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攻缅——受卓蒲勃

朱元璋制定了详细的大明礼仪规范,其中自然包括受降仪式,虽然从明代初年到明代末年受降仪式一共只使用过一次——洪武四年接受蜀地夏明升投降。

朱楩当然不敢比肩皇帝,根据《大明会典》上的礼仪进行了简化和降等,举行受降仪式。

这一日一早,明吉斯伐修从自家的军营中走出,走到临时搭建的高台前面跪下,并且将戴罪表交给侍仪。侍仪接过戴罪表,走上高台交给朱楩。

朱楩看过戴罪表,让明吉斯伐修走上高台,先训斥他一番,然后宣布赦免他。明吉斯伐修躬身三拜,高呼千岁。

朱楩嫌麻烦,于是将另外一个仪式和这个仪式合二为一,任命他为阿瓦府的府丞,虽然只是一个挂名府丞;同时朱楩将那罗塔叫到台上,任命他为仁安羌府的土知府,允许世袭。

明吉斯伐修和那罗塔再次跪下,高呼千岁,站起来又拜了几拜,下了高台。随即以何福为首的岷藩文武官员上台恭贺朱楩,朱楩又说了几句话,结束了受降仪式。

随即朱楩让明吉斯伐修将军队交给那罗塔,并且将军队中家在阿瓦府附近的人放回家。朱楩在城中选择了一栋大寨子让明吉斯伐修入住,他的妻妾,除了已经被霸占的,也都物归原主。朱楩安排了几个汉兵把守明吉斯伐修的住所,将他软禁起来。

之后朱楩就让那罗塔带着军队和他去接受蒲甘城,但忽然有一个预料之外的人来到了阿瓦城,让他不得不推迟了自己的行程。

……

……

“卓敬,你不在永昌待着,来阿瓦干什么?”朱楩问道。

卓敬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说道:“殿下都将王府要迁到阿瓦城来了,臣还留在永昌干什么。”

“你怎么得把永昌一带的事情安排完毕,再和孤的王府之人、岷藩的文武官员过来阿瓦城吧。还有虽然孤的三护卫人数不足,一共只有一万多人,但也留了三千人在永昌,这些军队和士兵们的家眷也得带过来。”朱楩说道。

“臣临行前已经将这些事情都吩咐过了,臣考虑到西南地方气候潮湿,所以吩咐王府护卫十一月份再将王府迁过来。”

“但臣等文武官员就没必要留在永昌了,所以臣除暂时设置了永昌留守司管辖那里以外,将其余的文武官员都带了过来。”卓敬说道。

“你说设置了什么?永昌留守司?”朱楩惊讶地说道。

“是。殿下来到阿瓦,但永昌诸府的事情一时半会儿还必须有人在当地管理,所以设立永昌留守司暂时统管永昌、大理等地。”卓敬道。

“这,也好。”朱楩说道。他其实对于卓敬不经他允许设立一个衙门有些不高兴,但藩国右相有这个权力,更不必提他之前将那里的民政全部交给了卓敬负责,他也无可指摘。

“并且臣也是来向殿下告知陛下新下达的圣旨的。”卓敬一边说着,一边从随从手上接过圣旨和文书递给朱楩。朱楩从他手上接过圣旨和文书,打开看了起来。

半晌,朱楩轻轻哼唱道:“万人一心兮,……。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蛮夷兮,觅个封侯!”

又哼道:“狼烟起江山北望,……,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明显是这首精忠报国更加有力量,虽然曲调奇怪了些,为何不选这一首为军歌?”朱楩说道。

“在京的武将认为普通士兵对这首歌不会感兴趣,所以只是作为军歌之一。”卓敬说道。

“也对。”朱楩一愣后说道。

他又继续看圣旨和文书,说道:“设计了什么国旗国徽?以后不打明字大旗了?还有这国徽,为什么要五头龙缠在一起?”

这些问题卓敬也解答不了,只能沉默不语。

朱楩也没指望他解答,说道:“既然陛下有令,就将这面日月旗依照文书中的图样绣出来,用他替代明字旗。”

“这个国徽,是绣在帽子或头盔上?那就在所有武将的头盔上绣上国徽。”

“殿下,陛下要制造的这个国徽似乎不是绣上去的,而是使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扣在头盔或者帽子上。”卓敬说道。

“这么小的东西如何将五条龙都镌刻在上面?什么材质都不行吧?”他有些疑惑。

“看来这三年孤不在京城,陛下又做了许多变革。今年孤过年就回京吧,看看京里又有什么新鲜玩意儿。”朱楩又道。

他又将其余的圣旨和文书全部看完,觉得没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和卓敬商议了一些治理阿瓦城之事,又安排他们的住所,忙活了几天。

等这些事情都安排妥当后,朱楩对卓敬说道:“卓相,既然你来了,正好孤要去接手蒲甘城,你就跟着孤一起去蒲甘城,顺便看看蒲甘城的情况,任命何人为治理蒲甘的官员。”

卓敬也愿意到蒲甘城看一看,因地制宜制定管理方法,遂答应了朱楩,于十月初七同他一起前往蒲甘城。

不过到了蒲甘,朱楩还没来得及仔细看看自己第一座和平接收的城池,就得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勃固人攻陷了马圭城,正在围攻仁安羌,并且据说仁安羌城马上就要失陷了。

朱楩当然不能允许仁安羌被勃固人打下来,当即和沐昂等人说道:“一定要将勃固人击退,甚至收复马圭城。这些地方是已经预备好了要安置那罗塔的地方,岂能让勃固人占领!”

沐昂也同意他的意见:“仁安羌是蒲甘城以南唯一的坚城,绝不能让勃固人打下来。”

他们二人达成一致,那这件事情就已经决定了。因为大多数土司军队都没带过来,马上派储杰去阿瓦城召集土司的军队,并且向仁安羌城进兵。但最后,这次军事行动的结果大大出乎朱楩和沐昂二人的预料。

第963章 钢铁厂第859章 南定——粮草大营的对战第293章 接见使臣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终于有个结果了第554章 丝绸与粮食第890章 为什么不给我们色目人一条活路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558章 从松江到杭州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继迁第1063章 决战——全宁卫第1379章 偷梁换柱第634章 横滨第244章 向父亲求助第1329章 汉洲攻略(三)第1061章 决战——阻拦第619章 约法三章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灵庙第1376章 酝酿风暴第499章 兵藩第1757章 开罗——偷袭第1474章 下旨第833章 多邦城——开打第25章 立储之兆第365章 对阵第1211章 再等等第850章 总之效仿就对了第1407章 接见——伯鲁入职格致监第1081章 没品与出乎预料第1381章 征兆第223章 读书之苦与文采飞扬第1012章 母女第1377章 妹第1115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鼓舞第278章 相第1385章 投献案——秦松调查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632章 甘州城内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动作准备第149章 对话第756章 南巡——来到广州第18章 重阳节——宝钞之一第1418章 萧卓说第1129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语言与国家第443章 北巡——返程黄金命名与封赏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1228章 军事改革细则第1782章 格致院视察——万有引力定律第251章 读书第932章 科学的开端第1405章 友情第254章 新书画与旧古董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1794章 姐弟感情与插曲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1765章 允熥与文坻的对话第757章 南巡——广東事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586章 五皇子第106章 婚礼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1378章 礼物第1754章 一个人的日记——不用攻城第254章 新书画与旧古董第911章 必须不能守寡(补昨日欠更)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1342章 南洋风雨——不怕风险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758章 南巡——风景第105章 殉葬第1009章 出发前的准备——视察第1270章 儿女第1149章 谈笑,之后转折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595章 应对第1112章 两头商议番外4:分封制的变化二第208章 用方第1238章 真正的学校——五城学堂第1308章 反应第1139章 拼杀与首次上阵第1309章 下一代该成婚了?(五千字章节)第949章 儿子与非亲生母亲第635章 冒险的商人第681章 侄戚婶妹第1004章 面对危险的局势第1234章 足球第162章 抚慰第1471章 打脸第185章 崩第189章 各地的反应第337章 拜访魏国公府第999章 来自撒马尔罕城的决策——蒙古炮灰?第1154章 被唤醒的噩梦第601章 竞买第1486章 不公平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1802章 宗教婚礼与留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