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二十一日

允熥回到承天门外的时候,时间才刚到申时;允熥一看虽然天色还早,但是也不想去兵部办公了。并且之前关于军校的筹办事情都已经商量好了,相关课程都已经设置,至于这些课程具体教什么和由谁教是一体两面的问题,老朱还没有考虑好;所以军校暂时也没有他的事儿了,他只有卫镇抚以下等级的武将袭职的事物可以负责了。

而袭职的事情也不着急,不在这一两天的,允熥表示情绪低落的人不想工作,所以直接回到了文华殿。

在经过文华殿文渊阁的时候,允熥特意看了一眼。现在吕妃和允炆住在里面,但是他们过不了几天就会不得不搬出来,那现在吕妃和允炆在想什么呢?允熥思考。

吕妃现在是在拜佛。明天,她会让另外一个宫中女官,以被贬斥出宫的方式离开宫中。这代表着毒害允熥的计划将要正式开始,吕妃的心中也越不安起来,所以他不断地拜佛。

酉时三刻(下午6点半),吕妃结束了拜佛时间,回到自己的寝宫。她看着周围的装饰,‘这一切的一切,自己以后是不是还可以看到,是不是还可以住在这里,到朱元璋逝世为止,就看接下来的几天了。’吕妃想着。

这时,那个明天就要以被贬斥出宫的方式出宫的女官谭氏走进来,对吕妃行礼,跪下说道:“明日奴婢明日即出宫,不知娘娘还有什么要指点奴婢的?”就是问问还有什么指示没有?要不要变卦?

吕妃闭目沉思了一会儿,缓声说道:“你和先前出宫的尤氏碰面拿到毒药以后,也要把解药拿到,并且解药和毒药要一并送进宫里。”

谭氏跪在地上静静地听着,见吕妃不再说话,说道:“娘娘真是菩萨心肠。”

吕妃看她一眼,见她只是低着头,说道:“你以为我是顾惜允熥的性命?我是在害怕陛下的雷霆之怒。若是允熥未死,只是残疾,陛下未必会死命追查到底;但是如果允熥性命不保,陛下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追查出来的可能更大。别忘了,秦、晋二藩尚在呢。”

谭氏仍不说话,但是她心里的思绪在翻滚。吕妃的话一听就是瞎扯出来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允熥一旦出事,不管是身亡还是残疾,老朱都会雷霆之怒,不查出真正的、或者他认为真正的幕后主使决不会善罢甘休的。吕妃刚才的理由只能骗骗自己,其他人谁也骗不过来。

但是谭氏反而感觉松了一口气。跟着一个杀伐果断的人固然成事的可能大些,但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可能会很大;如果吕妃连自己亲自抚育过得允熥都能说杀就杀,那谁能保证自己以后不会被处理掉呢?

吕妃自己也知道她刚才说的理由站不住脚,连自己都骗不住,所以一时也无话。二人默默地呆了一会儿,吕妃说道:“你下去吧,今天晚上做好准备,明天不要出了纰漏。”

谭氏答了一声“是”。默默退下。

吕妃又自己呆了一会儿,出去陪允炆吃晚饭。饭桌上,看着允炆那张明明心情不好仍然强打精神的脸,本来有所松动,几乎要叫停下毒行动的吕妃又坚定起来:‘我的儿子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仁爱敦厚,聪明敏捷,哪一点差了?既然朱元璋你选择了别人,那我只能自己动手去掉他当皇储的可能了。’

================================================================

咱们再说回允熥。允熥回到文华殿东暖阁,先是问了问王进、王喜、王恭和王步今天东暖阁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重点问了王进吕妃那里有没有什么动静。当然,结果还是没有什么动静。所以允熥又放松了对吕妃的重视,他想想得选择一个合适的放粮地点,找出从兵部要来的京城地图摊在桌子上看起来。

京城的构造前文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在重复。户部找到的原来的城门仓是在北门。北门外因为是刑部啊、大理寺等公检法机关的位置,又因为处决犯人也都是在北边的太平门外,所以人们普遍不喜欢在这里居住,城南地区有的街、坊已经满了,但城北不要说城外的地方了,就是城里的地方,十停地方能有五停有人住的房子就不错了;就连军人都嫌晦气,城北靠近太平门附近的军营都是半空的,卫所的指挥使等宁愿在西北的军营挤得难受也不愿到这里。

所以放粮的地点离北门近点儿方便。‘要不就定在北门桥北边儿,错开太繁华的地方?那里附近有军营,借出一块地方还是容易的;并且离军营近些也方便万一有事调动兵丁。’允熥想着。

基本定下了位置,允熥收起地图,看了看沙漏,时间刚到酉时初刻多一点(大概下午5点45),打算先看会儿书,过一会儿再吃晚饭。这时,王喜进来通报:“禀殿下,文英郡主来看您来了。”

允熥当然并不奇怪,出书房到会客厅见文英。文英还是那副活泼的样子,笑眯眯的和允熥行礼。允熥一看到她,心情就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也轻松地回礼。

二人在客厅闲聊了一些轻松的话题,主要是允熥和文英说一些关于宫外的事情。文英今年才十四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非常向往宫外不一样的风景;但是像允熥这样的皇子皇孙还有机会出宫转转,像文英这样的皇家的公主啊,郡主啊,县主什么的,在成亲以前是不可能有机会出宫的。

允熥对于文英她们当然是同情的,但是他也没办法。老朱非常注重礼法,不可能同意让孙女出宫的;等到允熥自己当家做主的时候,估计文英早已经是出嫁了,也不需要他允许出宫了。所以他只能多讲讲宫外的事情满足文英的想象。

文英反而没有允熥这么多想法,因为她从小就知道自己出不了宫,也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开心的听着允熥讲宫外的事情。二人说了一会儿,允熥正在给她讲城南石城门的街景,就在他口渴了拿起茶杯喝口茶润润嗓子的时候,文英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在允熥再次开口说话之前说道:“三哥,你书房里都有什么书?我书房里的书太少了,让我去你的书房里拿几本喜欢的书回去看吧。”

允熥没有多想,说道:“那有何不可,跟我来。”说着,带着文英来到了自己的书房。

番外6:体育课的重要性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384章 秦与浙第132章 挖人第1140章 临危第384章 秦与浙第565章 道理第515章 管税第94章 讲武堂——第一堂课第1458章 求封第1349章 汉洲攻略(十三)第1087章 谎言的目的第1208章 外交无小事——最终处置与三个目的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审和处决第175章 上沪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446章 说话第339章 举荐与偶遇第1528章 畅想与请求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574章 后续的决定第1084章 最强男人对话——惊天大谎第760章 南巡——有关之事感谢和求订阅番外12:政府、政党与辩论第1118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真正的选择番外22:女朋友与警察第765章 做梦第1421章 大喜之极与大悲之极第794章 大案——广東的抓捕第1052章 最终决战——永明左卫第1267章 七月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继迁第676章 看病与旧人第1722章 文坻第66章 看折子的技巧第1075章 决战——老武器新用法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643章 国旗国徽第1046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继续巡视番外18:一分两半的拂菻第810章 战安南——出发前第1429章 联姻与打通航路第37章 从户部到兵部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300章 抱琴与朱模第262章 医学进步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声第1235章 没有时间只能快说了第353章 徐南青第101章 玻璃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702章 从二十五到三十第1264章 惊险第418章 封赏与处罚第1089章 血色(一)番外3:分封制的变化第1723章 等到夺取埃及后父亲再告诉你第761章 三元宫第1786章 工业时代——文垣的意见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281章 流放与换人第936章 要废除汉人为奴第374章 遣将出征第468章 罗贯中的遗憾第1490章 如何对付传教士第121章 兖州事件——谁第559章 入城第1182章 锦衣卫的消息与想法第1261章 格致监与再见罗贯中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节 )第68章 四名太监第1216章 家话第356章 齐王府后续第641章 李常问制第639章 粮食和军歌第393章 徐州议事第97章 怜子如何不丈夫第1026章 攻城——发现机会第477章 科举改革(一)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065章 决战——阳光下第1356章 南洋风雨——满者伯夷国的结局第1082章 欢呼胜利!第825章 战安南——争论第107章 成亲第843章 军医第67章 济州岛养马第885章 巫蛊问案——让人发疯的话语第540章 昀芷微服与宣锦衣卫问话第1729章 命名与敏儿的直觉第494章 对番国与会试放榜第1683章 屠戮与生擒第943章 两个嘱咐第266章 又一名先生第466章 逛上元灯会第344章 人选与目的第435章 还有第896章 我来也原来是这个身份第489章 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