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多邦城——各种意外

“啪嗒”一声,一名先登军士兵从洞口钻出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对站在洞口附近的常继宗说道:“大人,我是这一次的最后一人。”

“一共七百九十六人,”常继宗对莫远说道:“现在一共七百九十六人入了城。离着寅时正还有四刻钟,足够二百人入城了。”

“有一千大明将士相助,纵使没有假扮溃兵之策,也定然能够击溃城头上的两千守军。”莫远指了指离着他所在的地方不远的城头,说道:“其实没有必要用那样的计谋。”

常继宗明白他这番话什么意思。林育容的计策虽好,但也是有风险的,他莫远需要冒一定风险,自然不太愿意。

“莫大人此言差矣。”常继宗说道:“击破了这里后,我军还要击破从城西到城北这一路上城墙上的守兵,能少损失一个士兵,最后攻打炮队的时候就多一分把握。”

“莫大人还请放心,大人的功劳我绝不会贪墨,定会全部据实上报给张帅、李将军他们。大人立下如此大功,陛下绝不会亏待有功之臣。说不定,陛下会赐予莫大人世袭的爵位呢。”

莫远听了这话,喉结动了动,说道:“常大人放心,我莫远定然完成常大人交待的事情。”

常继宗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莫大人,我大明一向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也必罚,只要忠于陛下,积极为大明效力,陛下也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人。”

莫远也附和着笑笑。他之前对于大明当然也不是一无所知,知道皇帝陛下确实算得上赏罚分明,对待文武百官也称得上宽厚,虽然常继宗这番话是安他的心,却也不是假话。

他于是也要开口应和几句,表示自己对大明皇帝的忠心。可他刚刚张开嘴,忽然听到从身后传来声音道:“莫将军。”

“怎么了?”他马上回过头,对自己的这个亲信说道。

“将军,”这人脸上有抑制不住的惶恐之色:“阮明英前来巡视。”

“什么?”莫远顿时脸色变化,说道:“他怎么来巡视了?”

“据说是阮仁烈将军半夜睡不着觉,带着侍卫、亲信等人出府到各处巡视,就把阮明英派到这边了。刚才属下带着士兵正在东边靠近李集所部的地方,忽然就听到从那边传来‘见过阮大人’的声音,属下忙凑过去偷偷看,就见到阮明英正在那边巡视。”这人答道。

“最多一刻钟的时候,阮明英就会过来。哎呀。”莫远马上转过头对常继宗说道:“常大人,还请你们赶快躲一躲。阮明英是阮仁烈的义子亲信,决计收买不了。”

“我们躲到哪里去?”常继宗问道。

“躲到营房中。”莫远说道:“这里的营房足以容得下一千多人,足够大明将士躲藏。”

“不可!”常继宗刚要说话,林育容忽然插言道:“莫大人,常大人,不可。”

“这附近已经预备了许多点火之物,其中既有晾晒完毕的干草,也有许多火药和油料,急切之间难以全部藏起来。阮明英身为阮仁烈的亲信,定然不是滥竽充数之人,岂会不怀疑?他在细细探查,一定会发现莫大人试图在城内掀起动乱。与其到时候再在匆忙之下动手,不如先下手为强,杀了阮明英,提前起事。”

“就依你的话办。”常继宗当即拍板到:“计划不如变化,如今只能这样做了。”

他们随即准备起来。数个武艺高强或箭术高明的人埋伏起来,等着阮明英前来。

……

……

“当”、“当”两声响,随即在多邦城的天空上,亮起了五色的烟花,绚丽多姿。可看着这烟花,常继宗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大声喊道:“快,马上开始点火!”

刚才他让莫远迎接阮明英,故意拉着他前往库房那边先行巡视;而在此之前,先登军中箭术最为高明的人已经做好准备,在通往库房的一处必经之地埋伏下来,随时准备射杀阮明英和他带来的人。

可谁知阮明英不知是学过法术还是怎么,竟然在千钧一发之际躲开了箭矢,随即从身上掏出一个长条状的物品,拿出火折子点燃了它。

这个物品赫然是类似于二踢脚的东西,被点燃后“当”的一声蹦到空中,又“当”的一声响爆炸开来,散发出无数烟花。

在看到他拿出这间物品的时候常继宗就感觉不妙,马上让潜伏在附近的武术高手起来冲向阮明英。

可他们还是慢了一步,让阮明英点燃了二踢脚。纵使他们马上将他乱刀剁成肉泥,也无补于事了。

常继宗马上下令点燃已经准备好的干草,一千多人同时呐喊起来,莫远的部下就地打滚在身上沾染了许多泥土,随即向着城墙处冲过去,已经进城的先登军士兵待他们大多从这一带冲出去后,装作仿佛追击一般追了过去。

很快莫远带着人马冲到从城内上城墙的地方,一边大声喊道:“有明军攻入城了!有明军攻入城了!”一边向着入口冲过去。

把守入口的队正本想阻拦,可马上听到了莫远的话,又借着火光看清了莫远的脸,一时之间来不及多想,说道:“莫大人赶快率部上城,我马上点燃堆放在这里的干草,阻止明军上城。”原来阮仁烈早就对小股明军潜入城有所预料,命令所有前往城头的通路入口处都准备干草,危急时刻可以点燃阻拦明军。

可谁知莫远刚刚带着几人走进通路,忽然反手一刀砍在了队正的脖子上,将他的脑袋切了下来;跟随他走进来的人也马上开始杀戮其它的人。

这些人对于这个变故根本没有准备,一时间楞在原地,很快被屠戮一空。

莫远将这些人全部杀死后也不停留,又马上向上走去。

把守城头的将领并未看到刚才那一幕,在莫远带人冲上城头后走过来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莫远忙快走几步,大喊道:“老李,明军入城了。”

“明军怎么会入城?”被称为老李的人走到莫远面前,抓住他的肩膀说道。

“是,是城墙上有一个洞口,我巡视的时候没有注意,就让……”莫远说到这里,忽然从袖口滑出来一把匕首,他抓住匕首,扎进了老李的肚子。

“你!”老李双眼圆睁,刚说了这一个字,莫远拔出匕首又扎进他心脏,老李倒在地上,登时毙命。

与把守入口的士兵一样,城头上的士兵同样对此毫无准备,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很快被冲上城头的明军消灭。

常继宗马上命令放下绳索,同时打出信号弹。

很快,一千两百多名先登军将士跑到城墙边,拉住绳索开始攀爬。常继宗一共命令放下了一百条绳索,可同时让数百人攀爬。

没费多长时间,一千多人爬上了城头,丝毫没有休息就开始沿着城墙向北进攻。

莫远让一百多名手下的士兵装成溃兵在前面逃跑,常继宗带着先登军与其余的安南士兵在后面追。

很快,他们跑到下一处地方,伪装成溃兵的莫远部下大喊道:“潘将军,有明军打进城了!”同时向着潘将军临时搭建的防线跑去。

可就在这时,忽然对面万箭齐发,射向他们,他们猝不及防,纷纷中箭倒在地上。大多数人被射死,少数人重伤未死,大声哀嚎起来。

常继宗见此马上停住脚步,转过头对莫远说道:“你不是说这里的守将潘宁远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即使担忧溃兵冲垮防线也不会贸然下杀手的么!”

“是啊,潘宁远确实就是这样的人,怎么会这样贸然行事?”莫远十分惊讶的说道。

他们并不知道,此时对面的主将,并非是潘宁远,而是阮仁烈。

在那个‘二踢脚’爆响、他们开始点火的时候,阮仁烈正好巡视到潘宁远北面城头的一处,见到满天飘扬的烟花马上带领自己的侍卫向南走来。

当他来到潘宁远的地方时,就听到从前面传来喊杀声,顿时明白前面已经被明军冲了上来,并且从汉语、安南语两种语言的呼喊声断定明军总有一千之数,老李所部定然不是对手。

他就停在了潘宁远的地方,命令士兵搭建简单的防线,防备明军。同时下令,凡是从南边想要跑过来的人,不论是谁,一律射杀。

他很明白,这样的事情城内没有部队叛变投靠明军里应外合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从南边跑过来的溃兵很有可能是叛军假扮的。就算不是叛军假扮的,任由他们冲过来也会冲垮防线导致地方被明军攻克,为了守住城池宁错杀无放过。

并且他派人到城中传令:“除阮明苗、潘玉成……等人所部外,其余大军一律留在营房内不得在城内活动,违者视作叛军;不许任何溃兵在城内乱走,阮明苗带兵在城内收容溃兵,若是发现不听号令的溃兵一律就地格杀。”

“潘玉成率领所部前往燃起大火之地,扑灭大火;……;所有被允许在城内行动的士兵一律在右臂绑上红布,胳膊没有红布的人一律视为叛军。”

阮仁烈将这些命令传下去后,暂且松了口气,可没等他坐下歇一歇,忽然他的一个侍卫大声喊道:“大帅,炮队上空亮起了红黄蓝三色的烟花。”

阮仁烈马上侧头看去,就见到又一枚烟花升上半空,“嘭”的爆炸开来散发出三色。

“果然有明军要从北面进攻多邦城。”阮仁烈毫不意外的说道。明军派人潜入城内总不可能是扰乱一番就撤走,定然是想要一举攻陷多邦城。而即使因为自己的命令一些小路没有士兵防守小股明军通过这些小路来到南岸,明军大部也绝不可能这样过来。他们唯一的线路,仍旧只有在多邦城北的沙滩登陆攻城。

“马上命令甄伟瞳对明军开炮!”阮仁烈说道:“让他不必管这边的事情,专心对付当面要攻城的明军!”

一个侍卫躬身答应,随即放开步子向炮队跑去。很快他跑到了炮队所驻扎之地,对甄伟瞳说道:“阮大帅的命令,不必顾及其他,马上向当面的明军开炮?”

甄伟瞳迟疑了一下。多邦城内,这些大炮是最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在数万大军之上。他身为胡家父子亲自任命的炮队将领,除了使用大炮防守多邦城外,更重要的职责是守住这些大炮,即使多邦城沦陷也绝不能丢了它们。

此时城内火起,还能听到喊杀声,他很担心即使自己阻止了当面的明军也无法阻止多邦城沦陷,想要马上命令士兵收起大炮,用专门的炮车运送大炮从城东门撤走。他手里有胡季犛颁下的圣旨,能够出城。

他正在犹豫,忽然见到城西的大火却越来越小,好像即将被扑灭一般;城西传来的呐喊声中似乎也夹杂了许多汉话的惨叫声。他于是下定决心,转过头吩咐道:“开炮!”

随即大炮的炮衣被掀开来,炮手将火药和炮弹装进炮筒,随着甄伟瞳一声令下,十二门大炮齐鸣,射出炮弹飞向正在冲过来的明军。

……

……

城北沙滩上的明军现在处于有些混乱的情形中,虽然因为他们都是精锐阵型尚未散乱,但也开始迟疑不前。

无他,大炮的威慑力太大了。这个年代的大炮其实杀伤力也就那样,准头更是不足,即使他们站着不动,被大炮打死的人也不会太多。

但大炮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炮弹是人力所不能阻挡的。任你武艺多高、身手多灵巧,面对飞过来的炮弹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自己被炮弹撵成肉酱。

所以大多数士兵都很怕大炮。并且此时因为城内的大火似乎已经熄灭,潜入城中的先登军是否已经全军覆没?此时他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大家纷纷看向张辅。他是这次攻打多邦城的先锋指挥,是进是退,全由他一人而决了。

第1135章 实话第51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时间紧迫啊第121章 兖州事件——谁第372章 燕周浙第903章 回京前的杂议第772章 大案——特别的时刻番外4:分封制的变化二第185章 崩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1682章 “劝降”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496章 琼林宴召见第827章 战安南——反应第612章 滁州宁国第546章 审问出来第157章 郡主第1511章 惊讶的敏儿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关注的事情第666章 攻缅——投降第1195章 何为人第275章 改革与枉法第1158章 计策与旗帜第187章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第300章 抱琴与朱模第929章 牧场骑马第78章 有人出城第539章 再接见与游览第980章 唱戏第1302章 简化字最后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865章 在广州过年(二)第422章 洛阳发现第1757章 开罗——偷袭第785章 大案——发现第770章 大案——刺客?番外10:挑刺的报纸第1337章 汉洲攻略(七)第1747章 答应索菲亚与陛下的密旨第1174章 插入第1242章 真正的学校——课程设置第330章 科举新制度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886章 奸细案——公开第798章 广州人的反应续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1715章 她答应了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400章 齐王女第848章 终于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第92章 讲武堂——最后的准备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739章 色目后裔(完)——儒学第251章 读书第323章 新世界计划第1253章 农业改革——从单位土地最高产量到单位个人最高产量第1412章 接见——建筑与雕塑第257章 从头到尾第988章 朝鲜交锋第370章 统帅平叛之人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754章 一个人的日记——不用攻城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后果第1718章 下一步的铺垫与孟加拉的“终结”第1782章 格致院视察——万有引力定律第1234章 足球第1466章 新任命第115章 兖州事件——开始第962章 陈立杰的幻境第764章 李家怀疑第1516章 抓人第1440章 对欧洲的谋划——第1673章 三日后第1194章 封号与粮食第1151章 会见前第213章 发福利第356章 齐王府后续第81章 下基层下第1551章 印度之战——对策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375章 忽悠伯鲁涅夫斯基入职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758章 南巡——风景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话第769章 大案——中邪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第1411章 接见——自行车第570章 父子议论第98章 议婚第624章 惊奇的一课第1369章 欧洲的反应第1276章 赦免和规矩第396章 济、青第947章 买首饰第261章 监局只见第986章 抱怨的目的何在第579章 舅爷第112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跪第691章 猜到第585章 第一个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