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备嫁

备嫁

宫里的旨意来得很快,弘历虽然是内定的储君,景娴出身不低,侧福晋的位份又要被记上皇家玉牒,却终究不像指嫡福晋那般劳师动众,需要礼部详拟册文,洋洋洒洒好一大堆吉祥好词,只寥寥数字,便就一锤敲定了她的未来。

而随着旨意一落,紧接着提上议程的就是各项备嫁事项——

封建时代的等级森严,并不仅仅体现在生杀予夺之上,细微之处的各项详细规制,反而更让人无处不敢大意,如婚礼事项——帝后大婚少则备三年,多则五年也有,其间筹备,上至内务府,工礼户三部,下至苏州、杭州、江南三织造局,无不伤筋动骨;到了各皇子公主成婚出嫁时,规制则略简,耗时也稍短,其间筹备也从全国范围缩小到了娘家家族或是由内务府督办;最后到如景娴这般的侧室,筹备时间更是一下缩短到了三个月,各色婚礼用具虽然仍是由内务府按照定例一手包办,可除了有脸面的能请到宫里添妆加礼外,剩余的就全由自家一力筹办。

但就是如此,却仍然不能失了天家气象,是以,此时的那拉府中自然是忙得人仰马翻——

皇子福晋嫁妆定例是一百二十抬,到了侧福晋,便只能最多八十四抬,那拉夫人捧着长长的嫁妆单子,怎么看怎么觉得委屈了自家闺女,站在那拉府的内库里,一会儿指两对硬木细琇插屏,一会儿又指两张珍珠毛皮子,“这个,这个,还有这个也添上。”言罢还觉得不够,“再加上城外的那几个庄子。”

那尔布虽然对于这唯一的嫡女也十分的疼宠,可是看着这比起嫡福晋也毫不逊色的嫁妆规格,眉角还是忍不住跳了跳,“这是不是太多了?本来咱们从小给娴儿备下的东西就不少,又加上皇后娘娘赏的添妆,就有些塞不下,再添上这么些东西,八十四抬哪够装啊……”

满族女子地位本就极高,是以从出生,家中长辈便会开始着手存嫁妆,更别说打景娴生出来,就将她当成眼珠子的那拉夫人,这些年逮着什么好东西都不忘往里塞一份,十几年存下的东西,无论哪一家看了都得道一句丰厚。

“你知道什么?”那拉夫人一瞪丈夫,“先头出了那档子事,那位爷心里保不齐已经存了想法,若是嫁妆不备厚实点,万一以为咱们乌拉那拉家也不看重娴儿,不把娴儿放在心上怎么办?就是那内院的其他人看了,也要看轻娴儿!”

世家大族有女儿出嫁,向来出手大方,这除了是为了脸面上好看,让闺女以后日子过得舒心外,也是为了展现家族实力,给闺女撑腰,不让人随意瞧轻了去。

老爷子闻言一默,心里也闷闷的,“咱们家立在这里,谁能看轻了娴儿?”

那拉夫人仍是没好气,“四福晋娘家富察氏算一门显赫了吧?可出门子的晒妆的时候,还不是一样重过一样?”这般说着,想到以自家的门第,景娴本大可以为人嫡妻,那拉夫人又伤心了,“我从小娇宠到的女儿,如今只能为人侧室,已经够让我觉得难受了,要是连这点子虚物都给不了她,我心里就更,更……”

“皇命不可违。”那尔布也不好受,却也只能无奈一叹,“等会我叫人找工匠来,看能不能把那箱子改改,只要外头瞧着样子不变,里面多放些倒也无碍。”

“……嗯。”

这头的那尔布两夫妇为闺女的嫁妆忙得脚不点地,那头的景娴也不轻松——

按照满族的习俗,成婚时,女方除了一应头面首饰,衣装用具外,还要筹办一切陈设桌椅板凳直到炕席毡条,后来,随着圣祖朝大力推崇汉学,满汉文化逐渐融合,这要准备的东西里便又多了一项——新妇的女工,如嫁衣,铺盖枕套,以及香囊、荷包、扇坠,示意心灵手巧,堪为良配。

前三样都有着相应的品阶,就是她亲手做了也派不上用场,是以,真正需要景娴动手的也就是后头的几个小件,虽然对于女红熟练的景娴来说,做来并不费功夫,可是只要一想到自己花了心思做的东西是要赠予弘历,以及他内院里的那一串花红柳绿,就让她提不起半点耐心。

看着在一旁仔细分着丝线的容嬷嬷,景娴样子很委屈,“嬷嬷,我手疼……”

在容嬷嬷眼里,就是景娴掉一根头发丝,也是件比天还要大的事儿,更别说景娴还一副可怜到不行的模样,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计,一边轻轻帮景娴按摩着手指,一边柔声问,“这样有没有好点?”

景娴乖乖的点了点头,口中却是得寸进尺,“嬷嬷……我能不能不绣了?”

“那怎么行?这可是要图个好意头的!”容嬷嬷虽然极为疼宠景娴,但也是极度有原则的,“再者,到时候您入了宫,第一次见四阿哥四福晋,还有皇后娘娘和熹妃娘娘,难道不要敬上点东西?这不是让人诟病么?”说着说着仿佛越发觉得自个儿有道理,“不成不成……”

景娴不干了,对于陪了自己一世又一世的容嬷嬷,显然也很拉得下面子,扭糖似的靠在容嬷嬷身上,“之前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不是缝过许多荷包香囊么?到时候将那些送上去不就成了?那些也是我花了好些心思的呢……”看着容嬷嬷神色松动点了点,景娴更是使出了杀手锏,将双手举到容嬷嬷眼前,睁眼说瞎话道,“嬷嬷你都不疼我了……你看,都红了呢!”

容嬷嬷看着景娴少有的小女儿模样,心里颇觉好笑,可到最后,还是由心疼战胜了原则,“好了好了,嬷嬷知道了,不绣便是了,不绣便是了……都要出嫁了,还跟嬷嬷撒娇。”

景娴自动忽略了关于出嫁的前半句话,依旧靠在容嬷嬷身上不起来,“那又怎样?就是再过十年,二十年,我还是照样要跟嬷嬷撒娇……”

容嬷嬷心里欢喜,脸上便跟着笑开了花,“好好好……只要您高兴呀,嬷嬷便高兴了。”

摆脱掉了不待见的女红,安抚好了容嬷嬷,景娴还没来得及缓一口气,眼前又突然出现了一道娟红色的身影,刚扬起笑脸的笑脸不由得的一僵,果然,还没出声,便听到眼前人慢声道,“姑娘如今既然空闲,便再听奴才说几句吧。”

如今五十来岁的李嬷嬷是乌拉那拉家族的家生子,以陪嫁丫头身份跟随皇后嫁入当今圣上潜邸,四十多年来一直尽心侍奉在其左右,是皇后极为信任的心腹嬷嬷,在跟着景娴回那拉府之前,皇后曾暗地里嘱咐过,是以,她心里十分明白景娴对于乌拉那拉家族的重要性,加上景娴在外虽重规矩,私底下却无半点架子,对她虽不如从小陪伴到大的容嬷嬷那样无所顾忌,却也十分尊敬,她自然也就乐得真心教导。

“奴才先前已经大致说过婚礼流程,就是姑娘一时半会儿记不仔细也没关系,到时候内务府会再派人来解说一次,婚礼当天,也会有内务府嬷嬷在旁引导,不会让您出了错去。”

她怎么会记不清楚?

前一世的自己处处要强,本就因为落水一事觉得失了颜面,对于后来的婚礼仪自然就十分的上心,半点不想落了人口舌,是以,虽然那一套流程细节听下来让人颇觉头晕,她却还是强逼着自己记了下来,那般过程,就是过了三十多年,都仍是让她记忆犹新。

心里这样想着,却也明白李嬷嬷是为了自己好,于是面上仍是耐心问道,“……那今日嬷嬷是要说?”

“内院之事。”李嬷嬷抛下一道响雷后,又慢慢解释道,“奴才入府虽只有几日,可容奴才说句拿大的,就奴才观察以来,佐领大人(那尔布)与佐领夫人感情甚笃,是以佐领府并不像其它世家大族一般,内院复杂争斗不断,姑娘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性子自然也就比较直率,却殊不知往往摊在面上儿的最多就是动点表皮,伤不到筋骨,瞧不着的暗地里才真真要人命。”

李嬷嬷的话仿佛一道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景娴的心头,使得她浑身一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既然要百战百胜,除却反复思量过弘历、熹妃一干人等的行事作态,景娴自然也没少反省自己的过往,可总结下来,如果说得好听点,还能说是刚直不阿,一切按照规矩来做;可若是说得难听点,便是遇事不懂得转圜,单纯到蠢!

如李嬷嬷所言,她的阿玛和额娘是少年夫妻,扶持几十载,确实感情甚好,虽然阿玛也有几房侍妾,却都出身不高,且还颇为老实本分,平日里除却在额娘跟前立规矩外,多是呆在自己的院子里,耕耘着那一亩三分地,鲜少有什么是非。

而此外,他们家家世虽不顶尖,但要托关系撂个牌子,自行婚嫁却也不难,所以那拉夫人从没有想过让自家女儿去给人作侧,挑个不上不下的人家,只要自家稳稳立在这里,谁敢欺了她去?

如此两两相加之下,那拉夫人便极少说那些糟心事给她听,多是传授掌家,在婆家立足的本事,可却没有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皇后无子,身子又不好,乌拉那拉虽是大族,能拿得出手的人却越来越少,要跟未来新君打好关系,只能将族内唯一年龄合适的,她的女儿推了出去……再后来,自家女儿遭了那档子事,表面上不说心里却必然不好受,便也不忍心再说那些来增重她的负担,只提点提点了陪嫁入宫的如容嬷嬷等人算罢——

景娴很能够体会这种为人母的心情,对于永璂,她不也多是护在羽翼之下,不想让他被污了眼镜,脏了耳朵么?却忽略了皇宫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最最容不下的就是单纯天真……

想到永璂,景娴忍不住眼眶一红,浑身更是一激灵,容嬷嬷心知景娴从未经过这些子事,瞧着如此反应便以为是被吓着了,免不了看在眼里,疼入心里,却又到底不好责怪皇后派来的人,只能低声劝慰着,“主子您不必忧心,奴才虽没什么大本事,可只要奴才在一日,必是不会任由谁欺辱了您去!”

听着容嬷嬷的话,抬头瞧着那完全瞧不出后来苍老憔悴模样的精神面容,景娴非但不觉得宽慰,反而更加难受,容嬷嬷为了她已经遭了一世的罪,如今好不容易重来,自己又怎会再让她前去顶风迎雨,换求一时的安宁?既然求天求人都不得善终,何不靠自己去赢一个酣畅痛快!?

这样想着,景娴倒是平静了下来,郑重其事的将目光转向李嬷嬷,“全凭嬷嬷教导了。”

孺子可教也!

李嬷嬷恭敬的道了声不敢,心下却十分满意,自然也就更加乐得释放善意,“皇后主子既然派奴才前来,奴才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毕竟主子也希望姑娘您日后能过得好不是?”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今天圣诞,昨天瞧见有筒子想让某只加更,咳咳,介个偶也不能保证,毕竟上班族真的很伤TAT,但是偶肯定会尽力码一码,争取争取的说,而如果圣诞米有加,元旦一定会加更滴!!最后祝大家圣诞快乐,扭扭扭~

插入书签

第275章 众叛亲离的下场113 高氏的一盘大棋138 储秀宫中领便当一153 翊坤宫景娴教女60 前朝后宫一锅端245 暴风雨前不宁静137 乱斗开始第二波81 大佛堂里很热闹262 自作聪明自作死90 时间往后退一点228 金氏的自作自受四189 公主议婚麻烦多159 一切一环扣一环254 福家的悲剧伊始97 终于划上了句点277 番外之前世今生170 公主府中的圈套142 灵堂之中唱大戏一217 人形兵器谁能挡三90 时间往后退一点128 笑到最后方算赢16 来得好不如来得巧144 灵堂之中唱大戏三140 储秀宫中领便当三209 坤宁宫的闹剧115 双方就绪谋明玉68 新月的脑残神功101 慈宁长春一锅端74 放火元凶疑新月14 雍正发威238 脑抽龙的神出招141 幕后推手初显形196 小包子取名风波71 寿康坤宁遭大难94 景娴太后齐发力215 人形兵器谁能挡一34 这事儿不算完42 帝后二人的对弈76 紫禁城外的热闹63 倒霉催的雁姬第272章 夏盈盈粉墨登场157 雪如洞悉波澜起23 高氏坐不住了236 论美丽的神误会163 公主府里闹翻天225 金氏的自作自受一237 五儿兄妹来联手45 弘历撞枪口7 重回那拉府133 令妃的以退为进135 乱斗开始第一波116 赏花赏出了人命212 金氏出招戏燕子第一 步是失民心104 三个格格一台戏142 灵堂之中唱大戏一51 姜还是老的辣165 一波三折得决断142 灵堂之中唱大戏一87 长痛还不如短痛第一 步是失民心259 论叉烧五的覆灭212 金氏出招戏燕子100 裕王有女名晴儿65 小三月又来了136 腊梅献计出狠招97 终于划上了句点219 又是一个姓夏的165 一波三折得决断164 战火蔓延进宫中260 倾巢之下无完卵242 景娴的将计就计264 借力打力的收获43 雍正心中的天平166 和敬明玉终反面145 魏氏无奈请守孝4 启祥宫拜山头83 姐弟亲情自此断160 和敬命运由此定114 富察明玉寻死路239 神一般的父和女104 三个格格一台戏51 姜还是老的辣6 再见弘历261 两宫太后回宫了33 因果报应249 一个都别想跑掉252 自相残杀的恶果208 御花园中多古怪111 乾清宫里炸开锅248 大鱼收网进行时149 倒血霉由此开始230 唱完一出又一出49 弘历的左性20 孝贤vs哲悯39 弘昼夫妇画大饼46 是可忍孰不可忍45 弘历撞枪口115 双方就绪谋明玉27 雍正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