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6章 巴布纳——合围

“快传孤的军令,放出探马二十里,探查左右两边!”朱楩沉默片刻,忽然吩咐道。

“是,殿下。”铺兵答应一声,马上去传令。但其他人脸上都显露出震惊之色,盛庸道:“殿下怀疑敌军派出人马包围我军?”

朱楩不理他们,只是等着铺兵回话。没过多久,就有一铺兵从大军右边飞驰而来,飞奔到朱楩的马车旁说道:“殿下,右方发现敌军,不知人马多少。”伴随着他的汇报,从大军的右边也传出喊杀声。

“殿下,大军左方发现敌军,难以探知人马多少。”又有一铺兵从左边赶来,对朱楩奏报道。

“这是怎么回事?”一名侍卫脸色煞白的说道:“怎会忽然有这许多人马同我军交战?”

朱楩却不在意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来打他,下令道:“快去将左右两边的情形都告诉沐昂,让他筹谋是战是退。”

又吩咐道:“王烈,张有,你们马上突出重围将此事禀报蓝将军,回报古瓦哈蒂。”一边说着,朱楩用最简略的语言将事情大概写了写,既没有夸大也没有轻描淡写,完全按照现在的情形写。写完后交给这两个侍卫。

“是,殿下。”他们二人答应一声,分别骑马而去。

“殿下,您派人送信给蓝将军,是觉得敌军想要围歼我军?而且觉得我军不是敌军的对手?”等这两个侍卫骑马跑开了,才有人反应过来出言问道,而且脸色比刚才那人更加苍白。

朱楩将纸笔收起来,靠在马车上缓了口气,正要解释,就听盛庸说道:“若仅仅想要守住巴布纳城,敌军只需派兵在前阻隔,不需兵围三面;既然敌军派兵包围我军三面,那就是要围歼我军。而据蓝将军的书信所言,虽然北印度诸国联军的统兵大将都用兵大胆,可总不至于敢用二三万人马围歼我军六万将士,兵马至少比我军要多。此战敌军又必定是有备而来,我军却对此毫无准备,胜算不大。虽然未必一定会败,但用兵者为虑胜先虑败,必须考虑万一打了败仗如何是好。殿下派人告知蓝将军,十分妥当。”

“盛将军所说不错。”朱楩道:“敌军早知我军要南下攻打巴布纳城,也大略知晓我军兵马多少,还敢摆出围歼之势,统兵大将必定十分有信心。既然如此,我军应当做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说了这五个字,说话之人沉默下来。他知道最坏的打算是什么打算:全军被敌军包围,即将被全歼。

“就是最坏的打算!孤也不愿落入最坏的情形中,可若是发生这种情形,我军即将被敌军围歼,蓝将军却仍然按照从前的安排用兵,多半还要再吃大亏!所以必须将此消息告诉蓝将军!”朱楩说道。

“千万不要落入最坏的情形!”有人低声嘀咕道。

“那,就看敌军到底有多少人马,是不是真的能衬托起他们的野心了。”朱楩却听到了这人的嘀咕,又道。

一时无人再说话。过了一会儿,沐昂派人来告诉朱楩,正面交战的敌军战斗力很强,而且人数众多,麾下的将士血战多时竟然仍然没能打退敌军;这也罢了,左右两面的敌军也十分善战,并且兵马比他们更多,已经有些支撑不住。沐昂决定向后退却,寻找一利于防守之地。

朱楩当然不会反对沐昂的命令。他知道令出多门的坏处,自己已经将指挥权交给了沐昂,就不会干涉,何况他也觉得暂且后退是正确的。听到铺兵的回报后,沐昂当即率兵且战且退,快到天黑时总算与敌军脱离。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之后三日,他都不得不带领将士后退,一直到退无可退。

……

……

“将军,明军已经被彻底包围了。”一个身穿传令兵军服的士兵对另外一名身着精细铠甲、头发花白之人行礼说道。

“嗯,我知道了,你退下吧。”花白头发的将军点点头答应一声,让他退下了。

等这个传令兵离开后,站在花白头发将军身旁的人纷纷用高兴的语气说起话来。“明军已经被彻底包围了,彻底逃不出去了,这真是太好了。”“是啊,我军就能全歼这支明军了。就算有少数将士能够逃脱,但也彻底被打散,也可称之为全歼。这,这可是怎么也想不到的!”

“谁说不是呢!我查了明军的战绩,数千人的小战不算,兵力相差悬殊不算,从明国纪年的洪武十三年,也就是三十三年前开始,明军在数万人的大战中至多是不胜不败,从未战败。之前在达卡城的战斗也没能竟全功,不好说打赢了,何况我军兵马是他们的两倍;九年前的哈密之战,明军更是一举打垮了帖木儿率领的数十万大军。可这样一支战无不胜之兵现下却被我军包围,即将被全歼,就算其中不少人不能算是正牌明军,但也可以说算得上惊天动地的功勋了!”

“还是萨尔哈将军指挥有方。”有人对花白头发的将军称赞道:“将军的指挥真是太厉害了,不仅从一开始就占了先手,而且步步紧逼,逼迫明军不得不按照萨尔哈将军的意图后退,一直到退入绝地。我从未像佩服将军您这样佩服其他人。”

“都是真主保佑。”萨尔哈却只是淡淡的说道。

此时他们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小山坡,大概有十多丈高。小山坡四周是他们所率领的军队的营地;而从小山坡向北看去,在一条河流以南,有一片通火通明的营地。虽然此时天已经黑了看不清,但萨尔哈知晓,在这座营地的门口树立着几杆大旗,其中有一面是大明的日月旗。

从那一日三面包围明军起,已经又过去了四日。萨尔哈在当日凭借精挑细选出来的地形,与比对手多得多的兵马,成功逼迫明军后退。但他却并未全军压上要一举击溃明军,而是让明军退走。可明军退走的地方他早就算计过了,这一步一退,他就只能继续向后退,一直退到阿德赖河南岸,一面是河流、三面被包围退无可退的境地。

“萨尔哈将军,我又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将军。将军您带领我们出兵时还并不知道明国的岷王要带兵攻打巴布纳城,为什么就能断定他一定会带兵南下?”待许多人都称赞过后,有一人问道。

“哈伦,你知道为什么明国的岷王忽然会带兵想要攻打巴布纳城么?”萨尔哈反问道。

哈伦摇摇头。萨尔哈对此也毫不奇怪,继续说道:“这是因为有巴布纳城附近的佛教徒逃到锡拉杰甘杰,告诉他巴布纳城十分空虚,驻守的兵马很少。”

“这些佛教徒竟然吃里扒外!”皮肤白皙的哈伦咬牙切齿地痛骂起皮肤黝黑的印度佛教徒来:“我就知道这些佛教徒靠不住,还不如婆罗门教徒,竟然敢向明军泄露我军的机密!等返回巴布纳城后,就将城中的佛教徒全部杀死!”

但他却听到了令他非常震惊的事情。“是我指使他们向明军泄露此事的。”萨尔哈说道。

“萨尔哈将军,您?您想以此引诱明军攻打巴布纳城?可是您就有这么大的把握朱楩一定会想要南下?”哈伦不傻,萨尔哈又绝对不会叛国,一下子猜到了他的目的。但就算这个情况被朱楩知晓了,他也未必一定会攻打巴布纳城吧?尤其这次抽调这么多兵马,可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若是没能达到目的损失太大了。就算萨尔哈应当也不敢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赌明军一定会南下。

“这,就是基于对明军将领的了解了。”萨尔哈解释道:“与任何一个人打仗,都要先了解这个人。朱楩虽然也是一位藩王,打过很多仗,可因为没有打过被许多人瞩目的大仗名声比不上中亚的尚炳。他又觉得自己的能力不次于尚炳,一直想要打一个大胜仗。并且他的胆子也不小,这样的人在得知巴布纳城空虚后岂会不想要南下攻打?”

“而且,此时在孟加拉之地,我军总兵力占劣势,蓝珍又在东面与南面步步紧逼,他此时又指挥着五六万人马,认为即使攻打巴布纳城不成功也不会有多大损失,我军抽调不出足够的士兵打败他,也不用担心后果。所以他一定会攻打巴布纳城。”

“您一直在研究明国的藩王或将领?”哈伦愣了一下,出言问道。

“是的。我在家乡居住的那段日子,经常托人找来有关明军各个将领打仗经过的书籍,研究他们的指挥风格。幸好明军非常重视战例研究,所有将领打仗的经过都要记录下来。虽然在一般的书店里买不到记录战例的书,可这些书也不是非常隐秘,找到讲武堂的仆人,偷偷贿赂他一点儿钱就能买下来。”萨尔哈说道。

“您早就预料到会与明军再交手?”

“不,我当时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出于习惯。”

第1351章 汉洲攻略(十四)第1813章 统治阶级第601章 竞买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终于有个结果了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539章 答应第427章 高煦与渗水第1441章 对欧洲的谋划—三个共和国的要求第828章 多邦城——调兵第135章 宣府第1313章 准备第529章 喜脉第502章 五城兵马司第1417章 意外的访客第99章 通知第718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安南谈论第1400章 点评与《古文尚书》第50章 老朱亲口说要近期册封皇太孙了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685章 行刑第361章 济南城外第1119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沙使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登陆第424章 惊动第1738章 出人预料的变化第1221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之前就想废的人(上)第53章 面馆以及徐家初出场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367章 济南城中的官员第1454章 银行业第1492章 苏州惊变——亲情与筹钱第760章 南巡——有关之事第1083章 最强男人对话(一)第1257章 说话嘱咐第518章 为什么第1450章 印度攻略——军费第387章 喜欢第658章 攻缅——空虚的阿瓦城第434章 对于他们的处置第1415章 李家——惊呼第972章 又毕业一批第1728章 无数大学生的心里阴影。祝书友们端午节快乐!第544章 听到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69章 春和殿纪事第1724章 和母亲的对话第1740章 伟大的航行(二)第63章 旧的结束第266章 又一名先生第70章 宝钞战争——应天府误事第1159章 供述与返回第378章 两地的变故(四)第1135章 实话第403章 犒军救国之计第131章 三王齐至第162章 抚慰第1462章 爵位改革与教徒的反应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126章 兖州事件——最后抓人第1277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节快乐)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1126章 傅安与理番院第1117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破城第1101章 战乌鲁木齐——终了第1225章 查处完毕第767章 大案——冲着谁来第1003章 在吐鲁番第918章 对战程朱理学——结束第602章 开张大吉第404章 目眦尽裂发尽上指冠第1688章 商议与后患第105章 殉葬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张碳的任命第793章 大案——延后第393章 徐州议事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两个与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节)第100章 后续第1416章 身为家主第956章 英雄魂归第643章 南婆罗洲第1239章 真正的学校——答疑解惑第402章 吴桥第1490章 如何对付传教士第793章 大案——延后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348章 乡试与文会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253章 农业改革——从单位土地最高产量到单位个人最高产量第1371章 吉哈诺与克拉维约的对话(下)第894章 现在就要开始为下一次大战做舆论准备了第138章 战——两边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与更北第1055章 最终决战——常继宗第1346章 南洋风雨——三宝垄守城第172章 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