男也说当时李咏琳确实出言劝说李泰元。秦指挥使与苏州知府等人商议过后就答应李咏琳夫妻入京。秦指挥使应当也给三哥进了折子。”昀芷说道。允熥决定公开正式公开苏州谋反案,在严惩造反的丹墨等人的同时,也要将立功之人都叫到京城亲自接见当面封赏,所以李泰元等人可以入京。不然除极少数人外,其他人都不能离开苏州城。

“之后李咏琳就去与你说话?”允熥又道。

“按照惯例,入京受赏的人在被三哥你接见之前不能不其他人见面,她怎会提前去见妹妹?是妹妹去李家的店铺买首饰时偶然听到,又和二十二婶婶说话才知晓的。”昀芷道。

允熥没有再问什么,但心里想着吩咐妙锦去问问二十二婶(安王妃是妙锦的亲姐姐)是否与昀芷说起过有关李家的事情。他相信昀芷不敢在李咏琳是否立功这件事上说谎,即使她夸大李咏琳的功劳也无所谓,只要李泰元承认就行。但李咏琳是否不顾规矩把事情告诉昀芷可不好说。

“若是李咏琳真的劝说李泰元派出族人去救二十二叔,那为兄当然会赏赐她。她是女子,不能封爵,为兄就加封她为乡君。”允熥心里想着,嘴上也说道。

“妹妹就知道三哥最讲究公平了。”听到允熥打算封给李咏琳的名号,顿时喜动颜色,笑着说道。按照朱元璋定下的制度,皇女为公主,亲王女及郡王嫡女为郡主,郡王庶女为县主,亲王孙女为郡君,亲王曾孙女为县君,亲王玄孙女为乡君。允熥改制也没有改动这一系列女子封号,不过由于女子的封号太少,与男子的十六等爵位也不能完全对应,乡君只是大约享受三品待遇。这一系列女子的封号大多数情况下只加封给宗室,但也可加封给外姓女子,比如徐达死后被追封为郡王,当时尚未嫁人的三个女儿都曾受封为县主。当然,她们后来都有了比县主高得多的封号。

但昀芷最高兴的还不是赏赐够高,而是允熥加封李咏琳为乡君,而不是品级差不多的淑人封号。淑人封号虽然品级与乡君差不多,但顾名思义,也知晓这大多数情况下是加封给官员之妻或母亲的,是为了表彰男人的功劳。若是允熥加封李咏琳为淑人,许多人或许就以为这是因萧涌立下功劳而不是她自己立下功劳。而允熥这样封,就能告诉每一个听说的人知晓是李咏琳,是她这个女子立下功劳。所以昀芷才这样高兴。

“三哥什么时候不公平过?”允熥笑道。

“是,是,三哥一向最公平。”昀芷笑着附和。

他们兄妹又说笑几句,允熥想去乾清宫批答奏折,昀芷侧头看了一眼窗外,也起身笑道:“三哥,妹妹想去看看母妃。”

“你尽管去,探望自己的母亲还需为兄批准不成?”允熥笑道。

“今晚妹妹还想在宫里住一晚。”昀芷又道。

“尽管住。”允熥笑道:“不过无忌怎么办?让他睡在皇城?”

“谁还管他!”昀芷笑道:“他愿意在皇城等着就在皇城等着,若是不愿意等,就先回家,明日再来接我。反正他现在管着钱庄总行会,也不用上朝,无事也不用去衙门坐班。”

“你这样做可不利于夫妻关系。”允熥大笑。

“说什么呢笑的这样高兴?”这时熙瑶走进来坐在允熥身旁,笑着问道。

“是这样的,……”昀芷将自己适才说的话复述一遍,又笑着说道:“对待丈夫嘛,就不能总是对他太和蔼了,不然他会蹬鼻子上脸的。嫂子,你有时也要对三哥严厉些。”

“你三哥对嫂子这样好,嫂子怎么舍得对他严厉。”熙瑶笑着回答,但笑容却不太自然。

“说的也是,天下的男子,没有比三哥更好的了,嫂子本就不应觉得不好。”昀芷没注意熙瑶的表情,叹道。在尊重女人这方面,她确实没有见过比允熥做的更好的。许多男人对她非常恭敬,但她这是因为她的身份,而不是这些人尊敬女子。

不过她随即感觉到自己说这句话不太合适,比开的玩笑更不合适,而且这时也意识到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低沉,又忙开了几句玩笑,之后就告辞去探望自己的母亲。

“昀芷今晚歇在宫里,你记得提前安排好。”允熥对熙瑶吩咐道。

“妾记得了。”熙瑶柔声答应。

但允熥听了她的话,顿了顿又说道:“熙瑶为夫知晓你对思齐之事还心怀芥蒂,但,哎。”他也不知该怎么说下去。虽然熙瑶表现的一如往常,甚至见到蓝思齐说话的语气和原来也差不多,但他能感觉出来和过去的不同。

熙瑶没说话。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欺瞒更没有意义。屋内顿时安静下来。

“敏儿在做什么?”过了一会儿,允熥找话道。

“与岱雯一起玩呢。她们感情很好,又已经很久没见过了,自然有说不完的话。”熙瑶道。

“对了,说起岱雯,今日岳母入宫到底是要说什么?”允熥忽然想起这件事。“我问敏儿的时候,敏儿说了很多话,但就是没说岳母入宫究竟做什么。”

“妾的母亲,这次入宫是为了岱雯的婚事。”提到这件事,熙瑶也放下其他,脸上露出发愁的神色。

“岱雯,怎么了?”

“与妾家里门当户对的几家,都不愿意结这门亲事;愿意结亲事的呢,大嫂又都看不上。前二年年纪还小不觉得,今年岱雯已经十七岁了,还没有定下人家,妾家里就着急起来,妾的母亲就在近日入宫与妾说了这件事,大约是想让我指一户像样的人家。可指婚这种事怎好随意做?妾也发愁。”

“怎么,为夫觉得岱雯的性子不错,为何门当户对的人家都不愿意结亲?”允熥疑惑地问道。他见岱雯的次数也不少,没觉得她性子差,长相也好,而且为人更是落落大方,怎么大家都不愿意结亲?莫非是她有什么自己不知晓的隐疾?但他都不知道,旁人是怎么知道的?

“事情是这样的。过去在女子学堂上学的时候,大约九、十岁左右,有一次组织她们去骑马,因这些小姑娘当时都没骑过马,纵使家里有马见过的也有些害怕,战战兢兢的去骑马。可岱雯却并不害怕,反而是她骑得那匹马显得有些害怕,那堂课也只有岱雯表现的最好。后来不知怎的,有人将岱雯这件事与则天皇后联系起来,叫她小武则天。后来虽然首先说这个外号的人被妾下令严惩了,但外号已经叫开了,大家虽然表面上都不敢再说,可仍然暗地里说。

而且,而且,岱雯表现的也确实与别的小姑娘不大一样。大约是在宫里住久了,她和敏儿很像,但更加沉稳,想事情十分周全。而则天皇后在史书上也有类似的记载,众人就更加以为她像则天皇后了。各家勋贵都有女儿在女子学堂上学,岱雯的外号也被各家勋贵所知晓。这样一来各家在结亲的时候就有些犹豫,犹豫来犹豫去,就没有下文了。”熙瑶道。她这段话中的则天皇后就是武则天,因武则天临终前去帝号称皇后,李隆基继位后追加谥号则天顺圣皇后,所以熙瑶称呼她则天皇后。

“先不说岱雯是不是像则天皇后,就算家里娶进来一个类似则天皇后的媳妇,对家里有什么不好的?她还能篡了爵位不成?”允熥有些奇怪的问道。若是他还罢了,娶进来当太子妃要担心她篡了皇位屠杀宗室,可他们这些大臣,上头还有皇帝呢,无论如何爵位都夺不走,有什么好担心的?

“夫君,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想。而且则天皇后的身份,先为唐太宗的妃嫔,后来又是唐高宗的皇后,这,各家也有顾虑。最要紧的是,各家挑选媳妇也不是只有岱雯一个人选,还有条件相差无几的,岱雯就被排除在外了。”熙瑶苦笑道。如果各家都能像允熥这样想,事情就简单多了。

“这样,”允熥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岳母的意思,是由你指婚。为夫觉得不妥。说起来,好像是薛家以势压人,别最后亲家结不成,反而结成了仇家。”

“妾也是这样以为。”熙瑶继续苦笑。指婚可是一柄双刃剑,婚事固然是能成的,但未必能促进被指婚的两家关系亲近起来。尤其她嫂子因为她是皇后,心气高,与熙瑶父亲同等爵位的人家都看不上,可公侯一共有几家?都是大明的顶级勋贵,圣眷上未必比他们薛家差。

“当然,也有适合指婚的人家。所有年岁大些的亲王世子、郡王都在京城读书,而且为夫身为族长,为家里的晚辈安排婚事也合情合理。”允熥又道。

“指婚给宗室家里?夫君就不怕岱雯……”熙瑶话没有说完,但允熥明白她的意思。“为夫不担心。他们上面还有为夫这个皇帝呢,篡不了权的。何况大多数郡王也不会有封国,不必担心。”

“郡王。”熙瑶嘀咕一句。根据她对于她嫂子的了解,郡王正妃她嫂子都未必愿意。不过,‘若是夫君选中了郡王,也由不得她不愿意。’

“夫君,你不会用岱雯去和亲吧?”熙瑶忽然想到什么,开玩笑道。

“你还别说,若岱雯真的像是则天皇后,确实适合和亲。”允熥也笑着接了一句,之后说道:“不过为夫不会和亲;即使和亲,岱雯的身份也不够。历代和亲大国之人,至少也是宗室女,比如金城公主嫁吐蕃;至于小国,哪里值得为夫亲自安排和亲?”

“分封海外的藩王以女儿、孙女嫁招降的异族将领,为夫不会多管,这个做法也未必算得上和亲;但为夫不会安排和亲,也没有人值得为夫安排和亲。”允熥最后说道。

“既然如此,若是妾看中了哪家亲王世子、郡王,就来和夫君说,若是夫君也觉得不错就赐婚。”熙瑶笑容十分灿烂的说道。

“好,就这样安排。不过你也不要就觉得身份相当的勋贵人家都无望,或许也有愿意结亲的人家。”允熥又道。

“妾知晓了。”熙瑶又道。

说过此事,他们夫妻又说了几句话,允熥起身去乾清宫批答奏折,熙瑶起身也一起向外走。她也要去其他屋子打理宫务。走了几步,熙瑶又想起来什么,说道:“夫君,歇过中觉朝鲜世子与其弟起来后,一直嘀咕着夫君的回赐,说猜测多半是任元正在内书房挑选几本书。若是夫君给朝鲜的回赐不是这个,夫君还是尽快与他们说更好些。”

“不必担心,夫君给朝鲜的回赐,会比他们想的更多。”允熥笑道。

(虽然这一章更得早,但今天不会有下一章了,下一章得等到明天早上。今天这一章也是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码出来的)

第64章 新的开始第1676章 哪里来的援兵?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602章 开张大吉第1020章 救援第822章 战安南——得救第698章 说湘王第377章 两地的变故(三)第941章 日常的事情第1395章 结果第518章 为什么第574章 后续的决定第52章 ……阴谋——搏第513章 怀孕与学习活动第197章 为帝初上朝第924章 由此所引发的——等着第1693章 什么,朝鲜改立世子?第1783章 格致院视察——为女儿高兴与长相第25章 立储之兆第259章 土枪土炮第977章 两地第664章 攻缅——火器的胜利第1013章 离京坐船第13章 初到兵部第1733章 海盗们第246章 接旨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1542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的谋划第9章 谨身殿大讨论——结尾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1173章 为年后提前谋划第1223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以前就想废的人(下)第1238章 真正的学校——五城学堂第1346章 南洋风雨——三宝垄守城第1677章 与明国决一死战第574章 后续的决定第1184章 所有学校的变化第69章 春和殿纪事第1460章 爵位改革——对勋贵第785章 大案——发现第517章 律法严苛么第117章 兖州事件——调查第1381章 征兆第607章 公主的后续第583章 亲人第292章 过年了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会第43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西南之人第1479章 嘱咐第1680章 崩塌第1080章 最后的围歼战(三)第1343章 汉洲攻略(十)第1327章 汉洲攻略(二)第759章 南巡——相关之事第1278章 练子宁的新差事第1206章 外交无小事——事情的经过下第443章 北巡——返程黄金命名与封赏第481章 改任第599章 初到宝安第1256章 婚礼之前第1262章 罗家的本子第734章 武郑敏瑶举兰福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为晚辈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457章 放松的年后第458章 答谢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1093章 血色——报了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1252章 农业改革——试点第505章 编户齐民第401章 朱蓝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为晚辈第155章 爷孙夫妻第643章 南婆罗洲第539章 再接见与游览第366章 收拢第388章 出征与阴谋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49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半面馆半皇宫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22章 重阳节——齐泰夫妻第328章 侍卫们的话第2章 太子将死第918章 对战程朱理学——结束第142章 战——新动向第749章 高棣花陈(求订阅)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1749章 如何劝说阿方索同意水师助战第1079章 最后的围歼战(二)第1748章 见面商谈第9章 谨身殿大讨论——结尾第1483章 天文学大发现——太阳黑子第395章 燕军人第1242章 真正的学校——课程设置第1116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预想面对失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