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章 哪里来的援兵?

战场上,两支数万人马的军队仍在搏杀,每时每刻都有数百人战死。但其中一支军队正在逐渐后退,似乎想要与敌军脱离解除,结束这一天的搏杀。敌军的统帅似乎想要将对手全歼,不愿停战,但太阳渐渐落下来,天空越来越暗,敌军统帅也只能放弃追击,收兵回营。见到敌军回营,后退的这支军队统帅松了口气,命部分士兵仍然保持警惕,大多数士兵开始伐木,搭建营寨。属于统帅的几间帐篷当然最先在营寨的中间被搭建起来。

“明日一早,只能退兵了!”在一间帐篷里,赛义德环视了下方坐着的诸位将领,沉声说道。

将领们都默默无语。今日他们已经手段尽出,可仍然没有打败明军,继续在这里与明军交战也毫无意义。等到其他地方的明军发觉对面的敌人兵力薄弱、发动进攻,整条防线都会溃败。若是其他地方溃败能换来歼灭当面的这支明军也就罢了,但既然摆明了无法歼灭,还是趁早退兵得好。

但他们并不甘心就这样撤兵。此战可以说是打败明军、保住国家的最后希望,这一战没能取得成功,就算撤走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等到德里城被明军攻陷,德里苏丹国被明军灭亡,他们就算能保住性命,可之后一直生活在异教徒的欺压之下,有些人觉得还不如死了。

“苏丹,就算撤走也不过是在德里城等死,还不如在拉合尔城与明军拼了!”一名将领站起来说道。

“其他人是怎么想的?”赛义德没有马上搭话,而是又问道。

一时无人接话。过了一会儿才有人说道:“苏丹,既然你下令撤兵,我们就听从你的命令。”

“宰希尔,你怎么能这么说话!这一战不能达到目的,就算退回了德里城,最后等到南方的明军北上,战争最后仍然免不了失败。所以退回德里城有什么意义!我知道了,你身为部族首领,北印度的天方教徒又这么多,即使明国统治了北印度也不会、更不敢太过严厉的迫害天方教徒,更不会迫害像你这样的部族首领。你仍然可以在新的统治者哪里获得一定的权势和地位,在自己的部族中仍然享有奢靡的生活。所以你不怕德里苏丹国战败。”

“但是你难道就愿意之后一直在异教徒的欺压下生活!你身为不信奉明国主流宗教佛教和道教的人,地位始终比佛教徒和道教徒低一等,你难道就愿意这样?而且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一代仍然可以享有一定的权势和地位,享有奢靡的生活,但随着明国不断打压天方教徒,天方教徒的人数会越来越少,等到你孙子那一辈,明国或许就不用担心严厉迫害天方教徒会导致的严重后果了,因为天方教徒的人数将会少到即使全部反对政府、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的地步,明国就敢给予天方教徒最后的选择:要么改信,要么去死!你是愿意自己的子孙后代改信其他宗教,还是愿意他们全部死去!”头一个说话的将领大声斥责后来说话的这个将领。

“扎希德,你这是在怎么说话!”宰希尔说道:“讨论是否要撤回德里城,你竟然对我进行叱骂和人身攻击,你这是讨论问题的态度么!”

“你……”扎希德正要再说什么,高坐于上的赛义德忽然说道:“扎希德,宰希尔说得对,不要说其他事情,仅对是否撤兵进行讨论。”

“苏丹!”扎希德抬起头看了一眼赛义德,但最后只能答应:“是,苏丹。”

“我反对撤兵!”他又将自己的观点重复了一遍,之后气呼呼的坐下。

众人随即讨论起来。有些人支持扎希德的想法,但大多数人都想要撤兵。扎希德其实说的没有错,即使德里苏丹国被明军所灭,因为北印度现在的天方教徒人数很多,明军也不会对天方教徒进行屠杀,对于手里有兵的将领和部族首领还要笼络,就算地位比不上在德里苏丹国时的地位,可生活也不会变差。至于子孙后代要遭遇的事情,想那么远做什么?谁知道几十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没准明国忽然就崩溃了呢。如果真的落到扎希德所说的境地,那就是真主不再庇护祂在印度的信徒,改信其他宗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见到大多数人都支持撤兵,扎希德非常生气,正要站起来再说什么,就听赛义德又道:“既然众位将军都支持撤兵,那明日凌晨就从拉合尔城下撤退。”

“苏丹!”扎希德又大声叫道。

可赛义德却没有理会他,而是让将领们都出去。众人忙站起来,对赛义德行礼后退下。扎希德见旁人都离开了,也只能离开这间帐篷。

等帐篷中之剩下他独自一人,赛义德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窗户边掀开布帘,看向今日的战场方向,回忆起今天这一战的后半程。

“援兵!哪儿来的援兵!”当打着明国旗帜,足有数万人的军队在东面出现后,赛义德不敢相信的看过去,同时大声叫喊道。

他实在难以接受忽然有明军的援兵出现。本来随着他的伏兵出现,明军丝毫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伏兵,更料不到会有这么多骑兵,已经逐渐显露出败相;可随着这些明军的援兵出现,原本已经快要认命的将士们忽然又士气高涨起来,奋力与他麾下的士兵搏杀,一时无法消灭,更没有办法撤退,等到援兵杀过来,腹背受敌之下此战必败。

而且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支预备队是哪里来的。所有已经进入印度的明军他都安排了细作在征召的民夫中,任何一支

“快,叶齐德,带领你的士兵去阻拦明军的援兵!”赛义德对身旁一位将领吩咐道,同时心里庆幸:‘幸亏我出于谨慎还预留了一支预备队,不然此战就输了。’

“是,苏丹。”叶齐德毫不迟疑地答应一声,转身出去带兵阻敌。不一会儿,最后一支尚未接敌的军队杀向东面,很快与明军的援兵搏杀起来。

战场顿时分做两块。一块是赛义德的主力军队想要歼灭宋瑄统领的明军,另一块是援兵想要冲破阻拦救援,两处战场的交战双方都知道如果自己这边失败,此战就败了,所以都竭尽全力拼命与敌人搏杀。一时间,不论是明国人还是印度人,更多的士兵战死倒在地上,鲜血将地面染成了紫黑色。

但局势仍然倾向于印虏。明军的援兵也是远道而来,并未休息体力不足,面对已经休息了多半天的印虏士兵一时竟然冲不破敌人的阻隔;足足有五万人马的印虏骑兵战斗力又远胜步兵,按照这个情形发展下去,明军此战仍然会失败。

但就在此时,宋瑛带领伊吾右卫的将士从军营中杀出,杀向印虏骑兵的后背。赛义德对宋瑄仍然留有预备队也有所预料,但他自己的预备队已经派出去阻拦明军的援兵,哪里还有军队能够用来对付伊吾右卫?他只能命部分充作伏兵的骑兵调转马头迎战。

伊吾右卫是宋家的最重要的两支军队之一,宋晟、宋瑄两代都着力增加伊吾右卫的战斗力,十分强大,即使印虏士兵已经有所预料,但一时仍然抵挡不住,被杀得节节败退。

见此情形,赛义德不得不放弃全歼明军一部的想法,下令放开包围,将军队重新集中起来。被包围的明军将士当然迫不及待的从包围圈中杀出来,保全了自己的一条性命,但影响了伊吾右卫追击印虏。仿佛打到一半中场休息一般,两军一时停止了接触。

但稍事休整,宋瑄又命明军冲上去与印虏搏杀。随着援兵赶来,明军的总兵力比印虏更多,现下印虏又并未建起营寨,是全歼他们最好的机会,宋瑄岂会放过?

面对又冲上来的明军,赛义德也只能下令士兵们接敌。之后双方从中午打到伴晚,一直到天色越来越暗,已经快要看不清对面的人影了,宋瑄才下令退兵,停止了这一天的搏杀。

‘难道真的是真主不能再庇护祂的信徒,东方佛教与道教的神仙并不是伪神,而且比真主更加伟大?’想起在关键时刻出现的明军援兵,即使赛义德是非常虔诚的教徒,也忍不住这样想到。

“苏丹,炊事兵已经将晚饭做好了,您现在要不要吃饭?”这时他的一名侍卫走进来,低声问道。

“我现在没有胃口,先放着吧,过一会儿我就去吃。”赛义德回答。

“苏丹。就算战事不利,您也要吃饭。数万大军都要听从您的指挥,您如果因为不吃饭病倒了,还有谁能指挥这支军队?您一定要吃饭。”侍卫劝道。

禁不住侍卫反复劝说,赛义德只能答应现在就去吃饭。侍卫马上眉开眼笑起来,说道:“我这就把饭菜给您端来。刚才担心放凉了一直没端来。”

不一会儿侍卫将晚饭用盘子端过来,放在桌子上,赛义德叹了口气坐下来,开始吃饭。

“苏丹,您也不用自责。今天要不是那些援兵忽然出现,这一战肯定能够获胜!那些高原上野蛮人也是的,明国同我国的战争,他们干什么掺和……”侍卫又道。

“你说什么?高原上的野蛮人?”侍卫说到一半忽然被赛义德打断。

“是啊,高原上的野蛮人,那些明军的援兵,不是汉人,而是生活在高原上的,信奉佛教或婆罗门教的野蛮人。”

“是藏人和马拉人?”

“就是他们。也不知明国怎么说服这些野蛮人愿意参与这一战的。”

“说服这些野蛮人很容易,只要打出佛教或婆罗门教在印度复兴的旗号,就能让他们答应……”赛义德虽然一开始楞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而且还语气轻松的向侍卫解释。但他说到一半,忽然停住了,而且表情变得难看起来。

第1081章 没品与出乎预料第1474章 下旨第1072章 决战——差不多了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429章 甄选舍人第568章 命名与赏赐第341章 讲武堂人才与整顿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1454章 银行业番外14:大辩论下第1788章 工业时代——法典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声第859章 南定——粮草大营的对战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战(一)第1034章 祭奠与论功第586章 五皇子第401章 朱蓝第1257章 说话嘱咐第1174章 插入第1721章 商议攻打埃及 正式开始了第1061章 决战——阻拦第1279章 杭州事第1376章 酝酿风暴第953章 婚姻第706章 接见使者之前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296章 为什么选择骑马第339章 举荐与偶遇第663章 攻缅——明吉斯伐修第1027章 攻城与守城第636章 各方折冲第555章 废举人和印度数第223章 读书之苦与文采飞扬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103章 应酬第155章 爷孙夫妻第1214章 在人市续第245章 建议与谋划第1662章 巴布纳——去巴布纳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节)第311章 杨栽第1119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沙使第1505章 苏州惊变——转折第843章 军医番外12:政府、政党与辩论第513章 怀孕与学习活动第728章 对安南的决定第255章 想法和英灵第969章 计算第1692章 尴尬第645章 铁纪铁第1341章 汉洲攻略(九)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1748章 见面商谈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两个与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1163章 蒙古谋划——机会第938章 黎澄第851章 忘了第585章 第一个生日第1443章 对欧洲的谋划—热那亚的解释和原因第192章 初议分封——西域现状第596章 了解第67章 济州岛养马第269章 惊动第671章 经纬西南——回师田地与佛第842章 占领升龙城第383章 徐家与文官第540章 昀芷微服与宣锦衣卫问话第898章 庆功宴(一)第797章 广州人的反应第358章 拿下调兵第1019章 赶路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1239章 真正的学校——答疑解惑第1037章 铁门关之战——礼物第278章 相第987章 不得不应酬啊第1657章 巴布纳——围攻第595章 应对第643章 国旗国徽第1479章 嘱咐第1353章 汉洲攻略(十五)第757章 南巡——广東事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审和处决第1797章 强调科学的重要与倒数第二次改革第894章 现在就要开始为下一次大战做舆论准备了第251章 读书第308章 封第1005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上)第36章 祖孙相处——第一次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969章 计算第567章 新生宗室与二次北巡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376章 酝酿风暴第1007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下)第1218章 军事改革——开始第589章 湘王第1777章 第四件事与李泰元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