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张碳的任命

一直到离开乾清宫的时候,三浦友臻仍然感觉十分不可思议。

他当然想要汉洲大陆的土地。汉洲大陆的土地肥沃,土著对他们敬若神明,想要征服十分容易,在他看来是远比默伽猎大陆更好的地方。

但正因为汉洲大陆太好,所以他不敢向陛下讨要。他向陛下讨要若是引起了陛下的警觉,到时候不仅新地方没要到,陛下查访一番再把东先岛收回去,那他只能切腹谢罪了。

但陛下竟然将南汉洲大陆的部分土地主动赏赐给他,不,赏赐给他们日本人或者说和人,这大大出乎他的预料。‘陛下这样做,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可不相信陛下这是为了和人好。

“而且陛下执意不愿将默伽猎大陆最南端之土赏赐给我,即使我反复解释这处土地之土人并非昆仑奴,而是长相类似于南洋土著的土人,却坚决不信也不答应赏赐给我,这到底是为何?”三浦友臻又自言自语道。

“罢了,不多想了。不论如何,获得南汉洲大陆的一片土地都是好事。我要赶快拿到那五百两黄金,买各种所需的货物,拿到陛下的旨意后就随同前往大明朝廷派往汉洲的船队赶回去。”他脸上浮现出高兴之色。五百两黄金在汉洲大陆不算什么,但在大明,即使是物价最贵的京城也足够二百户百姓一年的吃穿用度了,东先岛现在一共只有不到一千个和人,五百两黄金换成布匹、瓦罐、锅碗瓢盆等常用之物,足够这一千和人数年所用。

‘还要回关东一趟。既然陛下有旨意这次不允许亳王殿下拿走我的东西,我要从相熟的人家多借几个钱,哪怕付一个月五厘的利息也好,一定要借到无钱可解的程度,装满几艘船运过去。明年从汉洲返回的时候路过横滨再还钱。’

‘人也要多拉几个。日本三岛人太多了,早已是地狭人稠,百姓日子过得很苦。但让他们都分散到南洋汉人的藩国中又不甘心。好不容易有了属于和人的土地,要从国内多带一些人过去。一定要将和人的新大陆,建设成十分美丽的地方。’他又想着。

三浦友臻畅想着未来的时候,乾清宫内,文坻也在询问父亲:“爹,为何要将南汉洲大陆的部分土地赏赐给三浦友臻?”

允熥正要解释,可这时卢义已经再次走了进来,他遂对文坻说了一句“待接见过张碳后为父再向你解释”,转过头吩咐:“宣张碳觐见。”

听到父亲的话,文坻暂且停止询问,坐到一旁。但允熥却又说道:“文坻,你暂且出去,过一会儿等为父接见过张碳了,你再回来,为父与你解释为何会将南汉洲之土赏赐给三浦友臻。”

“啊?”文坻惊讶的叫了一声,随即就想半开玩笑半表示不满的说几句话,但又见卢义在场,又不敢说,只能站起来答应一声,与卢义一起走出这间殿阁。见到文坻的表现,允熥轻笑了一下,不过没有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这人身上穿着一件羊皮大衣没有穿官服,脸上的表情十分惶恐,又有些害怕,一走进屋子还没瞧见允熥就跪下说道:“罪民张碳,见过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三跪九叩的大礼行完后马上又道:“罪民心知身犯十恶不赦之大罪,不敢请求陛下宽恕罪民,只求陛下不要牵连罪民的家人。”

在他刚刚三跪九叩完毕的时候,允熥一脸激动之色的想要叫他起来。他派遣张碳离开中原向西探索的时候才是建业二年,距今已有十七年之久,见到张碳,他就仿佛回到自己的青春。当时他还年轻,虽然做过些错事,不如现在成熟,但那毕竟是自己最青春飞扬的时候,回忆起来都是美好。至于张碳没有完全执行自己的命令,允熥也不十分在意,毕竟在派他出去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成为废棋的准备,后来张碳能够送回许多有关印度的情报已是意外之喜,允熥也不会责怪他。

但见到他忽然又开始请罪,允熥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说道:“你有何罪?”

“罪民在阿比西尼亚国得到自由身后,不思继续完成陛下交给罪民的差事,反而在阿比西尼亚国定居下来,苟且偷生,乃是犯了十恶不赦中的谋叛大罪。罪民,”张碳声音颤抖的说道:“理应被处以凌迟之刑。”

张碳心中怕的要死。他当初莫名其妙被带到埃及就已经十分害怕了,虽然后来从妻子索菲亚口中得知之所以带着他们夫妻是因为他妻子献计夺取开罗城,但仍然怀疑文坻有其他目的。后来他们夫妻又被强制带回京城,张碳左思右想,觉得一定是皇七子殿下认为他犯了大罪,要带他回去受处置。他这样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害怕,最后觉得一定是自己犯了谋叛大罪,要被凌迟,甚至妻儿也不得保全。

在京城,他战战兢兢住了半个多月,一直没有人来捉拿他,他稍微放了心;可今日忽然有人来说陛下要宣召他。他顿时觉得陛下是要当面斥责他一番后再将他处以凌迟之刑,当时就差点哭出来;但又担心去得晚了连累妻儿,勉强同宣召他的侍卫赶来皇宫,接受陛下的召见。

“你说的倒也不错。”允熥道:“你确实算得上犯了谋叛之罪,将你处以凌迟也理所应当。皇七子在同朕说起你的时候,就说‘虽张碳与其妻对大军征伐埃及立有功劳,但功过不相抵,父皇仍然应当按照《大明律》处置他’。”

“不仅皇七子这样说,李继迁也这样说,说你功不抵罪,仍然应当受到处置。不过毕竟立下了功劳,可以留一个全尸,而且不牵连家人。”

“罪民自知罪无可恕,但请求陛下不要牵连罪民的家人。”张碳又连连叩头说道。

“朕也认为他们的话确有道理,按照皇七子或李继迁之意见处置你也未尝不可。但,”允熥站起来走到张碳身前,说道:“朕不会处置于你。朕不仅不会处置你,反而要奖赏你!”

“陛下!”张碳听到这话,忍不住抬起头看了允熥一眼,不过马上又低下头去。

“你的经历,朕也都听皇七子说起过了。正因为详细知晓了你的经历,朕决定不处置于你。”允熥在殿阁内边走边道:“建业八年,你离开印度,想要向西前往波斯。但当时因沙哈鲁等人互相征伐,波斯一片混乱,你带在身上的大明文书遗失,在战乱中被掠为奴仆,过了二年生不如死的日子,后来被卖给一位大食商人。”

“这个大食商人带着你兜兜转转,后来到了马达加斯加岛。在这里你的日子比在波斯时好些了,但仍备受屈辱。又过了一年,你被一位阿比西尼亚国的使者买走,带到阿比西尼亚国,这使者对你很好,你的日子才真正开始变好。后来你被免除奴仆身份成为百姓,就在阿比西尼亚国定居下来,又娶了两个妻妾,生了几个孩子,凭借自己的手艺过上了还不错的日子。”

“自从离开印度后,你先后是许多人的仆人,你的长相在当地又十分稀奇,想要逃走都难,如何还能继续完成朕交给你的差事?几年后虽然你成为自由之身,但你想要离开阿比西尼亚国也未必容易,免除你奴仆身份那一家愿意让你成为平民百姓,未必愿意让你离开阿比西尼亚国;后来你被这一国国君所知晓,身为唯一一个来自大明之人,他更不会允许你离开了。所以你一直身不由己,根本不能继续完成朕交给你的差事,朕如何能够处置于你?”

“陛下!多谢陛下凯恩!”张碳这时热泪盈眶的连连叩头。他本就因自己吓自己而十分害怕,来到这里又听到了文坻与李继迁对处置他的建议,更加害怕;但却不了峰回路转,陛下竟然认为他过去十年身不由己,不会处置与他,从大辈到大喜,这让张碳如何不激动?让他如何不对陛下感恩戴德?

见到他这幅模样,允熥脸上显露出满意的表情,但很快又收敛起来。允熥高声叫了几个小宦官进来,待张碳哭一阵,逐渐止住哭泣后吩咐他们:“扶张行人起来。”又对张碳道:“既然你无罪,那面见朕不需一直跪着,站起来回话;在你出使之前朕给了你行人之职,也应当称呼你为爱卿。”

“多谢陛下恩典。”张碳又行了一礼,站在允熥身前。

之后允熥问起他家中。张碳回答:“陛下,罪民,臣在阿比西尼亚国,也想寻找长相类似于大明子民之人为妻。但是那里不要说这样的女子,就算是这样的男人都少见,只在国都与最要紧的港口有几个南洋商人,即使带有女眷也不可能嫁给臣,臣只能迎娶当地人为妻。”

“爱卿可还想返回广西祖籍,认祖归宗?”允熥问道。

张碳脸上显现出挣扎之色,但最后还是说道:“臣不愿。臣的三个孩子与中原之人长相有所区别,若是返回祖籍,恐怕会受人歧视。况且臣在外漂泊十多年,也早已不习惯故乡的生活,宁愿继续生活在阿比西尼亚国。”他又行礼说道:“臣,草民请求陛下准许草民返回阿比西尼亚国。”

“这个先不说。”允熥先略过这个话题,又问起他曾经去过的这些地方的情形,张碳虽然想要陛下马上答应自己的请求,但按捺住心思,说起波斯、马达加斯加岛、巴士拉、马斯喀特、阿比西尼亚等地的情形。其中有些事情允熥两辈子也是头一次听说,听得兴趣盎然,不时发问。

他们这样说了好半天,允熥举起茶杯喝了一口,张碳以为陛下不会再询问什么,琢磨再次向陛下请求允许他返回阿比西尼亚国。但他话还没出口,就听允熥放下茶杯又问道:“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土人,真的不是昆仑奴长相?”

“启禀陛下,当地人绝非昆仑奴。在臣看来,当地人类似南洋土人。不过,他们身上或许有昆仑奴血统。当地人有时也去默伽猎大陆上掠夺昆仑奴充作奴仆,就有人奸了昆仑奴女人生下孩子。不过这样的人极少。”张碳回答。

“这样,”允熥低头沉思了片刻,又抬起头来说道:“朕允许爱卿不留在中原,”但在张碳的脸色变得高兴后他又说道:“但朕又要交给爱卿一个差事,爱卿不能返回阿比西尼亚国。”

“陛下,臣年岁已至中年,担负不起出使许多番国的差事了。”张碳又马上跪下说道。他以为允熥要交给他的差事和十七年前一样。

“爱卿想哪里去了?”允熥笑道:“朕也知爱卿已经年过四旬,又已娶妻生子,无法再承担那样的差事。爱卿放心,朕派给爱卿的是一个好差事。担任一藩之王相,爱卿可愿意?”

“担任一藩之王相?”听到这句话,张碳愣了愣,过了一会儿才问道:“臣敢问陛下,可是要让臣做埃及之国,皇七子殿下的王相?”

“不,”允熥道:“是马达加斯加这一国的王相。朕要加封一位皇子至马达加斯加岛,统御当地百姓。当然,国号与封号不会是马达加斯加。爱卿可愿意?”

“启禀陛下,臣,愿意。”张碳沉默了许久之后,答应道。

第666章 攻缅——投降第532章 县试第1132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哦,汉人也曾经是白人?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东西第223章 读书之苦与文采飞扬第1124章 傅安(一)第1492章 苏州惊变——亲情与筹钱第696章 孩子第1404章 医生的名字与伟大的豌豆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19章 重阳节——一逛京城番外16:缓过来的原因第495章 殿试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815章 战安南——漂泊于水第906章 充分发挥价值第1296章 为什么选择骑马第146章 卡廷——反转第841章 打进升龙城第173章 张彦方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价攻城啦第468章 罗贯中的遗憾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444章 对待扶桑与取名文章相关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会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989章 继续接见番国第1052章 最终决战——永明左卫第635章 冒险的商人第1463章 大典编纂完毕第323章 新世界计划第1543章 印度之战——包围第454章 沙州与京城两地第1738章 出人预料的变化第1000章 撒马尔罕城的谋划——最大的问题第430章 案子开始第8章 谨身殿大讨论——一鸣惊人第1007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下)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950章 过后很久的请求第903章 回京前的杂议第1081章 没品与出乎预料第243章 朝鲜的讨论番外17:新来的朝鲜同学第1124章 傅安(一)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节号第226章 东西藩国番外4:分封制的变化二第261章 监局只见第1240章 真正的学校——继续解惑第716章 新钱第462章 马六甲海峡两岸第551章 海务院和新市舶司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321章 内宫贪腐案(五)第1711章 疯狂的决定第1722章 文坻第254章 新书画与旧古董第1407章 接见——伯鲁入职格致监上一章的序号写错了,应该是871章第689章 金帐汗与维齐尔第899章 庆功宴——减罪一次的勋章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1304章 徐家的‘危机’第1485章 天文学大发现——周伟三定律(五千字章节)第656章 岷王——孟养的最后一天第206章 目的第302章 向导第346章 后续处置与反应第1523章 朕之想法与诸位爱卿均不同番外7:帝国最黑暗的年代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绪第1027章 攻城与守城第979章 要不要第1464章 光荣第187章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第1231章 借口第1815章 最后的嘱托第318章 内宫贪腐案(二)第1046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继续巡视第19章 重阳节——一逛京城第1199章 为什么一盘散沙第1750章 奥斯曼人要来了第1542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的谋划第1504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130章 至山海关第667章 攻缅——受卓蒲勃第1073章 决战——后撤第720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江州第829章 多邦城——谋划献城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关注的事情第1397章 呵斥***与结案第764章 李家怀疑第376章 两地的变故(二)第794章 大案——广東的抓捕第832章 多邦城——预备第275章 改革与枉法第1058章 最终决战——真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