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我臣回到了大和国,向成平大王禀明了汉人的条件。
成平大王顿时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也没有想到汉人的条件竟然会如此地苛刻,迁国?大和国的根基就在这儿,无论迁到那儿又能和这儿相比,汉人此举,完全就是要吞并大和国,而不是什么称臣纳贡。
物部连兴灾乐祸地道:“投降?你们还真以投降就这么简单吗,汉人如此劳师远来,仅仅只是为让大和国称臣纳贡吗?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苏我臣,不知道你如此做为,是不是亡国之举啊?”
看着物部连一付猖狂的模样,苏我臣气噎胸口,偏偏他此刻又是无言以对,只能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物部连对成平大王道:“大王,事情已经变得很清楚了,汉人是不可能接受什么投降的,他们此来,要谋夺的就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臣民,事到如今,除了殊死一战之外,别无他途。”
平群臣素来和物部连是一个派系,物部连强烈支持开战,平群臣自然要助其一臂之力,他当即道:“大王,臣以为,物部大臣所言极是,汉人已经将刀逼在了我们的脖子上,我们不战也得战啊。臣已经探明,此次汉人前来我国的人马,不过才四万之众,现在我们所能调动的国中的武士,已然不下五万人,若再加上其他附庸小国的人马,凑齐十万大军,也不是难事,臣不信我们调集十万大军,还打不败四万汉人吗?”
成平大王闻言点头称是,他本来就不是坚定的投降派,只是为汉军在筑紫岛大胜邪马台和狗奴国的威势所惧,才会同意苏我臣的议和之举,只是没想到汉人的条件竟然是如此地苛刻,这显然远远地超出了成平大王的底线,这样的要求,那是万万不可能答应的。
如果不答应的话,摆在大和面前的,也只有一战了。
如果说大和国现在能凑出十万大军的话,没人认为他们是没有一战之力的,毕竟汉人只有四万多的人马,以十万对四万,大和国还是可以占据到明显的优势。
成平大王立刻任命物部连为镇国大将军,平群臣镇国副将军,由两人全权统率国中的兵马,与汉人进行决死一战。
看到物部连是大权独揽,苏我臣脸色难看,搞成这个局面绝对是他事先没有想到的,苏我臣知道物部连一旦小人得志,执掌大权,定然不会只为王国考虑,铲除异己才会是他首先要做的事。
果然不出所料,两天之后,物部连军率领军队突然地包围了苏我臣、葛连臣和大伴连的府邸,将他们三人及家属统统地擒拿,洋洋得意地拿出国王的诏书,以通敌之罪名,将他们统统下狱。
然后在狱中,物部连对苏我臣等人及亲属是进行了严刑拷问,屈打成招,逼他们供认与汉人勾结卖国的事实。
随后,物部连带着这些所谓的“证供”去禀报成平大王,要求成平大王处斩这些“倭奸”:“大王,苏我臣等人里通汉人,叛国求荣,如今证据确凿,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凝聚众武士之心。”
成平大王犹豫再三,其实物部连和苏我臣两派相争之事,他也很清楚,他非但没有制止,反而有所纵容,认为这样有利用王权的巩固。但现在物部连执掌大权,想要铲除异己,成平大王如何不知,可现在他还得倚仗物部连去对付汉人,最后他没办法,只得下令将苏我臣、葛连臣、大伴连三人灭族,同时嘉勉物部连,要他全心尽力,以退汉兵。
物部连铲除政敌之后,志得意满,不过他也很清楚,如果不能打退汉军的话,那么接下来他的下场未必不会同苏我臣等人一样,所以物部连对召集军队之事还是挺上心的,他给大和国的那些附庸小国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这些小国的军队,必须要三日之内到大和国进行集结,否则的话,不等汉人的军队杀到,大和国的首先出兵灭了这些国家,鸡犬不留。
其实物部连就是色厉内荏,现在大和国遭遇强敌来袭,而且汉军就在距离大和国都不远的池田,须臾即至,就算这些小国不遵从他的号令,大和的军队也未必能抽出兵马来对付这些小国,更别说杀个鸡犬不留了。
不过这些小国臣服于大和,也实在是被大和国给打怕了,此时大和国的征召令一下,这些小国又焉敢不从,毕竟汉军再强大,那也不过是遥远的传说,大和国的强大,才是一种现实的东西。出于对大和国的畏惧,生怕遭来亡国之祸,于是各个小国立刻倾尽国中之力,派出了全部的兵马,日夜兼程地赶往了大和。
大和国在秣兵厉马,积极备战,那边严询得到消息,不过他却并不急于进攻了,严询倒想要看看,大和国究竟能集合多少的兵力,能不能抗得住汉军的一击之力。
其实,大和国此举到是严询所盼望的,如果这些军队分散而逃的,真正想要追剿他们,费时且费力,集中到一起全部歼灭的话,也算是大省事了。
对于这最后一战,严询是冷眼旁观,看看倭人到底能折腾出什么东西来。
物部连自然是不遗余力,把本国的武士全部召集了起来,当然这个武士并不是后世的那种可以杀身成仁的日本武士,仅仅是可以打仗的士兵的一种称谓。除了能打仗的武士之外,物部连就连十五岁以下十二岁以上尚未成年的男子和五十岁以上尚能拿得起武器的男子也全部征召了起来,本国的军队加上从各个小国征召来的军队,还真让物部连凑到了十万大军。
季汉兴国四年秋八月,征倭都督严询率四万汉军从池田进军,在大和近畿城外,与大和国镇国大将军物部连所率的大和十万大军遭遇,双方摆开了阵势,大战是一触即发。