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四名太监

然后老朱拿起这五份奏折的最后一份,吏部上报的标题为‘今年下半年满三、六、九年任期、正五品到从七品官员调任或留任总报’的折子,对允熥说道:“允熥,我大明土地广大、人口众多,光凭咱们朱家人根本管不过来,所以必须任用官员来代皇家牧民。而这样,选派合适的官员来担任合适的位置就非常重要了。”

“但天下的官员也很多;我大明十二个布政使司(注1),一百多个府,数十个州,一千多个县,再加上中央的各部、院、寺、监,总共有文官二万余人;在加上武将,官员总数有五、六万人之多,全部由爷爷来任命的话爷爷也忙不过来,所以只能是由爷爷来直接任命四品以上的官员,其他的五品以下的官员只能是交给吏部来任命了,所以能否任命真正有能力、清廉的吏部尚书、侍郎很重要。”

“至于像这样,五品到七品的官员任免名单,大概看看就好,因为基本上这些人你都不了解,甚至都不知道是谁。这时随便点几个人名让锦衣卫去查一下是否确如奏折上所说的那样的经历或者功劳,来验证吏部官员有无徇私枉法即可。”

然后老朱大概浏览了一遍奏折,然后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名字,把奏折扔进了写有‘吏部’字样的框里。

允熥也大概浏览了一下奏折,现确实是一个认识的也没有。按说现在允熥在户部和兵部都历练过,也认识不少五、六品的官员,但是在这上面就是一个见过的名字也没有。

然后老朱又拿出几本奏折来告诉允熥如何更有效率的批折子,而不是被这些文官们说的云山雾罩的话绕进去。

因为老朱考虑到允熥是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事情,所以老朱讲的很耐心,也导致还没讲几本折子天就黑了。

老朱留允熥在谨身殿吃了饭,就打他回文华殿去了。一方面是因为允熥明天要主持关于宝钞兑换的事情,让他晚上去准备一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给允熥边讲折子边批阅太慢了,老朱觉得还是一点一点慢慢讲吧,不然今天折子批不完了。

======================================================

就在允熥接受老朱关于如何批折子的技巧传授的时候,王步正在按照允熥的指示去山東面馆和李崖的家里拜访。

王步先去山東面馆见的唐老板夫妻。王步来到山東面馆的时候,时间还未到酉时(下午5点到7点),面馆还没有到该上人的时候,所以唐老板夫妻显得还挺清闲的。

这时唐伯鹤人就守在面馆的柜台这里,见到王步带着侍卫走进来,忙要行礼。

按照老朱定下的规矩,太监是不能受礼的,王步也很谨慎,所以怎么敢受他的礼,忙上前搀扶。并说道:“我是代表殿下来的,殿下不欲张扬。”他是掐准了这类平民百姓的心理说的话。

唐伯鹤一听就忙止住要弯下的身躯,并带着王步进了内室。他想了想,觉得也就自己家的卧房相对干净一些,就把他带进了自己的卧房。

进了唐伯鹤的卧房,王步问道:“不知贵夫人可在,殿下有事情和你二人说。”

唐伯鹤因为王步是个太监,并且是代表皇太孙殿下前来,倒也不在乎他要见自己妻子这件事情。他马上跑向后院,把自己的妻子莫氏带过来。

王步等他夫妻二人都到了,说道:“殿下有话说道,唐伯鹤、唐莫氏夫妻二人,救孤一命,孤甚是感激,今特赏赐你夫妻二人玉璧一对,珍珠一串,以示孤的感激之情。”其实这句话完全就是王步自己编的,允熥根本没有说什么话;东西倒是从宫里拿出来的。

唐伯鹤夫妻二人听到‘殿下有话说道’的时候就已经跪下,当听完王步说的话,唐伯鹤正要谢恩,莫氏捅了他一下,并说道:“王公公,陛下已经赏赐了我们黄金百两、御用的笔墨纸砚一套,并亲自手书‘山東面馆’四字赐予我家,还许了我家大小子世袭千户的前程,已经封赏极厚,岂可再受殿下的赏赐。”

王步说道:“殿下说了,陛下的赏赐是陛下的,孤对于救命恩人,岂能没有表示?你们就别推辞了,安心接受赏赐即可。”莫氏方和唐伯鹤受了赏。

然后王步在唐伯鹤夫妻的欢送下走出面馆,向李崖的住所走去。

李崖的住所还不好找,他原本只是一个厨子,虽然是常家的暗线,但是也并不富裕,虽然现在陛下赐予他世袭百户的前程以及黄金,但是一时半会儿的还搬不了家。

王步打听了好几个人并且转悠了半天才找到李崖家,李崖正在家里待着,见到王步他们进来马上行礼迎接,王步照例是推辞。

然后就和在山東面馆一样了,李崖先是推辞,然后才接受。

之后王步回到宫城的时候,也已经是天黑了。他走进了文华殿,王喜正和王进、王恭等人吃饭呢。王喜见到王步回来,略有惊讶地问道:“你没跟殿下在一起?殿下找人传话回来,说是在谨身殿吃饭,我们以为你也在谨身殿呢,就没等你。”

王步赶忙洗了洗手,也拿副碗筷坐到桌子上,回道:“殿下今天从锦衣卫在北门以外的衙门回来时,就叫我去给山東面馆的唐伯鹤夫妻还有李崖赏赐东西,所以我没有跟殿下在一块儿。”

王进说道:“怪不得殿下让陈兴去买一些宫外的小玩意儿送到文华殿来,我还奇怪呢,原来是你还另外有事儿干。”

王恭则问道:“哎,你们说陛下为什么给唐伯鹤家就那摩多赏赐,而给李崖的不过是世袭的前程和五十两黄金?按说他俩的功劳差不多啊。”

王进说道:“那还不明白?李崖是常家的人,陛下岂能舒服?并且他还是宫里文华殿的人;而唐伯鹤家是平民百姓。”

王进话虽然说的不是太清楚,但是王恭也不傻,也明白了王步的话,随即不再谈论这个话题,转而谈些好玩的话题。

不一会儿,四人吃完了饭,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他们才接手整个文华殿,还是很忙的。他们一直忙到允熥回来。

=====================================================

注1:此时还未设立貴州布政使司,貴州地区由雲南布政使司管辖。

第1042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沙迷查干第814章 雷州第1443章 对欧洲的谋划—热那亚的解释和原因第1758章 开罗——驱赶出城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结第1534章 赐予《鉴文大典》第689章 金帐汗与维齐尔第332章 国子监与从北而来第1251章 反应第126章 兖州事件——最后抓人第1308章 反应第438章 功高莫过救驾第1074章 决战——包围与中心开花第1429章 联姻与打通航路第1174章 插入第1147章 如同,如果第403章 犒军救国之计第964章 钢铁厂续第1386章 合二为一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743章 讲武堂和过去的面馆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1233章 去讲武堂的路上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终于有个结果了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1522章 回赐第1192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神使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1673章 三日后第944章 带小孩出门第803章 还是琼州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697章 永问第889章 撒土士杨王靖韩色第249章 乌龙第478章 科举改革(二)第1789章 工业时代——文垣的争论与差事第1061章 决战——阻拦第313章 花英与徐家第478章 科举改革(二)第600章 三家第486章 惦记第272章 掩护与实录第253章 第一堂课第1660章 巴布纳——妄想用骑兵来反击?做梦吧第977章 两地第1562章 巴布纳——朱楩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决定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1697章 朝鲜之事的大幕拉开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611章 马匹与徐第530章 找谁商量第129章 过山東第1542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的谋划第300章 抱琴与朱模第47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面馆成为了主要场景第88章 造访齐泰家第832章 多邦城——预备第1754章 一个人的日记——不用攻城番外15:民众的日子第952章 闲不下来第38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二十一日第718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安南谈论第652章 岷王——过兵第317章 内宫贪腐案(一)第741章 征伐安南——选将之二与其它第827章 战安南——反应第381章 监国与纳妃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1099章 战乌鲁木齐——公侯万代第826章 战安南——慢兵第428章 下线遁第160章 祖陵第44章宫廷内外的阴谋——常蓝眼线第1373章 重力第594章 风潮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战(一)第518章 为什么第100章 后续第129章 过山東第749章 高棣花陈(求订阅)第1434章 [免费]处置第1526章 剥夺股份第820章 战安南——遇伏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1094章 侥幸逃脱的人第1802章 宗教婚礼与留亲第1049章 最终决战——夜袭?第43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西南之人第1132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哦,汉人也曾经是白人?第1399章 李案的终结第632章 甘州城内第1404章 医生的名字与伟大的豌豆第718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安南谈论第1697章 朝鲜之事的大幕拉开第1471章 打脸第868章 反应第815章 战安南——漂泊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