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四章 细打听

送走柳嬷嬷,罗锦言便让夏至派人给鲁娘子递话,让鲁振平查查奇巧馆的事。

秦珏回来时,罗锦言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因为刀海刺杀赵极的事,朝廷开始对刀海重视起来,军饷粮草原就捉襟见肘,如今更是雪上加霜。给南方尹宸的十万担粮草,被抽出三万担给了云南,尹宸一天上了十道奏折,把庄渊、韩前楚全都告了,又为至今下落不明的王月久鸣不平,让朝廷封诰王月久的家人和死去的将领。

王月久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他出身寒门,三十岁才由皇帝赐婚,娶的是差点嫁给沈砚的赵清仪。

尹宸和王月久私交甚好,但也没到为了王月久而得罪庄渊和韩前楚的地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是借题发挥,为了三万担粮草,跟朝廷怼上了。

赵极自从搬回乾清宫,倒也没有再发病,但是老态立显,精神上大不如前,最近的几次廷议,都是让庄渊主持,他派了已经升任秉笔太监的相红出席。第二次廷议时,霍英提议让几位小九卿列席,于是从那次以后,秦珏下朝后便时常被留下,有时还会被请去帽沿胡同,霍英府上。

见他回来得越来越晚,罗锦言不想让这些琐事来烦他,奇巧馆的事没有告诉他。

罗锦言还在月子里,长房的事交给了三太太和四太太,明远堂有常贵媳妇,她院子里的人有夏至,孩子们也都有人照顾,她心无旁骛,吃完睡,睡完吃,闲来无事,拿起耙镜照了照,发现自己的脸圆了一圈儿。

她给自己定下一堆计划,比如出了月子,她每天都要沿着湖边走五圈,除了零嘴儿不吃任何东西。

好在没过几天,鲁娘子便过来了,带来了鲁振平打听到的消息。

奇巧馆的东家的确是工部致仕的,但年代已远,窦太后把持朝政时他便致仕了,姓钱,名字甚是古怪,名叫钱万。他是山东人氏,致仕后便返乡了,初时开馆授业,在乡间颇具声名,十年前,他老来得子生的独子病故,儿媳自尽殉夫,留下一个刚满周岁的孙儿,祖孙二人过得甚是拮据。他早年在乡间教书,有两个弟子高中进士,都在京城为官,得知恩师的事,便派人将钱万祖孙接到京城,当成长辈奉养。

这家奇巧馆名义上的东家是钱万,但是给他出钱的,应是他的弟子之一,瀚林院的宗东畅。

宗东畅是商户出身,祖上是山东有名的大财主,因此,宗东畅虽然天资聪颖,却在圣人故乡的山东请不到好的西席,听说在乡间教书的钱万是致仕的京官,宗家便把宗东畅送到钱万门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宗东畅二十岁便中了举人,宗家花了大笔银子在京城打点,宗东畅进了国子监,没过几年,便金榜题名,考中进士。

鲁娘子说到这里,罗锦言蹙起眉头,问道:“不是说钱万在京城有两名弟子吗?为何会认定帮他开铺子的是宗东畅,而不是另一个?”

鲁娘子道:“那是因为,钱万的另一位弟子前些年便致仕了,听说回家乡山东了,早就不在京城,奇巧馆是今年才开张的,拿银子帮钱万开铺子的,肯定不会是他。”

罗锦言心头一动,致仕了?

估算一下,钱万致仕时应该也只有三十出头,这个年纪正是厚积薄发之后,不过他是在窦太后执政期间致仕,那就不足为奇了。很多人一是对英宗和厉太子之死心存疑惑,二来也不满太后垂帘,所以那个时候,致仕者大有人在,秦老太爷也是那时致仕的,窦太后为了挽回颜面,还加封了太子少保。

可是钱万的这个弟子又是为何致仕?她是知道宗东畅这个人的,宗东畅写得一笔好字,宗书流行一时,很多人照着练习。赵极曾让他进宫,给赵思上过几堂课,教导书法,可那时赵思已经跟着秦珏学习,他认为宗东畅的字是比不上秦珏的,还为此去御书房找赵极去说,此事传到宗东畅耳中,宗东畅便找借口推辞了。

这样算来,现在的宗东畅应该也是三十出头,那么,钱万的另一个弟子也应是差不多的年纪,这么年轻,为什么会致仕?

“钱万的另一个弟子姓甚名谁?以前在哪个衙门?”罗锦言问道。

鲁娘子道:“这人和宗东畅一样,都是山东人氏,姓甘名泉,致仕前也在工部,官职不高,只是个员外郎。”

“甘泉?甘泉是钱万的弟子?”罗锦言险些惊呼出来。

甘泉是赵宥的心腹,据说此人擅长制造各种奇巧之物,曾给李文忠造过一驾车,上坡也如履平地,后来被赵宥收为己用,赵宥把制造火炮的事情也交给了他。

如今赵宥虽然没有造出红毛火炮,但是赵宥的火器之强,是赵极和赵奕全都比不上的,云南刀海收到赵宥送去的火炮,才渐渐与观棋离心。

鲁娘子点头:“是啊,甘泉这名字好记,我不会记错的。”

送走鲁娘子,罗锦言在床上坐了许久。

钱万刻意接近秦罗两家,是出于对元姐儿的好奇,还是别有目的?

如果只是好奇,那倒也没有什么,元姐儿虽是女儿家,可毕竟年纪还小,不会影响到她的闺誉。

可若是别有目的,那么......

钱万是甘泉的恩师,甘泉背后是赵宥,以前赵宥可能没有怀疑过秦珏,可有了王会辰和袁家铁矿的事,他若还不能联想到秦珏,也就称不上枭雄了。

罗锦言决定还是要把这件事告诉秦珏,如今她在家里坐月子,就连个屋子也走不出去,她能做的太有限了。

可是鲁娘子走后,还不到一个时辰,明远堂又有人来拜访。

这是罗锦言没有想到的人,是何氏的母亲。

秦瑛与何氏还在孝期,帽沿胡同里,原先蒋氏的人都被三太太换下了,有的打死,有的悄悄发卖,后来换上的都是长房的人,可这些人也只是暂时过去帮忙,如今何氏回来主持中馈,无论是罗锦言还是三太太,都不会再把这些人留在帽沿胡同。

因此,除了留下几个婆子暂时给何氏帮忙,其他人全都回到九芝胡同。

这样一来,何氏免不了忙得团团转,罗锦言上一次见她,还是洗三礼的时候。

洗三礼时,小二房的姑奶奶们和何氏一起过来的,何氏的母亲何太太则是单独来的。

第四五四章 常四娘第三一九章 亲情远第二九三章 得宁馨第四二八章 巡城马(女王节快乐!)第四八二章 李女官第二十二章 无漏子第八七三章 雏凤鸣第四一七章 掉下巴第四三九章 开善堂第二三四章 锁寒窗第五八零章 家有女第七五五章 展云开第四一八章 小罗扇第二零二章 带上我第三五一章 虞氏女第六八二章 狗咬狗第九十章 满庭芳第八九二章 红绒花第七四四章 小欢颜第三七零章 那时衣第六八零章 小分离第四零零章 九回肠第二九一章 早还家第二三八章 不负卿第五六二章 调笑令第九零八章 满目清第六五八章 严教子第五二三章 双生儿第一一二章 阑珊处第七四六章 喜承欢第一二一章 东平引第六零一章 恨春时第四五二章 窥圣意第二十章 如梦令第四章 绣鞋儿第五一八章 如意令第七八七章 有后招(4000大章,两章合一)第三四三章 红烛暖第四七四章 醉花荫第七零零章 喜上喜第八八零章 将士血第八五五章 如风景第七十章 扫地舞第七六零章 大功劳第六三三章 钓鱼台第二二四章 喜事近第五十三章 第一枝第七六五章 潇洒哥第八二七章 男儿泪第七四九章 请喝茶第七一九章 如意郎第八六六章 旅人归第六零三章 绥德汉第五七八章 鸟惊心第九零零章 左夫人第三十一章 好女儿第七十章 扫地舞第四七九章 古淑妃第二九二章 俏争春第九十九章 酸梅汤第四零八章 迎春慢第七七六章 归来兮第八九二章 红绒花第六十六章 昆明池第七四二章 慈母心第九二四章 心念绝第四二三章 忆秦娥第四六四章 秋意浓第六零五章 醋葫芦第八三一章 乱像生第八三九章 春不住第二七二章 鹊踏枝第二三七章 剑器行第四五二章 窥圣意第三五一章 虞氏女第十九章 长恨歌第八六六章 旅人归第三九一章 扇坠儿第一五三章 这次第第二三四章 锁寒窗第五五九章 柳裳记第三一八章 檐前缺第三七九章 兰姨娘第五八九章 粉拳出第五七二章 县主到第六九八章 好兄弟第八一九章 钱鸿博第八一五章 满月酒第七零八章 天在上第三六六章 寻不得第四一八章 小罗扇第五五二章 惜今人第一一七章 薄命女第四三八章 醒酒汤第三一五章 阖欢扇第二十一章 耍孩儿第三一一章 醉红妆第二五五章 世子妃第八五零章 谣言起第八五四章 如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