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回 道

朱允熞批了李庆送上来的文书,又和他说了几句话,转过头又对徐增寿和秦森说道:“若是你们最后的进攻有什么闪失,即使你们回来了孤也一定向朝廷请求处置你们两个。”

“带回来的士兵都安顿好了吗?”他开始询问正题。

“启禀殿下,所有士兵都安顿好了,包括蛮人。一路上消耗的粮草矢末臣等也有记录,请殿下过目。”徐增寿拿出一份文书双手高举,侍卫拿过来递给了朱允熞。

朱允熞收下了却并未打开看,而是又问道:“带回来的俘虏呢?”最后徐增寿和秦森自然完成了计划,俘虏了那个被他们编号为甲一号的女真部落。

“俘虏安置到了城里的茅草屋中。这些茅草屋是当初我和右相商议专门用来安置奴隶的,在出征前我又和右相说了说,所以倒还都有住处。”徐增寿说道。

朱允熞并不知道此事,不过也没有说什么。设置王相既是为了制衡藩王,也是为了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建几个茅草屋不算什么大事,不和他说也没什么。这样的小事都得他同意,以后他得累死。

“一共一百九十九个壮丁,三百七十六名妇女,男孩儿一百三十四个,女孩儿一百五十五个。”老人当然都被扔在原地自生自灭了。好在当地的女真人对此习以为常,大多数人也没闹。

“妇女很多,不错。”朱允熞点点头。因为与朝鲜达成了利用朝鲜囚犯的协议,所以他倒是对于两百个不大好管的壮丁不太在乎,但有这么多妇女他很满意。

除了全家搬过来的齐王三卫罪军,后来的流放者很少有女子,都是青壮年男子。给其中表现优异的配个女人,也能激发他们的向上之心,让他们卖力干活,不然这些无牵无挂的人很容易得过且过。

并且也要成立一家妓院了,让壮丁有地方发泄一下,同时也可以回流一部分钱。朝廷拨的款虽然多,但也不是无限的。

朱允熞随后和他们商量祭奠阵亡将士的仪式。秦森提议设立一个阵亡将士公墓,以后所有为永藩战死的人,不论是汉人、女真人、蒙古人还是其他,都可以埋进公墓。

祭奠仪式由朱允熞亲自主持,并且由他亲自写一份通俗易懂的悼念文章;同时对部分立功阵亡之人进行追封。至于其他就照抄允熥当年征漠北之战后的悼念仪式。

残疾士兵的后续对待也十分重要。经过商议,决定效仿京城凡是腿没什么毛病的都编入警察,腿有毛病的只能在家了。不过现在永藩缺乏劳力,只要双手没事找个活计还没问题。

他们又商议给立功将士的奖赏。徐增寿和秦森二人自然是没有任何奖赏,他们也不觉得不对;但中下层军官和士兵立功都要奖赏。有升官的,有加俸的,有加世袭的,不一而足。

总体来讲,赏钱的多,其它的少。朱允熞现在手里名义上的官位很多,但实际上需要的官员甚少;而加封世袭又奖赏太过了,很多当年跟随朱元璋起兵打了十几年仗的人也不过是千户,现在这点儿功劳不值得给世袭。又不是永藩初出茅庐第一仗,不能奖赏太过。

之后则是商议对于战场表现十分不好的军官处罚。有一个守卫营寨时当逃兵的试百户当场被徐增寿处死,剩下不足死的徐增寿没有做什么,只是剥夺了军权带回来让朱允熞处置。

朱允熞判处一人剥夺军人身份,没收全部家财,其余诸人也各有贬斥。

这些事情都商议下来,一上午的时间就消失了。朱允熞虽然对徐增寿和秦森仍旧没有好脸色,但还是留他们在王府用膳。

用膳时朱允熞还说道:“为了让皇兄高兴,我还得捏着鼻子奏报这次出战,好歹也是一场胜仗。”

“这也罢了,可你们两个是主副帅,为了奏折写的漂亮些还不能提你们的错误,真是憋闷。”

徐增寿和秦森不敢说话,只是低头吃饭。

用过了饭他们两个出了王府,都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见到对方与自己一样的动作,相视而笑。

他们二人本想聊几句,但随后出来的李庆对他们二人说道:“徐相,秦指挥,你们两个可是犯了错误,殿下也还在生气,你们还是赶紧回府反省吧,让殿下知道你们这样,又该生气了。”

他们二人一想也对,马上各自回府反省去了。

……

……

王府内,用过膳的允熞却并未去休息,而是又吩咐了侍卫几句。不一会儿,一个穿一身道袍的中年男子走进了书房,行礼说道:“贫道张一山见过殿下。殿下千岁。”

“张真人起来吧。”允熞说道:“我朱允熞也是好道之人,你不用行礼。”

当初允熥决定使用宗教时,规定了东北方向是道教的地盘,西北是佛教的地盘。僧道自然不敢不遵守,各自向规定的地盘发展。永藩这里朱允熞对于道教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到任后不久就建造了一座道观,虽然还很简陋,但五脏俱全。

张一山是武当派的高足,张三丰的徒孙,今年四十一岁。他对于传教十分热枕,所以自告奋勇来了还是一片荒芜的永藩。

二人寒暄几句,朱允熞说道:“已定明日祭奠这次阵亡的将士,需要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

“殿下但请放心,我们都已经准备齐全。”张一山说道。

“还有在蛮夷中传教之事,也要尽快开始。”允熞说道。

“这个也无问题,蔽观上下十七名道士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张一山答道。

“这就好。祭奠过了阵亡的将士就开始吧。蛮夷们不识礼仪,正需要诸位真人教导他们。”

“诸位立下了功劳,孤也会向朝廷奏报诸位之功。”允熞说道。

“贫道是为了道教大兴而来,倒也不在乎这些虚名。”张一山说道。

允熞看了看他的表情,难以判断他说的是真是假,没有说话。

之后二人又商议了几件事情,张一山告退,朱允熞伸伸懒腰,困意上来,睡觉去了。

=================

感谢书友20170322001948184的打赏。

第1140章 临危第812章 四王第849章 伪军第21章 重阳节——宝钞之二第1530章 腌菜指挥使第1073章 决战——后撤第129章 过山東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发现新大陆第352章 得知真相第1723章 等到夺取埃及后父亲再告诉你第486章 惦记第452章 接见使者——南洋、西洋第1136章 上阵第312章 举贤令与开始第1249章 解释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诺第832章 多邦城——预备第701章 宫里宫外第811章 战安南——演讲第817章 战安南——两个民族第1763章 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第1114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前奏第386章 朱寿与出嫁第136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六)第44章宫廷内外的阴谋——常蓝眼线第1688章 商议与后患第994章 朱松不知道第1513章 斥责与奖赏第436章 终于完全结束第67章 济州岛养马第1741章 伟大的航行——终于验证番外17:新来的朝鲜同学第1744章 已经被遗忘的人第538章 昀芷之言与宝庆之语第1765章 允熥与文坻的对话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战将临第850章 总之效仿就对了第1185章 什么菜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1512章 供词第668章 攻缅——勃固的起义第96章 爷孙相处——第二次第890章 为什么不给我们色目人一条活路第457章 放松的年后第1414章 李家庆贺第841章 打进升龙城第1012章 母女第1473章 对峙第16章 首抄诗词第1444章 对欧洲的谋划—对卡斯蒂利亚第545章 审讯缘故第1395章 结果第124章 兖州事件——线索第559章 入城第816章 战安南——仪第1720章 退休第451章 接见使者——朝鲜、扶桑、阿依努第1792章 敏儿的选择第483章 沿着旧航路番外5:分封制的变化三第301章 告诫与儿女第202章 小说家第300章 抱琴与朱模第1278章 练子宁的新差事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1297章 殿头殿尾周农中间第665章 攻缅——续战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线索第96章 爷孙相处——第二次第575章 回 道第58章 ……阴谋——插叙第984章 愿意打仗第438章 功高莫过救驾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东西第1162章 蒙古谋划——吩咐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发现新大陆第630章 惊奇和无衣第1545章 印度之战——援兵第1721章 商议攻打埃及 正式开始了第67章 济州岛养马番外14:大辩论下第914章 后宫都是聪明人第1168章 植物学家与出版第1676章 哪里来的援兵?第961章 在讲武堂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528章 高燧婚礼第153章 庆功第443章 北巡——返程黄金命名与封赏第248章 龙潭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749章 如何劝说阿方索同意水师助战第339章 举荐与偶遇第1660章 巴布纳——妄想用骑兵来反击?做梦吧第647章 新入上直卫第1288章 传授两门技术的缘故和西学课(六千字章节)第953章 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