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玉笏间

这些日子,罗绍一下衙就被岳父张谨叫去,初时张氏还以为他们在芝麻胡同制壶,也就没有在意,直到昨天,罗绍回来时,恰好天赐还没睡,看到罗绍便咧着小嘴笑,把罗绍看得喜欢得不成,也不管天赐能不能听懂,对天赐说:“以后爹爹进了国子监,没有那么多应酬,再过两三年,亲自给你开蒙。”

当时只有天赐的乳娘在场,那乳娘是张家给找的,自是不敢瞒着张氏,今天一早就把这番话告诉了张氏。

张氏吓了一跳,忙让柳嬷嬷去找了张谨身边的一个小厮打听,才知道这些日子罗绍并没有去跟着张谨制壶,而是被张谨硬拉着去翰林院修书。

秦珏在翰林院时参于修撰的那本《鸿平圣论》,总编撰常济文是张谨的学生,因而这本书张谨也有参于。

去年的新科三甲也有幸参于这部书的编修,但他们在翰林院资历太浅,只能做些收集资料的杂事。

而罗绍却是跟在常济文身边,给常济文整理卷宗。

常济文曾任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其父去世后,他在家丁忧期间著书立说,文声显赫,如今虽然只是小九卿,但却已是第三次出任主编撰。

翰林院里一大堆闲人,再加上常济文自己的学生和下属,想要给他整理卷宗的比比皆是,但是这个好处却给了罗绍。

明眼人都知道,常济文是给老师张谨面子,罗绍虽然只是两榜进士出身,但他是张谨的女婿。

张氏越听越心惊,原本是想直接问罗绍,可又一想这么长时间了,罗绍对她只字不提,便猜到问也问不出什么,这才想要和罗锦言商量。

罗锦言怔住。

“我爹虽然是两榜进士,可他不是庶吉士出身,再说他已是正五品,国子监除了祭酒以外,就没有高过五品的官职了。”

这番话一出口,罗锦言心中一动。

如果罗绍参于编撰《鸿平圣论》,那就和普通的两榜进士不可同日而语。

秦珏只是给《鸿平圣论》找找资料,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出身翰林院的清贵之身,更别说是跟在常济文身边了。

霍英是想让父亲罗绍成为左膀右臂,这才千方百计把他调进吏部,而张谨却分明是想把他从吏部摘出来。

摘出来?

以两世的经验来看,罗锦言从来不敢低估张谨对于朝堂的把握能力,否则,他也不能成就今日之名。

吏部要有大动荡了?

这不是没有可能。

梁汾一案就是引子,赵宥抛出身为吏部侍郎的梁汾,就是想把庄渊拉下马,可是赵极却没动庄渊。

但是以后的事呢?

和这件事相对,罗绍是不是庶吉士出身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出身都是给底下人看的,罗锦言最清楚不过了,当皇帝的谁会真心去管你是不是庶吉士出身,有没有做过翰林,这些不过是为了平衡朝堂而已,且,从来没有例法规定,不过是人们自己默认而已。

赵极想要提拔秦珏,但他太年轻了,难掩众人之口,于是就先给他一个翰林院的出身,再让他进了都察院。

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因为朝中正三品以上的高官大多都有类似的经历而已。

同样,如果张谨想把罗绍弄到国子监,即使没有这种资历又有什么?罗绍年富力强,又是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还曾参于编撰《鸿平圣论》,又已有十多年的为官履历。

所谓规矩,不过就是上位者定给下面人看的而已。

罗锦言笑着问张氏:“太太担心我爹的官会越做越小?”

张氏哈哈大笑:“家里过日子也不是全靠他的俸禄,我怎会担心那个,只是怕我父亲,唉,你懂得。”

罗锦言当然懂得,有那么一个不招调的老爹,当闺女的不担心才怪。

张氏是怕张谨把罗绍带到水坑里去吧。

从杨树胡同回来,罗锦言一路无语,秦珏有些奇怪,便问她是怎么回事?

罗锦言看着他的眼睛,硬生生地问道:“吏部出了什么事?”

秦珏想了想,才道:“我一个小小御史怎会知道。”

一听就像假话。

罗锦言懒得问他,次日秦珏前脚去上朝,她后脚就让常贵去找鲁振平。

却没想到鲁振平所知道的,也仅限于梁汾一案。

罗锦言无奈,只好暂时把这件事放下。

秦珏下了早朝却没有回来,罗锦言并不担心,只是微微叹息。

秦珏是赵极另眼相看的人,宣府马市一案,秦珏布置得可谓精密,物证人证俱全,他还大动干戈身负重伤,把被人暗杀的事弄成铁板钉钉,可即使如此,还是困难重重,直到现在才能把奏折递上去。

前世她在后宫之中,以为自己已是洞悉朝堂,现在才知道,她能看到的只是摆到赵极面前的那点儿事,还有更多的事,被彻底淹没。

难怪前世,她至死都没有看出赵宥的狼子野心,竟然一直认为赵宥就是一块没用的木头而已。

赵极想来也是如此吧,否则又怎会把他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好江山让赵宥得去?

快到晌午的时候,明月过来见她:“大奶奶,大爷让小的来给大奶奶报声平安,让大奶奶不要牵挂。”

罗锦言虽然知道秦珏不会有事,可现在还是长长地松了口气,问道:“大爷下朝后去哪儿了?”

“万岁廷议,大爷去了御书房。”

罗锦言大吃一惊。

廷议或者有时会有几十人或上百人,但是设在御书房的廷议,却只限于内阁大学士和朝中要员。

赵熙十五岁时才有资格参加廷议,回来后便被赵极训斥一番。

秦珏今天是第一次上折子,就被叫到御书房参加廷议了。

罗锦言闭目养神,有个这么能干的夫君,她是不是应该高兴呢?可她为何笑不出来呢?

如果这不是赵家天下,她或许会高兴吧。

秦珏终将还会站到赵极面前,成为他的肱骨之臣。

他终究不会像罗绍那样,做个连上朝资格都没有的小吏。

第一一二章 阑珊处第四五七章 媒拙兮(囡囡竹和氏璧加更)第七四六章 笑春风第九二一章 小儿郎第三七一章 息边烽第五九零章 两茫茫第八五三章 落仙坡第六八六章 暗风袭第七九三章 合家欢第八七零章 殿前欢第七四八章 杀无赦第五九八章 好婆娘第八六二章 路不平第一七七章 展画轴第五十四章 月嘀零第二七一章 鹧鸪词第八四零章 魂归兮第二三七章 剑器行第一二六章 青杏儿第三六六章 寻不得第八一零章 可惜了第六六二章 芍药花第四二二章 连环套第七七三章 小不休第六七九章 玉京谣第五二零章 自作孽第一七三章 烟花起第三七三章 并山茶第七三八章 闵状元第六零五章 醋葫芦第六四七章 先有名第六七九章 宝卷斋第六一零章 彤云现第九三六章 暴风雨第四三四章 望珍之第四三零章 张小小(钟瓶蓝和氏璧加更)第二二五章 徐夫人第七零四章 小缠绵第四零零章 九回肠第十章 壶中天第七五八章 润笔钱第六十二章 玉芙蓉第四九四章 罗氏女第六五二章 二皇孙第五二二章 念奴娇第六十五章 寻香饵第八一七章 心愿成第三二零章 通州行第一七一章 桂顺楼第八八四章 帝京秋第六二八章 闲时语第七四五章 遗诏现第五六九章 行不得第二零八章 愿相随第八二九章 可行否第四六四章 秋意浓第七三六章 流言起第六五三章 三月里第七三二章 豫哥儿第九零八章 满目清第六八零章 小分离第三十七章 相见欢第七二三章 冲冠怒第一五七章 绣庭芳第六五零章 桂王府第九二三章 皇后命第四八一章 凤栖地第三三八章 葡萄艳第三零四章 贺新郎(12255555和氏璧加更)第七五二章 真朋友第一八七章 夜半来第七三一章 听墙角第四二零章 蛇出洞第三三五章 孝为大第八七二章 笔龙蛇第三二四章 群芳谱第四九六章 奴去也第九二零章 酒醋局第六十九章 柳梢黄第七七三章 小不休第六十二章 玉芙蓉第五二一章 醉意浓第七零九章 寒梅第五二三章 双生儿第四九八章 锦衣卫第四十五章 满官花第四三四章 望珍之第五二三章 双生儿第七十六章 鱼龙舞第三一四章 私房菜第四零二章 黄泉路第三十五章 云雾敛第七五四章 君莫认(4000大章,两章合一)第五八一章 小语儿第八十四章 欲乘风第八八零章 将士血第八三三章 讨个人第二一六章 走偏锋第六六八章 继续疯第九一七章 吃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