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进入生产阶段的原子弹!(下)

“我来!”

不得不说,光头男子的嗓门确实很大。

他在开口的瞬间,便成为了全场最靓的崽,所有人的目光近乎同时锁定了这颗锃光瓦亮的大光头。

有几位注意力没集中的专家更是吓得一激灵,过了好几秒方才回过了神。

不过这些被惊到的专家倒没露出什么不满的神色,而是几乎同时笑着摇了摇头。

笑容不算苦涩,但多少有些无奈。

很明显。

这位光头大佬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儿了,大抵先天性格如此。

朱光亚对于此人的举动似乎也已经习以为常,闻言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对他问道:

“吴克同志,你想带队攻关原子弹的蜂窝纸板隔件?”

“你要知道,别看蜂窝纸板隔件带着纸板两个字,它可不是一件容易鼓捣出来的东西,涉及到了很复杂的结构设计。”

蜂窝纸板隔件。

这是在后世2023年非常常见的一种纸质结构。

一般稍微大点儿例如装冰箱的纸箱,你随便找个口把它一撕,内部的结构就是标准的蜂窝纸板。

原子弹使用的蜂窝纸板隔件虽然同样是这个名字,但它的用途和构造却显然不可能像后世那么简单。

原子弹的蜂窝纸板隔件主要是为了给缩铀燃料的临界塌缩提供空间,因此这种纸质芯状的要求非常特殊:

它的结构必须在容易破碎的同时,又具有优异的缓冲隔振功能。

也就是你怎么抖它都不会破,但用手指一戳就必须得被戳出个窟窿。

所以这是一件非常吃技术的活儿,搁在后世妥妥的属于甲方性质的要求。

毕竟它的材料就是普通纸板,顶多给你加上一些点儿其他可以起到辅助功能但不会有决定性影响的成分罢了。

真正决定它能否合规的关键,主要在于研发者的能力。

就像后世一道叫做糖醋鲤鱼的名菜一样。

这道菜的原料都是活蹦乱跳的鲤鱼,但有的师傅做出来的就是一道堪称艺术品级别的美食,有的师傅做出来的就是糖醋潜水艇。

视线再回归现实

面对朱光亚的疑问,这个名叫吴克的光头却立马一挺胸,整个人显得极有信心:

“朱主任,您放心吧,我有信心完成任务!”

台下的徐云见状则悄悄侧过身,低声对身边的老郭问道:

“郭工,不知这位同志的真名是”

“哦,你说他啊。”

老郭闻言扫了眼吴克的光头,说道:

“这位是一分厂的吴学蔺同志,也是国内第一批学部委员,现在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

“今年5月份的时候基地的精加工遇到了一些问题,组织上便把他从东北调到了基地。”

“他平时的性格有些粗犷,不过在冶金、仪器还有结构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他的团队现在也是一分厂冶金方面的主力。”

吴学蔺?

听完老郭的介绍,徐云方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位啊

吴学蔺,首都出身的专家,一位没有太多传奇故事、但将毕生都奉献给国家的工业人。

他早先与钱秉穹和杨承宗一样,由严济慈推荐出国留的学。

吴学蔺的专业主要是机械工程以及金属冶炼,是长春光机所第一代的追光人。

吴学蔺名声不显,但在华夏的钢铁冶炼方面贡献极高,是一位兼具研发与领导才能的学者。

同时由于常年身处嘈杂厂房的缘故,吴学蔺不知不觉说话也带上了大嗓门。

另外还令徐云感觉有些微妙的是

黄大年.也就是后世那位在工位上因病逝世的华夏重力梯度仪首席专家,大学阶段投入的正是吴学蔺门下:

当时吴学蔺离调任金陵天文仪器厂总工程师只有两年,平时除了长光所工作外还在长春地质学院.也就是后来的长春科技大学担任教授。

77年的时候黄大年刚好考入了吴学蔺门下,两代华夏精密仪器的执棒者就这样奇妙的成为了师徒

当然了。

除了以上这些,徐云最好奇的是

为啥吴学蔺是个秃子咧?

在他印象中吴学蔺这位大佬虽然头发有些稀疏,但顶多也就是斑秃或者说地中海的情况,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儿毛发的。

可现在的吴学蔺,却完全是个彻头彻尾的卤蛋了,脑门比他后世写小说时的草稿箱还干净

或许是猜到了徐云的想法。

一旁的老郭忽然神秘一笑,解释道:

“小徐,你还记得几个月前的那道防空警报吗?”

“防空警报?”

徐云呆了几秒钟,不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老郭所指的是什么:

“哦,您是说U2来的那次警报?”

老郭点了点头,飞快的撇了眼吴学蔺的脑门儿:

“没错,当时学蔺同志原本在空地上让总厂的刘师傅剃头呢,结果警报响的太过突然,刘师傅受惊之下就用过了力.”

“于是学蔺同志只好被迫剃了个光头——但很快他便发现剃坏头发的理由似乎比脱发好用,就直接留起了光头.”

“之前基地不是新来了一批专家么,其中还真有人信了这套说辞,所以基地里有几个.唔,发量没那么丰富的同志也在琢磨着准备抄袭一遍了。”

徐云:

“.”

合着是这么回事.

老郭所说的防空警报便是当初U2侦察机掠过基地上空的那次侦察,那次事件堪称徐云在融入基地的起始点。

当时徐云还在和钱秉穹以及叶笃正聊混沌系统呢,也愣是被警报声给吓了一大跳。

这种情况下某位理发师被吓得一哆嗦推过了头,似乎也还算是合情合理.

想到这里。

徐云便也暂时收起了自己的好奇,又看了两眼吴学蔺。

吴学蔺的出现虽然是个意外,但却提醒了他一件事:

有关精密仪器例如重力梯度仪这块的布局,自己似乎忘了和那位作家提来着

不过幸好霍金的邀请函还没激活,等到了2009年,自己倒是可以与那位作家提一嘴。

像黄大年这种因为过度劳累而出事的专家其实并不在少数,他们属于完全可以改变轨迹的情况。

而就在徐云思绪发散的同时。

台前的朱光亚也在继续着他的任务分配。

早先提及过。

朱光亚今天主要有六个项目要分配,如今随着铍/钋中子源和蜂窝纸板隔件的搞定,还没被分配的只剩下了四个:

U235燃料层球碎片、钋保护层、平面波发生器和中子反射层。

其中U235燃料层球碎片要简单很多,毕竟它的核心便是高丰度的浓缩铀。

如今在杨承宗准确说是504厂搞定了浓缩铀的提炼后,这个环节的难度一下便降了下来。

如今它的主要难点就在于需要生产出32个相同大小的六边形金属块,金属块的参数主要与临界质量有关。

“.诸位同志,按照理论组的设计,这个燃料层球体的厚度为15.4厘米,头锥处安放作为靶体的铀块,所以头锥要比侧壁稍厚1.77厘米,另外.”

朱光亚很快介绍了一番具体参数,接着便看向了前排唯一的一位女同志王承书,对她问道:

“承书同志,你是这方面的专家,研发经验丰富,而且还是504厂的老员工,和承宗同志他们磨合过很长时间,默契要比其他人更高一点儿。”

“所以组织上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团队负责,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承书原本正聚精会神的听着介绍呢,闻言干脆利落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干练的短发在空中抖动了两下:

“保证完成任务!”

王承书早在朱光亚发言的介绍的时候便有意主动接下这个任务,如今朱光亚直接点到了她的名,王承书自然没有推脱的理由。

朱光亚也同样朝她点头致意。

一旁的徐云见状,内心则忍不住浮现出了一丝感慨。

后世随着《奥本海默》这部电影的上映,吴健雄女士的热度也忽然高了不少。

因为这部电影中忽略了很多吴健雄女士的贡献,于是在某些团体的带领下,国内舆论便开始狂喷起了《奥本海默》导演诺兰性别歧视。

当时徐云就有些感叹,幸好这部电影是外国导演拍的,要是国产电影那舆论不知道得炸成什么样呢.

同时在徐云看来。

吴健雄女士的能力确实很强,这点不可否认。

但她很早便改变了国籍,所有贡献的受益方都是海对面,连去世的地点都是在纽约,严格来说贡献和国内是无关的。

至少以徐云“浅薄狭隘”的精神境界看来,比起吴健雄,王承书才是那个真正值得被国内视作偶像的奇女子。

但结果呢?

哦,就因为王承书是华夏人,就因为她年轻时颜值没有吴健雄那么“飒”,就因为后来她成为了院士没被“打压”,所以就不算【消失的她】被那些团体大书特书了?

二者光是在微博的话题就热度相差了1734倍,吴健雄的科普之下评论动仄上百,提及王承书的点赞甚至都只有寥寥两三个。

这和《啥比》在被狂吹,《申纪兰》这部纪录片却被无视又有什么区别?

当时徐云还在某个提及吴健雄的知名那啥号下见到了有人问为什么不讲王承书院士,那位博主愣是回了一句【王承书嘴巴太歪了,不好看】.

何其可叹。

紧接着。

朱光亚又将钋保护层的研制任务分配到了一位徐云没听过名字的专家手里,此人叫做冯吉,据老郭的介绍他是基地中对膜材研究最深的专家。

没错,膜材。

所谓的钋保护层并不是金属材质的外壳,而是一类特殊的膜类保护层——因为钋的主体已经被中子源的配套设备给隔离了。

这种膜类保护层可以由铬酸镧类钙钛矿制取,难度不算低,但胜在流程非常固定,基本上靠堆量就有机会解决了。

半个小时后。

朱光亚看着台下的目光忽然一凝,握着竹竿的右手也隐隐施加了几分力。

如今随着前四项任务的分配完成,今天交接棒组会也来到了最后的阶段。

但是

这个阶段却并不轻松。

毕竟如今剩下的平面波发生器和中子反射层,无一不是应用方面的绝对难点。

即便是有理论部那边计算出来的各类参数和图示,它们依旧称得上大boss。

随后朱光亚深吸一口气,将竹棒指向了原子弹稍靠外的某个结构:

“各位同志,大家应该都知道,普通的炸弹爆炸是从里往外爆,是一点起爆的散心爆轰波向外传播。”

“然而内爆压缩却不一样,它可以通过多点起爆,造成一个向内汇聚的球面波,这种聚心效应可使压力增高,提高对被压缩物体的压缩效果。”

“但是它需要各点同时起爆,爆轰波传播要同步发展,时时都要保持球面波形向内传播和压缩。“

“而想要整合这种球面波,就必须要先解决平面波发生器。”

同步。

这是核武器研制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个词。

所谓同步,就是每一步在时间上都是一致的。

比如在一个操场上画了许多同心圆圈,每圈相隔一步。

在外圈上均匀站着许多学生,一声命令齐步向中心前进,每个学生每一步都要同时踏进里面一圈。

但问题是

对于军事素养不算很高的普通学生来说,这种动作是很难走整齐的——因为每个人的步幅可能会不一样。

而如果走不整齐,圆周上的队形连线就会变成锯齿状。

这种锯齿状之间的距离称“波形差”,波形差可以用时间量度,其意义是爆轰波阵面各点到达相同半径处的时间差。

爆轰波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通过波形差的时间量就可算出某一时刻爆轰波阵面起伏的空间距离差。

比如炸药的爆速是每秒7000,波阵面两点的波形差是1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则波阵面上这两点前后距离差便是7微米。

而这种距离在原子弹的起爆过程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因此必须要对这些波形差进行整合。

至于整合方式嘛.

自然就是将点归结成平面,然后对平面进行起爆了。

平面起爆后的速差则可以根据炸药的爆速进行优化,这方面的具体参数已经由大于计算出来了。

但还是那句话。

平面波发生器可不是有了参数就能搞定的简单模块,它的生产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一些大于计算不到的情况。

至于负责这个项目的人会是谁呢?

徐云亦是皱起了眉头。

原本历史中负责这块计算的人选是王淦昌,他确实是一位非常合适的人选。

但问题是

如今在徐云这个啾啾啾翅膀的煽动下,氢弹项目是有望同步进行的。

比起原子弹,王淦昌显然在氢弹方面能够起到更强的作用。

因此如果一旦将平面波发生器的任务交给这位“大王”,那么氢弹同步研发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诚然。

核武器是一个非常具备集体性的项目,但这并不代表个体的实力就可以被忽视。

如今王淦昌的能力在国内几乎没有替代者,所以从内心角度出发,徐云是不太希望王淦昌被安排到平面波发生器项目上的。

可如果不是王淦昌,那谁能当此大任呢?

大于?

显然不合适。

大于的能力主要在于理论端,应用方面他是个很有名的弱鸡。

老郭?

也不行。

老郭虽然是搞应用的,但他的方向主要在于流体,和平面波发生器同样存在着壁垒。

而就在徐云眉头紧蹙之际。

台上的朱光亚忽然看向了某个方位,报出了一个徐云没想到的名字:

“钱五师同志,你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

注:

15手术,16-18术后观察期,明天开始失联几天,接下来更新都是自动发布的。

第一百八十二章 菜菜子老巢里的宝藏(7.4K)第二百二十章 这个副本有点怪(下)第791章 死亡之海中开出的希望之花(上)第二百八十章 找到你了,柯南!(中)第729章 徐云: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谁知道第418章 上辈子的遗憾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四百章 驴兄:开后宫咯!(万字更新奉上,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一章 乱了乱了,整个19世纪都乱成一锅粥了!(7.4K)第二百四十五章 开学典礼第435章 另一片战场(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清照!(大章)第567章 59真要上天啦!!第七十二章 盛世美景(雾)第620章 炸药迭代的可能(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再见了,1850!(二)(还是万字!!!)第783章 物流的优良传统第一百八十九章 生产线验收!(5.6K)第二百四十五章 开学典礼第二百六十七章 变故突生!(1.3万字更新!)第419章 好戏开场(7.4K)第755章 第三位执棋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好戏开幕!第二百一十五章 碰撞!(6.8K)第七十二章 科大:超级加倍!第738章 直播核爆的决定!(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斧头的一百种吃法第三百章 鱼:我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6.4K)第765章 发射!第699章 人心躁动的基地第二百六十一章 任务结算第七十二章 盛世美景(雾)第733章 怎能忘了钓鱼岛?(感谢MITMAttack第六十二章 专利分成(第五更!!!)第753章 大戏开锣!(下)第三百零四章 高斯的宝藏(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抽空看个星星第407章 被惊动的科院高层第534章 越闹越大!第541章 又一位熟人(双倍最后一天,求月票第674章 两尊神仙的偶遇第二百四十五章 开学典礼第799章 任务奖励(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关于本章存在大量科普所以第二次建议谨慎订阅的那些事》第559章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第607章 看看我钓到了什么?第三百九十三章 低下头颅!第546章 雷达初显威(下)第782章 整了波大的第545章 雷达初显威(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这个副本有点怪(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历史的车轮可能变慢,但绝不可能停止(9.8k)第519章 互飚演技第797章 任务奖励(上)第434章 真正的目的,反将一军(感谢呆呆兽第471章 由科大始,自科大终第三百九十七章 即将开启的新副本第728章 袁国粮:要好好吃饭哦第一百九十九章 神秘的公式(7.6K)第二百五十章 《关于章节数有些微妙所以作者菌不想取名的那些事儿》第665章 第一次小型核试验(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真正的神队友(8.2K)(求月票啊!!!!)第七十二章 科大:超级加倍!第620章 炸药迭代的可能(上)第553章 驴没有我这本书写不到320万字第二百一十八章 进入新副本!第591章 营养摄入问题解决!(依旧是万字,第474章 女承父业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驴受伤的世界完成了(5.8K)第515章 出现了,传说中的偏方!第二百三十九章 从零开始的剑桥生活(中)(5.2K)第591章 营养摄入问题解决!(依旧是万字,第749章 舰队出港!第481章 喵~第509章 举国供应的时代!(感谢闻道竹衣金第二百一十三章 污点学者(7.8K)第一百三十六章 平天剑诀!第三百零二章 遇事不决.......(7.4K)第一百九十二章 首日销量与突如其来的意外(6.4K)第四十章 回归现实(求追读!!!)第二百二十四章 惊变!(感谢梦择生大佬打赏的盟主!!!)第567章 59真要上天啦!!第698章 年关将至第四十章 回归现实(求追读!!!)第三十五章 权威的背书者(拜托求追读!!!)第四十一章 推演时间线!第五十章 神秘出现的运动鞋第423章 风起东方第二百五十六章 电磁大佬线下团建(6.8K)第618章 从今天起,再也不要有牺牲(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干净的证据第一百九十四章 优势在我!(8.8K)第720章 过年了(上)第556章 没高达,但有通天代第588章 提前问世的非线性中子运输方程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下真啥东西都往DNA里去刻了(6.241K)第727章 一刻也不容歇息第726章 永不遗忘第三十二章 无穷量级的萌芽(下)第712章 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