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临高韩

之后两日十一月初九与初十,允熥又在海南岛上待了两日,不仅是指导当地官员如何贯彻自己的旨意,更是看一看当地的百姓到底有多穷困,体察真正的民情。

当然,允熥继位后除在京城外是不玩微服私访这一套的,太不安全;他都是伪装成中低级官员,带着人数符合身份但各个都是顶尖高手的护卫在城内或乡下巡视。有的时候他甚至连当地的知县知州都隐瞒,不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允熥在澄迈就成功瞒过了当地的知县,让那人以为自己真的是皇上身边的通事舍人,代替圣上出来巡视。虽然面对相当于中央派出的‘特派员’这样的人地方官也不会完全实话实说,但多多少少会说一点儿实话,也不会耗费极大的力气来遮掩问题,允熥还能看到真实情况。

在澄迈停留了多半日,初十一早允熥来到临高县。临高这个地方他可是久闻大名了,后世一部相当写实的穿越小说就是以临高为基地,允熥前世挺喜欢看的,就是主角们穿越过去八年了仍旧只在广東打转……

不论如何,允熥对临高带有比较大的期待,兴致勃勃的考察了百刃、博铺等地,看看被选为基地的地方到底怎样。不出意外,他看到了一片荒芜,毫无任何人工建筑的痕迹,不过地理位置确实不错。

他正在百刃巡视,忽然一个侍卫贴近他身旁说道:“陛下,有人过来了,共有十余人,其中领头一人身穿七品文官官服,另有一人身穿八品文官官服,其余人等都身穿衙役的衣服。看他们走路的样子,有两个衙役身怀武功,其余人等都不会武艺。”

“衙役?哦,是了,朕胥吏改警察只改了府和直隶州,就连府辖州都没改,更不必提这偏僻的临高县。”

“这想必是临高知县知道朕假扮的通事舍人巡查后急急忙忙带着当地的衙役过来;百刃离着临高县城也不远,他过来也不费事。”允熥也回过头看了一眼,说道。

既然有地方官要过来和他说话,虽然允熥本打算去往下一个视察的地方,但也决定暂且不走了,挑选一块高度合适的大石头,擦了擦坐到石头上一边与侍卫们说话,一边等着。

“青书,你今年多大了?”允熥问道。

“陛下,臣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了。”宋青书答道。

“二十六,年纪也不小了,比朕还大一岁。朕记得你的妻儿都在武当山没有搬到京城,怎么,不在朕这里为侍卫后打算回到武当山当道士,不想在朝为官?”允熥说道。

“还请陛下恕臣之罪。臣自己知道,在陛下身边当侍卫还行,若是到卫所为将是不成的,臣只会武艺不会打仗,若是为将恐怕会连累三军;况且臣确实喜欢道术、道家经典,崇尚寻仙问道之事,所以打算以后回到武当山为修道。”宋青书解释道。

“为将是可以学的、练的,除了极少数天才,多数人用兵打仗的本事都是后天学习而来,你若是想学,过几年朕可以安排你去讲武堂学习。”允熥忽然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你既然愿意为道士,朕也不会强求。”

“多谢陛下恩典。”宋青书躬身行礼说道。

“其实这次应该将你留在广州保护惠妃。张真人还在广州附近,你可以跟着他学习。朕可知道,这些年张真人极少回山,许多第三代弟子都没怎么见过他,你若是能跟随他学习几日,可受用不尽。”允熥又道。

宋青书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张三丰多年没有回过山门了,这次自己终于见到一次却不能跟在身边,十分懊恼;但他哪怕情商再低也知道不能在皇上面前表现出来自己的懊恼之情,那样他回到武当山的恐怕是骨灰了,所以说道:“臣的师祖身子还硬朗,而臣能在陛下身边护卫的日子只有这几年,臣并不懊恼。”

允熥笑笑。他知道宋青书说的一定是假话,但也不能拆穿,况且这样的话听起来也确实顺耳,他听了十分受用。

允熥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朕等你将来年过三旬返回武当山时送你一份大礼。”

宋青书很想问问‘大礼’到底是什么,但也知道不能问,所以说道:“臣谢陛下隆恩。”一边说着,一边就要躬身行礼。

不过这次允熥却拦住了他。“你不要行礼。那边的临高县令一行人马上就要走过来,可不能让他们看出破绽。”他还想将自己伪装的身份用下去,可不能让他们看出来。

宋青书马上将已经要弯下去的腰直起来,站在允熥身边,二人好像地位差不多的人一般说话。

可允熥隐瞒自己这个身份的目的却没能达成。临高县令走过来后,允熥马上起身迎接;那人见到允熥都没有仔细打量面容就弯腰行礼道:“临高知县韩宜可,见过孙通事。”

允熥也弯腰行礼道:“通事舍人孙林见过韩知县。”虽然通事舍人与中书舍人实际地位不知比七品的知县高到哪里去了,但品级也是七品,所以他们见面行平礼。

‘不过韩宜可这个名字,我怎么感觉是听过的?有些熟悉。’允熥想着。

二人又互相拜了几拜,韩宜可直起身来,刚要说几句场面话,看清允熥的面容后却马上脸色大变,抬起手来说道:“这、这、这,”可半晌话没有说全。

允熥看他的样子,马上明白他认出了自己的身份,一边说着“韩兄你怎么了,”一边伸手拉着他走到一旁;他身后的县尉和衙役想要跟过来,被宋青书等人拦下道:“我们通事舍人和你们知县是旧友,有些私人的话要说,你们还是不要跟过去的好。”

这些人觉得刚才韩宜可见到允熥的样子可不像是见到了旧友,虽然他们确实应该认识,这个借口一听就是扯谎。不过虽然这个理由漏洞百出,他们也没有强行闯过去。他们可得罪不起面前拦路的大内侍卫,人家动一个手指头就能捏死自己;何况他们既然是朝廷命官,就不可能害了知县的性命,他们也不必担心自己的饭碗。

所以县尉领着几个衙役恭敬的对宋青书等人行了一礼后说了几句话,没得到回应也丝毫不着恼,站在一旁等着。

允熥拉着韩宜可走到几丈远的地方,左手紧紧扣住他胳膊上的脉搏,双眼盯着他说道:“你认识朕?”允熥从他刚才的表情已经认出他认出了自己。

“陛下,臣确实认得陛下。”韩宜可犹豫了一瞬,说道。

“你为何会认得朕?”允熥又问。

“陛下,臣之前在京城为官,曾经上朝见过陛下。”韩宜可道。

“怪不得,怪不得朕听了你的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一般,原来你曾经在朝为官。”允熥有些恍然,继续说道:“你在临高当知县几年了?”

“启禀陛下,臣洪武三十一年迁临高知县,至今已有四年。”韩宜可道。

‘洪武三十一年来到这里为知县,多半是皇爷爷生前最后贬斥的官员吧。洪武年间官员动辄得咎,从京官被贬斥为地方官太正常了,他未必是犯了多大的错误。’允熥努力回想韩宜可,但除了觉得他的名字有些熟悉外,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他现在身边也没有带着中书舍人,无人可以询问,只能如此猜测道。

他正想着,韩宜可已经恢复了正常,要对他躬身行对皇帝的礼节。

允熥马上阻止道:“朕还在隐瞒身份,你就把朕当做是一个通事舍人就好,不要当做皇帝;虽然你已经认出了朕,但你带来的这些人还不知道朕的面目。”

允熥又嘱咐了他几句,带着他回到刚才的地方。县尉马上带着衙役过来给他行礼,允熥还礼。

之后允熥带着他,以他带过来的衙役为向导,走进临高县城内巡视;一边巡视,允熥一边和他闲聊着。不知怎的,话题就聊到了对安南的战争。允熥说道:“安南戎尔小国,大明这次出兵六十万,号称百万,安南全国一共有多少人,怎么能够抵挡天兵?何况安南水师十分孱弱,海权尽在大明手上,此战必胜。”

“这么说,多半是要在安南海边登陆作战了?”韩宜可问道。

因为允熥之前在平叛时曾经用过一次登陆战,所以对他猜到这一点毫不意外,说道:“陛下多半要让数万兵丁在海边登陆。安南领土很小但又偏有很长的海岸线,十分适合登陆战;况且这么长的海岸线安南人根本没有足够的士兵防守,绝不会登陆失败。大军登陆后直扑安南的东西两京,估计今年年底之前就能结束对安南的战争。”

听了这话,韩宜可顿了顿,说道:“若是能年底之前就结束可太好了。”

临高县城十分狭小,他一会儿就看遍了,允熥于是又跟着他来到临高县城,询问这些年临高的情形如何。

县衙内,韩宜可坐在下手,事无巨细如数家珍,十分细致的介绍起了临高的过去和现状。

允熥听了他的介绍,顿时感觉:‘这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官员嘛!’他之前在琼山县的时候也看过临高县的资料,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穷困的地方,如果这个年代有贫困县的统计,那么临高毫无疑问应该在上面占据一席之地。

可他主政这几年,虽然没有让临高县的百姓脱贫致富——这就算换个神仙来当知县除非能变出金山银山不然也办不到,甚至没有让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标准,但也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修缮水利、整治河道,沿海修堤,基本上一个知县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了。

这时允熥又回想起来:他刚才听了自己的吩咐后,一路上丝毫没有显露出自己身份地位十分高的样子,神色如常的与众人说话,还很有涵养。

允熥顿时觉得这样的人在临高这样一个小地方当知县可惜了,这样的能力至少是一个知府嘛。

“传,”允熥几乎就要脱口而出升韩宜可的官,好在刚刚出口一个字就想起来现在自己还在扮演一个通事舍人,没有下旨的权力;虽然他也可以公开自己的身份,但大概是考斯普雷上瘾了,决定将身份扮演到底,所以只说了一个字就停住不说,示意停止说话的韩宜可继续介绍。

待他介绍完毕,允熥鼓励他道:“韩知县很有本事,将这小小的临高县治理的很不错,也为当地的百姓做了不少实事,我定然在陛下面前如实说韩知县的功绩,想必韩知县马上就要升官了。”

可不知是否是他的错觉,韩宜可听到他的话后一刹那间脸上一闪而过的表情不是高兴,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表情。

不过转瞬之间,允熥还没有看清他那副表情,韩宜可脸上已经满是高兴的神采,持续了几弹指的时候才又收敛了回去,说道:“那就多谢孙中书的美言了。”

允熥愣了一愣,就发觉韩宜可已经满脸高兴,加之自己并未看清,以为刚才是自己眼花了;随即他听到这话,下意识的说道:“我等被陛下派出巡行地方,就是要为朝廷拾遗补缺,韩知县的才能当一个知县太过可惜,我等当然要向陛下进言。”

韩宜可又恭维几句,看了看天忽然说道:“孙中书,此时天色已晚,中书可是要……”

“我还要连夜赶回海南府城,时间紧急,就不在这里用饭了。”允熥说道。

“既然如此,我也不多留中书大人了。”韩宜可说道。随后韩宜可将他送到县城外的码头上,又寒暄几句,待他上船后才转身离开码头。

待上了船,允熥马上问迎过来的中书舍人陈继道:“你可听说过现在临高的知县韩宜可?”

“臣曾经听闻。”

“此人如何?”

陈继犹豫了一下,说道:“据说在士林中风评甚好,至于其余的,臣也不知晓。”

“罢了,朕也不回去查询了。既然他风评不错,又有本事,等儋州出缺后就任命他为儋州知州。”允熥说道。

第403章 犒军救国之计第1222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之前就想废的人(中)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决定第340章 继续与下棋第1071章 决战——骑兵第851章 忘了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1019章 赶路第153章 庆功第42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继续;正式开始第986章 抱怨的目的何在第1245章 真正的学校——教育的目的第309章 何福与宋晟第1277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节快乐)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1265章 车祸引发的事情第184章 醒来第528章 高燧婚礼第342章 婚礼与学习考虑第268章 生第189章 各地的反应第701章 宫里宫外第510章 清查与汇报第821章 战安南——断后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结第347章 目的与新旧发明第154章 宣府最后一件事然后回京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137章 战——初战第1223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以前就想废的人(下)第1017章 帖木儿的演讲第1547章 印度之战——双方的准备第1268章 科举漏洞第384章 秦与浙第276章 连带处置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张碳的任命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钟粹夜话第845章 安南士绅第375章 两地的变故(一)第742章 准备与再去讲武堂第666章 攻缅——投降番外8:曾经十分悲惨的第475章 疑虑与父亲第476章 修路与提振第1743章 神秘的汉人第629章 检阅第655章 岷王——出纳第1236章 国子监三项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张无忌第1754章 一个人的日记——不用攻城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结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641章 李常问制第1099章 战乌鲁木齐——公侯万代第1186章 吃起来有流泪的感觉第1339章 汉洲攻略(八)第1552章 印度之战——阴影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卫第243章 朝鲜的讨论第480章 懈怠弹劾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42章 战——新动向第995章 谈到逸闻趣事第92章 讲武堂——最后的准备第1015章 坏消息一起来第1273章 家话第128章 家书与离开兖州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263章 酒与子弟第108章 新一届学生第1765章 允熥与文坻的对话第1714章 王妃第1661章 巴布纳——人死如灯灭第1097章 决死的差事第53章 面馆以及徐家初出场第390章 兖州城上第1052章 最终决战——永明左卫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910章 与孩子们的重逢和一件马上要处置的事情第534章 多方的关注第1291章 萧家的想法(五千字章节)第1150章 分析动机第426章 谁来查案第1365章 谁决定第328章 侍卫们的话第252章 四个女孩儿一台戏第1513章 斥责与奖赏第896章 我来也原来是这个身份第1065章 决战——阳光下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513章 怀孕与学习活动第1056章 最终决战——攻进大营第1116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预想面对失败的选择第1135章 实话第1682章 “劝降”第344章 人选与目的第697章 永问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