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审和处决

这日一早天还没有大亮,广州府府衙旁数条街都被围的水泄不通,场面有如赶庙会一般热闹。百姓们一是好奇这个所谓的公审和过去升堂问案有什么不同,二是出于对采生折割案的愤恨,三是因为古代生活大多数十件很枯燥能有个热闹看不容易,所以都想来看一看。许多人刚刚解除宵禁就从家里跑出来,来到公审的地方占位置。

这次公审是在室内并非是在室外,能容纳的‘观众’不多,粗略估算大约只能容纳二三百个百姓,所以很快这些位置就被填满了;但即使如此,仍旧有后来的百姓想要挤进去看,惹得早早占了位置的人抱怨起来,后来还发生了口角,好在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对此早有预料,看着已经满了将还要挤进去的人扔出去,守住门口,若是有人出来再放人进去。

允熥亲自过来看过这个公审的地方,当时就好奇的问钱明林:“为何要在屋内公审而不是在屋外?那样能看到的人不是更多些么?”

“陛下,人多秩序不容易维持。若是在空旷之地,有上万甚至数万百姓围观,若是百姓群情激奋之下要打死人犯,如何?阻拦百姓或许会有百姓死伤,不阻拦百姓就违背了章程,都并非是好事,所以臣安排在屋内公审。”钱明林答道。

辰时中,专门负责审案的许博远许通判从后衙走进大堂内,开始升堂问案。

问案的过程与之前并无不同,允熥没有贸然将后世的法院问案模式搬过来,只是提出了‘公诉’的概念,证人和原告也不需要一直跪着,问过身份后就可以站起来说话;不过今日的案子是由警察署提起‘公诉’,那些被他们采生折割的人的尸首暂时还没有人认领,估计随着逐渐腐烂即使有人想认领也不能成了,所以并无原告百姓。

‘公诉’让围观的百姓大开眼界,纷纷与身边相熟不相熟的人谈论起来,感叹原来还有这么一个问案的办法;‘看来虽说是民不举官不究,但这些大案即使无人检举官府也不会束手旁观,会用‘公诉’的法子来问案。’一个今日前来旁观的世家子弟在心里默默想着。也不知怎的,今日的公审有许多广州城内的世家子弟前来旁观。

但随后在堂上所列举的这些人犯下的事儿让百姓暂时忘却了其它的情绪,只剩下了愤怒。

为了彻底贯彻允熥让百姓愤怒的理念,警察署的这份公诉书写的十分详尽,罪名除了采生折割外,还有巫蛊、杀人、绑架、诱拐、盗墓、侮辱尸体、诈骗、袭警、非法制药等十几个,每一个罪名后面都详细写出了相关的案子。所以整个公诉书厚达几十页,仅仅将公诉书读了一遍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时间虽长,但案情太过惊悚恐怖,尽管大多数百姓已经从各种渠道知道了案件的消息,但不论是在后面偷偷旁听的广州诸位官员,还是屋内屋外的警察和百姓,都是第一次完整知道整个案件。不仅是百姓,就连维持秩序的警察都红着眼睛看向宁彩等人犯,高坐在大堂上的许博远就看到一个警察抽出自己的警棍使劲在一旁的墙壁上敲了几下,他毫不怀疑若这个警察就在宁彩等人身旁,会马上打死他们。

在公诉书读完后,警察署又在大堂上公布了部分证据。死尸他们没有带过来,但将他们采生折割的道具、已经炼制完成尚未出售的‘大药’和半成品的人骨、人肉、男童的***等物品都在堂上展示,还传唤了海皮上大骨成员等‘污点证人’,现场询问他们知道的事情。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让在场的百姓更加愤怒,还有人低低的抽泣起来,也不知是怎么了;忽然一个离着宁彩等人只有几丈远的警察愤怒的大喊一声,抽出警棍夯在了一个人犯的身上。

在场的百姓更加激动,不少人大声喊道:“打死他!打死他!”

钱明林马上让其余警察将他拿下带走并且维持秩序,许博远也使劲拍了拍惊堂木,又过了半晌才让大堂内安静下来。

随后是问宁彩等人犯是否认罪。宁彩等人在公审之前已经知道自己最后必然被凌迟,又慑于张三丰的“法术”只求死后能保留三魂七魄,早就同意配合这处公审大戏,这会自然竹筒倒豆子一般都讲了出来。

等问完了人犯,已经是午时正了。许博远本想马上宣布人犯的如何处置,但想到了允熥的吩咐,于是决定休息一炷香,一炷香后宣布对人犯的处罚。

虽然大多数百姓都已经猜到人犯肯定是凌迟,极少数或许能得个问斩,但他们仍旧不愿意离开,守在堂内等着最后的结果公布;倒是几个看起来不像普通百姓的人从人群中挤了出去。

一炷香的时间很短,许博远在堂后只稍稍躺了一会儿就返回大堂上,宣布这些人犯所有的罪名都确凿无误,依照《大明律》,宁彩等十几人凌迟处死,仅有三人被判处问斩,他们的全部家眷也都判处流放的罪过。

顿时大堂内外欢声雷动,无数人齐声赞颂‘许青天’,让他十分得意。

在后堂观看的知府刘重楼和钱明林见到这一幕都有些嫉妒,不过想到许博远平日里灰头土脸的时候就释然了。虽然主管问案在百姓面前很威风,但在官场上可不是什么好位置,尤其是在省城。

又过了两日,在城外举行了行刑。传统上,所谓凌迟处死是要在人犯身上割三千多刀,要连着割三天三夜;但广州的诸位官员觉得没必要,只要能让百姓满意就行;并且平时凌迟这样的罪名都是人犯押到京城行刑,大明还没有在外地的先例,广州的刽子手也没有割三千多刀人犯不死的本事,所以最后只行刑一日。

但百姓们也觉得十分满足了。他们看着人犯,每死掉一个就齐声欢呼,从早一直欢呼到伴晚,所有的人犯都被处死后最后大声欢呼一阵,这才返回自己家。

借着仅存的微薄的阳光,钱明林吩咐在场的警察驱赶走想要再从死掉的人犯身上拿走一块肉的百姓,将死掉的人犯在乱坟岗胡乱埋了,把现场收拾干净。

钱明林站在高台上,看着远处正在回城的百姓,低声自语道:“也不知陛下知道后,会不会对我的这一番作为满意。不过即使不满意,也还有将来的巫蛊大案可以补救。”

第1790章 工业时代——富裕人口做什么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袭第292章 过年了第1017章 帖木儿的演讲第1279章 杭州事第1275章 三人第1157章 追与逃第1333章 汉洲攻略(五)第1741章 伟大的航行——终于验证第366章 收拢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732章 征伐安南——选将之一第483章 沿着旧航路第1462章 爵位改革与教徒的反应第489章 胥史第1772章 最终定论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667章 攻缅——受卓蒲勃第152章 追悼第1307章 张无忌第39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文英的提醒第1427章 长大第969章 计算第1330章 南洋风雨——启程第1347章 汉洲攻略(十二)第1347章 汉洲攻略(十二)第1781章 格致院视察——激动的文垣与谈论引力第562章 满江红第47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面馆成为了主要场景第1106章 伊吾庆功宴——皇族宗室第83章 告一段落第225章 皇家学堂第343章 安王府第31章 宝钞战争——立军令状第867章 又一份捷报第82章 抓海盗第1275章 三人第1760章 开罗——自称国君第1532章 问允熥该怎么做第403章 犒军救国之计第245章 建议与谋划第1072章 决战——差不多了第325章 两个皇帝的心思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1327章 汉洲攻略(二)第462章 马六甲海峡两岸第899章 庆功宴——减罪一次的勋章第1406章 接见——欧洲的书籍第156章 两家第962章 陈立杰的幻境第14章 允炆和蔼,允熥发威第37章 从户部到兵部第1350章 南洋风雨——援兵是怎么来的第83章 告一段落番外8:曾经十分悲惨的第1457章 怎么猜到的和为什么要猜第1524章 挂钩终于挂上了第177章 端午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1497章 苏州惊变——萧家谈话第106章 婚礼第1464章 光荣第1735章 发现海盗船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21章 兖州事件——谁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节 )第1287章 西方课先生第184章 醒来第713章 辨别真相——大白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282章 年前第227章 帖木儿和生孩子第21章 重阳节——宝钞之二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528章 畅想与请求第919章 初议改封孔氏第1433章 打架与缘故第62章 二十八日第640章 旅店偶然第358章 拿下调兵第1258章 婚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276章 赦免和规矩第274章 军校改革第1463章 大典编纂完毕第1771章 提前放出风声第82章 抓海盗第529章 喜脉第437章 宣府城外的猎户第136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六)第815章 战安南——漂泊于水第1338章 南洋风雨——分析第1732章 夺回我们的财富第918章 对战程朱理学——结束第790章 大案——最后的审问第1657章 巴布纳——围攻第379章 两地的变故(五)第1373章 重力第1320章 金融改革——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