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对蒙

“蒙古人只会放牧和造弓箭,学不会打铁这么高深的玩意儿。”尚炳先是调侃了一下蒙古人,之后说道:“不过之前亦力把里是有契丹人、畏兀儿人铁匠給他们打铁的。但有一次亦力把里除蒙古人以外的人发动判乱,蒙古人大肆屠杀,将所有铁匠都杀死了。”

“那他们之前铁器从哪买?”允熥有些好奇。

“从撒马尔罕,撒马尔罕的商人每年过来贩卖铁器。撒马尔罕的商人可比咱们大明的商人黑多了,一口铁锅的价儿是大明商人卖给亦力把里人的两倍,一把菜刀的价儿是大明商人卖给亦力把里人的三倍。”

尚炳说道:“我是后来才知道的,要早知道撒马尔罕的商人这么黑,我就让他们将价格再提五成。现在我秦藩商税收三成,这一下子又可以多很多商税!可惜了,一开始价儿定低了,后来也不好意思提价,毕竟和亦力把里还得合作。”

“行啦,你这商税收得够多了,人岂贪心不足邪?”允熥笑道。

‘皇兄这个例子举得可不太好,魏武可是后来连汉中都丢了。’尚炳本打算这么说,但想想后还是仅仅笑了笑,没有说话。

允熥又和他说了许多,语气也由轻松越来越严肃,吩咐了尚炳一些他以为十分重要的事情。尚炳不管觉得对不对,都点头答应。当然,在伊吾他是不是会执行就不说不准了。

这就是现在大明一个很大的问题了。大明面积不小,允熥也没有办法一直盯着一件事情,只能将很多事情委托给别人;这些人又将事情继续向下委托,最后能不能达到允熥的要求只能看天意了。官场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给上司添麻烦,大多数官员都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干活儿,偏远地方一件事情吩咐下去,能达到允熥五分的要求就很不错了。

像秦藩这种分封的王爷倒是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可他们又未必会依照允熥的想法来办。

允熥心里其实也知道,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多和尚炳说一说,让他接受自己的观点。

很快一个时辰过去,尚炳见允熥似乎再没什么可说得,提出告退,朱权也马上站了起来。

允熥对尚炳说道:“你好不容易来京城一次,赶快回去和自己的兄弟团聚团聚,皇兄就不打扰你们了。尤其是尚惜,她明年就出嫁了,你作为长兄,岂能不多照看照看?对了,你就过了年也留在京城,一直到尚惜出嫁了再回伊吾。反正还有高翔和宋晟在伊吾呢!”

“是啊,尚惜明年就出嫁了,”尚炳仿佛忽然想到了尚惜明年出嫁一般说道:“我这个当哥哥的送她出嫁为好。”

允熥又对朱权说道:“十七叔,我这里还有些事情,等过两日这些事情都处置完了,再把你们都叫进皇宫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开开心心的玩。”

二人又说了几句,朱权和尚炳躬身退下。

允熥伸伸懒腰,穿上外衣,对王喜说道:“宣到旁边的阁子里罗贯中觐见。”

……

……

尚炳和朱权走出乾清宫,朱权叹了口气,走向自己的马。尚炳心知他为何叹气,紧走几步跟上朱权,轻声说道:“十七叔,皇兄既然没有当场拒绝,那么就表明他尚未想好,要不然一定会婉转的拒绝十七叔的请求,而不是糊弄过去。”

“我也知道这点。”朱权说道。他之前研究过允熥的所作所为,若是绝对不会让他实封,一定会婉转的告诉他。

“可陛下到底在犹豫什么呢?我宁藩一直是塞外之地,并不是他所说的华夏熟地,有何不可分封的?”朱权又小声说道。

尚炳答不上来。他怎么可能知道允熥是怎么想的。

二人正沉默间,尚炳忽然见到解缙从乾清门走进来,正好路过他们安放马匹的地方。

解缙见到他们两个后马上躬身行礼道:“臣解缙见过秦王殿下,宁王殿下。”

他们二人也赶忙还礼。解缙即担任冬辅官,又担任《大明大典》的总编,十分受允熥信任,他们也不敢得罪。

尚炳还笑道:“解辅官这是要去面见陛下?”

“哦,臣有些事情要拜见陛下。”解缙说道。

……

……

此时允熥寝殿旁边的阁子内,允熥正和罗贯中说道:“罗卿,过年之后减少编写蒙古人欺负汉人的戏曲、话本,写一写陈友谅等人不得人心之处。”

允熥决定改变自己的对蒙政策,由对抗为主,改为安抚为主。

北元经过去年的一仗,实力更加衰弱,已经不足以对大明造成威胁,未来几年不过就是和土匪山贼类似的对手而已。

并且允熥记得就在这两年,鬼力赤杀了坤帖木儿自立为大汗,并且不再维持大元的国号,自称为蒙古或者鞑靼,和大明交好。历史上鬼力赤的政权仅仅维持六年就不成了,重新恢复大元国号的本失雅里和阿鲁台又和大明对抗。允熥决定采取种种方式,维持鬼力赤的统治,让他多延续几年。

同时佛化蒙古的政策将要开始实行,要想更好的佛化蒙古就不能让蒙古人的部落成天被大明的军队赶的到处跑,得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游牧之所。

所以现在对蒙以安抚为主更加合适。

“是,陛下。”罗贯中想要说道。他虽然并不知道允熥为何这样决定,但一定会坚决执行。

可他才说了一个字,就“坑坑”的咳嗽了起来。

“罗卿,你没什么事儿吧。”允熥关切地问道;马上又说道:“黄福,你不是懂一点儿医术?来给罗先生看看病。”

黄福马上走过来要给罗贯中把脉;可罗贯中却一直推脱,喘过气来后说道:“陛下,不必麻烦黄公公了,臣只不过是到了冬天耐不得寒而已,老人差不多都这样,也不是什么病。”

“既然如此,”允熥说道:“那你就多注意身体,朕赏赐你一些名贵的滋补品,好好在家过冬。”

“是,陛下,臣一定好好保养。”罗贯中在心里补充道:‘在那部书写完之前,臣一定不会死的。’

第129章 过山東第1136章 上阵第390章 兖州城上第415章 降与死第1218章 军事改革——开始第705章 大事件的开端第992章 关注点第1427章 长大第1182章 锦衣卫的消息与想法第753章 南巡——扩散第796章 最后醒来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115章 兖州事件——开始第1362章 从两轮到三轮第540章 昀芷微服与宣锦衣卫问话第243章 朝鲜的讨论第1124章 傅安(一)第1251章 反应第1078章 最后的围歼战(一)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莲初遇西门庆第894章 现在就要开始为下一次大战做舆论准备了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节)第1723章 等到夺取埃及后父亲再告诉你第1334章 南洋风雨——下一步第52章 ……阴谋——搏第1411章 接见——自行车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049章 最终决战——夜袭?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1421章 大喜之极与大悲之极第164章 各种事第1068章 决战——百夷卫上阵第1518章 叛徒原来是自家人第961章 在讲武堂第1247章 允许勋贵经商?第1542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的谋划第555章 废举人和印度数第893章 朱赞仪的事情第183章 准备第395章 燕军人第217章 为何读书第1470章 大吵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938章 黎澄第839章 多邦城——最后第1696章 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第1290章 谁中了举人第1340章 南洋风雨——雨袭第1257章 说话嘱咐第289章 生擒第638章 三地的粮食第219章 技术发明番外1:四百年后的世界第1341章 汉洲攻略(九)第1283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五)第179章 准备,出发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1142章 相见赏赐第589章 湘王第393章 徐州议事第1504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633章 出门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639章 粮食和军歌第172章 投奔第7章 谨身殿大讨论——开始第1484章 天文学大发现——第一个投身科学第1349章 汉洲攻略(十三)第71章 宝钞战争——苏州问题第1017章 帖木儿的演讲第1708章 父亲和新世子找旧世子帮忙第1245章 真正的学校——教育的目的第867章 又一份捷报第1726章 凯瑟琳王后的决断第749章 高棣花陈(求订阅)第1421章 大喜之极与大悲之极第146章 卡廷——反转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541章 印度之战——两个人的商定第1304章 徐家的‘危机’第1120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白帐与蓝帐第10章 后续发酵第1474章 下旨第676章 看病与旧人第47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面馆成为了主要场景第691章 猜到第1063章 决战——全宁卫第599章 初到宝安第467章 幕后台前第137章 战——初战第1435章 如何团结第1121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丝绸之路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学的早晨第769章 大案——中邪第1698章 不知道是谁在骗我,只能再调查了第158章 李芳远第343章 安王府第244章 向父亲求助第1783章 格致院视察——为女儿高兴与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