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一章 叶念君

藏在心底几年的秘密终于说出来了,罗锦言整个人都轻松了,她双手环抱着秦珏精瘦的腰肢,把脸贴在他的胸口。

“这就是那年你去栖霞山的原因?你见过他,他是什么样的人?”秦珏问道。

“嗯,我知道了云栖曾是栖霞寺收留的众多孤儿中的一个时,便去了金陵。”

“舅舅的身份或者是因海禁而滞留寺内的东瀛僧人,或者隐形寺内根本没有身份。”

“我让知客转告明德方丈,我要去樱花林里看看。于是等我到了樱花林时,就看到了舅舅。”

“他不怒自威,清贵洒脱,风仪出众。”

罗锦言把当年在栖霞山的樱花林中,与那人的对话一一说来,虽然时隔几年,但是那个人,和那天的事,太过深刻,罗锦言至今记忆犹新。

秦珏听完,深深地叹了口气:“我去过栖霞寺那么多次,却从未得见。我只是知道金陵赏樱的好地方是鸡鸣山,却不知栖霞寺也有一片樱花林。”

罗锦言噗哧笑了出来:“四叔父在屋后种了十几株白玉兰,每年春天花开之时,景色怡人,你可知道?”

秦珏失笑:“我没事管这些做什么?”

罗锦言笑道:“你对花草本就没有喜恶之感,所以才不会留意这些,舅舅若想见你,不用非在樱花林中不可,你常去栖霞寺,他或者有其他方法见到你。”

秦珏的目光再次深邃地望向远方:“舅舅已经动了......那个观棋,除了年龄以外,他在我心中的形像与你描述的舅舅有三四成的相似。”

“但是舅舅不想叫上你,否则他派来斥侯,不是只看看那么简单。”

舅舅派了展二鹏过来,想要看看他过得如何,却恰好看到他们一家四口把臂同游,其乐融融。

“他叫赵奕,我娘闺名叶念君,这个名字想来是后取的,君字应不是女君之君,而是君王之君。当年厉太子失势时,她只有两岁,尚未正式册封。永南伯夫人姓叶,我娘用的是她外祖母的姓氏。”

“我娘当年如果没有死,她不是回东瀛了,而是去了栖霞山......但后来她不知何故离开了,否则她可以不见我,却不会不来见我们的孩子。”

叶氏不见秦珏,是因为知道秦珏在秦家的羽翼下能过得很好,但越是如此,她越会想见见秦珏的孩子,以及她的儿媳。

她之所以没有露面,如果不是已经死了,那就是有难言之隐。

罗锦言轻抚秦珏的手背,柔声安慰:“至少我们知道婆婆不是孤苦伶仃地流落东瀛,这里是大周,是她娘家的国土,她会心安。”

一滴清泪落到罗锦言的手上,秦珏哭了。

两人在竹林里直到快晌午才回来,还以为两个孩子一定会哭闹起来,没想到还没走进寮房,就看到四五个小沙弥凑在一起,光溜溜的脑袋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而在他们旁边,两个小小的身影正在忙碌,豫哥儿和元姐儿正在种竹枝,一个扶着一个培土,而在他们脚边,是被翻出来的铺地青砖。

这两个小家伙,硬是把寺里的大青砖给掀开,种竹子了。

罗锦言一眼就看到元姐儿的小铲子,怎么出来玩还带了这个?

丫鬟婆子们在一旁站着,没有一个上来制止的。

罗锦言气极,撸袖子就要过去,秦珏把她一把拉住,压低声音说道:“你看丫鬟婆子的脚底下。”

罗锦言皱眉看过去,却见不知是谁在青砖地上划了个圆圈,丫鬟婆子们在圆圈里站着,包括罗锦言身边的两个二等大丫鬟立春和雨水。

不用问,是两位小主子画圈为牢,不让她们出来的。

再看那几个小沙弥,脚下也有一个圈儿。

这圈儿是用小铲子在青砖上画出来的,不仔细看也不会察觉。

罗锦言哭笑不得,只好问秦珏:“你怎么看到那里有圈儿的?”

秦珏哼了一声:“你忘了,清泉带着他们玩游戏时,不也是画了一个圆圈儿,输了就不能走出来吗?

原来如此,这两个小不点倒是会现学现卖。

锦言无奈,只好再问:“丫鬟婆子们碍于他们是小主子,不敢出圈也就罢了,小沙弥是怎么回事?”

秦珏笑道:“一定是没见过这么蛮横的小孩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们也不过只有七八岁而已。”

两个小家伙要挖砖,丫鬟婆子们定是不许,寺里的小沙弥出来制止,也被他们一起装到圈圈里去了。

罗锦言这才走过去,一手一个,把两个小东西提起来,秦珏沉着脸,对豫哥儿道:“这砖是怎么挖出来的,你们就怎么再放回去。”

罗锦言让丫鬟们去拿了点心糖果给小沙弥们,小沙弥们并不生气,反而睁着明净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被父亲训斥后,正在铺砖的豫哥儿和元姐儿。

回屋后,罗锦言把立春、雨水,连同两个孩子的乳娘都给训斥了一通:“哥儿和姐儿虽然小,但是淘气也要有度,这里是佛门圣地,你们还要纵容他们,这不是疼爱,是在害他们。”

以前她就觉得豫哥儿的乳娘性格软弱,太过老实了,但那时豫哥儿吃惯她的奶,罗锦言也就把这件事暂且放下。

现在豫哥儿年龄渐大,身边是不能让这样的人来服侍的。

从红螺寺回来,罗锦言就找来管三平,让他在秦家的家生子中,务色几个机灵的男孩子,放在豫哥儿身边,小时候是玩伴,以后就是小厮,再以后就如若谷那样,是左膀右臂。

管三平大喜,大奶奶是不想让豫哥儿长于妇人之手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当年老太爷也是这样做的。

“大奶奶,秦家的长子一般是在四岁时才送到外院去的,豫哥儿倒也不急。”

罗锦言颌首,按秦珏的计划,豫哥儿到了三周岁时,就要送到杨树胡同,由外祖父启蒙了。

没过多久,管三平就挑选出六个男孩子,都是自幼长在庄子里的家生子,最大的七岁,最小的五岁。

罗锦言见他们个个眉清目秀,口齿伶俐,再过几年,比起秦珏身边的那几个也不差,便全都留了下来。

第五六六章 怨斜晖第二一零章 花相似第七七五章 酒离骚第五六三章 相思令第四二三章 忆秦娥第二九三章 得宁馨第二一五章 十拍子第五七四章 元姐儿第一六七章 厚德楼第二九六章 夜不归第五三九章 喜事连第八六五章 清客令第八五五章 如风景第五八七章 她不死第六一九章 满园春第九章 村意远第一二一章 东平引第一九二章 闻雁来第九十八章 意难平第六四零章 归帝京第一七九章 小事情第七六六章 心牵挂第三六六章 寻不得第四四二章 猫儿戏第六三四章 燕双飞第一九九章 迎新春第七八八章 投名状第六一一章 好盘算第四四二章 猫儿戏第四三六章 夜惊魂第五四九章 怨声道第八一二章 手艺人第三零二章 嫁女儿第三一四章 私房菜第二二九章 大门外(122555555和氏璧加更)第六八一章 通天塔第一九六章 我有疾第四四五章 初二日第三八一章 御带花第五七六章 曲径幽第三二零章 通州行第三六五章 李青雅第三二七章 古调笑第七五零章 沐皇恩第十七章 折枝词第三七七章 金坠子第六六二章 芍药花第六八八章 逃无影第二零一章 添喜郎远第四三九章 开善堂第五五三章 金鱼袋第八五九章 相公公第三四八章 阮郎迷第二八三章 不甘心第八零零章 问高堂第五十九章 步虚声第二九零章 闲中好第四五一章 李初一第四一四章 语不休第五八五章 瑞王府第一五四章 秋色横第四六六章 佛头香第四七八章 再相遇第四六零章 雨霖铃第八五四章 如灯灭第三五一章 虞氏女第四五四章 常四娘第三六五章 李青雅第九十九章 酸梅汤第三六三章 香车行第四十四章 后庭花第三七九章 兰姨娘第七三六章 流言起第九三零章 曳红衣第一七四章 空欢喜第八三六章 旅人归第八二一章 八音盒第四二四章 新水命(囡囡竹和氏璧加更)第八零七章 男子汉第一五四章 秋色横第四十二章 行不得第四六八章 黄金缕第一九四章 辩机锋第四六九章 满江红第九一六章 三足立第六九一章 王孙事第五一六章 阮郎归第一八二章 期夜月第三章 踏莎行第五十三章 第一枝第八零五章 失欢喜第二六六章 遇故人第一三九章 晚云高第三二二章 嫁妆奁(3K大章)第八二七章 男儿泪第八零五章 失欢喜第二零二章 带上我第八八三章 瑞云浓第五二六章 出月子第六七七章 罗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