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遣将出征

现在大明朝廷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现在又是农闲时节,所以到二十日的时候,京城四十八卫中要调动的二十个卫就已经完全准备好可以出了。其他调动的六个卫,在京城附近的扬州卫、和州卫等也都差不多准备好了。

允熥决定让曹震统帅京城诸卫所的兵先出,一路上还可以顺便带上和州卫、凤阳中卫和留守中卫到徐州。

统兵大将允熥已经选定了曹震不会再变化,底下的武将允熥觉得这些指挥使也足够了,并且还有几个王爷派出去,也差不多了。

不过中低层武将允熥可是塞了不少人,都是讲武堂的学生,哪怕是安排不进军队当千、百户,在指挥部当个摆设,允熥也要他们去。

另外,允熥还把两个人塞入了这支平叛的军队。

其中之一是常升的长子常继宗。常升的母亲常母临死之前嘱咐允熥一定要给常家机会锻炼常继宗。常升虽然很心疼自己的长子,不过他母亲临死之前嘱咐他若是有机会一定让常继宗去打仗,同时常升自己也有其他的儿子,所以他还是在这次平叛军开始组织之后就和允熥说了这件事情,让常继宗进入了军队历练。

其二个被塞进军队的就是蓝珍了。蓝珍作为年轻一代的大明武将中最有潜力的人之一,虽然曾经指挥过数万大军追击蒙古人,但是那次是已经咬定了对方的位置,草原上的地形又不存在隐藏的可能,所以只能显示出蓝珍某些方面的才能,还不能确定蓝珍是不是真正的大将。所以允熥让他在曹震身边学习。

另外常升被允熥派出去到凤阳主管大军的后勤。允熥还是觉得自己母亲的娘家兄弟还是有些用处比较好。

至于另一个很重要的亲戚,也就是他的岳父薛宁,允熥也曾经考虑过要不要让他去打仗,不过熙瑶自己推辞了,允熥也就不考虑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人提出异议。允熥的弟弟允熞,在得知了允熥让济烨等人带兵去打仗之后的第二天就找到允熥说道:“皇兄,为什么不让我去带兵打仗?”

允熥说道:“你年纪还小呢,好好在学堂里再学习几年,皇兄放你去打仗。”

允熞说道:“皇兄,我可不小了,都十五了,按照皇家的惯例已经加冠了。”

允熥说道:“男子二十成年,虽然按照宗室的规矩大家加冠比百姓早些,但是你就是未成年,不能去打仗。”

“并且,你连成婚都没有,也没有孩子,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怎么和父亲交待!”

允熥其实不让允熞上战场的原因,一是觉得允熞只喜欢武艺,不管是马上功夫还是地上功夫,但是不喜欢兵略。那他就只能当一个带兵冲锋的人,那就是有可能阵亡的。

允熥可不能让自己的亲兄弟在没有孩子的时候就阵亡。真要是允熞现在死在了战场上,一定会有许多关于允熥的风言风语出现,对于允熥想要维持的儒家思想中好的一面也会有困扰。

最终虽然允熞还是不愿意,但是还是只能闷闷不乐的回去了。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九月十九日的时候高煦突然就烧了,据说是晚上喝酒喝多了,睡觉的时候从床上翻下来肚子朝下接着睡着凉了,然后就烧了。

允熥自然不能让生病的高煦去打仗的。允熥在亲**问了高煦之后就免除了高煦去打仗的事情。高煦本人还表现的很遗憾,一个劲的抓着允熥的手说道:“皇兄,等我病好了就马上去打仗!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捞到的打仗机会。”

允熥当然是说道:“好好好,皇兄给你留着机会,只要你病好了,就让你去打仗。”

但是从高阳王府出来以后,允熥却在思索:‘高煦到底是不是故意病了?’

‘高煦的病来的太突然了,也太奇怪了,虽然从逻辑上说的通,但是我总觉得不太对劲。’

允熥随后找到秦松,让他对高阳王府进行一些调查,名目是调查‘是不是王府内有人暗害朱高煦。’不过秦松明白了允熥的实际意思。

二十一日上午在京城的北郊举行了送将出征的仪式。允熥对于繁琐的仪式没有什么好感,尤其是与打仗过关的仪式。历史已经证明,在军队中搞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反而会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允熥把除了奉天殿内授节钺还有造庙宜社之礼这两个以外的礼节都简化了,所以今日一早就可以完成礼节让曹震出征了。

不过在允熥正与曹震说着什么的时候,一个看起来像是信使的人冲到台附近,然后好像是在向附近的人说着什么。

然后这个人又把允熥的侍卫李波叫了过去。然后李波走上台,轻声对允熥说道:“陛下,山東急报,济南在十四日被成逆夺取。”

允熥然后对曹震说道:“曹震,刚刚得到的消息,济南在十四日被成逆夺取了。”

曹震对此并不惊讶。他马上说道:“陛下,济南城在十四日已经沦陷,东平州多半也撑不过十八日。兖州城虽然鲁王三卫基本完好,但是臣也不认为他们能守城太久。”

“臣率领大军北上,最少是得十几天才能把人都带到徐州。那个时候估计兖州、济宁早已丢失,所以臣以为还是稳妥一些,以兖州丢失为前提为好。”

但是允熥对兖州城的信心远远过了曹震的想象。允熥说道:“曹将军,兖州城一定不会丢的!就以兖州城未失制定计划!”

曹震虽然对于允熥的信心很不以为然,但是面上是丝毫不敢露的,只是低头答应了。

不过在曹震正式带兵出征以后,曹震还是决定:从这两个角度都制定计划,不能只制定以兖州城未失情况下的计划。

三天以后的二十四日,一骑飞奔入了大明的京城,之后在城中依然是飞奔而过,一直到高阳郡王府前,马上的人才下了马,然后马上问看门的人道:“高阳郡王殿下可在府内?”

第1694章 朝鲜更换世子预备式第1041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转换地方第447章 马和王景弘第1488章 路遇色目——传教士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219章 技术发明第1096章 血战乌鲁木齐(一)第938章 黎澄第1772章 最终定论第1280章 于家父子第943章 两个嘱咐第1121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丝绸之路文章相关第490章 薛氏第1492章 苏州惊变——亲情与筹钱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1443章 对欧洲的谋划—热那亚的解释和原因第601章 竞买第1766章 气数已尽第932章 科学的开端第1152章 接见鬼力赤第956章 英雄魂归第1159章 供述与返回第1421章 大喜之极与大悲之极第38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二十一日第1770章 高兴的利奥诺尔第519章 变革杭州第1216章 家话第1098章 遗书第529章 喜脉第1359章 为什么对爪哇岛这样处置第1035章 铁门关第342章 婚礼与学习考虑第1790章 工业时代——富裕人口做什么第1015章 坏消息一起来第1464章 光荣第1393章 击鼓鸣冤与快速审理第1194章 封号与粮食第1699章 理番院迎来了他们意想不到的头儿第1017章 帖木儿的演讲第1297章 殿头殿尾周农中间第829章 多邦城——谋划献城第1143章 悬赏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1312章 船与人到京第338章 出嫁与江浙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1770章 高兴的利奥诺尔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1408章 接见——家属区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1313章 准备第213章 发福利第1735章 发现海盗船第940章 队列与方阵第1055章 最终决战——常继宗第1054章 最终决战——猛兽夜袭第1333章 汉洲攻略(五)第13章 初到兵部第899章 庆功宴——减罪一次的勋章第1124章 傅安(一)第1554章 印度之战——夜杀第289章 生擒第136章 袭击将至第1034章 祭奠与论功第391章 兖州与辽西第720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江州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321章 内宫贪腐案(五)第130章 至山海关第205章 劝谏第336章 缩短孝期与浮现第369章 京城的反应第30章 宝钞战争——计算的投入第1185章 什么菜第833章 多邦城——开打第496章 琼林宴召见第387章 喜欢第1031章 最惨烈的一战——累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1167章 曙光第19章 重阳节——一逛京城第969章 计算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1255章 前陈后婚第596章 了解第291章 家族宴第1724章 和母亲的对话第538章 昀芷之言与宝庆之语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915章 偶尔也有关心则乱的时候(补昨日欠更)悼念金庸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结第1257章 说话嘱咐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第30章 宝钞战争——计算的投入第817章 战安南——两个民族第61章 ……阴谋——差点儿第1432章 猜不透与想隐瞒第1192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神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