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从头到尾

昀英说道:“怎么可能!褒儿只是小名儿,大名还没有起呢。”

允熥这时说道:“既然如此,朕给他起名吧。”

昀英说道:“那我们自然是愿意的。”

其实是昀英故意不起名留着给允熥起名的。现在允熥自从当了皇太孙之后也六年多了,他的一些脾气秉性大家也都摸清了,包括对于亲人很有感情、对下宽厚但是对生错误要求严苛等,其中也就包括了允熥和朱元璋一样的一点:爱给别人起名。

所以昀英故意留着大名不起,好让允熥来起名字。

不过此时允熥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脾气秉性已经被人们摸透了。幸亏不是施政方略被摸透了,要不然就危险了。

允熥想了一会儿,说道:“曹家这一代的排行是‘慨’字,曹行长子就叫做曹慨础。既然这样,他就叫做曹慨琼!”

不管名字好不好听,或者说有些人根本没有分辨名字好不好听,曹彻马上说道:“陛下起得好名字。以后,他就叫做慨琼了。臣代儿子谢陛下赐名。”说着,他弯腰行礼。

允熥马上说道:“不过是起个名字而已,又是给朕的外甥,何必行此大礼。”允熥着重强调了‘朕的外甥’这四个字。

昀英赶忙说道:“那妹妹多谢皇兄赐名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昀英与曹彻带着孩子告辞离去。然后杨峰与宋亮二人走进来轻声与允熥说道:“陛下,上个月陛下不是让那些‘作家’再写信找来更多的人嘛?有几人已经到了,陛下是像上次一样等人到齐了再一起见一面,还是现在就去见一面?”

允熥问道:“先来的这几人,朕吩咐他们写的本子,他们可写了多少了?”

宋亮答道:“禀陛下,有人写了几个取自《大诰》中的案子的本子,已经找了戏班子来排了。……”

允熥惊喜的说道:“现在就写完了几个了?”

宋亮答道:“回禀陛下,这个本子好写,不过是一个案子,也没有几折,他们都说容易得很。”

“受到陛下的这个启,有几位老先生写了几个表现蒙人残暴的折子戏,也就是一个个小故事,都是写的前元时候的蒙古人如何欺负汉人,然后朝廷也不管,最后汉人豪杰出来杀死蒙人为民报仇,或者被欺负的汉人之后苦练武艺报仇雪恨的事情。”

“这些戏也找班子排了。”

允熥问道:“写的怎么样?你有看过没有?”

宋亮说道:“前几个取自《大诰》中的案子的戏没看过,倒是这些写蒙人残暴的戏看了几个。”

“还真是,这几个老先生不愧是写了一辈子戏本子的,故事非常感人,我当时恨不得就冲上台去杀了演蒙古人的戏子。”

允熥说道:“那就好。你们看着都这样好,那普通百姓也大概会认为好。那朕就放心了。”

宋亮又说道:“只是这《英烈传》,因为故事很长,又有好几位‘作家’争着要写,弄得他们经常争吵。臣也不敢决断,最后数位‘作家’都动笔写了。”

允熥说道:“那没什么。你回去告诉这几位都写了《英烈传》的人,等把大明北逐跶掳的这一段写完了,大概就是到大明洪武三年前后的时候,告知于你。朕要亲自审阅手稿。”

宋亮说道:“臣知道了。”

允熥又说道:“至于见他们的事情,等到这一批人都到了之后,朕再见吧,就不一次一次的见了。”

宋亮应诺。然后杨峰又说了一件事情,二人一起退下。

等他们退下了,昀兰说道:“皇兄还有事,那我们也退下吧。”

允熥马上说道:“你们不忙退下。”

然后他接着说道:“昀芷,你可和你的两位姐姐说了可以去皇家学堂读书的事情?昀兰,昀蕴,你们两个昨日可”

昀芷马上说道:“三哥,我可是说了,不信你问二姐和三姐。”

昀兰回头看了一眼,然后说道:“皇兄,四妹妹确实与我们说了。”

允熥问道:“那你们为何不去读书呢?我之前也听你们抱怨过不能读书的事情。”

昀兰说道:“皇家学堂是给王爷们预备的,我们去不好。”昀蕴也说道:“是的,皇兄,我们夹在他们中间读书,感觉十分不自在。”

允熥又劝了几句,昀芷也劝说,但是昀兰和昀蕴就是不愿意去。

允熥叹了口气。她们自己不愿意去,那他可就没办法了。那接下来,还是只能只有昀芷一人在皇家学堂蹭课了。

这下弄得允熥也没心情继续与她们说话了,正打算让她们也回去,这时昀芷说道:“皇兄,你是在给我们找先生吧。”

允熥答道:“是啊。已经基本找好了,就等着把人带到京城了。”

昀芷说道:“皇兄,你把几位叔叔的女儿也接到京城吧,与我们一起读书。”

“之前皇爷爷葬礼的时候,我和这些姐姐妹妹们也聊了许多,她们虽然是在地方,但是比我们还不得自由,原来的二叔,还有三叔、四叔也不给她们找教书先生教导,日子过得还不如在京城。”

“并且单单是我们三个读书人也太少了些,还是人多些好,就像三哥你把所有的郡王都聚在京城读书一样。”

“既然男孩子可以,为什么我们女孩子不行?”

好吧,允熥觉得这个想法可以理解。并且允熥迅想出了这样做的好处:可以把这些妹妹的婚姻都握在手里,成为一个重要筹码,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总之好处多多。

所以允熥说道:“那好,皇兄答应你。”

“已经故去的二叔的几个女儿还都在京城,不必再传旨;剩下的几位王叔,朕传旨让他们的女儿来京与……”

允熥这时想到这样的事情并无先例,于是改口说道:“让其它的王叔的嫡长女、嫡次女来京与你们一起读书。”

昀芷说道:“那太好了三哥,多谢三哥。”

昀兰、昀蕴也支持此事,也纷纷说道:“谢谢皇兄。”

允熥说道:“自家人,何必说谢字。”

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1476章 结束第161章 祖制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1109章 伊吾庆功宴——为什么厚赏第1242章 真正的学校——课程设置第1100章 战乌鲁木齐——死难第1297章 殿头殿尾周农中间第1194章 封号与粮食第1517章 有人叛变第1515章 目的第490章 薛氏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870章 年后议事第1053章 最终决战——打架第5章 各自盘算第98章 议婚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8章 谨身殿大讨论——一鸣惊人第867章 又一份捷报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89章 识时务的名将第1747章 答应索菲亚与陛下的密旨第847章 赞仪领兵第545章 审讯缘故第407章 德州之战——生擒第1687章 设立总督的缘故与昀芷第1467章 迟迟未到第691章 猜到第1759章 开罗——为什么第940章 队列与方阵第309章 何福与宋晟第730章 对安南的正式决定第1560章 印度之战——酝酿第1029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危急的局势第575章 回 道第501章 黑社会的末日第1241章 真正的学校——宗室子弟为何去五城学堂第1720章 退休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东西第1474章 下旨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987章 不得不应酬啊第1357章 南洋风雨——新的地方第508章 幻彩阁第1062章 决战——践踏第1278章 练子宁的新差事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757章 南巡——广東事第1150章 分析动机第527章 习武与礼第167章 国力第1508章 苏州惊变——结束第1754章 一个人的日记——不用攻城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020章 救援第1761章 苏伊士截杀第571章 朝鲜劳动力第1078章 最后的围歼战(一)第49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半面馆半皇宫第1525章 见面第74章 拜访常家第1418章 萧卓说第188章 丧第1349章 汉洲攻略(十三)第169章 怎样开海第1550章 印度之战——先消灭后治理第1089章 血色(一)第1042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沙迷查干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张无忌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第780章 大案——供词第1379章 偷梁换柱第1328章 南洋风雨——借钱打仗第169章 怎样开海第744章 不同的面馆第416章 定性与寻人第1562章 巴布纳——朱楩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862章 南定——继续攻城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457章 怎么猜到的和为什么要猜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721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预备第367章 济南城中的官员第45章 武德卫第585章 第一个生日第1296章 为什么选择骑马第1394章 方孝孺与李士鲁第904章 反游击战与中毒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360章 发兵济南第333章 过山東与白莲教第991章 第三个目的第803章 还是琼州第260章 炼铁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与更北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