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大案——延后

众人听到允熥的话一愣,这好像和大家正在讨论的话题无关吧;不过又一细想,他们就明白了过来,允熥这样想才是一个皇帝正常的想法。

现在采生折割案和巫蛊大案都已经过去,允熥也已经下令搜查、逮捕所有与此案有关的人,那么处置就不着急了,怎么都行,全看允熥的心情;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帖木儿汗国的人策划这两个大案的事情。

此案对外如何了结,是只宣称国内有人意图谋害陛下,或者将帖木儿汗国是幕后黑手的真相公布出来?亦或是栽赃到其他番国——比如安南身上?

另外,陛下被帖木儿汗国这样谋害,想必是恨极了那国,必是想报复回去的。但是如何报复也颇不好决断。

不过众人听到允熥刚才一句话,就差不多猜到了允熥的想法:与帖木儿汗国打仗、施以惩戒。

“陛下,帖木儿汗国这次行事欺君罔上、恶贯满盈,陛下如何处置臣也不敢置喙。但据曾经来过京城的西北番国所知,那帖木儿的国家也十分广阔,就算比不得大明也所差不远,陛下兴师动众数十万人出征未必能胜;可若是派出更多的士兵劳师远征恐怕朝廷受不住。”

“臣以为,陛下还是隐瞒此事为帖木儿汗国在背后所做,暗地里对帖木儿汗国施以惩戒。他能够在大明策划这样的事情,大明也能在帖木儿汗国对帖木儿施以同样的事情。”陈继说道。

应该说,陈继的话并非出于私心,确实是在为允熥考虑。帖木儿汗国实力也很强,大明倾巢出动也未必一定能打赢,即使打赢了也不过是个虚名,对国家没有好处;若是打输了就更坏。

何况他还说了‘大明在帖木儿汗国施以同样的事情,’这等于是支持允熥对帖木儿施以巫蛊之术,对文官来说十分难得了。

‘两年前朕让文奎去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果然还算值得,做事忠于大明朝廷、忠于朕,对得起朕跟给他的礼遇了。’允熥想着。

陈继就是两年前允熥在江浙一带巡视时,为了安抚当地的人心提拔的杭州人。当时允熥让吴王世子朱文奎亲自去请他出山,极尽礼遇,惹得胡广等人都眼红了。

在陈继发言后,其它诸人也纷纷说话,基本上都支持他的观点;还有人提出栽赃到安南身上或者满者伯夷身上,好吧若是按在满者伯夷身上不算是栽赃。总之,大家都认为不应该公开说是帖木儿汗国干的,要报复最好暗地里报复;若是将来一定要和帖木儿汗国开战也不要采用这样的理由。

“你们不必说了,朕自有思量。”允熥一边说着,一边用毛笔在桌子上的纸张上写下‘帖木儿’这三个字。他写的十分用力,字迹又大,仅仅三个字就占满了整张纸。

众人一听这话就明白允熥并不赞同他们的话,正要接着劝谏,又听允熥说道:“不论如何,在同安南的战争打完之前朕都不会有什么动作,也不会公开此案的消息,只对外说此案的重要人犯尚未招供,等案犯都招供,将案子梳理清楚后再对外公开。”

“你们也不得向任何人透露这两个大案的实情,违者朕绝不轻饶。”

众人一听这话,以为允熥还在犹豫,也就暂且停了劝谏,打算等过几日再继续劝说。

允熥随即宣布对此案中人的处置:“采生折割案的众位案犯,施行采生折割的均凌迟处死,家人依照《大明律》处置;那个丐头若是抓到后也凌迟处死,儿子、妻妾一律斩首,其余亲人与手下的流民恶霸流放边关。”

“高家昨日朕已经下旨将在外为官的人均下狱送到京城,他们朕看在为大明效力的份上除高瞬臣外免除死罪,流放边关;高瞬臣与其子孙妻妾发往军前效力;高景德凌迟处死,他除高瞬臣之外的子孙年纪十六岁以上的斩首,十六岁以下的流放;高家其余人等类同处置。”

“牙行中人抄家本人斩首,其余人等流放边关;其余所有涉及此案的大明百姓和外番之民一律处死。”

“苏冬里与乌德这两人也凌迟处死。”

“行宫外院被他们所收买的人一律处死,妻儿流放。”

“还有另外那个与苏冬里同时入籍大明的外番商人,叫做什么巴松的,依照苏冬里的供词与此案无关,但朕仍旧要下令将他抓捕回来,仔细审问审问,若他确实并未参与此案,也并非是任何一个番国派到大明的,就将他放了,回去继续做买卖;若是他与此案有关,就类同苏冬里处置。”

“不过朕并不打算马上了结此案,所有的人犯仍旧关押在广州警察总署,待此案了结后再行处置。”

“陛下圣明。”允熥的处置没什么特别的,也十分合适,所以众人赞颂一句。

允熥对他们的马屁没什么兴趣,又和他们商量了几件事情让他们退下。

杨任却没有和其它人一起退下,而是又对允熥跪下说道:“陛下,行宫外院有下人被这些人犯收买,当了这些人的帮凶,臣恳请陛下恕罪。”广州是杨任的为官之地,还是当布政使,在这里出了事,杨任当然要请罪。

“此事也怪不得你。广州城内无数世家大族,你也防不胜防。”允熥当然不会怪罪,反而好言安抚了一番让他退下了。

之后允熥又召见当地锦衣卫主事之人范明,并对他说道:“范爱卿,你派人在百姓当中散布谣言,不要让百姓乱猜。”

这种小道消息传播的是最快的,在采生折割案发生后不久大家都知道发生采生折割了;允熥在广州城内征召僧道为熙怡解邪术后大家都知道有人在对行宫中的重要人物中了邪术。许多人只要有空就向人打听案子的进展。允熥觉得与其让百姓听假消息,不如自己让锦衣卫炮制一些对国家有好处的消息让百姓听了去保持稳定。

“是,陛下。”范明十分聪明,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答应道。

щщщ✿ttκā n✿℃O

允熥之后召集不同的人吩咐了不同的事情,又先后让他们退下。

等将所有的事情都吩咐完毕已是午时,他也有些饿了。允熥站起来伸伸懒腰,就要回后院和李莎儿等人去用膳。

不过允熥临走前整理了一下自己十分混乱的书桌,就看到了自己刚才亲笔写下‘帖木儿’三个龙飞凤舞大字的那张上好的宣纸。

“帖木儿,此事虽然你并不知晓,但你在大明内设立情报网,可见对大明的野心昭然若揭了。”允熥自言自语道。

“但是朕,绝对会让你的图谋失败的。……”

说过这几句闲话,允熥转身离开外书房,前往后院去用膳。

第1295章 比试骑马与怒发冲冠的方孝孺第984章 愿意打仗文章相关第61章 ……阴谋——差点儿第1814章 东方的资本主义第1009章 出发前的准备——视察第1722章 文坻第936章 要废除汉人为奴第170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703章 宴饮前的谈论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1262章 罗家的本子第106章 婚礼第1724章 和母亲的对话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034章 祭奠与论功第865章 在广州过年(二)第576章 封赏第1379章 偷梁换柱第917章 如何正确理解出题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节)第670章 攻缅——杀第1535章 重见阳光第3章 彻底融合第991章 第三个目的第219章 技术发明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1700章 为大家牺牲小家第1253章 农业改革——从单位土地最高产量到单位个人最高产量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后果第1335章 汉洲攻略(六)第1289章 应天乡试第131章 三王齐至第410章 德州之战——关键第666章 攻缅——投降第1198章 金银的作用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袭爵第511章 再吩咐与见驾第479章 科举(完)第878章 胡朝的末日——束手就擒第803章 还是琼州第69章 春和殿纪事第55章 ……阴谋——误事第661章 攻缅——人口和规划第343章 安王府第1439章 白莲与内外王子第1216章 家话第464章 前高后允第1492章 苏州惊变——亲情与筹钱第638章 三地的粮食第269章 惊动第589章 湘王第1482章 天文学大发现——再观天文第1450章 印度攻略——军费第45章 武德卫第732章 征伐安南——选将之一第213章 发福利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102章 考试第1469章 摊牌第460章 拜祭功臣庙第1255章 前陈后婚第647章 新入上直卫第724章 讲武堂和蒙古人第1373章 重力第693章 海运和询问(求订阅!)第1194章 封号与粮食第1697章 朝鲜之事的大幕拉开第609章 姐夫之命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998章 撒马尔罕城的决策——进兵路线第1532章 问允熥该怎么做第1411章 接见——自行车第268章 生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处第992章 关注点第236章 商业联盟第81章 下基层下第1406章 接见——欧洲的书籍第61章 ……阴谋——差点儿第1658章 巴布纳——援兵第381章 监国与纳妃第945章 在两卫所第148章 卡廷第289章 生擒第1221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之前就想废的人(上)第1495章 苏州惊变——莫名其妙的寻找第413章 歌谣与天上第1249章 解释第76章 走进科学第121章 兖州事件——谁第1009章 出发前的准备——视察第132章 挖人第1212章 在人市第1124章 傅安(一)第1094章 侥幸逃脱的人第764章 李家怀疑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第839章 多邦城——最后第411章 北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