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 剑指……

朱芳远见他的表情不像是作伪,也有些迷糊,问道:“既然如此,大明皇帝想要做什么?除平靖祸难、恢复秩序之外。”

“陛下自然不仅要恢复表面上的秩序,更要恢复朝堂秩序。”朱允熞继续说道:“此次变乱,是由上王坚决要求处置金家而起。陛下认为,金家所作所为并无错处,不仅不应处置,反而应当予以嘉奖才是。”

朱芳远的神情微微一动,但随即恢复平静。他都已经最好了最坏的打算,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儿折他面子的事情而动怒。他内心反而略有些高兴,因为既然明军这样处置,显然真的没有罢黜他们家族国君之位的想法。‘不论这次明军捞走多少好处,都罢了,以后更加小心的侍奉大明就是了。我以后也完全不再理会朝堂之事。’

他正想着,朱允熞又说了几件要做的事情。当然,在将这几件事情说完后,朱允熞说道:“这些事情本应由你们处置,但既然明军暂且接管了朝鲜,这些事情就由陛下直接吩咐。我等会将所见所闻写作奏折送至京城,由陛下下旨。”

“陛下亲自下旨处置朝鲜的暹粒小事,臣十分惶恐。”朱褆说道。

“陛下乃是天下万民之天子,朝鲜百姓也是陛下子民,陛下亲自处置虽说是你等的失职,但倒也合乎礼仪。”朱允熞道。

听到这话,朱褆再次行礼,表示惶恐。之后他说道:“不知二位殿下还有何事要说?若是并无其他事情,我就吩咐户曹的官员准备犒赏大军的钱粮。”

“还有一件事情,十分要紧。不过此事不宜在此处说。”朱允熞说道,而且撇了一眼朱芳远。朱褆只得引着他来到旁边的一间书房。待走进书房关上门后,朱允熞从怀中拿出一份文书递给朱褆,同时说道:“这份文书,到底是不是你派人送到京城的?”

“这是那份文书的原本?”朱褆一边接过,一边随口答应。

“自然是原本。”朱允熞回答。但其实这份文书并不是原本。原本的文书上盖的章印使用萝卜刻的,只要是见过真章的人都能认出这个印记是假的。为了更真实些,允熥不得不命精擅模仿他人字体的亲信之人将文书又抄写了一遍,又命人刻了一个足以以假乱真的朝鲜国王大印,盖在上面。

“这并不是我派人送至京城的,我也完全没见过这份文书。”朱褆略微看了几眼,说道。

“既然如此,还请将王妃请出来,我要向她询问此事。这份文书若是你命人写的,那理所应当,并无错处;但除你之外,朝鲜任何人无权请求大明派兵靖难,写这份文书还着人送到京城,乃是大逆不道的罪过。必须查清到底是何人所为,严加惩处。”朱允熞道。

“此事绝对不是王后做下的!”朱褆语气坚定的说道。

“是否为王妃做下的,在下会着人查证。还请将王妃请出。你放心,不会对王妃如何,只是询问几句话,王妃也可带上面纱。”朱允熞语气温和,但态度同样坚定的说道。

朱褆深感屈辱,坚决不愿答应。朱允熞渐渐的也不耐烦起来,出言威胁,又派人将朱芳远叫来。朱芳远同样感觉屈辱,但也知道此时不能不低头,劝说朱褆答应。朱褆不得不同意,但又要求朱允熞必须亲自询问,而且事后不得透露被其他人。朱允熞也答应了。

随后由宦官将金墨玉带来,接受朱允熞的询问。出乎朱芳远预料,金墨玉只是随便问了几句,并没有追问什么,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就离开了王宫。

朱褆当时松了口气。但他没想到的是,过了几日,明军查到了书写这份文书并且送至大明之人到底是谁:金家的金成复。

听到这话,朱褆当时脑袋就蒙了。回过神来后他立刻找到朱允熞,要求查看证据。朱允熞的态度依旧温和,答应了他的请求,拿出证据,还派人将证人带来。朱褆认真的翻看了证据七八遍,又听了证人,也就是金成复的一个下人的话七八遍后不得不承认此事证据确凿,同意抓捕金成复。得到朱褆的同意后,早已将汉城四面封锁的明军派出几十人前往金家府邸缉拿金成复。金家不敢反抗,只能交出他。

金成复对于书写这封文书之事供认不讳,但不承认用的印是从宫里偷得,而说是自己模仿旨意上的印章着人刻的。但明军又派人去搜寻这个萝卜刻的印章,却找不到,翻遍了金家府邸也找不到。

这时又有另外一个被抓起来的金成复的下人招供,说大印是从宫里拿出来印的。两个证人都说印是从宫里拿来的,又找不到金成复所说的萝卜刻的印,只能相信大印是来自宫里。

此事很快传遍汉城,众人惊讶之下都觉得大印是王后偷出来给娘家兄弟用的,或者将文书拿进宫里盖得。还有人冷笑道:“王后这一招可真妙,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己不知此事,只是将大印借给娘家人用了用。”

朱允熞则再次找到朱褆,同他说道:“既然已经证据确凿,金氏金成复伪造文书,理当处斩,奏折已经派人送去京城。不过陛下多半会感念他之前的功劳,减免他的罪过,或许会将他流放到某地。”

“这也罢了。”朱褆不在意的说道。他心中也对金成复感到恼怒,对他被流放认为罪有应得。

但他随即就打起精神,目光直视朱允熞。朱允熞的态度依旧温和,但说出的话却十分锋利。“除金成复外,此事还有另外一人需要被惩处。朱褆,你的王正妃擅自将大印借出王宫,足可以称得上谋叛,乃是十恶不赦之罪。自然,身为王妃需留些体面。我会在奏折中请求陛下斟酌。不过,她多半会被废除王正妃之位,之后或是打入冷宫,或者,会被赐死。”

第376章 两地的变故(二)第1300章 为什么要推行简体字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见第538章 昀芷之言与宝庆之语第1793章 选定张学熙番外13:大辩论上第1249章 解释第1112章 两头商议第706章 接见使者之前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1206章 外交无小事——事情的经过下第1170章 调查第311章 杨栽第380章 嘱咐大臣第46章 再至面馆第893章 朱赞仪的事情第14章 允炆和蔼,允熥发威第657章 攻缅——江头城第322章 后续发展第1717章 远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终于要回京了第945章 在两卫所第1426章 好奇第1153章 谁指使的第486章 惦记第709章 有共同点的谈话第837章 多邦城——继续猛攻第416章 定性与寻人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349章 文会的意外第477章 科举改革(一)第1275章 三人第1414章 李家庆贺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节号第466章 逛上元灯会第798章 广州人的反应续第557章 我来也第373章 在东平州第1467章 迟迟未到第120章 拿人第1325章 汉洲攻略(一)第351章 欲废朱榑第1349章 汉洲攻略(十三)第115章 兖州事件——开始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节)第1384章 投献案的起始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节)第1468章 我喜欢谁?我喜欢你!第1054章 最终决战——猛兽夜袭第411章 北撤第866章 捷报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130章 至山海关第1028章 最虚弱之时第1071章 决战——骑兵第567章 新生宗室与二次北巡第732章 征伐安南——选将之一番外4:分封制的变化二第1511章 惊讶的敏儿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为晚辈第1394章 方孝孺与李士鲁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519章 变革杭州第895章 我来也前传(祝书友们正旦快乐!)第192章 初议分封——叫三王第584章 奴仆第148章 卡廷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袭营第1300章 为什么要推行简体字第579章 舅爷第1534章 赐予《鉴文大典》第299章 人物太多好难选第168章 海第1677章 与明国决一死战第75章 常母密谈第452章 接见使者——南洋、西洋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260章 五城学堂讲课第704章 晚会第693章 海运和询问(求订阅!)第1270章 儿女第158章 李芳远第447章 马和王景弘第1335章 汉洲攻略(六)第1305章 徐家商议番外13:大辩论上番外21:祭祀与许愿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742章 准备与再去讲武堂第227章 帖木儿和生孩子第1286章 活字印刷术第220章 家人和朝鲜请求第263章 酒与子弟第625章 体育第1717章 远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终于要回京了第973章 训话第1348章 南洋风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