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玉玲珑

白九娘已经回了京城。.

但张小小却没有一起回来。

古娆出宫后,锦衣卫曾经去过翠花胡同,张小小虽然在那之前就离开了,可她的身份经不住考究,总要出去避避风头。

罗锦言没有细问。

她并不知道,此时此刻,张小小已经奉了秦珏的命令,跟着沈砚去了平凉。

不久,常一凡和廖云三年庶吉士期满,散馆后,廖云去了工部任给事中,常一凡则和前世一样,去了都察院做了巡关御史,暂时离开了京城,去了山海关。

快到端午节时,李贵妃的弟媳派了位体面的嬷嬷,来给秦家送了节礼。

以前,吴氏和李贵妃的弟媳许氏交好,宁王之乱后,秦牧辞了给四皇子做师傅的差事,两家的关系渐渐冷了下来。

现在古娆死了,李贵妃扬眉吐气,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又过了几天,许氏亲自来到明远堂,送上一对玉玲珑球,说是贵妃娘娘赏给两个孩子的。

虽然古娆的事瞒得严严实实,可也瞒不过形同副后的李贵妃,古娆的事不仅是搭上孙婕妤和李怡,还牵连上李文忠一家子,李贵妃吓得半死,不过怕归怕,她还是松了口气,古娆肚子里的那个孩子再也不能威胁赵熙了。

因此,过年的时候,李贵妃便以孝贞皇后薨天未满一年为由,请求免去今年大年初一命妇进宫参加大朝会。孝贞皇后薨天,皇帝并没有下旨按祖制国丧,皇帝和民间二十七天便已除服,赵熙守孝一年,其他宫妃则著素服。

但李贵妃的这项提议却取悦了赵极,古娆是假死,现在有人主动要把这出假戏唱得更圆满,赵极自是欣然应允,难得的夸奖了李贵妃几句。

后宫之中又是李贵妃一人独大,可她也在古娆身上汲取了教训,除了宗室女眷,她也就是偶尔叫了自己的弟媳进宫说说家长里短。

罗锦言四品孺人的封诰是在孝贞皇后丧礼之后才颁下来的,加之过年时又不用进宫,因此,这一世罗锦言还没有和李贵妃见过面。

但是秦珏拒绝皇帝美意,没有与赵熙交往的事,李贵妃多多少少也有耳闻。

自从宁王之乱后,皇帝对赵熙便视若无睹,赵熙去年有了庶长子,宗人府拟了几个名字呈上来,皇帝看都没看,就让宗人府自己选一个 ......

李贵妃听说以后直接昏过去,赵熙和宫人生下庶长子时,她都没有昏过去,为了名字她昏过去了。

所以当她听说皇帝有意让秦珏和赵熙走动时,她就如同在漫天乌云里看到了久违的阳光。

秦珏才多大,二十出头。这个年龄自是不能做赵熙的师傅。

赵熙已出宫开府,他是不能与朝臣相交的。

但如果这是皇帝允许的,那就另当别论。

秦珏是皇帝器重的人,皇帝想让他与赵熙走动,那就是要抬举赵熙了。

李贵妃激动得一夜没睡。

秦珏只比赵熙大了七岁,以他的年龄,足以辅佐赵熙一生。

而且他还年轻,不是庄渊、霍英那两条老狐狸,要搞定他并不难。

李贵妃并没有轻举妄动,既然秦珏当面拒绝了皇帝的美意,年轻人都有点倔劲儿,一时半刻也不能让他就范,还不如从别的地方下手,水到渠成总要高过急于求成。

反正后宫里也没有哪个妃子能像古娆那般位高而得宠,又怎敢在她的眼皮底下怀上龙种呢,那不是找死吗?

所以,她不急。

李贵妃的弟媳许氏送来的节礼并不丰厚,就是普通交情人家那样的标准,价值十几二十两银子,不显山不露水,秦家想不收都不好意思。

而这一次,许氏代李贵妃给豫哥儿和元姐儿送来的赏赐,也只是一对玲珑球而已,虽然用料考究,雕工精致,可也就是小孩子的玩具,罗锦言想不收都不好意思。

于是罗锦言收了,还让乳母抱了孩子出来谢了礼。

许氏前脚出门,罗锦言紧接着就把这对玲珑球扔进库里,她才不让她的孩子把李贵妃的东西当宝贝呢。

秦珏回来,罗锦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秦珏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对罗锦言道:“前几天,张 ...... 你外祖父进宫,皇上想起我是他的外孙女婿,就把我也叫到宫里,我看皇上的意思,是想让你外祖父给赵熙做师傅。”

罗锦言吓了一跳,前世时,赵熙可没有这个造化。

让凤阳先生张谨给他做师傅,这是要给他太子的待遇了。

赵极为什么会这样做?

是古娆的事让他受刺激,认定自己再不会有子嗣了?

前世时,无论如何,五皇子是在宫里出生的,虽然早夭,但也确实存在过。

对,还有李道子,前世他虽然没做什么好事,但在很多年里,他一直在给予赵极希望,长寿的希望,生子的希望。

而这一世,李道子没有等到受重用的那天,就被秦珏抓起来了,现在还囚禁在一处隐密地方。

罗锦言抚额,这一世她做的这些事,竟然要成全赵熙了?

前世罗皇后刚进宫时,李贵妃的弟弟曾派人去过河间,两家人起过冲突,李家恶奴打死了一个罗家人,闹出人命,官司从河间一路打到京城。

十四岁的罗氏女任性地要“逃”出宫去,去过没有李贵妃欺负的好日子;李贵妃则在勤政殿外跪了大半日,赵熙跑过来,众目睽睽之下,叫李贵妃“母亲”,彻底断了李贵妃做皇后的念想 ......

从那以后,赵极免去了尚无封号的罗氏女给嫔妃们的礼数,也再没有给过赵熙好脸色。

可这一世,赵极要让凤阳先生做赵熙的师傅了。

凤阳先生,那是够资格做帝师的人。

罗锦言决定找徐老夫人,问问凤阳先生有何打算。

她带着元姐儿去了荷花池,元姐儿太懒了,要经常带出去走走,让她多见见世面才行。

路上,她把车帘撩开一道缝,指着外面看到的事物,和元姐儿说话。

“你看那是大马,那是骡子,那挂着粉红旗子的是彩衣坊,再过两年,娘带你到彩衣坊做衣裳,好不好?”

罗锦言自己说得高兴,却没有听到元姐儿咿咿呀呀的回应,低头一看,元姐儿的脑袋歪着,已经睡着了。

第五二一章 醉意浓第一一零章 卷珠帘第七十八章 花千树第九一零章 江上歌第八十二章 少年心第四六零章 雨霖铃第八零二章 木匣子第六四五章 念红妆第六零七章 愁不解第一六二章 小相见第九三零章 曳红衣第三七一章 息边烽第四十一章 掷金钱第八十四章 欲乘风第九零七章 不分离第六十六章 昆明池第六七八章 有闲声第九二二章 乾清宫第四七五章 讲故事第二零五章 庆春岁第七一三章 姓袁的第三六三章 香车行第三六八章 离亭怨第八十一章 君不悟第五九五章 怨春风第五一四章 无漏子(广寒宫主a和氏璧加更)第五九一章 锦书寄第九章 村意远第三十八章 少年游第三一七章 针织房第一七五章 秋景丽第九零七章 不分离第四四五章 初二日第六六四章 意难平第四三四章 望珍之第六十章 太常引第六六六章 好承欢第二七九章 长安花第九二五章 慈恩寺第二零八章 愿相随第九十五章 舞马词第八三二章 王承秋第一七四章 空欢喜第五三九章 喜事连第四三一章 明月逐第八二四章 断尘丝第五九零章 两茫茫第五六五章 爬床的第二零一章 添喜郎远第二零七章 孔明灯第九一五章 五千人第七四五章 遗诏现第二一三章 初四日第一四四章 摸鱼儿第六十七章 山亭燕第六章 隔帘听第八十九章 江南好第七三九章 天青青第三五二章 奴去也第六二五章 锦花香第二五一章 千里眼第八八五章 苦差事第五八六章 张娘子第八七零章 殿前欢第二九二章 俏争春第八八三章 瑞云浓第五二八章 暗恨生第四五七章 媒拙兮(囡囡竹和氏璧加更)第二四七章 凤凰令第七九八章 那棵树第二九四章 喜事近第四十三章 香如故第八六二章 路不平第七七三章 小不休第六九零章 妻如虎第四六五章 遇故人第一九八章 白九娘第五四九章 怨声道第一四六章 醉红妆第一零四章 鸿雁来第四八五章 鹊踏枝第八二六章 白雪词第一零九章 月又圆第五十八章 一捻红第五二三章 双生儿第四零四章 袖添香第907章 紫禁城第九零三章 秋当头第907章 紫禁城第四二七章 姐妹花(无聊无趣无所谓和氏璧加更)第三十四章 春草碧第一五一章 夜未眠第三四四章 菩萨蛮第七四九章 请喝茶第八七零章 殿前欢第五八五章 瑞王府第865章 想当然第四二七章 姐妹花(无聊无趣无所谓和氏璧加更)第一一六章 一点春第五零三章 锦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