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7章 设立总督的缘故与昀芷

朱贤烶点点头,但没说什么,只是等着他之后的话。蓝珍苦笑一声,缓缓道来。

“殿下,你应当还记得就是两年前的时候,建业十三年年底从拂菻来了几个国家的使者向大明朝贡,建业十四年正月初一陛下接见了他们之事?”蓝珍说道。

“这事我确实听说了,不过这和皇兄在印度设立总督府管辖土地百姓有何干系?拂菻在哪我也知晓,离着印度八竿子打不着。”朱贤烶说道。刚才那么多人在,商议的还是事关他们藩王的大事,他与朱高煦就不敢较为随意的称呼允熥,只能称呼陛下;现下只有他与蓝珍两个人,朱贤烶也就称呼为皇兄。

“拂菻确实距离印度极远,本不不会与印度有关联。但当日拂菻来的几个国家使者所商议之事,却与印度有了关系。”蓝珍又道。

“什么关系?莫非拂菻人图谋印度?不对,不对他们的国家离着印度太远了,不论从哪儿想要进兵印度都会经过他国之土,可图谋不了印度。”朱贤烶半是自言自语,半是对蓝珍说道。

“拂菻人确实有所图谋,但图谋的并不是印度。”蓝珍不等朱贤烶再次出言打断,继续说道:“拂菻人图谋的是埃及。”

“埃及?”朱贤烶想了想,才想起来这个地方。“埃及的地理位置确实非常要紧,据说其正好位于从拂菻前往大明的海上咽喉要地,就凭过路的商税就已经富得流油了。这一地又离着拂菻十分近,拂菻人图谋埃及也正常。但这与大明有何干系?与印度有何干系?莫非,”朱贤烶忽然想到什么。“皇兄约定与拂菻人共谋埃及?”

“殿下聪慧!”蓝珍说道:“埃及这个十分关键之地,陛下也有心夺之。但这一地离着大明太远,所以陛下与拂菻的卡斯蒂利亚合谋夺取。陛下将派出一位皇子与卡斯蒂利亚的公主成婚,共同统治埃及。从埃及向东这一一条水路,以后也将由大明控制。但从中原,哪怕从南洋前往埃及都太远了,可不方便。正好印度距离埃及较近,又十分富庶,所以陛下决定以印度为远征埃及之兵的出发地。”

“所以陛下要在印度设立总督府统辖百姓,而非全部分封给王爷。殿下您也是藩王,若是有大军过境,让你无偿供应大军开销你可愿意?想必殿下是不愿的,少不得与朝廷扯皮。既然如此,为了大军远征埃及更加方便,设立总督府统辖百姓。陛下还说过,等控制了埃及,若是总督府治理百姓治理不好,就再撤销了,加封藩王。”

“原来如此。我说呢,皇兄怎么一改往日的国策,原来是这样的目的。”朱贤烶又有些感慨的说道:“远征埃及,皇兄的野心真是太大了,东面还不断向汉洲大陆遣送百姓,北面加封了安王、永王等王爷,南洋又有我们,又占了印度,这已经是极大的地方了,竟然还要图谋埃及。实在是常人所不能及。”

“陛下当然是常人不能及的。”蓝珍说道。

“你说得对,是我错了。”朱贤烶笑道:“既然疑惑已经解了,我就不到绕蓝将军了。回去过年了。我再向蓝将军拜个早年,祝蓝将军公侯万代!”

“多谢殿下。下官也祝殿下福泽绵长。”蓝珍道。

“福泽绵长么?”听到这话,朱贤烶的神色却又暗淡下来。他现在还没有儿子,将来也未必会有儿子了,如何福泽绵长。但他也知道蓝珍不是故意刺他,这样嘀咕一句就又在脸上堆起笑容来,与蓝珍说笑几句离开帐篷。

等他走了,蓝珍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说道:“真是只顾着琢磨如何让殿下相信在印度设立总督府是为了远征埃及,就忘了其他了。好在殿下未发作。”他在‘福泽绵长’这四个字说出口之后就意识到坏了,但当时就道歉反而更不好,只能含糊过去。也幸好朱贤烶没有误解他的意思。

蓝珍拿起毛巾擦了擦脸,重新坐回椅子上,吩咐护卫传饭。他不是藩王而是朝廷的大将,与属下的将士过多在军事之外的领域接触未必是好事,干脆和护卫们一起过年,下午了去各个卫所巡视一番,吩咐多加点儿肉就行了。

可去传饭的护卫还没回来,却又有一人来了。这人走进帐篷与蓝珍打了个招呼,又扫视一圈见没有旁人,说道:“蒲王信了你的话?”

“瞧他的表情,应当是信了。”

“蒲王是这么好骗的人?”

“什么叫好骗。曹兄弟,我说的可是实话,就算他精通算卦之术,不,他若是精通算卦之术反而是好事,那他就能完全确定我说的是真话了。”蓝珍道。

“你说的确实是真话,但却不是全部的真话。”被叫做曹兄弟的人又笑着说道。这人当然就是允熥在任命的副将之一,曹行。允熥拿他当做朋友,对他比对旁人的信任更多,所以蓝珍知道的事情,他也知晓。

“全部的真话,就算是陛下也不敢说。陛下能说,是担忧有藩王在印度做大,以后不好控制?”蓝珍说道:“亦或是不打算将印度本地的百姓当做中原的百姓对待,即使是婆罗门教徒也会低一等?后一点确实可以与藩王们说,但若是让文臣知晓,陛下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而且陛下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印度实在是太富庶了。若是真有一藩国统一印度,不,哪怕是统一北印度,凭借与中原的距离,朝廷也奈何不得。更要紧的是,若是有一藩国统一印度与朝廷决裂,为了巩固政权或许会投向天方教一方。咱们都看过陛下让人读的有关伊尔汗国事迹的书,伊尔汗国在统辖波斯等地后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接受天方教,大多数蒙古人成为天方教徒,又过了几代,就与当地人分不出来了。陛下也想着将中原的文明传播各地,而不仅仅是让汉人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可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且中原也需要金银。陛下不断进行改革,有对朝廷的改革,有对军队的改革,有对民间的改革,还要大力支持开疆扩土,哪样不需要钱?若不是有从汉洲大陆来的金银,恐怕支撑不下来。既然印度这样富庶,从印度刮金银回中原也没什么不对。至于不把印度百姓当做中原百姓对待,这更没什么不对。印度人不论从哪一点来说都与大明不同,就算是朝堂上那些道貌岸然的言官,难道内心里真的会将印度人当做自己人?问他们招一个印度女婿或者娶一个印度儿媳,还是十分富裕的刹帝利出身,愿不愿意?肯定不愿意。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

“还有一个缘故,陛下没和我说,是我自己猜测的,但觉得也八九不离十。为何首先在印度设立总督府?陛下也确实存了实验一番到底是否能在中原以外之地实行总督制,而不仅仅是分封制的意思。若是总督制,或者更进一步,由朝廷直辖也不会酿成乱子,陛下当然还是愿意直辖。而为何从印度开始实验,则是因为印度人实在是太好统治了,只要与上层的婆罗门、刹帝利结好,不逼得连婆罗门和刹帝利都忍受不下去,就能统治印度,不会被推翻。若是连印度都没法实行总督制,那其他地方更加不成。”

“罢了罢了,我也没说道理不对,你这样做什么。”曹行笑道。

蓝珍也笑了,拿出两个杯子,举起小壶向两个杯子里倒了点儿,将其中一个杯子推给曹行,又道:“这几日一直没能找到人说这番话,心里憋闷,正好你也知晓,就和你都说出来。”

“你这里果然有酒。我一直怀疑你有酒,但一直没能找到,今日终于露馅了。”曹行没说之前的话题,举起杯子抿了一口,笑道。

“怎么,你要没收不成?”

“仗都打完了,今晚就连将士们都能喝点儿酒,我没收做什么?不过你倒是提醒我了,我得赶紧回去,把没收的酒都换回去,不然他们该拆我的帐篷了。”曹行又抿了一口,忽然想起来这件事,说道。一边说着,他就已经站起来,又对蓝珍说了一句“过一会儿等我吃饭”就跑出了这间帐篷。蓝珍也笑着抿了一口酒,对已经将饭菜端来的护卫道:“再去拿一份来。过一会儿曹将军来和咱们一道吃饭。”

……

……

“公主,发生了什么事?蓝将军传来了什么命令?”见到手里拿着蓝珍传来的文书的昀芷愣了一下,张无忌出言问道。

“都是自己人,称呼这么生分做什么?”昀芷却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

闻言,张无忌有些不好意思的扫视一圈,才说道:“夫人。”

“相公,你我夫妻,又没有外人,称呼可不要生分。”面对周围马上闪烁起来的带着笑意的目光,昀芷丝毫不在意的说道。

她不在意,但张无忌还做不到不在意,脸皮有些泛红,为了转移话题又道:“夫人,蓝将军有何命令?”

“倒不是蓝将军的命令,而是三哥的命令。”昀芷道:“三哥这次没在印度再加封藩王,而是将除孟加拉以外的地方一分为三,分别委任了你与杨峰、沐昂为总督,统辖百姓。”

“啊?”听到这话,张无忌也不禁愣了一下,随即脱口而出:“陛下这是怎么了?怎么忽然不再加封藩王了?莫非是要停止加封藩王?”

“可不能乱说话!”昀芷马上止住张无忌要说的话。张无忌也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失言了,这样的话可不能随便说,忙捂住嘴。

不过他其实不必如此,因为在场之人一时都有些震惊,没听到他的话。虽然这些人大多都只是昀芷的护卫,但也知道陛下已经加封了许多藩王,可忽然不在印度加封,实在是让人忍不住多想。

“此事多想也无益。相公,既然三哥任命你为总督,蓝珍又叫咱们去德里城商议如何组建总督府,咱们就只能先将差事接下来。至于之后,等回了德里城,为妻马上给三哥写信,询问为何如此。”昀芷又道。她可是最受允熥宠爱的妹妹,从她对他的称呼是‘三哥’而不是‘皇兄’就能听出来。同样敢写信询问允熥。

“至于随你而来的明教教徒,为妻的意思是暂且留在此地,而不是带到德里城。我想着,你的辖地还是离着中原近些好,选在孟加拉旁边,而不是德里城那边。”昀芷又道。

“就依你的话。”张无忌这时脑袋里一团乱麻,随口答应道。

第127章 兖州事件——道教第272章 掩护与实录第222章 军医系统第1251章 反应第1790章 工业时代——富裕人口做什么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380章 嘱咐大臣第849章 伪军第470章 对联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342章 婚礼与学习考虑第884章 巫蛊问案(一)第694章 滇缅的询问第630章 惊奇和无衣第740章 忘记的事第1504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262章 医学进步第391章 兖州与辽西第1008章 额尔齐斯河与甘州第157章 郡主第110章 见蓝珍第663章 攻缅——明吉斯伐修第1783章 格致院视察——为女儿高兴与长相第486章 惦记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绪第69章 春和殿纪事第609章 姐夫之命第1167章 曙光第1237章 真正的学校——开学第1307章 张无忌第1674章 用什么办法挑衅第1159章 供述与返回第1004章 面对危险的局势第798章 广州人的反应续第116章 兖州事件——分析第1713章 剑指……第1760章 开罗——自称国君第311章 杨栽第1389章 教徒与意外的点评第417章 前世第652章 岷王——过兵第999章 来自撒马尔罕城的决策——蒙古炮灰?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735章 两方说话第237章 开海首日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735章 两方说话第466章 逛上元灯会第1346章 南洋风雨——三宝垄守城第1172章 漂的缘故第319章 内宫贪腐案(三)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365章 对阵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06章 婚礼第437章 宣府城外的猎户第1205章 外交无小事——事情的经过上第1040章 铁门关之战——赐水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275章 改革与枉法第517章 律法严苛么第1433章 打架与缘故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505章 编户齐民第1015章 坏消息一起来第1118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真正的选择第439章 许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战第865章 在广州过年(二)第889章 撒土士杨王靖韩色第474章 第三次第1184章 所有学校的变化第1403章 偷尸体第1035章 铁门关第1277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节快乐)第13章 初到兵部第648章 粮食第845章 安南士绅第802章 琼州事末开始第1470章 大吵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641章 李常问制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1074章 决战——包围与中心开花第903章 回京前的杂议第1146章 供奉格鲁派第127章 兖州事件——道教第276章 连带处置第358章 拿下调兵第545章 审讯缘故第1691章 倒是十分关心旁人的婚事第924章 由此所引发的——等着第1729章 命名与敏儿的直觉第379章 两地的变故(五)第1696章 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1049章 最终决战——夜袭?第1493章 苏州惊变——狮子林的方向第389章 兖州城下番外20:祭拜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