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在广州过年

日子很快就到了建业四年的大年三十。

只要是中华百姓,不论是居于塞北河套还是江南烟雨之地,不论是住在天府四川还是五岭之南,都会在万年历的腊月最后一天过年。

所以这一日,广州城内到处都充盈着过年的氛围。一早儿开始,就有人家张灯结彩的布置起来,还拿出长长的鞭炮挂到门口的树上点着,噼里啪啦乱响,惹得小孩子高兴的叫唤着。

城内的各色店铺大多已经歇业,只有少数茶居还在开门营业,不过人也不多,大多是居于广州城的外地人在茶居聚一聚。

随着太阳高升,街面上的人也多了起来。许多小孩子聚在一起,不知道在玩些什么;广州地方偏南,即使这样的日子天气也不是特别寒冷,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三五成群聚在门口闲聊,同时也看顾着自家的孩子。

等到日头升得很高了,人口多的人家把买来的生猪捆起来绑在木板或者树上,家里胆大的手持西瓜刀一刀捅过去。若是手艺好有经验的人猪一刀就被砍死还不受什么罪,若是手艺不好没有经验的杀猪,往往几刀下去也不能让猪断气,受伤的猪发出巨大的咆哮声,吓得小孩忙躲了起来。

平日的店铺都歇业了,可集市上却人声鼎沸、万人空巷。有的是夫妻两口,有的是父母带着小孩,有的是老人带着孙儿,他们行走在摩肩接踵的集市里,不时停下来,和一同出来的人商议几句,从小摊上买些年货回去。

并且今年的集市比往年更加热闹。宝安开阜,只要愿意奔波的,广州城的大小商人少有不挣钱的,过年了市舶司也歇业,他们带着家人返回广州,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也给家人多置办一些年货,让自己感觉过去一年的辛苦是值得的。

当然,今年的集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有许多往年不会出现的人出现在了这里。那些刚刚来到集市的人家,基本都会在集市口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十分诧异的看一眼站立在集市两旁的警察,心道:‘他们怎么在这儿?’

是的,今年广州城内的集市,有许多警察站岗。

往年的时候,虽然上头总会命令城内的警察在城中巡视,以防范大小案子的发生,但不过是虚应故事而已,顶多是在也来采买年货的时候顺便注意着点儿,晃一晃拉到;反正上头的官儿们也不会出现在集市。

可今年不一样,今年允熥留在广州过年。杨任作为允熥的亲信,可知道允熥在京城的时候时常在过年前后出宫,既是游玩也是私底下看看民情,若是见到了不满意的事情不会当场发作,但过后定然会发作出来。据说裁撤胥吏设立警察就是因为出宫的时候见到了欺负百姓的胥吏导致的。

所以他丝毫不敢怠慢,不仅把广州知府与广州警察总署的掌印官都叫了过来,还把城内的五个分署主官也派人叫来,嘱咐他们务必在过年这几天把街面上盯好了,越是热闹的地方越要多派人,绝不能出事情。

“若是发生了什么案子,本官唯你们是问!”杨任严厉地说道。

众官员哪儿敢不照办?回去后就吩咐手底下的警察万万不可懈怠。“今年陛下可在广州城内过年,上头吩咐下来了,所有警察分作两班,一对一天的在城内巡视,绝不可怠慢!谁要是让我逮着该巡不巡,别怪我处置严厉!”

警察们一个个在心中暗骂。他们不敢骂皇上,就骂城里的官员,可骂归骂,事情也不敢不干,将手底下的警察分为两批,轮换着巡查。

允熥对此还算满意。“广州城的警察还算得力,这一路走过来,见到警察已经抓了十几个小毛贼,总算是尽心尽力了。”他与许多身穿锦衣华服、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家的人在一起,在大街上慢慢的行走着。

允熥第一次在京城之外的地方过年,还是广东这个极有特色又非常繁华的地方,十分好奇,今日忍不住伪装成护卫‘自己’南来的侍卫,与真正的侍卫一起在城内看看。

众侍卫都应和着。虽然依照探查来的消息,往年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大路上有几个警察巡视,小路,甚至十分热闹的集市都没有警察真的认真盯守,但这个时候岂能驳领导的面子?何况说出来还得罪了杨任等广州的官员,得不偿失,大家绝不会说。

在还算宽阔的道路上转了转,允熥让几个侍卫去集市采买一些很有当地特色的东西,自己带着大多数侍卫返回行宫。集市上人太多,他去了难以保证安全,还是不去了。

刚走进行宫内院,恰好一支仪仗齐备的队伍也穿过大门来到行宫内院门口。允熥停住脚步,站在外侧。不一会儿,两个裹得十分严实的女子从车驾上下来,在许多侍女和宦官的簇拥下过来走到允熥身边,躬身说道:“臣妾见过陛下。”

之后其中一个女子笑起来,又道:“刚才叙过国礼,现在该叙家礼了。妾祝夫君新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另外一个女子也笑着说了类似的话。

“夫君也祝你们新年万事如意。”允熥笑道:“是不是还要夫君给你们包红包?”

“夫君,依照广東这边的规矩,新年红包是正月初一再给,不是过年以前,所以夫君要是想给我们红包,等今晚到了子时。并且这边管这个叫做新年利是,不叫红包。”李莎儿笑道。

“那好,等今晚过了子时,夫君给你们两个派发新年利是。”允熥笑道。

“谢夫君。”她们两个笑着回应。

之后允熥又跨出内院,对外面的侍卫说了抚慰的话,下旨所有侍卫过年发双俸,还赏赐了他们一些东西,让他们也都喜气洋洋地十分高兴,才又转过身子走进来,一边和熙怡李莎儿她们说话,一边返回里屋。

第1059章 最终决战——僧人营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袭第219章 技术发明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1299章 简化字第881章 一件藏头露尾的事情第656章 岷王——孟养的最后一天第1049章 最终决战——夜袭?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671章 经纬西南——回师田地与佛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37章 从户部到兵部第1073章 决战——后撤第187章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第901章 庆功宴——杂谈结束番外19:奇怪的问话第20章 重阳节——续逛京城第12章 两个爆点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1660章 巴布纳——妄想用骑兵来反击?做梦吧第564章 吴王府第1314章 金融改革——货币兑换第1406章 接见——欧洲的书籍第527章 习武与礼第711章 要求第1418章 萧卓说番外13:大辩论上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袭爵第895章 我来也前传(祝书友们正旦快乐!)第1110章 伊吾庆功宴——被动与主动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18章 重阳节——宝钞之一第1465章 为了流传第243章 朝鲜的讨论第300章 抱琴与朱模第498章 任官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348章 南洋风雨——结果第1556章 印度之战——目的第996章 玉佩第365章 对阵第1365章 谁决定第1278章 练子宁的新差事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1773章 对昆仑奴的缘故与文坻一二三事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503章 公布改革第1367章 黄头发的人又来了第403章 犒军救国之计第1076章 决战——挡第1536章 拜访第981章 本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计第1409章 接见——托儿所第1238章 真正的学校——五城学堂第96章 爷孙相处——第二次第312章 举贤令与开始第396章 济、青第488章 贡院第1763章 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动作准备第1029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危急的局势第1531章 产业第616章 齐步走第1323章 风雨,前奏第1351章 汉洲攻略(十四)第1488章 路遇色目——传教士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491章 苏州惊变——开始第1350章 南洋风雨——援兵是怎么来的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230章 正统与大厨第1063章 决战——全宁卫第1069章 决战——百夷卫的惊人战术与上直卫第492章 阅卷第536章 接见官员第1035章 铁门关第539章 再接见与游览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184章 醒来第980章 唱戏第1251章 反应第802章 琼州事末开始第727章 帖木儿的反应——猜测与返回第7章 谨身殿大讨论——开始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1359章 为什么对爪哇岛这样处置第1468章 我喜欢谁?我喜欢你!第1324章 南洋风雨——开始第43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西南之人第587章 恭贡子折第1490章 如何对付传教士第1545章 印度之战——援兵第743章 讲武堂和过去的面馆第1442章 对欧洲的谋划—驱逐威尼斯使者与热那亚的请求第1494章 苏州惊变——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