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无漏子

不用亲口去问,罗锦言也猜到在她生病的时候,父亲让林总管去做了一些事,除了在庄子里放火,借故婉拒王朝明,他们还考较过这几兄弟。

罗绍想让几兄弟给罗锦言做护卫,但他不知这几人的底细,定是让林总管去查了。

江湖人的底细,只有江湖人才能查到。

但这几人是靠做力夫为生,也就不是纯粹的江湖人。

罗锦言虽然年纪小,可也是千金小姐,她不能在自己屋里召见这几个人。

她示意常贵媳妇,让山房的丫鬟翠儿转告,半个时辰后,她到山房见他们。

趁着这个时候,罗锦言去让夏至去找林总管。

林总管没在庄子里。

父亲又有王朝明这个客人。

罗锦言无奈,昨天醒过来后,她就应该去打听这件事的,现在好了,人家找上来了,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罗锦言腹诽时,忘记她还只是七岁的孩子,说话不俐落,又刚刚病了一场,卧床几天,今天早上才下地。

常贵媳妇却是暗暗称奇,什么样的小姑娘没有见过,可像大小姐这样的,她还真是头回遇到。

夏至找不到林总管,她去找了远山。

赶在罗锦言去山房之前,夏至气喘吁吁跑了回来。

“小姐,林总管托人在五城兵马司和附近几个县都查了,这几人没有案底,根据他们所报的籍贯,也确属流民,而非逃户,老爷为了安全起见,已经让人去他们原籍打听了,但是......”

罗锦言冲她点点头,示意她说下去。

夏至的神情有些迷茫,似是难以置信。

“但是老七章汉堂却是大大的不妥。当日城门的旗官大人曾经问过这几人的籍贯所在,张大爷说过,老七章汉堂是京城人士,他既是京城人士,也就不会是流民,林总管让人拿了老爷的官帖去查了,找到叫章汉堂的有七人,年龄最大的七十开外,最小的只有三岁,没有一个和老七是相符的。”

大周对户籍管理严格,那几兄弟虽然离乡背井,但他们原籍之地确曾遭灾,虽然已过数年,但因家乡已无法安居乐业,很多人便流离在外。

这和为了逃赋举家迁移的逃户不同,自从同德皇帝赵极亲政,连年战事,东征西讨,国库空虚,拿不出更多的银子治理河道,遇灾年时更没有银子救灾,而朝廷安抚流民之法,也就是到那些贫瘠之地去垦荒,早前还给安家费用,随着鞑靼战事吃紧,安家费用也给不出来,流民没有安家费,即使接受招抚也无法定居。

以至于到了如今,各地因无法安置流民,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但凡是那几个近年有过天灾*的地区,持此户籍的想要在外地落籍,只要有投靠的人家拿了文书,再到衙门里备案便可。

张广胜六人都是流民,罗家是昌平大户,只要双方同意,立下文书,他们便能在昌平投籍。昌平紧邻京城,是富裕之地,能在这里落籍,远比去那些鸟不拉屎的地方垦荒要好上百倍千倍。

一旦罗绍去任上,他们便能正大光明跟着一起过去,甚至能在衙门里谋个差事,娶妻生子,开枝散叶。

那天在回昌平的路上,罗锦言也是用这个来说动他们的。

对于老百姓而言,没有什么比安居乐业更能打动他们。

这七人当中,只有章汉堂是京城人氏,可也只有他这里出了问题。

现在他虽然走了,可这七兄弟同气连枝,如果章汉堂是有问题的人,那其他六人的身份也就不好说了。

罗锦言弄明白这件事,就去了山房。

那几兄弟都在等着她。

见罗锦言来了,张广胜带头跪下,其他五人也全都跪了。

“罗家小姐,我们几兄弟都是飘泊江湖之人,难得被罗老爷和您礼遇,把我等粗人待为上宾,只是我等在外面自在惯了,过不惯好日子,我们几个商量过了,想着今天便告辞,只是我们是大小姐叫来的,便想着先给您磕个头,再去向罗大人请辞。”

说着,几人便叩起头来。

罗锦言不是他们救的,只是以让他们投籍为条件,雇他们把她们主仆送回昌平,有城门旗官从中做保,又派了骆明一路相送。

来到庄子里,不但日日酒肉招待,又给每人做了里外三新的衣裳,他们是粗人,觉得这些已经足能相抵。

但他们这一走,却是辜负了罗家知遇之情,这也是他们给罗锦言磕头的原因。

罗锦言在夏至手心里飞快地写了几个字,夏至略一思忖,道:“你们并不想走,可是兄弟情深,不想因为章七爷的事情让老爷和小姐为难,就只能就此离去,连前程也不要了。”

这六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叫夏至的丫鬟虽然聪明伶俐,但大的事情都是罗小姐吩咐的,就像现在这番话,也是罗小姐借她的口问出来的。

张大满脸愧疚,但说出的话却是掷地有声:“罗小姐说得对,我们兄弟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虽然现在没在,可我们信他,他终有一天还会回来找我们。那天如果不是七弟,我们也不会知道这是条好路,这条路是七弟指给我们的,我们更是不能放下他不管。”

那天罗锦言是在车厢里,并没有亲眼见到,但这几人的确是过了好一会儿,才由张大出面应允,想来就是章汉堂让他们答应的。

罗锦言微微笑了,又给夏至写了几个字,夏至道:“章七爷既然和你们结交,却连名字也是假的,你们这都不怪他吗?”

没等张大说话,方四已经抢着开口,他大声道:“你这丫鬟妹子怎么这样说呢,老七就算是瞒着我们,也一定是有苦衷的,你不懂别瞎说。”

夏至被他一通喊叫,眨着大眼睛愣在那里。

而其他几兄弟却是连连点头。

罗锦言失笑,章汉堂,好在我没有小瞧你,就凭你这洗脑的本事,我也要会会你。

一一一一

姐妹兄弟们,今天的更新送上~~~

关于古代户籍,参考的明朝户口制度,但毕竟是架空文,没有完全照搬,考据党请放过。

第三二一章 四时好第三九九章 屏风后第三六八章 离亭怨第五五八章 陌上郎第二十六章 一瓯茶第七二七章 你不配第五五六章 数小儿第七四六章 笑春风第六六二章 芍药花第一九九章 迎新春第六八四章 识不得第五三七章 留客住第三二四章 群芳谱第五五一章 柳腰轻第八六八章 站哪边第三二零章 通州行第八十三章 碧云深第二八七章 王谢燕第四零七章 大涅槃第八四一章 红红的第四八三章 金蕉叶第六八一章 通天塔第五一零章 三奶奶第七三零章 小怡情第四十四章 后庭花第八四四章 羊脂玉第二九八章 怜薄命第八五三章 落仙坡第三零四章 贺新郎(12255555和氏璧加更)第一零三章 遐芳怨第五七二章 县主到第四五三章 连理枝第三七二章 父子仇第一四八章 傻孩儿第八三三章 讨个人第二十六章 一瓯茶第三三八章 葡萄艳第八五零章 谣言起第四二零章 蛇出洞第四四零章 好爹爹第二一三章 初四日番外一第二六五章 炒肝儿第七零九章 寒梅第五五零章 有福气第二九一章 早还家第六二五章 锦花香第一二九章 花间意第二七五章 小坛子第二八三章 不甘心第三八四章 满园花第二二八章 二月六第六三二章 驻云飞第三二九章 愁风月第七四四章 小欢颜第一三三章 风波起第七二二章 立新储第三十八章 少年游第七五五章 展云开第一二六章 青杏儿第五六八章 长门怨第二三零章 醒酒汤第八四零章 魂归兮第八一九章 钱鸿博第四二一章 瑞飞好(丝纱罗和氏璧加更)第十五章 忆王孙第三二八章 六月六第四八四章 傻爹爹第一零六章 归帝京第八十四章 欲乘风第六二九章 意难忘第六四八章 后庭花第六二九章 意难忘第四五二章 窥圣意第一七八章 那杯茶第一零八章 喜相聚第二一五章 十拍子第七零二章 乱投医第八八八章 花孔雀第一八九章 望春回第四四一章 破字令第六四五章 念红妆第四十一章 掷金钱第五四五章 初啼音第一六二章 小相见第五三一章 凌霄花第三三四章 醉中天第二八四章 不留情(晴空墨色和氏璧加更)第六一零章 彤云现第九二零章 酒醋局第七三九章 天青青第八五八章 病久矣第一四二章 竹马儿第三二一章 四时好第四六三章 风入松第二四一章 恶人磨第三三二章 市井乐第八四二章 花自落第六十四章 内家娇第九一三章 遇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