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粮食

“哎呀,陛下,您顶着这么一个头饰,真的,哎,不太好。”王喜有些语无伦次地对允熥说道。

允熥伸手摸摸自己头发,呵呵笑道:“朕已经仔细看过了《大明会典》,其中对朕和宗室的发髻有过规定,但朕并未发现禁止这种发髻的规定。所以有何不可?”

“可,陛下,大臣们看了不像样子。等过会儿陛下上过了朝,该有很多进谏的奏折到陛下眼前了。”王喜道。

“管他们呢!既然朕没有违背皇爷爷定下的《大明会典》,那就不怕他们进谏。将他们进谏的奏折留中不发就是,不过是改了个发髻。再说朕上朝的时候头上戴着冠冕,朝臣也看不清朕的发髻。”允熥说道。

听到允熥最后一句‘朝臣也看不清朕的发髻’,王喜才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王喜,朕知道你是为了朕好,可朕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允熥轻声对他说道。

“奴才也知道陛下是有道理的,只是,……。”他还并没有说完。

不过允熥也明白他的意思,又呵呵笑道:“没什么。”随即离开了自己的寝殿,前往膳堂用早膳。

思齐见到允熥的发髻马上一下子就愣住了,似乎是想要说什么;可还没等到她说话,宝庆就大声说道:“允熥,你这是梳了个什么头发!”

允熥笑呵呵的说道:“侄儿新发明的发髻,怎么样,好看么?”

宝庆坐到座位上,先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才说道:“好看是好看,不过有一小半头发披散到了肩上,照顾我的周姑姑曾说披散着头发不行。我今年过年后周姑姑就把我的头发束起来编发髻了。”

“侄儿这又不是完全披散了头发。”允熥也坐下来,说过了这句话后开始吃饭。

同他一起用饭的熙瑶也对允熥的头发有意见,但她忍了下去。她知道自己劝不过来允熥的想法,为了夫妻感情就不会说话。不仅如此,熙怡似乎有说话的想法,也被她阻止了。

上朝时果然平安无事,大臣们根本看不清他的发髻;但下了朝回到乾清宫后引起了四辅官和舍人们的劝谏。

但允熥对此完全不理睬,他们说了几句之后见到允熥的样子,也只能停止劝说。

不过允熥自己也庆幸他手下的内阁官员中唯一一个‘原教旨主义者’方孝孺现在在江北提学不在京城,可以省去很多事。

接下来允熥开始处理奏折,头一份,就是上沪市舶司的提举张健所奏报的海外粮食之事。

允熥看了看夹着的条子上写着的票拟:‘《汉书》有云,谷贱伤农,应严禁上沪市舶司海外粮食入口;但鍢建之地人多地狭,可斟酌后允许海外粮食入口。’落款是王艮。

其实若是一年以前刚刚考上进士的王艮,票拟根本不会有后一句,并且还会要求严惩‘无事生非’从海外进口粮食的萧卓、李泰元等人。

但经过在允熥身边一年多的历练,虽然王艮对于允熥的很多观点仍然并不同意,但也明白有些事情不是那么容易阻止的。他在去年允熥号召学习管仲后也找出记载着管仲事迹的书看,再加上允熥平时的言传身教,明白进口低价粮食光靠禁是不可能完全禁止的,但禁可以提高他们的进口成本,江浙一带的粮食本来就不贵,进口成本高一点就可以阻止了。

但鍢建不同,鍢建人多地狭,本地粮价长期在两百文以上,靠禁是阻止不了的。并且鍢建本来粮食就不能自给,外来的粮食从江浙一带过去和从海外过去区别也不大,所以他这样票拟。

允熥心中暗喜:‘一个标准的传统封建士大夫在朕身边一年多竟然已经转变了一些思维,真是好事。’

‘可他的思维仍旧停留在谷贱伤农的地步,仍然需要提高。’

允熥忽然对王喜说道:“你去派人传户部尚书齐泰入宫觐见。”他自己则拿起其它的奏折批答起来。

不一会儿齐泰入宫,允熥把张健的奏折递给他,继续批答手上的其它奏折。等他估摸着齐泰已经看完奏折了,对齐泰说道:“你觉得此事应该如何处置?”

“陛下,谷贱伤农啊,应该禁止海外的粮食入口。”齐泰道。

“那你觉得能不能完全禁止?”允熥又道。

齐泰沉默片刻,说道:“在江浙一带可以,但鍢建恐怕不行。”他也马上想到了这个年代全国唯一一个粮食不能自给的省份。

允熥又让王艮过来,和他说了齐泰的想法,又对齐泰说了王艮的想法,之后说道:“朕觉得,你们想的办法如果仅仅从大明来考虑,是对的;但如果从全天下的角度考虑,就不多了。”

“天下不仅包括大明,也包括南洋、东洋、西洋(印度洋)各国,还有北方的那些番国。你们作为大明的大臣,不能仅仅从大明考虑问题,也要从全天下的角度考虑问题。”

“南洋之地,虽然瘴疠密布,很多刚到那里的人都染病,之前讨伐满者伯夷之战染病的士兵比被满者伯夷人打死的还多,但并非是很多人所想象的荒芜之地,起码粮食一年三熟,当地人不用怎么侍弄庄稼就不愁吃饱。”齐泰等人在允熥身边可以看到从南洋回来的奏折,自然知道允熥说的是对的。

“既然如此,大明的农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本地粮食的价格低于南洋的粮食。”

“所以就不应该让农户仅仅种粮食了,应该让他们种能卖更高价钱的东西。”

“这,……”王艮不知道说什么好。

历朝历代的皇帝巴不得农户都种粮食,但允熥竟然说让农户种能卖更高价钱的东西。可他却不知道怎么辩驳。依照以往从南洋过来的奏折,他清楚的知道即使江浙一带都不种粮食了,南洋也能够有足够的粮食喂饱江浙的百姓。至于南洋国家不卖给大明粮食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

感谢书友赤桥阑尽的打赏。

第1042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沙迷查干第39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文英的提醒第1261章 格致监与再见罗贯中第881章 一件藏头露尾的事情第1301章 简化字与标点符号第1516章 抓人第922章 由此所引发的第424章 惊动第905章 相见不相识第873章 来挣大钱的商人第831章 多邦城——阮勋第1740章 伟大的航行(二)第187章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第152章 追悼第136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六)第900章 庆功宴——意外的人才第1063章 决战——全宁卫第1456章 忽然变得‘自大’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407章 接见——伯鲁入职格致监第1140章 临危第447章 马和王景弘第969章 计算第1503章 苏州惊变——围攻第748章 雲南的两个反应(五千字章节送给大家)第253章 第一堂课第491章 二年的会试第1389章 教徒与意外的点评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073章 决战——后撤第333章 过山東与白莲教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645章 铁纪铁第174章 文华殿东暖阁第189章 各地的反应第124章 兖州事件——线索第576章 封赏第904章 反游击战与中毒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353章 徐南青第1415章 李家——惊呼第1249章 解释第1747章 答应索菲亚与陛下的密旨第1721章 商议攻打埃及 正式开始了第681章 侄戚婶妹第1027章 攻城与守城第22章 重阳节——齐泰夫妻第1237章 真正的学校——开学第1686章 总督府第671章 经纬西南——回师田地与佛第293章 接见使臣第1468章 我喜欢谁?我喜欢你!第1218章 军事改革——开始第633章 出门第6章 寻找后宫支持者第1285章 两个想要的技术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钟粹夜话第1129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语言与国家第1147章 如同,如果第1754章 一个人的日记——不用攻城第901章 庆功宴——杂谈结束第1141章 善后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长远利益第951章 任官第538章 昀芷之言与宝庆之语第1130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丝绸之路北线的扩展第1458章 求封第11章 文官反扑第223章 读书之苦与文采飞扬第1790章 工业时代——富裕人口做什么第836章 多邦城——强攻第1773章 对昆仑奴的缘故与文坻一二三事第220章 家人和朝鲜请求第431章 惊到的蛇第346章 后续处置与反应第168章 海第1667章 巴布纳——结束第1776章 解释二三事第1468章 我喜欢谁?我喜欢你!第1714章 王妃第403章 犒军救国之计第1022章 守城——林琛番外22:女朋友与警察第1408章 接见——家属区第451章 接见使者——朝鲜、扶桑、阿依努第571章 朝鲜劳动力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1122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告一段落第954章 续婚姻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714章 王妃第1310章 酒楼突发事件第1661章 巴布纳——人死如灯灭第358章 拿下调兵第211章 田赋高了?第266章 又一名先生第924章 由此所引发的——等着第79章 下乡进村第1006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