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初入市井

曹行不愧是在宣府历练过得,又有允熥为他站台,虽然之前从未在上直卫待过也从未与府军左卫的将士打过交道,但也顺利将府军左卫的事情安排了下去,所有将士无人敢不听命。

允熥看曹行将本卫的事情大致安排妥当后,对他吩咐:“在上直卫组建骑兵之事,朕就交给你来抓总了。可不要只顾着府军左卫的事情,府军右卫也要时常去看一看,有事要与宋瑄商量。”

“若是需要什么物件就告诉朕,不论需要多少,朕都拨给你。可不要因为觉得靡费甚大就缩减。”

“也不要只顾着骑兵,那些步兵也要注意训练。”林林总总吩咐了不少,曹行均态度恭敬地答应着。

允熥最后说道:“依照西北诸番国与大明派出的锦衣卫等的奏报,帖木儿要么明年,要么后年就会出兵东进,意图进犯大明。等同帖木儿的撒马尔罕国打仗的时候,朕一定会调你管着的这两个卫去前线。”

“朕听闻,撒马尔罕国的骑兵十分厉害,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从未输过,到时候朕要看看你的这两个卫的骑兵能不能打败撒马尔罕的骑兵。”

“陛下放心,府军左右卫一定能够打败撒马尔罕的骑兵。臣愿意立军令状:若是府军左右卫败北,臣甘愿军法处置!”曹行站的笔直,大声说道。

“军令状就不必了,朕信你。”允熥笑道。

之后允熥骑上马,让文垣等人又坐上马车,离开了府军左卫。

不过他们一行人也没有这样行进多久,来到一处从府军左卫返回皇宫必经的繁华之地后,允熥让文垣他们三个从马车上下来,自己也下了马,对他们说道:“父亲今日带你们在市井之间转一转。”

“自古以来,做皇帝的大多长于深宫,并不知晓民间百姓到底是过得什么日子、想要什么,所以即使有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之心也不知该如何施展,以至于被大臣蒙蔽,致使国破家亡。你们以后都是至少会主政一方的人,父亲今日就带你们在京城的市井间转转,让你们知道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虽然觉得这三个孩子此时未必能听明白他的话,但是他还是解释了一番。

在允熥看来,不提国家的弊病积重难返、皇帝没有能力改革这种情况,其余情形下,国家完蛋的原因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皇帝并不知道老百姓想要什么,不知道民间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所以即使想要励精图治也图的不是地方,比如历史上的明思宗朱由检。朱由检是很勤政的,但不少做法都是错的,最典型的就是裁撤驿卒。至于商税,以当时的情况朝廷想收也收不上来,倒也怪不到他头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允熥决定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多在市井间走动,见识见识普通百姓的生活。

听了允熥的话,文垣与文圻毕竟年纪还小,实际上还不到五周岁的孩子,即使皇家的子弟懂事早也有些懵懵懂懂,只是点头应着;不过文垚已经八岁了,按照后世的周岁算也有七岁,虽然只比文垣与文圻大两岁,但懂得的事情要多的多,有些明白允熥的意思,躬身说道:“父皇,儿臣知晓了。”

允熥点点头,但说道:“文垣、文垚、文圻,你们可要注意,待会儿在大街上叫爹爹或者父亲都行,但是万不可叫父皇。”

“是,父亲/爹爹。”这句话他们还是明白的,马上答应。

“过一会儿在大街上逛的时候,你们也不必只是看着,若是瞥见有什么好玩的,好用的,尽可以与护卫的侍卫说,让他们出钱买下带回宫里。不过吃食还是要慎重,外面尤其是大街上的小摊不比宫里,吃的东西都不太干净,不要随意买。”

“待会儿对护卫的侍卫要叫师傅,或者称呼叔叔,不可曹侍卫、宋侍卫这么的叫。”允熥吩咐道。

“陛下,臣等岂能被殿下称为叔叔?让三位殿下叫我们师傅,或者直呼名讳就好。”李波与宋青书马上异口同声的说道。

“朕听闻大户人家的子弟有叫家里得用的护卫叔叔的,这样才显得真实一些。况且一声叔叔而已,他们年纪还小,没什么。”

“不可,陛下,不可。”侍卫们只是不答应。允熥无奈,只能让三个儿子叫他们师傅。

允熥又吩咐几句,指派了几个侍卫跟着文垣等人,走进繁华的大街。

此地虽然也是繁华的商业街,但与城南的街道又有所不同。驻扎在京城内的卫所都在城北或城西北,上直卫将士的家属的里坊都在这边,在京城卫所为官的外地武将也都是住在这边的公租房,所以这里的商业街呈现出明显的为卫所将士服务的情形。

城北的当铺、银楼、钱庄等与城南相比明显少得多,经营珠宝首饰、胭脂水粉与古玩字画的店铺也少,客栈更是一条街也看不到几家。

但铁匠铺、木匠铺与泥瓦匠铺明显多的多,尤其是铁匠铺。大明虽然禁止私人持有甲胄、弩,允熥即位后又加上了火器,但一般的刀枪棍棒等十八班兵器都是可以随意持有的,武将们大多不喜欢朝廷配发的武器,都是花几个钱在铁匠铺请人打造。并且朝廷也时常雇佣铁匠打造一批兵器,他们在这边开店方便些。

经营吃食的店铺倒是与城南差不多,尤其是上档次的酒楼饭庄一点儿也不少。武将们下了值,既然衙门在这边,住所也在这边,那请人喝酒吃饭自然也都在这边了。

允熥在街上漫步走着,一边看着道路两旁的店铺,一边注意着三个孩子在做什么。其中文垚神奇的拿出了一个小本本,又拿出一支铅笔,不时在小本本上写着什么,让允熥很是好奇。

文圻则对每一间挂着刀枪棍棒的店铺好奇,总要走进去问问看,还要伸手摸摸。店铺的人大约是觉得身后跟着的护卫不一般,也不阻止,反而详尽的介绍着。

至于文垣,一开始只是在街上走着,每一家店铺都会扫过,但没有在任何一家店铺门前停留过,直到发现一家书店,才有些高兴的带着侍卫走进去。

允熥马上吩咐身旁的一名侍卫:“你赶快过去,记下文垣对那些书籍感兴趣。”侍卫答应一声,快步走了过去。他自己则继续在街上走着,不时走到一家店铺门前问问物品的价钱,让侍卫记录下来,与锦衣卫或者镇司报上来的数据作对比。

很快,文圻已经这条街上的铁匠铺都看了一遍,因侍卫劝他不要离开这条街,又从道路的尽头折返回来,看起了其它东西。

这次他明显对很多别致的小玩意感兴趣,不时在街边的小摊前停下,问问地上摆放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就让侍卫掏钱买下。

还有几个这附近住户家的孩子也围在这些小摊前看着,可他们大多只是在看,买的人却少。文圻吩咐侍卫将想要的东西都买了下来,一转头见到他们只是眼睛里闪烁着艳羡的光芒却并不买东西,于是问道:“你们既然喜欢,为什么不买回家去?”

这几个小孩被吓了一跳,待听清楚了他说的话,其中一个年纪看起来最小的小孩说道:“我们家里给的零用钱不多,这个月的早就花完了,没有了。”又看着他手里拿着的东西羡慕的说道:“你手里的这些玩意儿我早就想买了,但是一直没有钱。你能一次买这么多东西,家里一定很有钱吧。”

“我们家也没什么钱,”文圻想起偶尔几次见到允熥或熙瑶嘱咐宫里的女官太监节俭的情形,说道:“有时候因为一二十贯的钱,爹或大娘还会训斥家里的下人。”

“一二十贯钱!”刚才说话的小孩眼睛瞪得溜圆:“这么多钱!我爹一个月的俸禄不过是几贯钱,我手里的零用钱从来没有比十文多过。而且你们家还有下人!这还不是有钱人!”

“一二十贯钱很多么?”文圻疑惑。他现在还没有月钱,但他记得三姑或四姑的月钱都是上百贯的。

“不要说一二十贯钱,就是一二十贯宝钞也很多了。”那孩子和他解释起来。

听了他的解释,文圻说道:“原来一二十贯钱值这么多。”

“就是就是。所以虽然这些玩意儿只不过是几文钱,也没法都买家去。”那孩子说道。

文圻听了这话,忽然将手里的玩意儿都塞到他手上,说道:“我把这些都送给你。”又指着侍卫手里拿的东西,对其它几个孩子说道:“这些玩意儿都送给你们。”

“那你呢?”开头说话的小孩子问道。

“我再买一份就是了。”文圻不在乎的说道。

他们都有些迟疑,不知该不该接受他的礼物;但毕竟只是几个孩子,最后还是抵不住诱惑,随着一个孩子上前,其余的一拥而上,将侍卫手中的小玩意都拿走了。

感谢所有订阅的书友。

第308章 封第455章 答应和准备第1757章 开罗——偷袭第165章 送行第15章 赐名朝鲜第997章 撒马尔罕城的决策——提前开始第805章 临高韩第823章 战安南——救第350章 徐府与英王第33章 宝钞战争——应天府衙第1183章 军事改革——开端:文职武职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1720章 退休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两个与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862章 南定——继续攻城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997章 撒马尔罕城的决策——提前开始第497章 子荣独对第515章 管税第186章 故第1262章 罗家的本子第1690章 艰难的婚配与当年的盟约第4章 灵堂和送行第1563章 巴布纳——为什么悼念金庸第1151章 会见前第1145章 接见宗喀巴(二)第531章 带谁第307章 祖宗们第1171章 继续调查第561章 松绑第1089章 血色(一)第748章 雲南的两个反应(五千字章节送给大家)第1770章 高兴的利奥诺尔第1700章 为大家牺牲小家第585章 第一个生日第21章 重阳节——宝钞之二第307章 祖宗们第1035章 铁门关第126章 兖州事件——最后抓人第555章 废举人和印度数第1060章 最终决战——‘施法’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绪第165章 送行第190章 外国的反应和朱元璋时代的终结第466章 逛上元灯会第609章 姐夫之命第1431章 与卡斯蒂利亚谈判——考虑第1111章 宴饮后的吩咐第922章 由此所引发的第146章 卡廷——反转第438章 功高莫过救驾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节 )第1790章 工业时代——富裕人口做什么第651章 岷州第1050章 最终决战——铁笼子第1329章 汉洲攻略(三)第1558章 增兵!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钟粹夜话第1038章 铁门关之战——中者必异第170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417章 意外的访客第1528章 畅想与请求第186章 故第24章 重阳节——最后:蓝常密会第1111章 宴饮后的吩咐第1419章 加封与解释第563章 杭州商户第651章 岷州第1723章 等到夺取埃及后父亲再告诉你第339章 举荐与偶遇第1746章 一条通道第626章 好马第454章 沙州与京城两地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后果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为晚辈第1078章 最后的围歼战(一)第79章 下乡进村第184章 醒来第1402章 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法第354章 前夜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第1226章 来京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张碳的任命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801章 南巡——到琼州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116章 兖州事件——分析第1276章 赦免和规矩第74章 拜访常家第1002章 出马(补昨日欠更)第14章 允炆和蔼,允熥发威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952章 闲不下来第1531章 产业第1678章 亲人,好久不见啦第1421章 大喜之极与大悲之极第277章 文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