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九章 天青青

高黎二人都是寒门出身,又做了几年御史,平时交结的也都是同样的寒门学子或没有背景的御史,他们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做孤臣、直臣,两袖清风,名留青史,把庄渊当成奋斗楷模,总是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揪出大奸大恶之徒,就是他们发光的那一天。

因此,高黎二人生平最看不起的,就是秦珏和闵涛这种人了,靠着祖宗几代人积累的人脉、名声,刚刚出仕便平步青云,别看他们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探花,若不是有家族罩着,又有凤阳先生这个强有力的后盾,他们哪来的仕林名声,年纪轻轻便跻身三四品大员之中?

越是自己无法涉足的阶层,便越是要想当然的猜测、贬低、吐糟。

闵涛的这番话虽然是有袒护秦珏之意,但是也是对他们两人的告诫。

这滩浑水不是你们能淌的,如果真是秦家内部的争斗,你们就是秦家人拿来当炮灰的,而且还是得不到好处的炮灰。

如果这不是秦家人搞出来的,那就是更大的事了,也就更不是你们能掺和的了。

且,过来人都知道,只有十年寒窗苦读是读不出进士的,读书要花钱,吃饭要花钱,一次次赶考也要花钱,但凡是寒门出身的,哪个都是砸锅卖铁,耗光家财才有了今日成就,做官以后便要报答父母,报答桑梓,你们若是没有了头顶的乌纱帽,每年的微末俸禄,家乡的父母兄弟怎么办?

高黎二人当然也听出了闵涛的话中有话,只是他们想得很偏激,闵涛就是说他们的份量不够,根本不足以捍动秦珏这棵根基牢固的大树!

这是赤|裸|裸的蔑视!

士可忍敦不可忍。

高黎二人互望一眼,倨傲地对闵涛道:“闵大人不必浪费口舌,我等既然来击鼓鸣不平,早已将生死置之肚外,我们身后站着的是大周朝万千学子,拼却我等的乌纱,也要将秦珏这个不孝不义之徒绳之于法,还仕林清明,人间正义!”

二人慷慨激昂,掷地有声,闵涛自愧不如,你们身后都有万千学子了,你们当然不怕了,好好好,本官成全你们,免得你们认为本官偏袒,你们若是真的乌纱不保,少了两个傻缺,那就是仕林之福,百姓之福。

闵涛决定从今天起一定要亲自监督两个儿子的功课,若是也读成这样的一根筋,还不如不读,闵家子孙又不是考不上进士就没有出路了。

他很痛快地接了状子,又因是御史参奏三品大员,便让人立刻送进宫,呈给今天当值的阁老,武英殿大学士韩前楚。

然后,他让人上了茶,招待两位御史,自己则借口要处理公文,到另一间屋子里歇着去了。

他的贴身随从,早就跟着进宫递折子的人一起,从大理寺正门里出来,往九芝胡同给秦珏报信去了。

闵涛就是不报信,大理寺门前鸣鼓这么大的事,秦珏也已经知道了。

他问清今天在大理寺当值的是闵涛后,也就不着急了。

闵涛是个头脑清楚,思维敏捷的人,他知道要怎么做。

如果是别人当值,秦珏还会担心那人会不会想从中和稀泥,把这件事压下去,即使压不下去,也会留中不发。

但是闵涛不是这样的人,三言两语压不下去,闵涛就会公事公办,然后再来给他报信。

果然,闵涛的人很快便到了,并且告诉秦珏,这件事很快便会摆到台面上,让他做好准备,因为今天在宫里当值的阁老是韩前楚。

韩前楚也是庶吉士出身,但是他出身将门,又熟读兵书,还在翰林院观政时,便曾跟随当时的老骁勇侯去辽东打过鞑子,后来进了兵部后,又多次领兵作战,赵极亲政后,他曾随赵极多次御驾亲征,性烈如火,却很得赵极器重,以前李文忠还在时,没少挨他的拳头。

若是其他阁老当值,看到是参秦珏的,肯定会留中,与其他几位阁老商议后再做定夺。

但是今天接到状子的是韩前楚,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马市大案时,秦珏不但搞掉了赵宥的几个人,同时也让韩前楚损失惨重。

韩前楚当然也听到传言了,看到这状子,他就笑了:“有趣有趣,这么大的事,当然要直达天听了。”

反正直达天听也没他什么事,他是尽职而已。

宫里的消息很快便由特殊的渠道传出来了,韩前楚把状子呈上去了。

闵涛听到消息,身姿如松地走出来,对高黎两人道:“恭喜二位大人,韩阁老对此案非常重视,已经呈上去了。”

这么快?

高黎二人还在这里等着,也只是在等当值阁老是否会接下状子而已,没有想到不但接了,还给呈上去了。

他们并不知道韩前楚和秦珏有过过节,以他们的位置,还看不到上面的事。

两人激动不已,不住称赞韩前楚清正,是百官楷模。

闵涛心软,不忍再看他们了,又回屋里歇着了。

可是令高黎二人意外的事,一向日理万机忧国忧民的同德皇帝,却对此事没有任何反应。

他们二人在大理寺直等到日暮西山,也没有听到从宫里传来的任何消息,更别说宣他们进宫了。

闵涛又出来了,他抱抱拳,道:“二位大人,明日再来吧,下官要回府了。”

平时这个时辰早就下衙了,闵涛是来值班的,也就留的时间长了一点儿。

高黎二人无奈,只好出了大理寺。

和他们想像的一样,大理寺外果然聚积了很多读书人,见到他们出来,就像是迎接凯旋的英雄,有说他们不畏强权的,有说他们公正贤明的,更有人抬着圣人像过来

两人四目相对,全都信心百倍,头上的朗朗青天,脚下是坚实大地,这一刻,他们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亭亭白莲,他们就是不惧风雪的苍松翠柏,他们就是烈火焚烧若等闲的白石灰,就算不要头顶的乌纱了,也要拨开乌云见青天。

他们被簇拥着走出六部前街,昂首挺胸宛如上阵的斗士,并没有看到不远处的一顶青布小轿里,有人含笑放下了轿帘。

很好,这两个人挑选很很好。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一四章 秋波媚第五六四章 逐人来第十六章 雪花飞第七五五章 展云开第四五零章 乌鸡汤第一九四章 辩机锋第七八零章 很厉害第八四九章 品樱桃第四十七章 步蟾宫第六四一章 眼泪飞第五九零章 两茫茫第六五零章 桂王府第907章 紫禁城第六二八章 闲时语第三十九章 玉京秋第八四九章 品樱桃第八七三章 雏凤鸣第六二二章 难难难第八二九章 可行否第六七八章 有闲声第六九二章 王会笙第四二二章 连环套第五零零章 殿前欢第六四八章 后庭花第五五三章 金鱼袋第八三一章 乱像生第五五零章 有福气第五二八章 暗恨生第五零零章 殿前欢第二章 声声慢第九零九章 二十船第七二六章 梦还凉第八四八章 周夫人第三五零章 心不甘第七七六章 归来兮第三二三章 晒书节第四四零章 好爹爹第五十二章 一年春第九三七章 最春风第三六一章 怨啼鹃第七八六章 表舅爷第四三零章 张小小(钟瓶蓝和氏璧加更)第三三八章 葡萄艳第三二八章 六月六第四五三章 连理枝第六一八章 王月久第一三一章 世间事第五三五章 泄春光第一七二章 父母心第三三一章 懒画眉第四一二章 祸水引第二四六章 春云怨第七一三章 姓袁的第五五六章 数小儿第五十四章 月嘀零第一七七章 展画轴第十九章 长恨歌第四六二章 云深处第五七三章 欸乃曲第三四六章 绿头鸭第二一四章 好女婿第四二四章 新水命(囡囡竹和氏璧加更)第七三九章 天青青第三四一章 红螺寺第八六六章 旅人归第四三六章 夜惊魂第六章 隔帘听第五七五章 旧地游第五十四章 月嘀零第一七八章 那杯茶第三十一章 好女儿第六五一章 金砖上第四七一章 上马吧第四三八章 醒酒汤第五九三章 长相思第六二四章 心随动第六八八章 逃无影第二四四章 蓼莪兮第八六七章 重一案第四七八章 再相遇第一二九章 花间意第五八零章 家有女第五八零章 家有女第八七五章 飞蛾舞第八七四章 怀璧罪第二十一章 耍孩儿第二十三章 阳关引第五零七章 感皇恩第七九四章 还帝京第四零六章 龙凤胎第八一八章 请西席第五五七章 有侠女第七六六章 心牵挂第五十一章 凤时春第三六四章 红毛炮第六七七章 罗门引第五四四章 葡萄架第三八七章 秋夜长番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