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对待扶桑与取名

但是这样的日子允熥还得一大早就爬起来去乾清宫商量事情。允熥自己其实也想休息,但是谁让大年初一就是接见番国使者的时候呢?允熥怎么对待他们,至少在那之前就要履出一个章程来。而明天腊月二十九就是过年了,更加没有空闲时间,所以今日必须商量出来。

允熥来到乾清宫的时候,自己的亲信大臣齐泰、练子宁、陈性善、陈迪、暴昭、李仁、景清等人都已经到了,允熥着意培养的下一批人解缙、杨士奇、蹇义、黄淮、夏原吉等也都在屋子里面站着呢。

他们见到允熥进来都忙施礼问安。允熥摆摆手说道:“不必拘礼了,朕想过个好年,你们也想多陪陪父母家人,就直接商议吧。”

允熥随后坐下来说道:“首先议一议吧,要不要加封足利义满为扶桑国王?”

练子宁首先说道:“陛下,既然扶桑国内还有所谓的天皇,那就有其正统,虽然其自称为天皇乃是逾越,但是可以命令其国的国君废天皇的称号,但是不能加封足利义满为扶桑国王。”

陈性善也说道:“陛下,臣赞同练兄的意见。扶桑国内有国君,但是足利义满却欺瞒我大明,不仅不能加封他为扶桑国王,反而要下旨训斥于他。”

允熥听了他们的话没有说话,而是扫视一圈之后看到齐泰似乎有什么不同意见,于是问道:“齐卿,你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齐泰说道:“陛下,臣觉得练兄与陈兄所说的有道理,只是,若是足利义满公开废黜了其国的国君,然后再次派人来请求我大明加封他为扶桑国王的话,应该怎么办?”

景清说道:“那还能怎么办?当然……”但是他说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卡壳了。

景清原本是想说:当然不能接受了,陛下至今尚未承认安南国的胡一元(原名胡季?)自立为国君的事情,怎么能同意册封足利义满为扶桑国王呢。

但是景清马上想起来允熥继位以后对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承认了朝鲜国李成桂、李芳远父子的朝鲜国王之位,虽然将他们家族改姓了朱,但是也是承认了他们的王位。

所以景清话就不敢说下去了。

允熥也明白景清的意思,所以没有追问。

但是练子宁却说道:“陛下,扶桑之事与朝鲜不同。朝鲜之事是先高丽国冒犯我大明天威,所以先帝在时默许了李成桂自立为朝鲜国君。”

“可是扶桑之国并无类似的事情,不太好类比吧。”

齐泰又说道:“陛下,之前扶桑国拒绝向我大明称臣纳贡,还有倭寇纵横海上,现在若是足利义满愿意称臣纳贡,又愿意废黜其国内的国君成为正式国君,那么与朝鲜之事极为类同,当可类比。”

练子宁说道:“不然。朝鲜国对我国极为恭顺,而扶桑呢?虽然洪武末年的时候也曾经派遣使臣来我大明,但是只不过有两三次,朝鲜自从洪武二四一年已来每年都是两次派使臣来大明朝贡。”

“我大明的藩属之国的位置,岂能这么轻易的许给他们?”他们二人略有一点针锋相对的意思。

允熥听了练子宁的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大明藩属国的地位,岂能轻易许出去?那未免也太不值钱了。允熥可和朱棣不一样,虽然他没有派兵征讨扶桑的想法,但是允熥对于藩属国的地位非常重视。

对于允熥来说,如果接受了一个国家归为藩属国的请求,他就得担起责任来。万一有其它的国家敢攻打藩属国或者藩属国之间互相开战,大明在口头上劝说不管用的情况下,必须勇敢的出兵维持秩序。就好像米国二战以后分别在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组建了两个同盟之后,当自己的盟友受到威胁的时候可是真的派出军队正面对付的。

但是大明的国力也是有限的,不能全部浪费在这些藩属国手中;农业国的逻辑与工业国也不太一样,所以允熥对于藩属国,除了目前已经承认的国家之外,每一个新增的藩属国都要三思而后行。

允熥又思量了片刻之后说道:“如果足利义满愿意废黜国内的国君正式自立为王,也愿意约束倭寇,那么朕就可以册封他为扶桑国王。”

“但是,”允熥在练子宁要开口之前接着说道:“不能这么轻易的将藩属国的地位赋予扶桑,必须扶桑国三番五次的申请才行。所以礼部,朕这次会拒绝扶桑使臣的请求,但是你们必须将朕的这个意思隐晦的告诉扶桑的使者。”

简单的说,就是大明既要里子,也要顾及面子,还不能明白的告诉扶桑使者我们顾及面子,不然也就没有面子了。所以礼部担负着将这个意思让扶桑的使者明白,但是话又不能说的太明白。所以礼部的的责任重大。

陈迪也明白这个道理,躬身说道:“臣知道了。”

之后允熥与他们开始商讨关于给朱模的新国家的封号。

既然朱模要当三佛齐的国君了,那么原来的沈王名号当然不合适了;而叫做三佛齐王既不合适也不好听,所以要另取一名。

这个问题不是很重要,虽然大家积极提出建议,但是刚才讨论扶桑事情的火气是丝毫没有了。

李仁、齐泰、蹇义、杨士奇等人先后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但是允熥都觉得不太好听,都没有采纳。

最后是解缙说道:“陛下,臣听闻三佛齐国所在的岛屿名为须文达那,又有一名为苏门答腊,不如改封沈王殿下为苏王。”

允熥觉得这个名字比刚才说的那些名字都好听多了,于是说道:“就改封其为苏王吧。”

之后又讨论了一些问题,把最着急的几个问题讨论完毕之后,允熥看时候也不早了,与他们一起用过午膳之后返回了后宫。

第889章 撒土士杨王靖韩色第541章 继续召见第470章 对联第1816章 大结局(上)第1352章 南洋风雨——第三个法子第239章 海外华国第817章 战安南——两个民族第1387章 过年后继续关心李家的事情第336章 缩短孝期与浮现第403章 犒军救国之计第756章 南巡——来到广州第979章 要不要第1101章 战乌鲁木齐——终了第1058章 最终决战——真正的目的第1469章 摊牌第393章 徐州议事第40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允熥及其他第1052章 最终决战——永明左卫第139章 战——血战第512章 军中与继续整顿第1047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三)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第337章 拜访魏国公府第1243章 真正的学校——为何只招勋贵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249章 解释第1181章 军与监第1666章 巴布纳——让他们的运气更差第511章 再吩咐与见驾第868章 反应第449章 二十八个番国第878章 胡朝的末日——束手就擒第1304章 徐家的‘危机’第139章 战——血战第363章 哀嚎第696章 孩子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1358章 回到京城第1148章 佛教争端第30章 宝钞战争——计算的投入第65章 充分准备第1118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真正的选择第1115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鼓舞第380章 嘱咐大臣第1069章 决战——百夷卫的惊人战术与上直卫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314章 何荣与齐家第995章 谈到逸闻趣事第831章 多邦城——阮勋第1248章 让他们发财第1780章 格致院视察——对张学熙的赏赐第729章 军械准备第1414章 李家庆贺第15章 赐名朝鲜第1425章 抵达京城第1172章 漂的缘故第1353章 汉洲攻略(十五)第549章 再见与玉佩第727章 帖木儿的反应——猜测与返回第1443章 对欧洲的谋划—热那亚的解释和原因第1742章 赏赐与求赏第983章 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第334章 朱棣拜见第1656章 巴布纳——合围第1486章 不公平第1773章 对昆仑奴的缘故与文坻一二三事第881章 一件藏头露尾的事情第1792章 敏儿的选择第1530章 腌菜指挥使第1354章 南洋风雨——各自的想法第335章 去孝陵第1387章 过年后继续关心李家的事情番外15:民众的日子第1812章 与商人共天下?第1742章 赏赐与求赏第722章 不约而同——城外的袭击第63章 旧的结束第1367章 黄头发的人又来了第1329章 汉洲攻略(三)第1249章 解释第374章 遣将出征第1560章 印度之战——酝酿第759章 南巡——相关之事番外1:四百年后的世界第308章 封第498章 任官第1729章 命名与敏儿的直觉第1171章 继续调查第621章 艰难的训练第515章 管税第1126章 傅安与理番院第863章 南定之战结束了第192章 初议分封——西域现状第590章 薛救齐第99章 通知第851章 忘了第609章 姐夫之命第793章 大案——延后第878章 胡朝的末日——束手就擒第831章 多邦城——阮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