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读书之苦与文采飞扬

这条过了以后,允熥说起下一条。他说道:“朕欲提升太医院诸医官的品级,诸卿以为如何?”

郭镇问道:“陛下,为何如此?这和在卫所分派郎中有何干系?”

允熥说道:“这与在卫所分派郎中并无干系,是朕因它事所决定的。”

然后允熥转向几位科举出来的文臣说道:“齐卿、练卿、陈卿、卓卿、景卿,你们都是科举出来的,你们说说,一万个读书人中,能考中进士的有几个?”

五个人面面相觑,第一个被点名的齐泰说道:“陛下,臣是应天府溧水人,陛下也是知道的。臣之家乡,大约每万名读书人,有十之二三能中秀才,不足百人能中举人,不足十人能中进士。”

练子宁是茳西新滏人,卓敬悊江瑞安人,情况都差不多;陈性善是山硒山阴人,景清是三秦真宁人(今苷肃正宁县),都是北方人。

陈性善说道:“陛下,臣之家乡,秀才或许比南方容易中一些,大约有十之三四,中举也多些,但是中进士比南方还难些。”

允熥知道,现在大明初立国,人少,其实还好考一些,等到后来人口多了,更不好考了。

所以允熥说道:“大家也都知道科举之路十分难考,只有最出类拔萃之人,如齐卿、陈卿等人才能中进士为官。”

“剩余的人中了举的,也是乡绅了,不愁吃喝;但是即使是中了秀才的,每月能从县里领一石米,也不足家用;更不必提穷皓经了一辈子还是童生的人了。”

“朕在北方巡视时,曾在用膳之时听一名多半是赴北平考乡试未中的人赋词一,词牌《陌上桑》,词云:

传来一纸魂销,顷刻秋风过了,旧侣新侍,半属兰堂蓬岛。升沈异数如其他,漫诩凌云才藻。忆挑灯,昨夜并头红蕊,赚人多少。

愧刘蒉策短,江淹才退,半百青衫泪绕。桂魄年华,只恐嫦娥渐老。清歌一曲,凭谁诉,惹得高堂烦恼。梦初回,窗外芭蕉夜雨,声声到晓。”

在场的人都是饱学之人,虽然都是人生赢家,但是几名考过科举的人也能感受到这人词中包含的感情。

练子宁马上说道:“陛下,此词文采飞扬,虽然作者并未中举,陛下为何不特举其为官。”洪武年间白身而为官的人不少,不算违反规矩。

允熥被噎了一下,他吟这词是为了表明读书一直不能中的人有多么不如意,但是没想到练子宁竟然关注起作者来了。

允熥思索了一下,才说道:“当时朕本欲追问,但是他们马上就走了,朕的侍卫担心有危险,所以并未追出。”

练子宁又说道:“此人是哪里的口音?陛下何不下旨寻找此人?”

允熥只能说道:“此人是,永平府、滦州一带的口音,朕马上下旨寻找这名落地的秀才。”

他说到滦州、永平府,齐泰、练子宁、郭镇这些三年以前曾经跟随北巡的人都想起了一件事情,为什么允熥会说那一带的方言呢?允熥身边的侍卫没有人出身那里吧?

不过他们也不好开口直接问,所以只能自己在心中疑惑。

允熥急忙把被带歪了的话题转回自己想要的方向,说道:“并且诸位都是读过书的,知道读书有多么不容易,要想读书出头,必须埋读书一刻不敢懈怠的,等到了三四十岁再去学种地也晚了。”

“朕是天下万民的天子,不能只顾着为官的这些人。依朕所见,读书人别的难办,但是学医还可。为了给天下的读书不成的童生、秀才一个过活的指望,所以朕欲大兴医学。”

“不仅太医院的医官要提升品级,还要大力宣扬‘不为良臣即为良医’,让不得志的读书人愿意行医。”

在场的读书人听了允熥的解释,也明白了允熥的意思。这不就是赵宋曾经提倡过的嘛!在场的人都不反对。

齐泰说道:“陛下欲如何提升医官品级?”

允熥说道:“院使、院判均提升二级,御医升为从七品,吏目、生药库大使、惠民药局大使升为从九品。”

提升幅度并不算大,所以在场的人并未有异议。

这时,小宦官进来通报道:“陛下,蹇中书和解中书来了。”

允熥命令传进来。

解缙和蹇义走进来行礼。

允熥说道:“不必多礼。”然后让二人在后边坐下。

允熥继续刚才的话题说道:“既然诸卿并无异议,那就拟旨吧。”

解缙问道:“陛下,刚才所议何事?”

一旁的另一位中书舍人黄淮用寥寥数语和他解释了一番。

允熥顿时对于这名叫做黄淮的中书舍人有些注意了,能用寥寥几语就把事情说清楚,这也是一种本事啊!这人值得重视。

解缙听完了解释,站起来说道:“陛下,让臣来拟旨吧。”

允熥知道他今日初入宫,有心展示才华,所以说道:“那就解卿来拟。”一旁的宦官送上笔墨。

解缙稍一思索,提笔一挥而就。然后众人传阅。允熥是只是看的出确实是写的不错,但是怎么好说不出来。

一旁的练子宁已经出声叫好了:“解中书此文,条理清晰又文采飞扬,虽是圣旨,但是可以当做制文的范文了。”其他人也先后称赞。

解缙今日存心要展示才华,又说道:“陛下欲提‘不为良臣即为良医’,臣再写一篇文章,为陛下说天下读书人。”然后提笔又开始写文章。

解缙的这个动作其实是不太合适的,皇帝只是叫你拟旨,并未同意你写文你就自己开始写,要不是允熥知道解缙有多本事多半会把他打入冷宫。

不一会儿,解缙写完,众人又传阅。众人虽然不太喜欢他这种行事习惯,但是也不得不佩服解缙果然不愧是享有大名的人,文章果然非常好,让人一下子就能明白甚至接受文章的观点。

允熥称赞道:“解中书此文不错,必会成为本朝的名文。”

又说道:“朕欲以你为《太祖实录》副总编,你可愿意?等着《太祖实录》编纂完成了,重修《元史》、编纂《大明大典》,解中书都可为总编。”

对于解缙这种智商高、情商低的人不适合派出去为六部堂官,就让他以后在辅官、中书这里待着最好,并且管着编书的事情。

解缙大喜过望!他当然愿意编书的,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情。所以他马上跪下说道:“臣接旨。”

随后没什么事情了,允熥就让他们回去了,自己把四个小孩子叫过继续开蒙。

第1289章 应天乡试第211章 田赋高了?第1719章 初谈进兵苏伊士第1021章 **主义第1111章 宴饮后的吩咐第444章 对待扶桑与取名第409章 德州之战——防弹衣第1387章 过年后继续关心李家的事情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285章 意图去平江第1301章 简化字与标点符号第1274章 再提足球番外13:大辩论上第488章 贡院第1761章 苏伊士截杀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战将临第207章 ‘西征’与‘东征’第510章 清查与汇报第1523章 朕之想法与诸位爱卿均不同第1250章 副校长第244章 向父亲求助第9章 谨身殿大讨论——结尾第360章 发兵济南第1161章 事情第1131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丝绸之路北线的意义第750章 西南与西北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来国君第1720章 退休第125章 兖州事件——装神弄鬼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1780章 格致院视察——对张学熙的赏赐第1178章 安排第512章 军中与继续整顿第910章 与孩子们的重逢和一件马上要处置的事情第270章 飞快的革新第495章 殿试第1344章 南洋风雨——带路党第1345章 汉洲攻略(十一)第1345章 汉洲攻略(十一)第1253章 农业改革——从单位土地最高产量到单位个人最高产量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1724章 和母亲的对话第611章 马匹与徐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张碳的任命第1440章 对欧洲的谋划——第1349章 汉洲攻略(十三)第1529章 小武则天第1100章 战乌鲁木齐——死难第599章 初到宝安第1325章 汉洲攻略(一)第918章 对战程朱理学——结束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873章 来挣大钱的商人第377章 两地的变故(三)第306章 元宵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849章 伪军第1238章 真正的学校——五城学堂第281章 流放与换人第932章 科学的开端第852章 刺激进兵第1330章 南洋风雨——启程第1539章 答应第893章 朱赞仪的事情第1047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三)第953章 婚姻第612章 滁州宁国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1279章 杭州事第903章 回京前的杂议第1758章 开罗——驱赶出城第148章 卡廷第35章 宝钞战争——锦衣卫指挥使第71章 宝钞战争——苏州问题第148章 卡廷第1203章 外交无小事,么?第561章 松绑第1261章 格致监与再见罗贯中第701章 宫里宫外第1206章 外交无小事——事情的经过下第1386章 合二为一第354章 前夜第821章 战安南——断后第608章 学校和秀才第1108章 伊吾庆功宴——军之脊梁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1661章 巴布纳——人死如灯灭第166章 新一年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286章 酒为媒介第1508章 苏州惊变——结束第83章 告一段落第1254章 农业改革——吩咐完毕第1530章 腌菜指挥使第723章 不约而同——夺命第1668章 还是让你们人精的脑袋去想吧番外6:体育课的重要性第1077章 决战——烈士断腕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092章 血色——冤有头债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